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的油画相比中国的国画看起来很逼真?

首先,中国画不会像油画那样注重背景的细化,中国画讲究的是意境美,可以在一张白纸上画一枝梅花悬挂空中,可以单画一棵白菜或一块石头,都或将成为独立的一幅画。而油画,画任何物品都要有背景,而且油画极其注重透视法,所以力求像似真物。




有句老话常说“艺术无国界”,可中国的国画与西方油画之间的区别却一目了然,先不论笔法、主题方面的不同,单是整体画作呈现出的感觉,中西方就截然不同。西方的油画大多栩栩如生,画面上的景色、人物仿佛经过画家的手复制到了大家眼前,赏画时会被那逼真的画面震得心头一跳。

而中国的国画就写意许多,朦朦胧胧的美感,就跟将画家心底或梦境中的景物打着滤镜和柔光,带到了人们面前,看画时假如不留神介绍,肯定是反应不过来画家到底画的是哪座山、哪个柔婉的女人,只会被画中传达的那影影绰绰的情绪带动心底的感觉,勾起一片遐思。

那么中国国画没有西方油画看起来逼真,就说明画师技不如人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这两者之间从来都不分优劣,只是中西方的审美不同导致。就好比两方看似都在长跑,可起头就没在一个赛道,所以评判标准就也不相同。

中国国画追求的一直就是意境、感觉和含蓄美,就跟诗词一般,要在嘴里细细咂摸好几遍,才能品出各种滋味,国画就是要在眼里周旋好几个圈,才可以领略到其中的魅力。

好比曹植的《洛神赋》,洋洋洒洒各种抽象形容词叠加,每个读者看完心中的洛神长得都不太一样,国画也是如此,同样一幅画,有的人看到了乡愁,有的人看到了桃花源,还有人看到曾经去过的景点。

西方油画追求的就是很简单的一个字像,要特别像,能取代1200万像素手机拍出的照片那么像,要让每一个看画的人都得反应一会,这是拍出来的还是画出来的那么像,所以逼真这个词用在西方油画身上特别传神,正是那跟真的一样的画作,就是西方油画的目标。

那么西方油画为什么这么逼真呢?其实它也不是自古就如此,时间点大约在欧洲文艺复兴左右,西方油画经历了好几次的更新,先是传奇少年马萨乔发明了透视画法,这位仅活了27岁的艺术家真是有一身惊人的才华,居住在佛罗伦萨这个充满着文艺气息的城市里,以过人的胆识将数学、空间建筑学等融会贯通,让自己的画作成为了西方写实油画的开山元老。

接着大名鼎鼎的达芬奇又来震荡西方油画界了,这位大师是一个稀世罕见的全才,机械学、医学等众多领域他都站到了学术的顶峰,而当他用工程思维来绘画时,线条跟立体呈现出的艺术碰撞就产生了素描,这就带动了西方油画界的审美,也朝着逼真和骨肉分明这一目标奔驰而去。

然后荷兰画家伦勃朗将所有关注点放在了光上,利用不同光线下人物脸上呈现出的阴影明亮度不同,使得画作中的人像能传达出气质跟情绪。比如要画一位骑士,那伦勃朗式用光法一加成,每一个看画的人都能感觉到画中骑士的英姿勃勃,仿佛跟画中人被定格带到大家面前一样逼真,就连绘画内天的天气都能真实的感受到。

这三位大师各自专攻一隅,让后代的画师深感膜拜,逐渐就将其中特质相结合,产生出西洋画就是要逼真的固定画风。而它之所以会产生并且风靡开来,也跟欧洲的历史背景分不开干系,自文艺复兴前后,整个欧洲都陷入了被动反思的过程。

美而无用的作品很难卖钱,贵族们没点文化修养欣赏不来,可是一幅逼真的西洋画却很吸引人,至少可以通过画家的手,把自己的形象永久的印刻下来,所以市场需求也推动着逼真派西洋画前进。再则,当时的西洋画师大多精通各个领域,思维模式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艺术家那追求罗曼蒂克的纯粹浪漫。

相当于理科生去写诗作词,诗词中必然会带很多严谨考究的特色,揣测一下那些大师的想法,应该是想革新画作就是纯欣赏的艺术品,他们更想结合建筑学、人体学、乃至数学,让画变得很有用处。

由此各方面相结合,西方油画就以逼真为优秀的评判标准。这也能看出中西方的价值观不同,西方在追求落地、逼真的同时,中国的国画向来不以降低格调求实用为目标,画师们认为术业有专攻,逼真可以交给摄影师来攻克,再逼真一些还有影像作品,国画寄托心情和志向,就是要美的含蓄,美的有意境。

毕竟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就将琴棋书画、插画品茶都赋予了不一般的意义,里面既包含着品味、也包含着怡情养性的艺术修养。大家都一致认为,挡在庸俗生活和雅致精神遨游之间的,正是关上小门成一体时的绘画、书法等爱好。

因为画师们将丰富的精神世界投入到了国画中,所以观赏西洋画和国画时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感受。前者就是热情、现实,视觉冲击力很强烈,无论色调如何,都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既视感。而国画就是慢热,打眼一看只觉得素淡,需要细细品来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百种情愫,这也就是很多文艺爱好者书房中喜欢挂国画的原因,捧上一杯茶,插上一株正当时令的花草,看着内幅国画很容易就进入深度冥想的状态。

