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香港)行政总裁甘添:不断改革的香港市场,不断崛起的中资机构

华夏基金(香港)行政总裁甘添:不断改革的香港市场,不断崛起的中资机构

甘添,华夏基金(香港)行政总裁

今年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的25周年,在这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刻,我非常荣幸能够受到中国基金报的邀请,用我20年的从业经历聊一聊华夏香港和香港金融市场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和变迁。

1997-2003年:规模小且高度本土化的香港市场

我在华夏香港成立之初(2008年)便加入了,算是华夏香港的”老人”。在加入华夏香港之前,我已经在香港市场工作多年。可以说是见证了华夏香港的成长,同时也见证了香港金融市场近20年的风云变幻。

25年前的香港市场,和现在的格局非常不同。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正值亚洲金融危机,股灾期间香港市场暴露出了不少问题。金融危机过后的1999年,香港联交所、期交所以及香港结算三家公司实行合并,于2000年3月成立香港交易所并挂牌上市,这次改革使得香港市场逐步走入规范的监管和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香港股市并不像如今这样国际化,当时的市场由外资或港资机构占据主导地位,市场规模尚不算大,最受欢迎、交投最活跃的也都是和记黄埔、新世界此类港资公司。这样的情况直至2003年开始发生变化。

2003年-2008年:国际投资者开始关注香港市场,中资机构首度出海

2003年非典爆发,香港股市再度遭受重创。以“价值投资者“著称的巴菲特却在暴跌时大量买入中石油,香港第一次引起全球投资者的大量关注,由此开启了国际投资者通过香港市场投资中国的时代。非典过后,港股迎来空前的“大时代”,吸引更多中资企业陆续来港上市。继中移动、中石化、中石油等中资巨头之后,中国人寿、平安集团、工商银行等龙头中资金融机构相继在香港上市,到2008年时,中资企业已经占据了港股市场成交量前十位。

筹码的变化也搅动了市场上玩家的格局,这一时期港股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在这一场牛市中,中资机构,无论是资产管理公司还是券商,也开始进入港股市场,获得更多展露机会。

首批出海的中资公募基金,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先后落地香港。华夏基金香港亦是在2008年9月于香港成立,开始了深耕香港市场的历程。

2009年-2020年:中资机构分化发展,华夏香港建立起多元化产品布局

首批出海的中资机构并非一帆风顺,在进入香港市场之初,香港尚处在金融危机的余波之中。相对于历史悠久的外资大行,在监管的挑战和实际资源的限制下,为了“活下去”,私募基金产品成为中资最现实的选择,华夏香港也在这一背景下先后成立了两只对冲基金,解决“存活问题”。直至现在,华夏香港这两只基金已成为中资同业中业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对冲基金的成功帮助华夏香港打开局面,华夏香港的权益基金业务也从对冲基金拓展到了公募基金,并一直保持优异的投资业绩。

4年后,随着RQFII和QFII政策的落地,内地证监会允许中资公募基金的香港子公司推出跟踪内地市场指数的ETF产品。2012年,在人民币国际化和内地资本市场发展的带动下,香港ETF市场进入爆发期,自2012年初至2017年上半年,在香港注册发行的ETF产品数量增幅超过78%,总规模增长88.3%。华夏香港抓住这一契机,建立起ETF团队,并在母公司的全力支持下,争取到沪深300这一标志性的指数授权,在2012年成功发行首只RQFII ETF,为公司在香港的发展打开新的局面。2021年,我们战略性收购加拿大BMO环球资产管理在港发行的7只ETF产品,将产品策略全面扩展至全球市场,延伸了中长期策略。

在建立权益、ETF团队后,华夏香港再度突破自我,开始将目光投向蓬勃发展的债券市场。到2015年,香港市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前来进行海外融资,中资美元债市场的规模不容小觑。面对这样的市场机遇,公司果断于2015年建立起固定收益团队,并于2016年推出首支债券基金。华夏香港秉持“多元化产品布局”的策略,在中资美元债以外,把目光拓展至全球投资级别债券这个中资资产管理公司极少触碰的资产类别,打造真正的“全球化视野”。

这一时期也是出海的中资机构开始分化发展的阶段,华夏香港就是在这一阶段确定了“主动与被动并重,多元化产品布局”的策略。出海13年,华夏香港建立起了多元化的产品线,全面涵盖股票及债券基金、对冲基金、ETF、杠杆/反向产品、私募股权和专户,并且每条产品线都诞生了明星产品,在“客户至上”的理念下,持续为广大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现在及未来:不断改革的香港市场,不断崛起的中资机构

过去的十几年,市场的演变叠加政策红利,给香港市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期间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从未动摇。香港金融市场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港交所上市规则的几度革新,令互联网、医药等新经济企业能够在港上市,促成了新旧经济的更替和港股格局的转换。近几年在中美博弈下,中概股也开始回归香港市场,令香港市场成为中国新经济的聚集地,成为香港市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同时,自2014年起,中国内地与香港市场携手,推出互联互通机制,由股票不断扩大至债券、财富管理、ETF领域,开放程度前所未有,跨境投资活跃度显著提升。这为中资机构在香港的发展带来庞大机遇,越来越多中资机构进入香港市场,中资生态圈更加丰富。

华夏基金香港:不止于中国专家

作为一位身兼内地和香港背景的金融从业者,我见证了香港金融市场过去20多年来的起起伏伏,并看到了中国对于推进互联互通、开放资本市场、走向国际化的决心。现在的香港市场特点更加突出,活力更为充沛,正是黄金发展阶段,对于身处其间的中资机构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

2008年,华夏香港在金融危机中蹒跚起步,而现在,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我们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就像我们的口号 “不止于中国专家”一样,我们秉持初心,致力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金融桥梁的中流砥柱之一, 将中国的优质资产带给海外投资者的同时,亦将全球投资机遇带回给中国的投资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华夏   中资   香港   机构   基金   市场   债券   中国   金融市场   金融危机   投资者   机遇   总裁   行政   全球   产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