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战堡垒为何坚持不过两月?

前两天,马里乌波尔的亚速钢铁厂地下保垒中的亚速营纳粹份子钻出地道,向俄军投降,至此,马里乌波尔战事基本告一段落,俄军主力部队调往其他战线。

许多人要问,亚速钢铁厂地下系统不是前苏联倾力打造的防核轰炸的坚固保垒,能最大坚持7年时间的封闭生活吗?为啥乌军纳粹份子才不到两月就坚持不住投降了呢,在这里我要讲几个原因,大家就明白了。

一,当年苏联建设这个核战未日保垒时考虑的只是在核战争发生后的人员生存及健康问题,核弹投放后,消灭的是地面目标和人员,交战双方并没有地面部队进入核爆现场,并且核爆也不会重复在一个城市进行,地道只要经住一次核爆冲击,后面就平稳了。这是从硬件设施上的保障。

二,冷战时期,美苏对垒,在强大的苏联时期,对地下保垒储备的生活物资更新,对生存系统的日常维护肯定有专人负责,有专项资金,而独立后的乌克兰,经济情况并不很好,肯定没有多余资金来干这个维护和储备的事,和平时期也会觉得没这个必要。

三,美苏冷战时期,还没有钻地弹这个武器的出现,按当时对核弹的爆炸方式及冲力波值计算,此地道深度和坚固程度完全够用,但科学技术在不断前进,新的武器出来后,原来所计划的一切也都变成一片浮云而已。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再强大的国家,再强大的公司,再强大的个人都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马里   波尔   纳粹   苏联   核爆   俄军   钢铁厂   核弹   堡垒   份子   冷战   坚固   地道   时期   地下   强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