安倍晋三和他的家族

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日本实际掌舵者,安倍晋三以灵活的外交手段,颠覆了大部分人对他的认知。

有人说,他是亲美派,对华示好只是战术调整;也有人说,他是亲华派,因为他一直试图继承祖父与父亲的遗志;还有人说,他什么派都不是,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日本的发展。

在国际格局与大国博弈中,要想看清楚安倍晋三的真实角色,就不能单单只看他当前的所作所为,还要回到过去,从他的家庭、背景、履历说起...


安倍晋三和他的家族

1954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的第一个年头,安倍晋三出生在本州岛山口县。

这是一个见证了日本崛起、中国沉沦的地方。

山口县最大的城市下关,在十九世纪亦称之为马关。被中华民族视为国耻的马关条约,就是在山口县东部红石山的春帆楼完成谈判的。

1896年~1898年三年间,日本全国税收为2.6亿日元,而条约规定的中国赔款就高达3亿日元。一纸《马关条约》,彻底颠覆了中日两国的关系。

一个从此江河日下,由千年不倒的中央帝国沦为待宰的羔羊。一个完成华丽蜕变,从蕞尔小国晋升为全球第九强大国。

春帆楼前石刻为证,石碑上刻着一行大字:

------今之国威之隆,实滥觞于甲午之役!

当年日本之所以选择山口县为中日谈判地点,是因为彼时的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就是山口县人。

作为明治维新九大元老之一,再辅以甲午战争促使日本崛起的不世功绩,不论是山口县抑或是伊藤家族,其在日本政界的地位均水涨船高。在20世纪中叶,山口县已成为日本第一大政治家输出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安倍家族能在门阀横立的日本崛起,离不开《马关条约》这个历史契机。


安倍晋三和他的家族

中日马关条约谈判

广义上的安倍家族不仅包括安倍一脉,还包括岸氏、佐藤氏两脉。

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就属于岸氏家族,因为父亲是佐藤家族的上门女婿,所以他在三岁前叫佐藤信介。三岁后被过继到父亲老家,改回岸姓。

1941年,岸信介在东条英机内阁任商工大臣,曾在的对美宣战诏书上副署。1944年7月,美军攻陷塞班岛,岸信介力谏东条英机结束战争,不料却被东条辱骂,俩人从此分道扬镳。这使岸信介在战后避免了被清算的命运,并从甲级战犯(嫌疑)摇身一变成为纵横政坛的党魁与首相。

岸信介被释放后,立即投身于政治活动。不过,与其他政客不同的是,历经过宦海浮沉的岸信介,更能切身明白社会舆论对政治活动的重要性,他由此在各个场合上断言:

……将来一定要把女儿岸洋子嫁给报社记者!

于是安倍之父,安倍晋太郎的好远来了。彼时的安倍晋太郎,恰好在日本四大报社之一的《每日新闻》里供职。由于双方均出身于山口县、且安倍晋太郎之父安倍宽在战争期间和岸信介是同僚,岸洋子遂在父亲的授意下与安倍晋太郎结为秦晋之好。

这是一场改变日本政坛格局的重要婚礼。至此,凭借着岸信介的影响力与人脉,安倍家族在日本的政治舞台更上了一个台阶。


安倍晋三和他的家族

岸信介是家族的核心人物

不论是从个人履历抑或是家庭背景来看,安倍晋三都算得上是个典型的官二代。

安倍3岁时,外祖父岸信介出任日本首相;10岁~18岁时,叔外祖父佐藤荣作出任日本首相,且曾是日本战后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

岸信介与佐藤荣作在任职首相期间,俩兄弟奠定了日本战后保守亲美的政治路线。可以说,日美今天亲如兄弟的关系,就是在岸信介与佐藤荣作执政期间奠定的。

那么为什么岸信介要拼命把日本绑上美国的战车呢?

事实上,站在当时日本所处的战略环境中来看,岸信介的选择并没有错。

照白宫二战后对亚洲地缘战略的设计,本应由国民党中国(中华民国)作为在亚洲抗衡苏联的桥头堡。但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退守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显然已无法承担这个重任。于是,孤悬于远东大陆之外的日本列岛,从支援朝鲜战争的后勤基地,逐步升级为亚洲抗苏桥头堡。

环伺日本周围,共产主义阵营因中苏同盟关系如日中天。倘若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在远东地区日本与韩国肯定是最先牺牲的炮灰。在这个战略背景下,日本只有与美国结成攻守同盟,才能确保自身安全。如果当年日本不通过美日同盟来保障国家安全,其经济发展便难有今日的成就。

所以才有了岸信介那句临危所说的话:即使被杀,我也心甘情愿!


