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罗斯福不待见戴高乐?

从心理学看,罗斯福属于腿部残疾,戴高乐身高马大,而权力地位又低于罗斯福,肯定不让罗斯福待见!




我们知道,在二战期间,戴高乐一直都不受罗斯福待见,究竟为何呢?

因为戴高乐这个人,野心大,有很大的政治抱负,不容易被控制。他一直有一个法兰西梦,对法国的强国地位念念不忘,这个与美国控制欧洲的企图是不合拍的。此时的戴高乐,都已经寄人篱下,军队穿的,用的,基本都是别人的,但还是老端着一流强国的架子,还寄希望与大国平起平做,经常连罗斯福的账都不买。

罗斯福从来就看不上这个非民选所谓领导人,说白了就是他威望不够,跟他打交道掉价,罗斯福认为,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只是一个政治组织,而非国家。罗斯福经常绕开他与维希政府打交道,在北非登陆行动上,罗斯福更是直接撇开自由法国。这些使得戴高乐大为光火,直接对罗斯福骂娘。

罗斯福企图扶持达尔朗,可是达尔朗不久被暗杀,戴高乐乐观的以为,这下稳了,哪知接着罗斯福就扶植吉罗,和吉罗打得火热,这下戴高乐,更是又玩起了舆论战,求助新闻界等对罗斯福进行了指责。罗斯福为了平息舆论,在去德黑兰开会的路上,特意在卡萨布兰卡邀请戴高乐和吉罗会晤,以证明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团结法国,哪知,耿直的戴高乐,直接拒绝了。这就让罗斯福,脸上无光,直接逼着丘胖子向戴高乐施压,戴高乐无奈只好屈从。

1943年1月22日晚,戴高乐同罗斯福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会晤,但两人相谈不欢,各执己见,犹如聋子对话。

尽管罗斯福充满偏见,但介于戴高乐地位日盛,不得不与之合作。

1944年,7月6日,戴高乐访问美国,罗斯福没有按照国家元首21礼炮的规格迎接他,只以高级军事人员17炮的规格迎接。双方会晤,罗斯福坦率的表达了“戴高乐委员会不代表法国临时政府”的话,并不打算承认戴高乐政府。然而戴高乐访问,掀起了一股支持戴高乐的风潮,最后白宫不得不让步,承认了戴高乐政府,这也就事实上是罗斯福的自我打脸行为了。后来罗斯福想在阿尔及尔同戴高乐会晤,但被无情拒绝………罗斯福自尊心受到了践踏,从此,两位政治家的关系降至冰点。

罗斯福去世以后第三天,戴高乐发了唁电:罗斯福,自始至终都是法国的朋友,法兰西,赞赏他,爱戴他……

罗斯福讨厌戴高乐,主要是因为这个人有野心,不受控制,同美国控制欧洲的企图格格不入。还有就是,戴高乐太倔犟,像头驴,从来不买罗斯福的账,这让罗斯福耿耿于怀!不过,也正是由于戴高乐所代表的法国的那份法兰西傲娇,才让法国在战后乃至现在保持了他欧洲独立自主的地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我立即删除)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罗斯福?戴高乐?老梁还是喜欢戴高乐。1.98米的大个子,欧洲那嘎达蹲在一帮领导人里照个相,就属他最鹤立鸡群。和自己的老搭档丘吉尔互相瞅着不顺眼,你怼我英语不好,我就怼你法语扯淡。互相扶持着走完了二战的路程,到最后俩人说个话都得用翻译,但没说两句,俩人又得掐起来,事后还得蹲一起商量事。

扯到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这丘吉尔和戴高乐能是啥样的关系呢,老梁拿一个场景来说事,大家伙自己个体会一下。

场景

“罗斯福那小个子不让俺参加卡萨布兰卡会议,你说咋整?”戴高乐闷闷不乐的说道。

“没关系!俺和罗斯福的关系还说的过去!俺给你说说去!”丘吉尔掐着雪茄烟如是说。

“拉倒吧!罗斯福会听你的,他把你当问路石到处的砸,砸好了是他的功劳,砸不好就让你出丑!”戴高乐一脸的不相信。

“啥玩意?揭我短是吧!三天不怼你,你就不开心是吧!”丘吉尔不高兴了。

“拉倒吧,我逗你开心呢?”

“扯淡,有这么逗人开心的吗?”

“你这人咋这么不识逗呢?”

得,俩人又掐起来了。事后丘吉尔还的把戴高乐这事当回事给办了,最后戴高乐还是参加了卡萨布兰卡会议,捎带着又和看不顺眼的罗斯福发生了正面冲突,搞的丘吉尔很尴尬。

在这里,老梁告诉大家伙一个小秘密,这戴高乐是被判了死刑的人。当年软骨头贝当政府自己个投降了德国,而戴高乐蹲在英国佬的地界,老是和自己唱反调,在戴高乐缺席的情况下,给他定了个死罪,搞笑吧!

所以从这事咱就能看出来戴高乐应该是最后的法兰西人,现在的法国人充其量就是会点法语的英国人,尤其是2008年的萨科齐这小个子超级喜欢捧着美国人的脚丫子到处炫耀。高卢雄鸡的荣光快被这些帮败家娘们给整光了。

那么罗斯福为啥老是针对戴高乐呢?

很简单,戴高乐一直主张在欧洲这嘎达要建立起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还提出了他的口号:欧洲人的欧洲。而且还特别说明,高卢雄鸡要整一个不依附于美国佬的独立外交政策,这就是有名的戴高乐主义。

就这口号提的,罗斯福牙疼,为嘛?罗斯福一直想要称霸全世界,欧洲这嘎达就是他最重要的一个支点,他想用这支点撑住老毛子,自己个跑地球上搞风搞雨。

但现在这支点,却想要有自己的想法,而启动这一想法的人就是戴高乐,罗斯福能待见戴高乐那才叫见鬼了。

按照现在嘴炮大仙特朗普的话说:“没有山姆大叔,你法国早在十八辈子之前就开始整上德语了!”

