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人,再是中国人

今天在日本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突发事件,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演讲过程中遭到枪击,颈部和背部中弹,送院后经医治无效去世,终年67岁。

先是人,再是中国人

这本来是一起悲剧性事件,对一名67岁的老人实施袭击,造成被害人死亡,不管是从法律还是道德上来说,都是应该谴责和唾弃的,令人更加无语的是,嫌疑人被捕以后,竟然表示,没有什么仇恨和动机,就是突然杀死安倍。相当的无厘头。不过也并不奇怪,日本社会长期封闭固化,很多人的想法都有这种无厘头倾向,但是将其转化为如此过激的行动,却令世人震惊。

先是人,再是中国人

事件发生以后,全世界官方及媒体、互联网民大多数对此表示了谴责、安慰和痛心,我们如果留意各国官方的表态,绝大部分对安倍表示了赞赏和肯定,安倍晋三也获得了世界主流舆论的广泛尊重。然而在中国的互联网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并不和谐的声音占据了主流。

大多数人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甚至大声叫好,确实是不可理喻。这些网民应该接近百分之百和安倍晋三没有任何交集,相当于陌路之人,为何面对一个陌生人的遇刺身亡就表露出毫无人性的丑恶嘴脸?

有些人可能会说,因为他是日本人,而且是日本的首相,在位期间多次对华表示不友好态度,因此要大声叫好。这就属于本末倒置了,既然你知道他是日本人,是日本的首相,就应该知道,他一切行为的出发动机,就是为了日本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中国的利益,他的做法,符合他认为适合日本利益的做法,这难道不是非常自然的吗?

读过我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我一向不认为中日之间会真正友好,原因很清楚,日本必须和中国争夺生存空间,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日本就像一艘随时会沉没的破船行驶在大海上,靠岸、上岸是船上每个人的野望。对于日本来说,向亚洲大陆争取生存空间是他们必然的国策。而中国显然没有夺取日本列岛的动机和兴趣,谁见过在岸上的人拼命想去争夺不远处海上一艘漏水的破船的?

所以中日之间,注定在大战略上是日本攻,中国守的态势,日本是主动方,中国是被动方。所以中国往往看重友好,而日本往往咄咄逼人,特别是在实力上占有上风时。这种大战略决定了日本为了生存空间和国家利益,往往会在对华友好和不友好之间摇摆,更多地偏向于不友好。我们要牢记的,应该是历史而不是仇恨,要做的,不是咬牙切齿,而是要强大自己,阻止对方的侵略野心。

先是人,再是中国人

中国数千年的大国历史造就了如大海般宽阔的民族胸怀,我们总体来说,对日本更加包容和友好。然而这次事件中表现出来的不理智、偏激的网络氛围却非常有害,不但不能得到任何实际利益,反而会更加毒化网络氛围,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

我们可以冷静地思考一下,你在生活中的不如意,遭遇到的不公正和不公平的事,有哪一件是日本人施加在你的头上的?有哪一件是安倍和他的阁员们对你造成的?日本人,包括这位67岁的日本老人,他们损害过你什么利益,造成过你什么损失?有哪个日本人欺压过你?有哪个日本人剥削过你?

对于中国的历史伤害,俄国与日本不相伯仲,但是今天很多人,却在每天为俄国的侵略战争大声叫好,而对今天对华更平和、更友好的日本民族仇视有加,不是很奇怪么?两年前的疫情,以前的水灾、地震,哪一次不是日本对华积极援助帮忙,而你们大声叫好的北方邻国却无动于衷、作壁上观?

安倍对华不友好,是由中日之间的大战略决定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安倍晋三执政期间,也做了很多有益于中日交流的事情,对中国的帮助也很大,这些都是事实。一个67岁的老人,为了国家还在四处奔走,在夏日的街头大声演讲,难道不值得尊敬吗?我们有些媒体,喜欢用安倍对外交往时点头哈腰的图片来嘲弄他,殊不知,一个为了国家利益能弯得下腰去的人,才是真正爱国的大写的人。

先是人,再是中国人

因为他是日本人,因为中日之间的不愉快,就对他不幸遇难幸灾乐祸,甚至弹冠相庆,可耻、可悲,泯灭了基本的人性。

做中国人,首先你得是个人,其次才是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无厘头   俄国   破船   日本人   日本   幸灾乐祸   首相   中国   动机   中日   友好   大声   老人   利益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