安倍晋三和他的家族

岸信介与弟弟佐藤荣作

虽然岸信介俩兄弟在政坛跌宕起伏,但外孙子安倍晋三的命运却毫无波澜。

殷实的家境为安倍晋三提供了非常优越的生活与学习条件,在别人家的孩子顶着嘈杂的环境集体补课时,安倍与他哥哥却在家里享受着东京大学高材生一对一的私人授课,但安倍晋三并不好学。求学期间,基本在参加各种活动、搭建人脉关系,学习成绩一直平平,以至于只能从成蹊高中直升至三流高校成蹊学院。

东亚儒家文化圈,也包括日本,均极为重视学历,即使你的能力与背景再出众,如果不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难免会被社会打入另册。

2006年,安倍晋三首次担任日本首相时,日本网友专门做了一个统计表:战后27位首相中有24位毕业于日本九大顶级名校,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一桥大学、上智大学、神户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成城大学、明治大学。

只有三位不是顶级名校毕业,他们分别是铃木善幸、田中角荣、安倍晋三。

前两位是因为战争期间没有条件读大学,只有安倍晋三是毕业于三流学院。与那24位前辈的学历相比,成蹊大学与九大名校的差距,大概就是清华、北大与三本民办学院的区别。

所以当年很多日本国民对安倍晋三很不买账,认为他只是一个依靠父辈庇护、靠裙带关系才爬上首相宝座的二世祖。


安倍晋三和他的家族

安倍晋三在成蹊大学学习

确实从首次当选议员到问鼎首相宝座,安倍晋三只用了13年。在讲究履历的日本,安倍登鼎的速度堪称平步青云,很多人将其称之为日本政坛的奇迹。但鲜为人知的是,安倍的直上青云,是用父亲安倍晋太郎的出师未捷换来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岸信子嫁入同是豪门的安倍家族后,岸信介很看重这位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的女婿,当自己任外务大臣时,令晋太郎辞去记者工作,担任外务大臣秘书官;岸信介当首相时,晋太郎也升为首相秘书官。

在岳父的提携下,1958年,安倍晋太郎当选为众议院议员,此后担任过外务大臣、通产大臣、内阁官房长官,还担任过执政的自民党干事长,在即将就任首相前,安倍晋太郎成为自民党乃至整个日本政界炙手可热的新星。对于他能否成为日本首相,几乎没有人会怀疑,那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但明天与意外,总是后者提前一步到来。

1987年8月,岸信介突然暴病而亡。尽管岸信介早已隐退多年,但作为自民党开山元老以及日本战后政策的奠基人,只要他仍活着,就是对自民党其他派系的一种威慑。对于正在角逐自民党总裁的安倍晋太郎而言,岳父的离世,给他的仕途之路蒙上了一层严重的阴影。

人走茶凉是东方的陋习,日本也不例外。1987年10月,在安倍晋太郎与竹下登为自民党总裁宝座争得不可开交时,试图彻底铲除岸信介在党内影响力的首相中曾根康弘做出了最终裁决,由竹下登接任总裁一职,并在中曾根离职后接任首相。


安倍晋三和他的家族

中曾根康弘

不过,安倍晋太郎与竹下登虽然是政治上的对手,但在生活中却是挚友。中曾根做出裁决后,竹下登对安倍许下承诺:下一任首相肯定是你。

但命运再次给安倍晋太郎开了两个天大的玩笑。

1988年6月,日本政坛爆发利库路得丑闻(自民党高层家属或秘书接受利库路得公司赠予的证券),中曾根康弘、安倍晋太郎、竹下登、宫泽喜一等数十名自民党高层被卷入其中,竹下登内阁被迫总辞职,安倍晋太郎也引咎辞去自民党干事长一职。

三年后,利库路得事件的余波逐渐平息,而通过缓和日苏关系的外相安倍晋太郎也重新回到了自民党的中心。

这一次,似乎再也没有谁能够阻止安倍晋太郎问鼎首相的宝座了。

1989年春末,安倍晋太郎忽然被确诊为胰腺癌,即便是《美日安保条约》30年庆典时,他也是带着医生一同前往的。1991年,安倍晋太郎病情恶化,5月15日凌晨4点,安倍晋太郎在成为日本首相的前夕,含恨而终。

安倍晋太郎的去世,致使整个自民党高层震动,尤其是亦敌亦友的竹下登最为难过。他曾在一次酒后吐出心声:

安倍晋太郎一生没有欺骗过我一次,可是他这一死,却让我变成了不守信义的骗子。实际上当初之所以我能当选,还是因为安倍说了一句“还是你先干吧”。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不已,如果当初我和安倍的顺序倒过来就好了。因为他就可以在当了总理之后去世,我也可以避开利库路得事件,建设一个长期的政权!


