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别人越瞧不起,我越要画。——熊庆华

每个人小时候,都被问过: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

而所有孩子的回答,竟出奇地一致:音乐家、科学家、画家……好像带上一个“家”字,就超厉害了。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开始明白:这个世界并不如想象般美好、简单。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2015年,北京。

有着“文化地标”之称的798晨画廊,突然宣布:要为一个40岁农民举办个人画展

“一个农民,能画出什么?趁早回家种地吧!”

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觉得798这次是“自掉身价”,混不下去了。

可万万没想到,展览开放不到1个小时,风头猛转!

所有人对这位农民大叔的作品,赞不绝口。

很多展品被原地竞拍,最高的一幅,竟卖出了12万的价钱。

这位农民大叔,到底是谁?为何有如此神通?

他,就是来自湖北仙桃市永长河村的,熊庆华。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1976年出生的熊庆华,40多年来,在村里一直是“另类”。

他不种地、不工作,甚至连家门都很少出。

而如今,熊庆华不仅在北京连开3次个人展,画作更是被一抢而空。

单一幅作品,就能卖到130万的天价!

他是怎么做到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农民画家熊庆华的世界,深入探究下——

从“废物”到“大师”,究竟要经历多少道坎?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01 小画家

6岁,熊庆华第一次接触绘画。

如果非要说他有什么启蒙老师,大概就是做木匠的父亲了。

实际上,在永长河村,熊家的家境真不算差的。

家里有30多亩田,还有一块鱼塘,再加上熊爸爸有手艺,是个能人。

平时在十里八乡做做木工活,就能赚足一家人吃吃喝喝的费用。

于是,当6岁的小庆华抓起画笔,开始在皱皱巴巴的画纸上涂鸦时,父母的感觉是“脸上有光”。

周围的亲戚邻里,也纷纷夸熊庆华是个“小画家”。

毕竟,乡下孩子,能做点与“艺术”沾边的事,总感觉很高级。

尤其到了初中,美术老师的一句“你会是个伟大的画家”,瞬间让熊庆华信心爆棚:

他坚信,自己就是被上天选中的,“为画画而生”的少数人!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因为画画,少年时期的熊庆华,收获了无数的鼓励与赞赏

于是,他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都放在了画画上。

果然,没用多长时间,熊庆华的绘画水平直线上升,学习成绩却一落千丈。

眼看到了初三,老师苦口婆心地劝他“走正路”,父母也央求他说:好歹考个中专,以后能养活自己。

可熊庆华却把头一扬,说道:那我辍学好了。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02 啃老蠢材

其实当时,村里辍学的孩子,并不在少数。

但人家大都是要到城里去打长工,挣钱娶老婆的。

唯独熊庆华,没了学业,也不出去打工,就天天待在家里“啃老”。

熊爸爸那时刚40岁出头,还有能力撑起这个家。

想到小儿子既然不想出去闯荡,也就没有强求。

可村里人不干了。

“熊家小儿子没出息”的声音,在永长河村越传越响。

每当熊庆华跟着父亲从地里干活回来,村口晒太阳的老人们,就会对着这父子俩指指点点:

“熊画家,今天收获如何?摸的二两虾能换张纸不?哈哈哈……”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小时候画画,周围人对你更多的是赞赏。后来慢慢长大,又不去做事,他们就会说你这个人废了。”

村里人的态度变化,熊庆华心里一清二楚。

可天生不爱言辞的他,不想解释,也不会解释。

他想不通:自己喜欢画画,究竟有什么错?

正是这么一股子倔劲儿,让熊庆华痛下决心:我偏要画出点名堂来,给他们看看!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于是,在此起彼伏的嘲讽声中,熊庆华每天都要骑着那辆“咣当咣当”响的自行车,穿过5个镇子到市图书馆,找绘画书学习钻研。

听说邻村有个学美术的同学毕业了,想卖掉专业书。

熊庆华软磨硬泡地找父亲“借”了200块钱,一口气把书都搬回了家。

然后关上门,用一种毁天灭地的气势,没日没夜地画!

