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学子三下乡:忆峥嵘,惜和平,向未来

中国青年网新乡6月26日电

(通讯员 徐燕南 王姝琳)听党话,跟党走,我们一心向党,了解红色故事,领悟党的精神。2022年6月26日,河南科技学院服装学院“返乡.颂党”当时学习实践团的成员到河达南省焦作市博爱县,我们来到张朝国老同志的家中,从前辈身上学习党的历史。

一个老兵就是一段历史,热血铸就的军功章是历史的见证,张朝国同志的峥嵘岁月让我们切实感受到革命先辈经历的残酷与艰辛,敬意油然而生。

参军,入党,时刻为为人民服务准备着。张朝国老先生早在年轻时期就已经立下报国志,正如他的名字般希望我们祖国如同朝阳般蓬勃发展,他的志向也从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早已刻在骨子里。1948年参军,1950年志愿入党,张朝国老先生说到参军,入党没有丝毫犹豫,不多想,永远跟党走。同年10月份,怀着保家卫国的目标坚定地开始抗美援朝之旅。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出国也许是普通家庭孩子从未想过的,但本次的出国用最质朴的步行也显得尤为光荣。从天津出发,一路抵达朝鲜。在队伍中,张朝国一直担当着军医的角色,从事医务工作,没有在前线打过仗。回国之后,国家为张朝国老人下发纪念章和奖状,为他安排了固定的工作。他表示会严格遵守党的任务安排,毫无怨言。如果时光倒流,依然会毅然决然的走相同的路。张朝国同志说:“我在入党后,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了正义,为了和平,为了亿万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这一辈人已经尽我们所能给你们最好的,但是国家的未来,需要你们的拼搏努力。”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深刻认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接好时代的“接力棒”,永远跟党走,走好当代人的长征路。

河南学子三下乡:忆峥嵘,惜和平,向未来

图为张朝国老同志回忆抗美援朝经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顾舒婷 供图


忆峥嵘岁月,叹和平不易。“在这段经历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打仗受伤虽很常见,但是看到受伤的战友还是心有不甘,身为医务人员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前线士兵在一场对战中脑袋顶最中间插进了一块巴掌大的弹片,还没等取出来就已经不行了,当时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也许正是我身处后方,我才能有幸活到今天感受如今的繁荣市井,当时参军我们村子去了十几个人,博爱县去了九十几个,但目前就剩我一人了。“张朝国同志哽咽着说道。听到这些话,心里百感交集,倍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青年大学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担当自己肩上的责任,守护好前辈们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

河南学子三下乡:忆峥嵘,惜和平,向未来

图为张朝国老同志回忆抗美援朝经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顾舒婷 供图


英名写青史,丹心铸丰碑;忠魂映日月,传承有我辈。第一个百年已经过去,新的伟大征程即将开启,历史必将证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尽管我们很多人不是英雄壮举的见证者,但却是英雄壮举的受益者,同时也应是英雄灵魂的守护者、英雄精神的传承者。吾辈当努力,吾辈当自强,我们要崇尚英雄、缅怀先烈,激扬英雄精神,砥砺家国情怀,披荆斩棘、奋勇前进,矢志不渝的跟党走,一起向未来。

河南学子三下乡:忆峥嵘,惜和平,向未来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张朝国老同志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顾舒婷 供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博爱县   焦作市   新乡   峥嵘岁月   老同志   峥嵘   壮举   河南   通讯员   老先生   中国   学子   前线   使命   和平   同志   精神   未来   英雄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