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血染的风采不在,金色盾牌是否还有它的光泽,我们还可以依靠谁

#民警举报法医篡改鉴定结果+官方调查##我要上头条##头条周刊##头条热榜#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这首歌几乎承载着一代一代年轻警察的成长史,金色盾牌,热血铸就成为人民警察的标志性的语言。可以这样讲,正是当年这部火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便衣警察》,才会促使很多有为的青年人报考警校,穿上警服,选择成为我们心目中的人民警察。

当血染的风采不在,金色盾牌是否还有它的光泽,我们还可以依靠谁

“罔顾事实,篡改结果,违法鉴定,以达到保护犯罪分子的目的。”这是廊坊市广阳分局一位基层民警王警官实名举报视频中所运用的词语,而他举报的恰恰是廊坊警方当地一名法医,认为这名法医在对其曾经个人被货车碾压的伤情鉴定,存在严重的违法行为。不知道大家看到这段实名举报视频后的感受是什么,作为人民教师的水木老师,看到以后,感受无限的感慨与无奈,而后是思细级恐的脊背发凉。

当血染的风采不在,金色盾牌是否还有它的光泽,我们还可以依靠谁

河北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围绕本次案件的人和事,到现在也是扑朔迷离,十分吊诡。我们大家都在急切地等待官方最后的处理结果的通报,报以最大的诚意和善意相信我们的司法机关会秉承法律的尊严,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当血染的风采不在,金色盾牌是否还有它的光泽,我们还可以依靠谁

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让我们知道了廊坊市广安分局,打人事件中受害的4为女性的伤情鉴定,让我们知道了更多的法律知识,当广安分局的王警官,实名举报当地法医鉴定中心主任马某昌的事件再次成为网络热榜,不得不让我们的内心深处,泛起更多的波澜。常识告诉水木老师,不信谣、不传谣,面对这样很很明显带有热度的实名举报视频,特别是我们公安一线民警同志,我们必须最后相信官方的调查,但是,能否请我们一些举报的同志们,不要穿着警服,在自己工作的庄严之地,用这样的方式来举报,水木老师的观感极为不好,甚至是极为厌恶。

当血染的风采不在,金色盾牌是否还有它的光泽,我们还可以依靠谁

水木老师的姥爷,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公安,老人家在耄耋之年驾鹤西游,给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留下安居与平安,给家人留下一生的质朴与嫉恶如仇,给水木老师留下永远学不完的人生智慧与时代烙印。如果水木老师的姥爷,看到这样的种种,那是要拍桌子,破口骂娘的,更会不顾家人的反对和老伴的指责,用小学还没有毕业的文化水平,要将他的意见和事件具体的处理办法,向上级组织反映,从而达到维护心中一生革命工作中践行的正义。

当血染的风采不在,金色盾牌是否还有它的光泽,我们还可以依靠谁

水木老师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寒暑假去姥姥家,听姥爷讲以前他抓坏人的故事,从对犯罪分子阶级的仇恨到组织当地严打时一些焦点性案件的解读。那时候的水木老师,不喜欢听二人转,不喜欢听评书,不喜欢和小伙伴们玩耍,最喜欢的事情便是缠着姥爷给我讲这些抓坏人,打击犯罪的故事。姥爷也终于找到了倾诉的对象,面对曾经总是拿他的英勇事迹有些厌烦和唠叨的家人,水木老师这个大外孙,使得老爷子如获至宝,一遍又一遍得讲自己曾经在公安战线中激情燃烧的岁月。

当血染的风采不在,金色盾牌是否还有它的光泽,我们还可以依靠谁

那时的水木老师还小,基本上都是以听离奇故事的心态来听姥爷所讲的当年很多都是轰动全国的大案要案,根本没有在意过,这些典型性的案件对我们以后司法进程的影响。后来,由于自己学识丰富,特别是在法律方面也取得过很高学历和学位的时候,和姥爷之间的争论多起来,无论水木老师如何用法律体系来解释一些定性的问题,姥爷的原则和底线就是不变,而且,还从思想的根源一直批评和教育水木老师,这在当年搞得水木老师内心很不爽,总是花样翻新造出各种法条和司法解释来和姥爷进行辩论,企图推翻他以往坚守的工作原则和底线,更多是想彰显自身学识,现在看起来多么的幼稚与可笑。

当血染的风采不在,金色盾牌是否还有它的光泽,我们还可以依靠谁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不断成熟,水木老师越来越觉得姥爷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那一代人对于公安事业的信仰,对于工作原则的坚守,对于底线思维的固执,都是我们当下最为迫切需要的一种精神。你很难想象,在当年,我的姥爷在十六岁的时候要做一个乡的乡长同时,还要做公安专员,那时候哪有什么派出所,就是一个人,一把枪,靠着人民群众,打击犯罪分子,保护一个地方的安宁,而且在当下看似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竟然被姥爷神奇的做到了,而且还做得很好。