再看熊庆华笔下的作品,从最初恬静温婉的乡村美景,越来越变得浓烈、夸张、抽象。

似乎,少言寡语的他,把所有的愤懑与不满,都倾注在了纸张之上。

这反而让他的作品更有情绪与感染力,浑然天成。

然而,多舛的命运,并没有就此停下对熊庆华的考验。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03 吃软饭的“火坑”

所谓“幻想家”,在现实面前,就是“失败者”的代名词。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熊庆华满心欢喜地带着彩礼去女友家提亲。

却没想到,对方直接把他轰出了家门。

喜帖与贺礼被扔了一地:

“蠢材!”

“没出息!”

“谁嫁你就是往火坑里跳!”

呆站在门外,熊庆华的心口,像扎进了无数尖刀;血,在一滴滴地往外渗。

可是,除了感觉羞愧屈辱,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在无数嫌弃目光的注视下,熊庆华低着头慢慢地走回家里。

继续用自己的画笔,宣泄着对这个世俗世界的所有不满。

看到儿子这般模样,父母也心疼不已。

他们隔着门板,小声地劝着熊庆华:“下次见姑娘,咱不提画画了啊。”

可,即使你不提画画,熊庆华“火坑”的名声,也早就传遍了十里八乡。

但凡有姑娘的家里,无人不知:谁嫁熊庆华,谁是傻子!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还真有不怕火坑的姑娘!

1999年,熊庆华与同乡姑娘付爱娇喜结连理。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与其他人不同,姑娘十分钦佩熊庆华的才华,尤其喜欢他那一张张颜色夸张,大胆又抽象的油画。

就这样,相处了10个月,两人就自然而然地走在了一起。

“文艺青年”的婚礼,操办得也很特别——

然而,毕竟爱情不是生活的唯一选择。

从罗曼蒂克走进柴米油盐,付爱娇才知道生活的苦。

尤其有了孩子以后,看着人家孩子从小吃穿不愁,自己的娃却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付爱娇的心,就揪得疼痛难忍。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终于有一天,她忍不了了,跟丈夫商量:为了孩子,咱们出去找份工吧。

一直觉得愧对家人的熊庆华,竟然一口答应了。

就这样,小两口一起来到了深圳。

在老乡的帮助下,找到一份流水线上的工作。

每天,他们的任务就是给五金产品剥毛边。

每剥一个,赚一分钱。

3天以后,熊庆华就辞职了。

这种简单重复性工作,让他感觉窒息:“即使饿死,我也永远不会再上流水线!”

熊庆华独自逃回了家里。

从此,在“啃老”、“废物”的名号之后,他又多了一个“吃软饭”的称谓。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04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的心,越来越硬。”

到处受挫的熊庆华,现在唯一能做的,就只剩下画画了。

只有在纸笔之间,他才能感觉到自己,才能寻得那仅存的一点成就感。

就这样画了2年,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闯进了熊庆华的生活。

有人说,深圳的大芬村,正在大量招收画广告的美工。

“只要会画画,就可以在那里找到营生。”

就像长期走在黑暗中的人,突然看见了光明。

一时间,熊庆华踌躇满志,热血沸腾。

展现才能,大展宏图的机会,终于让他给盼来了!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几经辗转颠簸,熊庆华见到了油画厂老板,说明来意。

对方很不屑地扔给他一张广告画,让他照着样子临摹,“画一幅先看看”。

这可难不倒熊庆华。

只见他三下五除二,又是打稿,又是调色,前后忙活了半天,才将自己满意的作品交给了老板。

可谁知,对方一看就急了:“这人脸是什么颜色?你到底会不会画画?该不是来骗工钱的吧?”

当时,熊庆华就傻了。

工厂大门,在他的面前关上了;

而他唯一的精神支柱,也随之崩塌了!

