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兵步步紧逼,温州“浙江第三极”地位保得住吗?

追兵步步紧逼,温州“浙江第三极”地位保得住吗?

温州,浙江最有戏剧性的城市:上世纪末异军突起,与杭州、宁波组成“铁三角”;新世纪后又迅速黯淡,前与杭州、宁波差距拉大,后被绍兴、嘉兴虎视眈眈,经济首位度一路降至谷底,“第三极”的地位岌岌可危。

不过从浙江省的战略层面来看,温州如今仍被寄予厚望。最近的浙江省党代会报告就明确表示,支持温州提升“全省第三极”功能。只是面对绍兴和嘉兴的步步紧逼,温州要坐稳“浙江第三极”,压力确实不小。

-01-

现状:

首位度持续下滑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20年里,浙江最耀眼的城市不是杭州,而是温州。彼时“以家庭工业为基础,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供销员为骨干”的温州模式横空出世,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温州城市经济也就此踏上腾飞之路。

1978年-1999年,温州GDP平均年增速达到15.57%,位居浙江之首;温州GDP占全省的比重,从10.69%一路升至13.35%,达到改革开放之后的最高点;温州与杭州、宁波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铁三角”稳如磐石。

然而进入新世纪后,温州经济走向了“脱实向虚”的迷途。大量民间资本辗转于房地产、棉花、煤炭等领域,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货币政策的收紧,温州粗放增长优势不再、产业转型滞后、企业空心化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错过了新世纪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点击阅读)。

2005年起,温州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与杭州、宁波的差距越来越大,首位度也越来越低。2005年-2014年,温州GDP平均年增速仅有9.9%排在浙江倒数第一。温州GDP总量(7585亿)至今仍未突破万亿,只相当于杭州(18109亿)、宁波(14595亿)的42%和52%,与新世纪之初相比差距明显拉大。温州的经济首位度一路降至10.32%,已经是1994年以来的最低值。

追兵步步紧逼,温州“浙江第三极”地位保得住吗?

温州的人口首位度也越来越低。2016年之前,温州一直是浙江第一人口大市,2016年开始被杭州反超,退居第二。2010-2020年,杭州常住人口增加323.56万人,人口首位度从15.99%上升至18.49%;温州则仅增长45.08万人,人口首位度从16.76%降至14.83%。2021年,宁波与温州之间的人口差距已经缩小至10万人,反超温州也只是时间问题。

如今,温州与杭州、宁波之间已经出现明显断层,后面的绍兴和嘉兴更是虎视眈眈,温州“第三极”的位置也不是高枕无忧。

-02-

对手:

绍兴嘉兴虎视眈眈

温州身后的绍兴和嘉兴,是“浙江第三极”的最强挑战者。

2021年,温州、绍兴、嘉兴的经济总量分别是7585亿元、6795亿元和6355亿元,虽然绍兴、嘉兴与温州之间仍相差1000亿元左右,但近年与温州之间的差距已是越来越小。

地处江浙沪中心的嘉兴,是浙江全面接轨上海的“桥头堡”,近年经济发展踏上快车道(点击阅读)。2013年,嘉兴经济总量达到3234.34亿元,反超台州跃居浙江第五。彼时嘉兴的GDP只相当于温州的79.5%,到2021年这一比重提升到83.8%,与温州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

追兵步步紧逼,温州“浙江第三极”地位保得住吗?

位于杭州和宁波之间的绍兴,在杭甬一体化发展中占据天然优势,经济发展也是十分迅猛。在温州增速普遍低于全省的2005年-2014年,绍兴与温州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2012年甚至仅相差29亿元,反超只在一步之遥。虽然此后差距又逐渐拉开,但过去两年温州受疫情影响较大,绍兴与温州的差距又开始逐渐拉近。

对于未来的发展目标,温州、绍兴和嘉兴也是不相上下。“十四五”规划中,温州喊出了“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的目标,嘉兴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00亿元以上、力争1万亿元”,绍兴的目标虽然比较保守(8500亿元),但也提出了“确保重返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直指排在全国第30名的温州。

标兵渐远、追兵渐近,温州想要坐稳“浙江第三极”,必须要提升城市能级。

-03-

队友:

与台州协同发展

单从地理位置来讲,温州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的。杭州、宁波两大万亿城市都位于浙江北部,对浙南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而温州作为浙南经济第一城,地位自然十分关键。只是如今温州自身经济体量较小,带动作用十分有限。

要做大自身,温州选择从其最大优势——民营经济入手。温州的民营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的99.5%,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超过90.0%,工业增加值占到91.5%,从业人员占到92.9%,税收收入占到90.0%,民营经济强则温州强,这句话绝非夸张。

2018年,温州获批创建全国首个新时代“两个健康”(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先行区。在此后的一年里,温州先后出台了41条意见、80条新政、146项具体责任清单,针对民企融资、政企对接等重点问题提出相关措施。2019年,温州经济总量迈进全国30强,比2018年提升了5位。

“十四五”时期,温州还拉了一个队友,那就是台州。历史上,温州与台州像一对共同弄潮的孪生儿,一道创造了为人称道的“温台模式”。2021年3月,两地共同签署了《温台民营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将从交通建设、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等多个方面先行联动,打造长三角金南翼重要发展极。

台州虽然经济总量不及温州,但上市公司却多于温州。2021年,台州上市公司数量达到68家,在地级市中仅次于苏州、无锡和绍兴,远远多于温州的28家。温州市发改委地区与海洋经济处处长郑晓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台州企业的上市经验,对于推动温州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来说非常宝贵。

在浙江近期对全省11市提出的城市建设目标中,支持温州提升“全省第三极”功能和支持台州创建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被放在同一个战略区间,就是要以民营经济为切口,重新激发浙南经济发展活力。

没有城市能够永远高速奔跑,温州也是一样。但如今标兵渐远、追兵渐近,“浙江第三极”的地位和使命加身,沉寂多年的温州也是时候跑起来了。

参考资料:

[1] 各市统计局、市政府官网

[2] 浙江11市集体“出道”,所为何事?浙江新闻

[3] 坐稳浙江“第三极”,温州胜算几何?城市进化论

[4] 温台签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强强联手背后的逻辑原来在这里.浙江日报

[5] 最活跃的两市联手,“温台模式”再升级:十大领域协同发展.风口财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温州   浙江   嘉兴   台州   绍兴   新世纪   虎视眈眈   宁波   杭州   首位   全省   差距   人口   地位   城市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