因此,欣赏国画是一件氛围、环境乃至心境都一个不能少的雅事。所以西方的油画看起来比中国的国画逼真很正常,毕竟西洋画的精髓就在于此,两者从来都不在一个赛道上,既没有孰高孰低,也不存在品味的较量,单纯就是各方因素导致的审美不同。

另外,国画需要带入情景来欣赏,假如知道所画的是怎样情境下的梅兰竹菊或者景色图,那看一会也有不同感受的逼真,甚至也能看出天气是雨是雾,时间是早还是晚等等,毕竟国画就讲究一个尤抱琵芭半遮面般的含蓄,欣赏起来要需要格外的耐性。




从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的国画明显要比西方的油画诞生的要早的多,但不管怎么样,西方油画和中国的国画都是在各自的文化之下得以生存的,而且每个时期的绘画艺术风格都有所不一样,那么为什么西方的油画相比中国的国画看起来要显的很逼真呢?

稍微简单了解西方油画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之前,都还是属于“平面型”绘画,自然也不是很逼真,直到马萨乔发明了透视法以及达芬奇发明素描之后,西方油画才呈现出它的“空间感”,画面开始逼真起来,

当荷兰伟大画家伦勃朗创造了“伦勃朗式用光”之后,那强烈鲜明的“光影明暗对比、空间透视效果”让西方油画真正意义上进入了“写实”时代,从而油画的画面真正的形象逼真起来了,这包括了任何流派的油画,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或许有人会认为“印象派”画作依旧不够逼真啊,其实这样的认为是错误的,因为画作的逼真不是简单的只是人物形象的清晰,就好比每个人的外貌都各不相同,有骨骼有血肉有丰富的情绪就是完整的人,西方油画的“色彩线条”被艺术家们得到了很极致的处理,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

中国画的画面之所以无法形象逼真,那是因为国画是用书法的形式来创作,体现的都是“线条的效果”,这就是“以书法入画”,“字”肯定不如“画”让人更直观,“写意”的意义便是“雾里看花”,又由于国画的创作工具“笔墨纸砚”的缘故,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没办法强烈,正所谓“色彩丰富了,形就成了”,在绘画艺术中,也只有西方油画的色彩比较丰富。




“大象无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基本美学观念,意思是说,越是宏大和美好的形象,就越发缥缈和没有固定形象,我们推崇的是自然之美,而不是人为塑造的美。宇宙和天地很大,也很美,但它们没有固定形象,作为画家,也无法把它们刻画出来,所以,只能用含蓄的、以点带面的方式来表现,剩下的部分,就由观者去想象了。人的想象有多大,心中宇宙就由多大。

写意中国画

从这个审美观念来入手,若说起中国画,人们第一反应就会想起水墨写意画,它是通过简洁凝练的笔法和墨法塑造出物象的大体轮廓,体现一种“似与不似”的形式美和含蓄美,因为这种审美特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符合大象无形的美学理念。如果水墨画画得过于饱满和逼真,就是丧失这些趣味。

工笔写实中国画

但不是所有中国画都很缥缈和简洁,中国画在宋代中期之前也是很写实的,画中除过没有光影关系和立体感之外,在逼真程度和结构准确性上,并不亚于西方写实油画。只不过,从宋代中期之后,“文人画”大力发展起来,文人画忽略形似,追求神韵、意境和笔情墨趣的表现,同时注重画外功夫的修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画从写实走向了写意。

写实油画

而油画在西方发展了600多年,至少有500年时间都在走着“写实”的路子,因为油画刚刚诞生时,在创作手法和理念上,都是照搬已经定型的雕塑的技法,用科学手段追求造型的逼真和准确,真实再现生活原型,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是其主要目的。油画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以写实为宗,所以,在人们的意识里,油画看起来一直很逼真。

写意油画

但西方油画发展到19世纪末期,写实之路走过了漫长的500多年,该探索的技法,都被一个个画家尝试过了,已经无法创造出更好的写实方法,所以,西方油画家主动拓宽了自己的艺术视野,把东方绘画的写意性吸收到油画创作中,最终实现了西方油画向现代性的转型。

不论是是中国画还是油画,都是根据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和美学观念,在写实和写意之间不断转变。




之所以西方的油画比中国的国画逼真,主要区别和原因在于:西方的彩色绘画艺术起源较早,尤其是在文艺复兴较发达的意、英、法等西方国家,他们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普遍对绘画艺术创作和色彩运用都比较灵活,而且设计大胆,构思独特,细节描绘超乎现实,所以西方油画的艺术效果比较逼真,反观中国的国画创作虽历史悠久,但由于受几千年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在表现手法上除山水画和自然景观比较宏伟气派外,在对油画描绘方面显然还是比较保守些,不像西洋画家那样直奔主题,所以国人在欣赏油画时总喜欢看西方的作品,认为西方的油画艺术作品色彩鲜明,逼真。

(文字原创:图片来源于艺术家传播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国画   逼真   中国   油画   西洋画   中西方   画师   画作   中国画   写意   意境   画家   画面   形象   艺术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