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对妈妈说: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女儿对妈妈说: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1年4月11日,一名11岁新余的少年因为无力达到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期望,最终写下遗书跳楼自杀身亡。


同年9月16日,上海一名16岁少女因类似的原因产生自杀念头,在当晚服大量安眠药。


北京大学发布过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


为什么深爱孩子的父母,最后却发现「越来越难走进孩子的内心」?


甚至于深爱对方的血缘至亲,会演变成互相伤害?

爱不会错,那到底是什么地方错了呢?



2019年夏天,一部家庭剧《小欢喜》播出。


女儿对妈妈说: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小欢喜》剧照


剧中,乔英子既懂事又是学霸,妈妈宋倩的期望却更高。英子高考期间,宋倩辞掉工作,从营养配餐,到精确至1分钟的时间表,再到装在英子房间的玻璃窗……360度无缝隙地做足女儿的高考保障。


宋倩倾尽所有,女儿的成功变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意义。



女儿对妈妈说: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方便宋倩查看的玻璃窗



但英子过得很不开心


在高考誓师大会上,英子兴奋地在许愿气球上写上了自己的航天梦,妈妈却逼着让她换成北大清华取其一的目标。甚至还霸道地要求英子写上“考到700分”。


如此种种,常常发生在英子的生活中。长此以往,英子患上了抑郁症,她连续失眠34天。临近高考时,忍受不下去的英子终于爆发了,她崩溃地一路跑到桥上要跳河。


英子撕心裂肺地冲妈妈说:“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女儿对妈妈说: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小欢喜》第41集 乔英子跳河



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一书中,曾经提到:“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父母给予孩子过高的期望,孩子无力达到,常常会很压抑,即使勉强达到了,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失去自我。这份爱也会变成沉重的负担。



相声大师于谦曾在《幸福三重奏》里说过这么一件趣事。


每当儿子表现好的时候,他就花式夸奖:“你这么棒,将来肯定得送你上幼儿园。”


潜移默化的引导,让儿子对上幼儿园充满了期待,等到真正开园的那天,儿子高高兴兴进了校园。直到半年后,他家儿子才得知:原来,每个孩子都得上幼儿园!


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普遍性问题,就这么迎刃而解了。


女儿对妈妈说: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女儿对妈妈说: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儿童绘本画家几米在《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中说“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小孩。当我变得和你期待的当我变得和你期待的不一样时,请爱我原来的样子,疼我原来的样子,赞美我原来的样子。”




到底父母该怎么做?我想,或许可以在这位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作品中找到答案:



《致孩子》


你们的孩子
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
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
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
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
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
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
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
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
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
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的射了出来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卡里尔•纪伯伦,《先知》第四章

(译注:冰心译)





文字:尹嘉雯

图片:源于网络

编辑:尹嘉雯

终审:罗 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卡里   新余   黎巴嫩   冰心   妈妈   深爱   玻璃窗   中学生   幼儿园   儿子   样子   女儿   父母   期待   生命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