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航空兵师屡创佳绩,秘诀是什么?

这个航空兵师屡创佳绩,秘诀是什么?

文、图| 谷博阳、李程炜

华东初夏,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数架战鹰呼啸升空,远赴大洋深处开展实弹实训,面对复杂多变的气象环境、波谲云诡的战场态势,战斗员心无旁骛从容应对,既定“目标”被逐一摧毁。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该师坚持聚焦人才发展目标,牢固树立关心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人才导向,全方位多角度走深落实关心关爱工作,使官兵练兵备战思想更加专一,投身部队建设发展信念更加坚定,部队先后圆满完成远洋训练、联演联训、新型弹药试射等重大战训任务,去年底被中央军委评为全军备战标兵单位。

这个航空兵师屡创佳绩,秘诀是什么?

矢志打赢,搭建成长成才之桥

千里之外,炸弹纵贯靶标,一剑封喉!在某海上比武赛场,一声轰雷响彻云霄,浓烟卷着烈焰在靶标上空翻腾而起。“精准命中!”捷报传来,座舱内不满30岁的武控师毕伟洲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这一声轰雷,打破了毕伟洲出海“作战”的首次,同时,又一次刷新了该师出海参赛“最年轻成员”纪录。

“猛将发于卒伍。”近年来,该师持续从破除比武竞赛“唯奖项、唯名次”功利心态入手,坚持打什么样的仗,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强化比武竞赛“磨刀石”作用。不断举荐青年官兵参加重要任务、大项比武、高级赛事,到更为广阔的平台施展才华、崭露头角。

这个航空兵师屡创佳绩,秘诀是什么?

伴随着更多走出去、见世面、拓眼界的机会向青年官兵倾斜,昔日的光辉纪录被轮番打破。“最年轻夺冠机组——凌云机组”“最年轻飞行大队长——吴岳鹏”“最年轻专业主任——杨庆凯”接连诞生,血水与汗水铸就的称呼背后,“年轻”“过硬”正逐渐成为该师人才队伍的时代注脚。

2020年,在空军某数据链专项比武中,电子师马壮凭借稳健的发挥斩获头筹。“论功劳我的发挥最多占两成,备赛期间大队党委专门设立‘备赛教室’,购买专业书籍,还组织‘夺冠小课堂’安排业务骨干为我们传道解惑……”细数大队为参赛选手们做的点点滴滴,马壮有说不尽的感激。“突破‘唯奖项、唯名次’壁垒,官兵得以走出去,组织竭尽所能铺路搭桥,官兵才能走得更远更高。”专业主任刘欢坦言。

这个航空兵师屡创佳绩,秘诀是什么?

多为青年计,少为自己谋。在该师,“官兵成长成才,是个人的事更是组织的事”这一思考已成为各级党委的普遍共识,某导航连的笑脸墙就是最鲜活的见证。“考上军校的战友都会在墙上留一张照片,既是激励也是见证。”刚刚通过士兵考学的导航调配员张之捷告诉笔者。

学无章法、零敲碎打——回忆起刚开始备考时的无助经历,张之捷这样描述。“厚厚的教材任凭我怎么加班熬夜依旧很难吃透,迟缓的学习进度给我很大打击。”山峰在前却无径以为上,张之捷将困惑在师“为兵服务直通车”网站一经分享就引来广泛共鸣。原来,在全师考学群体中有着相同尴尬的不止张之捷一人。

群众的关注点就是党委行动的发力点。了解到考学官兵的困难后,师党委第一时间发出动员,并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部署。他们走访驻地中学签订带教协议,邀请毕业班老师为官兵进行“冲刺辅导”;指导各单位设立专用备考学习室,改善官兵备考环境;科学统筹考学士兵工作作息,保证备考学习时间充足集中……备考得到极大保障,官兵学习更加安心。

青年胸怀鸿鹄志,予其九天竞翱翔。“活机制用才爱才,好平台培育优良。”近3年来,在各级党委的共同努力下,全师31名战士顺利通过考试,18名大学生士兵顺利提干,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实现由战士到军官的转变,在新时代的强军征程上挑起更艰巨的重任。

这个航空兵师屡创佳绩,秘诀是什么?

心系官兵,贯通干事创业之路

“此处为图传天线,检查中要注意是否松动……”该师某弹药库区内,面向全师弹药专业骨干,弹药大队大队长刘双喜把积累数年的装备检查经验倾囊相授。

“平台更广阔,课程更具针对性,一次性面向全师业务骨干分享心得,培训效果大大提升。”刘双喜介绍,可喜的变化源于不久前经师党委统筹,形成的“人才孵化基地”培训模式,他们区分专业遴选教员,根据实际灵活设置培训地点,一改昔日教员“四处教学”跑断腿,学生“大而求全”学不精的教学模式。

善带兵之法,解练兵之难。标准的50米泳道、专业的指导教练、整洁的淋浴间……正在新落成游泳馆中组训的大队长顾胜博感慨万分。“从此不再受环境制约,节省来回近百公里的路途损耗,在独立组训、独立保障模式下,官兵训练质量也得到更多保障。”

把强化训练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战斗力建设的重要位置,该师坚持聚焦实战、合理统筹、有序推进工作思路,通过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召开专题商讨会等方式,征询建设需求、明确建设标准细化建设流程,最终形成《师军事设施建设计划》。全师包括健身房扩容、400米障碍训练场翻新、先锋楼改造在内的11项直接服务战斗力项目工程均列其中。“随着项目建设推开,施训环境将得到全面提升,制约练兵备战的梗阻将被逐一破解,官兵参训精力将更加集中。”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

这个航空兵师屡创佳绩,秘诀是什么?

