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悟空宁愿被念咒,也要打死白骨精,你猜他用火眼金睛看到了啥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随着《西游记》被拍成电视剧,它凭借着塑造的性格分明的师徒四人的形象和跌宕起伏故事情节,吸引了很多的观众。在《西游记》中有一章“三打白骨精”的情节也相当精彩,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三打白骨精”波折的情节,也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悟空宁愿被念咒,也要打死白骨精,他用火眼金睛看到了什么呢?

其实,“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非常重要且精彩的一个章节,这个故事的背后也蕴藏着浓厚的佛道思想。

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见到山势险峻,峰岩重叠。他们走路一天的路,非常疲惫饥饿,唐僧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而却不知这时,白骨精已经盯上了唐僧,于是就有了后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难怪悟空宁愿被念咒,也要打死白骨精,你猜他用火眼金睛看到了啥

白骨精

一打白骨精

第一次,白骨精化身为给丈夫送饭的年轻村姑,她拎了一罐斋饭,以父母好善为借口,径直走到唐僧面前,告诉唐僧说她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

唐僧听后,认为这斋饭原本是要送给她丈夫的,便一再推辞,并说自己的大徒弟已经去寻找吃的了。然而,贪吃的猪八戒却不同意,他非常想要收下,见师父一直推脱,便直接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就在这时,悟空找到食物归来了,他睁开火眼金睛一看,发现这个村姑的真身其实是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但是唐僧却是肉眼凡胎,认不出这位年轻姑娘是妖怪,连忙阻止悟空。

悟空告诉唐僧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于是,朝着妖精就是劈脸一棒。而妖精连忙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青烟逃走了。唐僧不辩妖怪,认为悟空无缘无故就伤人性命。

难怪悟空宁愿被念咒,也要打死白骨精,你猜他用火眼金睛看到了啥

白骨精变成的村妇

他对悟空的这番行为非常的痛心,就要赶走悟空,而悟空以唐僧在五指山下救出他,他要报恩为由,请唐僧不要赶他走。

唐僧本身就是一个心怀慈悲的人,在悟空的一再请求下最终回心转意,没有赶走悟空,仅仅念紧箍咒以作惩罚,且告诫悟空不可再滥杀无辜。

这就是悟空第一次火眼金睛识别白骨精,而这也是唐僧初识白骨精,这里也体现了佛法中的一个核心教义,就是破幻相。

即不管是骨瘦如柴的老人还是闭月羞花的美人,其实都是由一堆白骨撑起来的而已。

难怪悟空宁愿被念咒,也要打死白骨精,你猜他用火眼金睛看到了啥

一打白骨精

二打白骨精

在师徒四人短暂的休整之后,他们继续赶路。却在山坡上遇见了化作年满八旬的老妇人的白骨精,她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声称自己是来寻找出来给丈夫送饭的女儿的。

但是,无论白骨精如何伪装,还是逃不过悟空的火眼金睛,悟空认出这位老妇人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而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但是唐僧依旧分辨不出妖精,他见到悟空直接打死了那位老妇人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非常生气,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

难怪悟空宁愿被念咒,也要打死白骨精,你猜他用火眼金睛看到了啥

白骨精变成的老妇人

并且认为悟空无心向善,再次想要赶走他,悟空则说,走可以,给我松了这紧箍咒,而唐僧只会紧箍咒,并不会松箍咒,从而无奈之下继续留下了悟空。

他也强调道:“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以上便是白骨精第二次出现,而这一次白骨精的出现也将故事情节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潮。

此时,悟空的心态也有了转变,他不再想的是报唐僧的恩情,而是想要彻底切断与唐僧的羁绊——紧箍咒。

难怪悟空宁愿被念咒,也要打死白骨精,你猜他用火眼金睛看到了啥

孙悟空

三打白骨精

第三次,白骨精不甘心让唐僧就这样走了,又伪装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还是被悟空一眼就识破了,但是前两次已经惹得唐僧非常生气了,这次,他也不敢轻举妄动了,而是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

然后,悟空抽出金箍棒想要再次打死这妖怪,由于怕唐僧再念咒语,悟空没有立刻动手,他暗中叫来众神帮忙,希望他们能在半空中替自己作证,自己打死的是妖精。

于是,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朝妖精打去,这次妖精没有逃脱,被悟空一金箍棒打死了。妖精死后化作了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难怪悟空宁愿被念咒,也要打死白骨精,你猜他用火眼金睛看到了啥

白骨精变成的老公公

此时,真相已经出来了,悟空打死的确实是妖怪,而非滥杀无辜,但是,此时的唐僧见到这一情景,不愿再相信悟空了,虽然说最终打死了白骨精,但是也彻底激怒了唐僧,唐僧直接念起了紧箍咒,而且还彻底赶走了悟空。

悟空也一怒之下回到了花果山,准备继续当他的“山大王”。

那么,在“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悟空的火眼金睛到底看到了什么呢?又是什么让他宁愿承受紧箍咒的痛苦也要打死白骨精呢?