安倍晋三和他的家族

竹下登

安倍晋太郎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他的提前离世却为儿子安倍晋三,留下了好几笔宝贵的政治财富与人脉关系,其中包括福田家族、竹下登派系、森喜朗、小泉纯一郎等。

2000年7月4日,正式步入政坛7年的安倍晋三(在山口县当选议员前,安倍晋三给父亲当过八年的秘书),被提名为森喜朗内阁官方副长官。

2003年9月,师从安倍晋太郎的小泉,破格提拔安倍为自民党总干事。

2004年7月,由于安倍晋三的失误,自民党在参议院丢掉了大部分席位,安倍引咎辞职。

2005年10月,小泉内阁第三次改造时,不仅没有搁置使自民党丢掉参议院席位的安倍晋三,反而再次破格提拔他为内阁官房长官。

这时,所有人都能明显的看出,小泉纯一郎在培养安倍作为接班人。

2006年9月26日,在小泉纯一郎、福田家族、竹下登派系(此时竹下登已经去世)等自民党多位大佬的鼎力支持下,安倍晋三当选日本第90届总理大臣,成为日本战后最年轻的首相。这一年,距离安倍晋三当选议员仅13年。

毋庸置疑,若非是父亲出师未捷身先死,引发众多大佬同情,仅凭安倍晋三的学历、资历、以及能力,是断然不可能在13年的时间里,从平淡无奇的议员登上首相宝座的。

2006年10月3日13点40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任首相仅11天的安倍晋三就马不停蹄的开启了访华之旅。将就任首相后首次出访国家定为中国,这还是战后日本历代首相中的第一位。

彼时的安倍,上有父辈的荫佑,下有自民党大佬的力挺,可谓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想做的不仅是创造历史,还要让日本浴火重生。而中国,正是他宏图大业中最关键的一环。所以,他不顾党内同僚的劝诫与美国的警告,执意与中国冰释前嫌。

由于小泉纯一郎时代中日关系恶化,安倍将此次访华定义为破冰之旅。2006年5月,安倍正式访华前夕,派遣夫人昭惠展开夫人外交。那天晚上,甫一抵达北京的安倍昭惠就立马奔向王府井,在一家百年裁缝店定制了一套旗袍、一双绣花鞋和一个中式手袋。

次日,她穿着这身有着浓烈中国色彩的服装,拜会了中国领导人。访问结果很完美,中日两国不仅摒弃前嫌建立战略互惠关系,并就加快中日韩三国自贸区建设达成共识。


安倍晋三和他的家族

安倍昭惠旗袍装

那么安倍晋三为何要展现出亲华立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父辈影响

国内外媒体经常以传统右翼家族的出身讽刺安倍,但他们忽视了安倍晋三父系家族的左翼立场。

安倍的祖父安倍宽,是日本著名的反战派领袖。太平洋战争时期,安倍宽冒着杀头的风险常年奔走于日本的大街小巷,向日本民众宣传反战思想,宣传惟有走和平之路、永远放弃战争才能挽救日本。

至于安倍的父亲安倍晋太郎,曾作为福田赳夫内阁的官房长官,全程参与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署。1984年,安倍晋太郎随中曾根访华时期,又促成7年内向中国提供4700亿日元低息贷款,以及年内无偿援助两项大型工程。当然,安倍晋太郎对华友好的态度,大部分出自于联中抗苏及扩大日企在中国市场的目的。

2.现实因素

事实上,从岸信介、佐藤荣作到安倍晋太郎再到安倍晋三,他们最终的目标都是要实现日本国家的正常化,只是很多事情是被迫无奈的选择。

到了安倍晋三的时代,日本正常化最大阻碍恰恰就是美国。

而安倍极力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立的真正动机,是因为当年日本国力,远胜于中国和韩国。若自贸区成功建立,日本就能以先进的制造业站在亚洲国家的最顶端,并在强化自身实力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与美国的脱钩。

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步伐跨得有点大了。与美国脱钩,不仅会触怒美国和依附于美国的利益集团,更会让那些眼红他的政敌找到口诛笔伐的机会。

2007年,美国CIA在东京地检搜查部的配合下,安倍内阁多名大臣的丑闻被曝光。此次集体性丑闻,直接导致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失利,14年习惯了顺风顺水的安倍晋三,在天命之年遭遇了仕途生涯最大的滑铁卢。

在宗主国的尖刀下,这一次,谁敢为安倍晋三出头呢?2007年9月29日,在当选首相的一年零三天后,安倍晋三在国内外媒体的嘲讽声中,黯然辞去一切职务。

从此之后,美国为了彻底控制日本,通过频繁更换首相的方式,将日本政坛带入战国时代。

东方国家的政治斗争非常残酷。通常而言,一个被盟友抛弃、被国民嫌弃、被宗主国打压的政客,是断然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的。

