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下场抢人,其他城市为何不跟进,抢人大战还打不打?


上海下场抢人,其他城市为何不跟进,抢人大战还打不打?

如果要问复工之后的上海,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那么我想,就是落户门槛降低了,对人才也更加友善了。刚刚过去的6月份,上海连续两次放宽落户标准。曾经千金难求的上海户口,怎么就搞起了批发呢?而其他城市又为啥没有跟进,有些反而收紧了?抢人大战到底还打不打了?

大家好,我是做梦都想拥有一张上海户口的三土。

著名思想家黎叔曾经说过,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所以自打2017年武汉一声枪响,掀起了抢人大战的风潮,各地可以说是拼尽了全力。几年下来,除了北京、上海,户籍制度在咱们中国99%的土地上,基本已经算是解体了。比如我吧,来杭州那么多年了,但户口一直留在老家,感觉也无所谓啊。

只是想不到这一波疫情一来,冲击太大,连上海也扛不住。特别是刚解封那段时间,好多被关了几个月的外来打工人,纷纷一个劲地逃离上海,导致虹桥机场、火车站差点被挤爆。这沉重地打击了上海的人口信心,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意识。没办法,只好放下架子,下场去抢人。

事实上,过去3、4年,上海的落户门槛已经经历过三连降了。先是2018年,接受清华北大的本科生直接落户;然后2020年,将上海本地的4所“双一流”高校,交大、复旦、同济、华师大,也划入到“直接落户”范围;再就是去年,推出了“差别化落户政策”,规定上海本市的应届研究生,在嘉定、青浦、松江等“五个新城”,以及自贸区新片区工作的,不必打分就可以直接落户。

但总的来说,符合上面这些落户条件的人呐,还是非常有限的。相对于上海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产业需求,可以说是九牛一毛。但这一次不一样了,落户门槛直接被拉低到了应届硕士毕业生,口子开得那是相当的大。符合条件的朋友,请一定要抓住这次的机会,赶快落户,因为保不准哪天又重新调整回去了也不一定。

这可不是我瞎说的,梳理过去几年各地的落户政策,只能用一个词:“一变再变”来形容。

比如杭州,2019年的时候,杭州降低了大学生落户门槛,结果当年常住人口就增加了55万,之后几年,虽然有疫情影响,但每年还是有二三十万人涌入杭州。政府一看,这个数量好像有点太多了么,所以去年10月,杭州就提高了落户门槛,专科生不再享受 “人才引进”待遇,硕士生也取消了“先落户、后就业”的政策。但仅仅过去8个月,不知道是因为被上海刺激到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上个月底,杭州又再一次放宽了落户条件,重新允许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两年内“先落户、后就业”。

再比如,这一次上海放宽落户政策后,本来以为,会引发新一轮的抢人大战。结果没想到,很多之前卖力抢人的二线城市,一个个都按兵不动。即使有跟进的,目的也不单纯。像合肥、长沙等地的新规,几乎都把人才落户跟就业、买房等诉求“打包”在一起。而之前被很多人称赞为“一线城市、三线门槛”的广州、深圳,更是进一步收紧了落户政策。

其中,深圳对去年9月份之后新引进的人才,就不再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了;至于广州,即使是像全红婵这样的跳水冠军要想落户,也只能借助特殊人才引进政策,而没办法再像之前那样,直接走高校毕业生通道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反差,主要是因为很多一二线城市,过去几年通过抢人大战,“薅到”了海量的人才。以至于现在的问题变成了,人太多,配套反而一时跟不上。像西安,之前就曾发生过,由于落户人数太多,学位不够分,而不得不让新居民子女回原籍去参加中考的情况,搞得很多人相当不满,大呼上当。

所以我们看到,最近这两年啊,一些城市开始降低了抢人的调门,转而苦练内功,建医院、建学校,完善城市配套;同时,想尽办法引进高校及科研院所,增强城市的科创实力,也为人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长远来讲,相比单纯靠降低落户门槛来抢人,这样的城市其实更有吸引力,人才来这些城市呢,未来也会发展的更好。

(更多长三角区域城市分析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三土城市笔记”或“三土演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虹桥机场   土城   上海   青浦   人大   杭州   疫情   广州   深圳   门槛   户口   其他城市   下场   去年   政策   人才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