“既关注8小时以内官兵‘体验感’,更关心官兵8小时以外‘满意度’。”今年初,他们还通过开展“过基层”活动,深入全师百余个基层营连,走进官兵摸实情、解真难,务实的作风受到官兵一致好评。

作为“过基层”活动的受益者,导航连汪周毅逢人便会讲起自己换新床的事,新床的特别之处不在新而在于相较标配床铺长出的20厘米。“标准的制式床铺对于1米88的我一直是个‘难言之痛’,能在整齐划一的部队中享受一次‘私人定制’,心里倍感温暖。”

“‘20厘米’不长,却是官兵的实在利益,实实在在牵动着官兵干工作的心气,搞训练的士气。”经过细致摸排,“炊事班官兵作训服磨损大”“封闭期间患有鼻炎官兵无药可用”“冬季执勤作战靴难以御寒”等诸多看着不起眼、基层难解决的难题被一一发掘,他们将问题梳理汇总,按照逐一对口的方式指派至各团站、各科室,确保每一处“20厘米”贯通补齐。

这个航空兵师屡创佳绩,秘诀是什么?

感人育心,固牢后代后院之基

初秋的华东某机场上红旗猎猎、锣鼓阵阵,官兵翘首等待,等着战友从高原带来胜利的讯息,一群年轻的军嫂也在望着天边,盼着一走就是数月的丈夫平安凯旋。

天色将暮中一束束光从天边射来,那是机翼下方的灯光,一架、两架、三架……战鹰伴着巨大的轰鸣略过头顶。飞行员田少春的爱人晏巧玲喃喃地数着“一、二、三,老公在这架飞机上。”横看庞大的机身呼啸飞过,“2个月等得有多辛苦,在飞机平稳落地的一刻全都释怀了,丈夫热爱蓝天热爱飞行,我深爱他振翅蓝天的身影。”战机驶近,田少春一席蔚蓝走下舷梯,晏巧玲抚过眼角的泪水,欣慰地笑出了声,这一次,她打心底感受到“军属光荣”所蕴含的字字千金。

据介绍,一直以来,他们把官兵家属思想工作与官兵思想工作摆在同样重要位置,每逢飞行员完成单飞,参加比武竞赛或是执行任务归来,他们都会邀请家属走进军营,出席迎接仪式,与官兵一同分享胜利的喜悦。

这个航空兵师屡创佳绩,秘诀是什么?

春风化雨悄入心,一枝一叶总关情。他们还通过定期开展“军娃夏令营”,带领军娃走进军营,认识武器装备、体验部队生活;组织“最美军嫂”评选活动,讲述军嫂背后默默支持的动人故事;利用节假日组织亲子郊游,逢年过节走访慰问驻地官兵家属;由单位常委亲自到官兵家乡颁发喜报……通过一个个饱含温度的活动,官兵家属对于军属身份的认同更加深刻,对官兵和国防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也在耳濡目染中变得更加坚定。

情感上的支持是最纯粹的,物质上的关心是最坚实的。解决官兵子女上学、帮助家属就业就是他们的有力抓手。

走访14所共建学校,解决120名官兵子女上学,商洽协调37名官兵子女异地就学,对于去年的努力成果,人力资源科干事袁建新如数家珍,“又逢招生季,为了孩子们上学的事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让人才劳有所得,无后顾之忧。”袁建新介绍,自2020年师《关爱官兵行动计划》出台以来,师党委坚持“多点发力、精准服务”工作模式,多渠道、多主体齐力共举解决官兵子女上学问题,通过优化师属幼儿园建设、加强各团站党委与驻地政府沟通联系、与名校签订共建协议等方式,在确保每一名官兵子女有学上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为官兵子女争取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不久前,在外执行任务的飞行员郝宝喜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在组织的协调下,我下个月就可以到区红十字会上班了,儿子上学的事也安排妥当,不必多念,你在外多保重身体。”海风袭袭,带走潮湿闷热的空气,也吹散郝宝喜的顾虑和担心。风洗过后,郝宝喜愈加清醒愈加坚定,留下的是铸剑大国蓝天的信心和勇气。

这个航空兵师屡创佳绩,秘诀是什么?

时代召唤,使命催征。未来,该师党委将用对待战斗力建设真诚务实的态度恒常做好关心关爱工作,聚焦服务人才发展,用心托举共和国战鹰在矢志强军的蓝天上书写新的壮美华章。

这个航空兵师屡创佳绩,秘诀是什么?

东部战区权威发布

投稿邮箱:dbzqxcj@163.com

监制 | 张春晖

编审 | 徐承华、谷任红

主编 | 陆雄飞

实习编辑 | 李家鹏

刊期:2660 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靶标   战鹰   军嫂   航空兵   大队长   弹药   驻地   飞行员   佳绩   官兵   家属   党委   秘诀   基层   子女   组织   人才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