但是,安倍晋三做到了。所以说安倍晋三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不是因为他能在重重逆境中梅开二度,而是作为官二代习惯了背后随时有人拉一把的他,竟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在痛定思痛之后,一呜惊人。

2012年,蛰伏五年的安倍晋三卷土重来,再次当选自民党总裁与首相。

这五年间的安倍晋三身上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彼时的安倍与五年前相比,已经不再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政客,而是一位左右逢源、纵横捭阖的战略高手。他不仅完成了从官二代到实干家的华丽蜕变,在经济领域,射出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让东京股市指数从8000猛增到3万。

而且身边还留了两位助手:麻生太郎与二阶俊博。众所周知,2012年就任首相的安倍晋三,已经转变政治立场,他为什么还要留任二阶俊博这样亲华色彩浓重的人物呢?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呀。


安倍晋三和他的家族

二阶俊博

安倍晋三从未放弃过实现日本国家正常化的目标,但正常化的前提是需要他能牢牢坐在日本首相的位置上。若地基不稳,又何谈高楼群起?

反华与右翼从来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2008年金融危机后,日本经济凋零,右翼势力逐渐坐大,以右翼的形象面世,既能稳定民间基础,又能一时麻痹美国,等到美国反应过来时,安倍晋三早已通过与各家族的融合,在日本建立起牢不可破的政治地位。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留任二阶俊博为自民党总干事长,就成为日后安倍解封中日关系的战略王牌。

再说麻生太郎之所以要予以重用,不仅是因为其前首相的身份,而是麻生背后的势力。作为日本五大政治世家中最强大的存在,麻生就是一面号令群雄的旗帜。

麻生太郎的祖父吉田茂,曾五次出任日本首相,门生故吏遍布日本朝野,而麻生的妹妹为三笠宫宽仁亲王(令和天皇的堂叔父)的夫人,麻生家族不仅在政坛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在皇室的地位也非常之高。

此外,再加上父辈留下的人脉,福田家族的关系,安倍便获得日本三大家族的鼎力驰援,稳坐首相之位自然不在话下。


安倍晋三和他的家族

左二为麻生太郎

2018年10月,安倍晋三再次当选为自民党总裁,如果他身体不出意外的话,其首相任期将延长至2023年9月。

然而,即便在国内的地位不可动摇,安倍对外始终保持着圆滑的政治手段。特朗普选举胜利后,他马不停蹄的赶往华盛顿觐见;参加中国国庆招待会,他能一路小跑的去和程永华大使握手寒喧;在西方集体制裁俄罗斯时,他能以谦卑的姿态面见普京。

他既能为日本的国家利益而亲华,也敢为他的宏图大业而反华。在安倍晋三的领导下,日本就像一条滑手的泥鳅,不论是中国抑或美国,都很难找到机会狠狠的拿捏它。

安倍晋三在日本参议院曾这样说:

……并非为保身而豹变,而是为了国家和民众,可以舍弃面子,这是我们作为领导人应该有的姿态。

很多人只看到了安倍谦卑滑稽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在美国的虎视眈眈之下,能稳坐7年日本首相,更没有看到他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八面玲珑。身段柔软,能屈能伸,安倍其实比世界上大多数政治家都更有志向、也更有手腕。安倍孜孜追求就是把修改宪法当作终极使命,欲通过修宪摆脱日本“战败国”的地位,让25万人的自卫队合法合宪。

如果说岸信介通过《日美安保条约》让日本摆脱了被占领国的地位,令日本变成了美国的保护国。那么安倍在任期间,通过一系列的法律修改,令日美成了“兄弟连”。

目前日本正在进行3年一次的参议院大选,由于宪法规定,修改宪法必须获得超过三分之二国会议员的支持,因此安倍一心要帮执政的自民党多争几个议席,在过去半个多月间,他冒着酷暑,从北海道到冲绳,全国奔波,为自民党候选人助选。8日上午一早离家从羽田机场飞大阪机场,再驱车赶到奈良市,为的就是为一名候选人在街头演说拉票。

没有想到,安倍的生命会终止在这一座千年古城。

因此,如果站在日本国民的立场,安倍晋三他就是位爱国称职的好首相、他是终结战国时代的枭雄、他也是日本战后最杰出的领袖之一,日本人民缅怀与悼念他的去世是有道理的。

六十二年前,岸信介曾遭遇刺客,如今安倍也如此,当年安倍的父亲去世时,67岁。安倍遇害时,也是67岁。冥冥之中,似有定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官房   山口   人脉   家族   自民党   政坛   内阁   日本   美国   战后   首相   大臣   中国   父亲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