当血染的风采不在,金色盾牌是否还有它的光泽,我们还可以依靠谁

一直以来,水木老师一直认为姥爷很大可能在夸大自己当年革命工作的成绩和履历,但是老爷子一辈子嫉恶如仇,对家人、战友、同事、邻居从来不说假话,搞得水木老师一直再怀疑姥爷那些年公安的往事,但一直找不到合理的证据进行反驳。直到姥爷因为癌症总需要到当地各类医院治疗的时候,才在众多病友中找到答案。你会神奇地发现,在当地年龄和姥爷上下差10岁至20岁的病友中,很多人都认识我的姥爷,而他们从来不说姥爷的官职,而是把他的姓再加上公安二字,往往是王公安,你还记得我吗?

当血染的风采不在,金色盾牌是否还有它的光泽,我们还可以依靠谁

而水木老师这位王公安姥爷,向来是一个人都不记得,当对方把当年的案件稍加提一些关键词,王公安的话匣子一下子就会被神奇的打开,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名字都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涉及的很多陈芝麻烂谷子的人和事情都能一五一十的讲出来。姥爷这一代人对于自己的身体,都有过高的研判,更是由于性格的强势,最不喜欢住院,但是只要是住院接受治疗,没有一次在同病房中,找不到这样基本不认识,一聊全都熟悉的老百姓病友。

当血染的风采不在,金色盾牌是否还有它的光泽,我们还可以依靠谁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水木老师真正的从心底明白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句话的真谛。姥爷的职位本身是享受特诊病房待遇,但在水木老师的记忆中,从来没有看到老人家去过特诊病房,反而是水木老师因为一次生病,母亲怕我休息不好,康复不好,借用姥爷的名义,让水木老师享受一回特诊病房的待遇,一直叮嘱我绝对不能和姥爷讲。直到姥爷过世,这事儿水木老师也没有敢跟姥爷讲,因为怕老人家生气,不会骂水木老师,但是家母少不了他的一顿臭骂,家母性格强势,只要二位一旦“开战”,没有个两三年,一件事情是掰扯不明白的,有过这样家庭结构的朋友们,都会懂的。

当血染的风采不在,金色盾牌是否还有它的光泽,我们还可以依靠谁

这也成为水木老师和姥爷之间唯一的污点,到现在心里还留有负担,老人家从来不和水木老师讲谎话,他也不会。水木老师也曾拿季羡林老人家“真话不全讲,假话全不讲。”智慧性的语言,善意劝慰姥爷,不要因为自己一生不说假话,在原则和立场问题上总是得罪人,总是被一帮老头围着攻击,总是被一帮老太太找水木老师的姥姥告状,而后是姥姥向家母告状,最后就是大家常见的有趣的家庭吵架大循环。姥爷虽然心里不服,但还是关心自己的姑娘,当看到家母有时候歇斯底里愤怒的时候,往往一句,“你就是老美,你就是霸权主义!”霸气收尾,而后就气呼呼地把收音机音量调到最大,听二人转,再不就是把电视声音调到最大,听新闻联播,再也不理任何人,以至于到老了的时候,练就成一手习惯性耳聋的本事。

当血染的风采不在,金色盾牌是否还有它的光泽,我们还可以依靠谁

姥爷最后让水木老师极为触动的是,当癌细胞不断侵蚀他的肌体,姥爷的身体已经不能如当年一样伟岸的时候,老人家就是一个原则,不能拉尿在穿上。每个深夜,当家人一次次劝慰老人家就在床上排泄吧!我们来收拾,不难的,他坚决不同意,一定让家人扶起他,自己走到卫生间,这种原则的坚持,姥爷坚守了一辈子。当偶尔几次,水木老师主动提出照顾姥爷的时候,夜深我扶着姥爷肌黄如柴的大手,一手似乎可以托起他全身重量的时候,那种浸入心底的无限悲伤,任何时候回想起来都会一次次被感染。曾经嫉恶如仇,一生正直,英勇无比的王公安,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原则不能变,底线不能变。

当血染的风采不在,金色盾牌是否还有它的光泽,我们还可以依靠谁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会跟水木老师讲,水木老师你这是说得啥,文章完全跑题了嘛!是的,在一次次面对围绕唐山打人事件吊诡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水木老师真的不知道能说什么,能讲什么,能写什么。只有把曾经当过警察的王公安姥爷搬出来,讲讲我们爷孙的故事,只是一种叙述,也是一种输出,更是一种发泄。水木老师不得已在头条号的热搜榜上知道了这些事情,正在经历这些事情,也只能用自己的笔,写写自己心底所想的,正如王公安的一辈子,坚守原则和底线,一辈子不说假话。

(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讨论,如果觉得水木老师讲得还可以,记得点赞关注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家母   嫉恶如仇   唐山   病友   王公   姥爷   盾牌   打人   底线   光泽   老人家   金色   当年   事情   风采   原则   公安   老师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