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龙友,民国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自学成才,成为首届中科院院士

萧龙友,1872年出生于四川省三台县,别号“息翁”,与施今墨、孔伯华、汪逢春三人被称为民国“京城四大名医”。他们在中医医术和医理上都有极高的造诣,而且医德医风非常高。而萧龙友在四大名医中位居首位。

萧龙友是中医界的一个传奇人物,他没有家传医术,也没有拜师学艺,全凭自学成材。他成为中医名家完全源于现实的逼迫。

萧龙友,民国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自学成才,成为首届中科院院士

萧龙友自幼苦读诗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都有涉及,和当时绝大多数读书人一样,希望能够学而优则仕,封妻荫子,出人头地。此外,他的精研诗赋,书法也十分出众。后来赴成都尊经书院读书,成绩非常优异。他博览群书,对医书也有涉猎,只不过当时仅仅是了解一下,这也是当时读书人的通行做法。

就在他潜心读书期间,母亲身患“血崩”,遍请当地医生,却久治不愈。于是,他开始刻苦攻读医书,并尝试自己开方抓药给母亲治病。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误打误撞,竟然把母亲的病治好了。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在学习之余就开始广泛系统性地学习中医。

萧龙友,民国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自学成才,成为首届中科院院士

清光绪十八年(1892),川中地区霍乱横行,死人无数。成都的大街上,看到处都是死尸,路边全是吐血的病人。由于死亡太多,棺材店都无棺材可卖,整个成都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很多医生害怕传染,干脆关门歇业。当时,还在尊经书院读书年仅22岁的萧龙友,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挺身而出,和一位道友沿街救治病人,他们在路边支起了大锅熬煮汤药,免费发放给病人。这让很多病人转危为安。经此一事,萧龙友在成都声誉鹊起。

1897年,萧龙友赴京朝考,获丁酉科拔贡,留京师任八旗官学教习,后赴山东当县令,先后任嘉祥、巨野、淄川等县知县,后因政绩卓越升知府。

萧龙友,民国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自学成才,成为首届中科院院士

萧龙友虽然进入仕途,却从未间断研究医学。他的视野非常开阔,思想上不保守,不排斥西医。在精研中医经典的同时,还阅读了很多西医著作。在当官之余还行医治病,受到患者的欢迎。由于中医造诣非常高,内务部聘请萧龙友为考试中医士襄校委员。

宦海浮沉数十年,萧龙友自感于国于民无益,于是决定正式弃官从医。1928年,他在北京西城置地建“息园”,作为自己治病的场所,街门坊上挂上亲笔所写的“萧龙友医寓”五个字。园内栽花种药,授徒传艺,正式挂牌行医。后来,由于患者越来越多,于是萧龙友将医室移到前院的平房内,患者在门房中排号然后到诊室就诊。萧龙友的毛笔字写得非常好,而且他看病喜欢亲自开方,所以很多患者都喜欢他的处方,还有人珍藏起来,甚至装裱为书法作品。甚至有人出高价收购萧龙友的处方单子,价格一度超过了一些书法家。

萧龙友,民国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自学成才,成为首届中科院院士

新中国成立后,萧龙友已经年近八旬,但是他深感新中国的伟大,于是“息翁”改为“不息翁”,以示自己“自强不息”,为新中国中医事业发展服务的决心。1953年,他成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国家设立中医研究院,萧龙友担任名誉院长。1954年和1959年萧龙友被选为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注: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内务部   道友   巨野   名医   医书   京城   自学成才   医术   成都   读书人   西医   造诣   中科院   经书   院士   民国   病人   患者   中医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