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年后回望郑成功收复台湾

(文/许雪毅 邓倩倩)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同年,郑成功出生。1662年,郑成功将荷兰殖民者从台湾驱逐出去,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当年他在台湾去世,年仅38岁。

202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他的故乡福建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360年后,回望郑成功的伟大历史功绩,昭示我们要赓续爱国主义传统,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开辟荆榛逐荷夷”

以“弘扬郑成功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国家统一,捍卫民族尊严”为主题的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大会,6月在郑成功故里福建泉州南安市举行,台湾嘉义县设立分会场。当月,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厦门举办。

“开辟荆榛逐荷夷”是郑成功《复台》诗首句。郑成功以非凡胆略收复台湾,成为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是抗清名将,因为南明皇帝赐姓朱,改名成功,人称“国姓爷”。1661年4月,郑成功率2万多将士,战船数百艘,从金门出发,东征台湾。大军经9个多月浴血奋战,打败了时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结束了荷兰人在台38年殖民统治,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

在厦门大学教授邓孔昭看来,郑成功是善于和西方殖民强权斗争的典范。他善于选择有利的出兵时机。当时清顺治皇帝去世不久,而且荷兰殖民者一时难以从巴达维亚得到增援。郑成功投入10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在战役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他带领舰队从荷兰人未设防的鹿耳门水道进入,登陆后切断荷兰人在台两个军事据点间的联系,各个击破。

郑成功善于发动群众。收复台湾的大军在澎湖候风之时,郑成功派船赴台侦察,带回岛内振奋人心的消息:当地居民非常欢迎“国姓爷”入台。郑成功及将士上岛后,台湾各族同胞箪食壶浆以迎。

收复台湾是正义的反侵略斗争。多位学者提到,郑成功给荷兰人的劝降书里明确指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原馆长杨彦杰说,收到劝降书后,荷兰人试图“讨价还价”,提出只要郑成功撤军,就可以给钱,且每年进贡。这意味着荷兰人承认这块土地是中国领土。“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史实和法理上都确认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两岸同胞心灵桥梁

郑成功在岛内被誉为“开台圣王”。他带去大批移民,团结台湾各族同胞,严法纪,废苛税,编户籍,办学校,兴军屯,开创了台湾“中国治理”新纪元。

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黄清贤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不像荷兰人只有殖民台湾,只想要台湾的鹿皮、鹿肉、鱼干,而是开发、屯垦、治理台湾。他设立承天府和天兴县、万年县“一府二县”。其中,承天府衙所在地,就是今天的赤崁楼。

闽南师范大学教授施沛琳认为,虽然荷兰人败归后不到半年,郑成功便去世,但他和继任的子孙对台湾的贡献不胜枚举。比如:他在与荷兰人血战时,便已着手建设台湾,除设立官署,清查田籍,更下令屯田,允许官兵圈地成家,并招募大陆沿海居民来台开垦。收复台湾后更加重视农业,他采行寓兵于农之法,部署军队屯田,带领台湾人民从事农业,产粮自给。尤其是在设立府县后,他实行法治,励精图治,使台湾政局和社会为之一新。

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认为,郑成功收复台湾不仅是在政治上去殖民化,更在台湾复兴了中华文化。咨议参军陈永华向郑成功之子郑经提出“建圣庙、立学校”建议。1666年,台湾第一座孔庙——台南孔庙落成,自此台湾民间私塾、学校、庙宇等开始蓬勃发展。

在吴荣元看来,郑成功兼具历史英雄、移民先祖、地方神明与神话人物特质;郑成功文化、闽南文化和台湾文化同根同源,是维系两岸血脉亲情的重要文化资源,更是沟通两岸同胞心灵的桥梁。

台湾奉祀郑成功宫庙代表许光安介绍,在台湾,大家感念“成功祖”恩泽,嘉义开元殿、台南市延平郡王祠、台中市铁砧山国姓庙、台北延平宫、云林五股郑成功庙、宜兰礁溪国圣庙等奉祀“成功祖”的宫庙遍布岛内、香火鼎盛。据统计,台湾拜祭郑成功的宫庙社团有170多个。

台湾郑氏宗亲代表郑永柱说,台湾以郑成功名字或称号命名的学校、街道、地名数不胜数,“向人们展示着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辉煌业绩和在两岸民众心目中的地位”。

宝贵精神昭示当下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伟大功绩从历史走来,联结着两岸无法割断的共同记忆,历久弥新,昭示当下。

百年前,曾身处日本殖民统治之下的台湾史学家连横对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英雄业绩给予高度评价。

360年后回望郑成功收复台湾

位于福建南安的郑成功纪念馆(周义 摄)

“我的祖父连横,十分敬重郑成功的事功及其对台湾的贡献,用心收集史事,将之编辑出版,使民众对郑成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并对当时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对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精神的重振,有着特殊作用。”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向在厦门举办的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学术研讨会发来贺电,他表示:“连家人将接续连横先生对郑成功精神的传承与倡扬,为两岸关系发展、民族复兴,做出努力。”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杨毅周认为,郑成功之所以赢得人们的崇敬与赞美,不仅仅因为他收复宝岛台湾,为中华民族立下不朽功绩,更因为他身上体现的爱国精神——忠诚国家、热爱民族、担当文明等。

两岸专家指出,郑成功之于时代的意义在于,他对西方强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并取得胜利;他捍卫中国领土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台湾民进党当局却不断谋“独”挑衅,妄图以“去中国化”切断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史实是客观存在的,任凭怎么歪曲都改变不了。”年逾九旬的厦大台研院教授陈孔立说。从1962年至今参加过五次郑成功收复台湾纪念研讨会的陈孔立认为,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学术研究,要充分利用文献资料和历史证据来揭露和批判“台独”势力对历史的曲解,为历史正名。

“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学习郑成功的海上英雄精神,提高海权意识,倚海图强。”著名海洋史专家杨国桢说。

来源:参考消息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连横   圣庙   殖民者   荷兰   荷兰人   岛内   功绩   台湾   中国   中华民族   同胞   两岸   善于   年后   精神   历史   郑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