“我竟然是不会画画的。”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多少年来的勤学苦练,在这一刻被全盘否定。

他不敢相信,更不愿相信。

然而,现实就是这么残忍。

工厂要的是能卖出去的“商品”,而不是熊庆华笔下的“艺术品”。

回到村里,一波强似一波的嘲笑声,再次向熊庆华汹涌袭来。

他彻底败了。

他开始承认自己就是个“没人要的废物”。

然后,画家熊庆华变成了村里的送奶工。

起早贪黑,风雨无阻,每天早上工作3个小时,一个月能赚1000块钱,用以糊口。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05 不屈的灵魂

“这个世界到处都在排斥我,那我就以两倍排斥它,然后用一种暴跳如雷的形式进行发泄。”

好在,熊庆华还剩下一口倔劲儿。

除了送奶,其他的时间,他像疯了一样,变本加厉地在自己的小屋子里,昼夜不停地画画。

他的画越画越“变态”,他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他要每件作品都有创造力,都有好玩的、新奇的地方。

否则,熊庆华宁肯撕掉重画,也绝不留一件“工厂的复制品”。

就这样,他画了撕,撕了画,一次次地将自己打破,再重新组合起来,孤独地进行自我探索。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转眼来到2010年春节,熊庆华的初中好友雷才兵,从深圳回乡探亲。

时隔数年,当年的两个好伙伴,又在村头见面了。

刚一见面,雷才兵被吓了一跳。

眼前这个又瘦又沉默,穿着破旧送奶工服的人,真的是当年一心要用画作惊艳世界的熊庆华吗?

想当年,这位雷同学最钦佩的,就是有画家天赋的熊庆华。

甚至,他还经常偷偷临摹熊庆华的作品,可以说是小熊同学的忠实粉丝。

可再看今天,雷才兵衣锦还乡,熊庆华却活成了全村人的笑话。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当雷才兵得知,熊庆华一直没有放弃画画时,他强烈要求要到画室去看看。

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束光线,照在了堆积如山的画稿上。

雷才兵的嘴巴惊讶成O形,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都是你的作品?”

“我可不可以拍几张相片带回去?”

熊庆华没有阻拦,也没有过多解释。

他静静地看着老同学在画室里咔嚓咔嚓地拍照,就好像这件事完全与自己无关。

然而,回到深圳的雷才兵没有忘记这位“绘画天才”。

他把手里的相片整理好,传到了各大论坛网站上。

瞬间,整个书画界都震惊了。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逼真又独具特色的乡间野趣,绚烂又极具冲击力的色彩,搭配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熊庆华的作品既朴实又浪漫,既俗气又高雅。

难怪网友们纷纷评价:让人欲罢不能!

很快地,就有人找上门来,出1000元买他的一幅画。

拿到现金的当晚,熊庆华哭了,哭得酣畅淋漓。

40多年的委屈、压抑、愤懑、坚持,终于在此刻爆发。

06 大器晚成终不负

后来,有办企业的老板花5000元买走了他3幅画。

还有美院的教授特意找上门来求画。

再然后,一个画廊和熊庆华签了约,一幅画7万元,一年30万的保底收入。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2015年和2016年,北京798艺术区的晨画廊,先后为熊庆华开了两场个人画展。

其中2016年的画展,一幅画的拍卖价格,就高达130万元!

此刻,熊庆华又多了一个外号,叫“中国毕加索”。

然而,他却不是很喜欢这个称呼。

他说,自己想创造出独特的绘画风格,“辨识度非常高,让别人一看就知道,啊,这是熊庆华的画。”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不过,不论怎么说。

熊庆华成功了。

他不再是村里“没有用的人”,而是摇身一变,成了人尽皆知的画家。

妻子付爱娇也不再出去打工了。

一家人苦尽甘来,终于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如今,熊庆华把老家的屋子改造成了一个童话般的二层别墅。

取名为“涤渡”,寓意着洗涤铅华,净化心灵。

平时没事就画画、养鱼、种花、喝茶,不仅实现了财富自由,更是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如果非要找出来“什么没有变”,那就是熊庆华画画的天赋一直都在,以及他那股从骨子里对绘画的热爱,从未减少分毫。

即使在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熊庆华仍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这也是他今天成就的最重要基石。

从某种程度上说,熊庆华是幸运的

在理想和现实的双重冲击下,他义无反顾地坚持了理想。

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

而大部分人,则很可能会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选择屈服,最终成为茫茫人海中的一个普通人。

所以,你曾有过哪些梦想呢?

如今是否还在坚持呢?

欢迎留言,咱们讨论区里接着聊~

湖北老农,不种地不工作,被嘲讽是「废物」,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废物   老农   蠢材   火坑   吃软饭   湖北   画展   深圳   长河   画廊   村里   画家   家里   姑娘   农民   孩子   作品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