其实,如果只看这段故事的表面情节,很多人都只是感慨唐僧的不辨是非和孙悟空的嫉恶如仇。但是,如果仔细探究就会发现这背后蕴藏的更深层的含义。

火眼金睛到底看到了什么?

难怪悟空宁愿被念咒,也要打死白骨精,你猜他用火眼金睛看到了啥

唐僧

在《西游记》原著中,三打白骨精这一回合叫做“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白骨精在原著中被称为“尸魔”,是一具化为白骨的女尸,因为怨气深重于是采集了天地灵气和日月精华修炼成了人形。

但是她不具有肉体形态,即使化为人形也没有办法维持很长时间,因此她平时都需要吸食人血才能继续维持自己的躯体。

但她也明白,靠吸人血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便打起了唐僧的主意。这里的“尸魔”其实代表着一种欲望,而白骨精的三次化身可以称之为“三尸”。

在道家思想中,“三尸”代表着人性的三个弱点。其中,“上尸”会让人产生贪欲,而“中尸”会让人“有嗔念”,“下尸”会让人“痴傻”。

难怪悟空宁愿被念咒,也要打死白骨精,你猜他用火眼金睛看到了啥

西游记

“斩三尸”之后,修仙者方可成道。而在佛教之中,虽然没有“斩三尸”一说,但是却有“三诟”,名为“贪嗔痴”,对应的内容与道教的差不多。在佛门之中,去除“三诟”之后,才能得道,成就佛门金身。

具体对应到“三打白骨精”这一情节中,“尸魔”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唐僧饥饿之时,唐僧令悟空去化取斋食,而“尸魔”第一次伪装的年轻村姑手中提着食物,而当时唐僧师徒也正饿了,这与当时唐僧和八戒的欲望正好一致。

但其实猪八戒的食欲比唐僧更为旺盛,他极力劝说唐僧收下妖精的食物。甚至自己直接动手夺过食物。

这就是“贪欲”的一种体现,而且白骨精第一次所幻化的是位美妙的女子,对于欲望本来就深的八戒来说,这简直就是极大的诱惑。猪八戒也正是因此动了凡心,这也正是“贪欲”的一种体现。

而悟空一棒子打走了妖怪,便也是除去了他们身上的“贪欲”。

难怪悟空宁愿被念咒,也要打死白骨精,你猜他用火眼金睛看到了啥

第二次,白骨精化作老妇人,让唐僧产生了“嗔念”,即悟空没有按照他的想法而是再一次一棒子打死了化作老妇人的妖精,让唐僧非常的愤怒。但这一棒子,却也除去了他们的“嗔念”。

而第三次,唐僧面对化作白发老公公的妖精时,已经无法再忍受孙悟空“滥杀无辜”了,可以说此时的他已经“痴傻”了。

悟空打死了白骨精,虽然最后落得被唐僧赶走的下场,但也算是除去了他们的“痴傻”。

所以说,“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使用火眼金睛看到的不仅仅是三具化作平常人家的妖怪的尸骨,还有这些尸骨背后所代表的含义。

即使被念咒,他也要打死白骨精,正是因为他看出了这背后蕴含的深意,他必须要除掉这些人性的弱点,才能真正地让他们自我度化,最终顺利地求得真经。所以说,即使被唐僧冤枉,忍受紧箍咒带来的巨大的痛苦,悟空也要除掉白骨精。

难怪悟空宁愿被念咒,也要打死白骨精,你猜他用火眼金睛看到了啥

孙悟空棒打白骨精

其实,在后续的情节中,也能看到,唐僧得知了事情的真相,知道是自己误会了悟空,他对此非常后悔,让八戒和沙僧去找回悟空,这也是唐僧成长的一种体现。

总而言之,在“三打白骨精”这一回合中,悟空连续打死了“年轻村姑、老妇人和白发老公公”,不仅仅是为了降妖除魔,更是为了他们的取经大业。

在通过对“三打白骨精”背后蕴藏的深刻含义进行剖析后,对我们进一步解读《西游记》背后所蕴含的道理也有了很大的帮助。

而且《西游记》之所以经典,也正是因为其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岁月的沉淀后,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大义仍然影响和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参考文献

吴承恩.《西游记(上)》[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323.

陈晨.《西游记》女妖书写与道教全真化环节[J].中国文学研究,2021(02):66-7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火眼金睛   白骨精   悟空   西游记   痴傻   唐僧   滥杀无辜   金箍棒   老公公   村姑   紧箍咒   贪欲   师徒   妖怪   妖精   他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