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心如刀割,母亲哭瞎双眼,弟弟寻找烈士兄长七十余载

“余(此为登记有误,烈士真正姓氏为‘于’)耀舟同志,在我西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三营机炮连任排长,工作积极,战斗勇敢,不幸于礼泉战斗中为民尽忠光荣牺牲。

“本部已安葬于礼泉县区王家堡村,并开会追悼以资纪念,誓为死者复仇,为人民解放事业彻底胜利而继续奋斗。以慰英灵,尚祈节哀,继承遗志,特致慰唁……”

1949年,一纸烈士证明,于普天胜利在望的喜悦中,被送到了河南驻马店西平县于桥村的一户人家,——这里是烈士于耀舟的家乡。

父亲心如刀割,母亲哭瞎双眼,弟弟寻找烈士兄长七十余载

(于耀舟烈士的烈士证明)

于耀舟的父亲是十里八村闻名的村医,心性仁慈,拿不出钱看病的乡亲们往往提着一兜粮食就来,父亲也不见怪,仍尽心尽力地看病。于耀舟在父母身边长大,耳濡目染,也生了一副仁义心肠。

十几岁时,军队来村里征兵,正在上高中的于耀舟报了名。家人劝他上完高中再去当兵,但拗不过于耀舟的坚持,只能在他出发前多做些他喜欢的吃食,为他饯行。

穿上军装出发的那天,于耀舟的弟弟于化南十分羡慕意气风发的哥哥,从军的梦在他心中也萌了芽。

那时家里人谁也没料到,于耀舟这一走,再未能回来。1949年7月,他牺牲在祖国的西北,成为功名簿上的烈士。

儿子讣告的传来,对母亲而言,无异于一场惊天变故。那年意气风发的参军少年,如今却牺牲在外。

1950年最后一天,西平县政府为烈士家属发来了慰问信,言辞恳切,抚恤与关怀中穿插着家国情怀。这封信的到来暂且疗慰了悲痛的烈士母亲,但孩子安葬在哪,甚至骨灰散落在哪,家里人谁也不知道,这成为母亲丧子之痛的一道伤痕。

父亲心如刀割,母亲哭瞎双眼,弟弟寻找烈士兄长七十余载

(西平县政府寄给烈属的慰问信)

于耀舟牺牲后,在思子心切中,母亲日夜煎熬哭盲了双眼,父亲也肉眼可见得消瘦下去。

直至临终前,母亲将心头挂念寄托次子,让他一定要把大哥带回来——在哥哥牺牲后,本想从军的于化南被母亲拦了下来,摇摇欲坠的家庭再禁不起悲痛。

多年后,于化南下乡插队,自此定居青海。在操劳着一家人的琐碎生活里,他很少主动提起有关哥哥的事,那个英雄的哥哥留在了烈士簿上,孤寂又盛重地受着万人的吊唁。

于化南似乎对哥哥是有怨的,怪他没有在战场上保护好自己,落得英年早逝;怨他的离去让双亲如此悲痛,每每想起盲了的母亲和心碎的父亲便心如刀割,但他又是如此为哥哥骄傲。

父亲心如刀割,母亲哭瞎双眼,弟弟寻找烈士兄长七十余载

(西平县政府寄给烈属的慰问信)

他始终将母亲的嘱托记在心上,但远离乡土多年,抚育子孙的重担将他困在了青海,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那个围着哥哥乱转的弟弟也成了耄耋老人。

无数个午夜梦回,母亲的嘱托、找到哥哥的心愿一次次在他心头翻涌。

2021年,于化南决定前去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哥哥牺牲的战场,去寻找他作战的遗迹。但远去一程,向多个相关部门打听都无所收获,一家人只能抱憾而归。

一日,于化南看到了头条寻人发布的寻亲文章《寻河南驻马店籍烈士余耀舟亲人,他长眠扶眉战役烈士陵园,静待亲人》,经过多项信息对比后,终于确认了余耀舟烈士就是自己的哥哥。“我们姓于,哥哥当时在军队被误登记成‘余’,收到的烈士证明也是沿用这个‘余’字,所以我们清楚知道是同一人。”

“终于找到哥哥了,我很激动,也算了了一桩心愿,等疫情好转,我就计划去为哥哥祭扫。”

几十年过去,于耀舟烈士终于能魂归故里了。

缅怀先烈功绩,告慰先烈英灵,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今日头条公益寻人发起“寻找革命烈士后人”项目,与临沂市民政局、琅琊新闻网等机构合作,共同为在沂蒙山区牺牲的烈士寻找亲人。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体接力寻找烈士后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日头条诚邀全国各地媒体一起参与到“寻找烈士后人媒体志愿服务团 ”中来。

如有红军革命烈士后人相关线索,或希望共同参与寻找革命烈士后人的媒体,欢迎联系头条寻人(邮箱:xunren@toutiao.com;电话:010-58341776)。

父亲心如刀割,母亲哭瞎双眼,弟弟寻找烈士兄长七十余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西平   烈士   驻马店   烈属   父亲   母亲   礼泉   慰问信   心如刀割   县政府   兄长   寻人   悲痛   后人   双眼   牺牲   弟弟   哥哥   媒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