这何曾不是罗斯福的想法,也就是说,我有恩与你,而你居然是这么搞我,当然就更加的生气了。所以明里暗里的老是针对戴高乐,整的戴高乐快两米的大高个到哪都不自在。

而且罗斯福特喜欢拿戴高乐不是民选政府的事说事。那么这又是咋回事呢?听老梁给大家伙说道说道。

戴高乐的流亡政府

其实当时戴高乐这流亡政府,根本就不被大家伙承认,是丘吉尔力挺戴高乐,承认戴高乐是自由法国的领袖。

听到没这只是承认戴高乐是自由法国的领袖,不是啥流亡政府,接着戴高乐凭借这个标签就搞起了自由法国的军队。

英国佬起哄架秧子似的安排勒内.卡森又搞了一英国人认可的协议,这份协议,特别说明了自由法国的军队拥有自己的国别和独立性。

戴高乐这手里有了权利了,靠着这军队,又搞了一个法兰西民族委员会,这名字高大上,接着这委员会就成为了流亡政府的象征。整个过程就是戴高乐自己个给自己个戴了一顶顶的帽子成为了流亡政府。

按照戴高乐自己的说法:“没有一个政府有权利出卖他的国家和人民,法国被德国佬入侵了。而整个政府里只有我在坚持,所以现在那帮傻帽投降了,那么我理所当然的代表了法国人民来行使战时的政权!”

这话听着就提气,一帮子软脚虾被吓怂了,出卖国家,那么没有被吓怂的,当然得有担当。

这不,1944年十月二十三号,巴黎都解放三个月了,戴高乐的临时政府这才被苏联和英国佬认可,捎带着美国佬捏着鼻子算是认可了这事。

戴高乐这人脾气倔的厉害,在二战那种情况下,基本上就是个人微言轻的角色,自己被别人瞧不起,这都没关系,因为他知道面子这东西从来都是自己争取出来的,所以二战结束后,他好歹给法国争取到了一个“准大国”地位。

所以他这一辈子老是和罗斯福较劲,你想控制我,进而控制欧洲,没门!戴高乐就带着高卢雄鸡和老毛子合作玩平衡。

看到中国虽然环境不好,但却是承认新中国西方第一人,和中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甚至于最后用些落后的东西,啥废铜烂铁的和中国换取了原子弹的制造技术,从而拥有了核武器。

你说人家这买卖做的,高瞻远瞩?何值啊!

说道这里,有人说:“这买卖咱是不是亏了?”

这仅仅是表面现象,背后咱捞取的利益可不少,有些利益他是无形的,也是无法估量的,这茬咱也别解释了,毕竟这不是今天的主题。

到现在咱想要撬动欧洲这嘎达,还得从法国这头入手,当然也不能拉下搅屎棍英国佬!

所以罗斯福和戴高乐不对付,那是因为两人都有将自己的国家,在战后定位成一个超级大国的想法。这个想法彼此相互冲突,加上戴高乐的脾气倔的像头小毛驴,你踢他一脚,他总想着还你一蹶子。正因为如此法国才在战后进入了五常,成为了能够左右一下世界局势的存在。

法国的高卢雄鸡你们应该庆幸有戴高乐这大个子带领你们走出了困境。

此后的继任者都在一力推行着戴高乐主义,当然萨科齐这小子除外。

最后插一句,戴高乐老梁更愿意说他是一个战士,一个不屈的战士。爷们!家都塌了,居然还能撑起来!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罗斯福希望把法国抓在自己的手中,但戴高乐偏偏是一位“不听话的有个性和尊严”的领导者,所以,必欲除之而后快。

(1)罗斯福对待戴高乐很冷血,但可以理解

罗斯福对待戴高乐非常无情、颐指气使,英国虽然支持戴高乐更多些但其实也是如此。一方面,这怪不得别人,要怪就怪法国自己作为一个大国在“二战”中没有打出一个大国应有的气概;另一方面则是,每个国家和每个人一样,帮忙都不会白帮忙的,总要有些好处,特别是西方国家,习惯了巧取豪夺;最后一方面是美英苏之间的竞争问题。

(2)从1940年6月到1944年7月,罗斯福都想推翻戴高乐地位,主要就是出于美英苏之间的竞争关系:美英对法都有控制之心

作为曾经的大国,法国拥有广袤的殖民地以及影响力,罗斯福看中了这一点,希望把戴高乐紧紧地抓在自己手中。同时,戴高乐被英国支持,为了在“战后”继续挤压英国也要把法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最后,就是苏联因素了。

毫不客气地说,在英美眼中,在罗斯福和丘吉尔眼中,戴高乐只是他们喂养和训练的赛马,美英要求戴高乐做什么戴高乐就得去做。

特别是罗斯福,不但直到1944年7月才放弃推翻戴高乐的计划,其中对戴高乐的打击、攻击乃至人身攻击是比较多的。例如讽刺戴高乐想当圣女贞德等高级笑话。

同时,对于法国的殖民地,美国也是非常公开地“抢”。无论是国家尊严上还是个人尊严上,戴高乐对于美国其实都比较愤恨。

只不过,政治家的天职就是:忘记自己的个人得失,否则成长不起来。

(3)苏联对法有制衡美国之心,在美英苏角力中,戴高乐为法国开辟了天地

因为,对英美都不信任,戴高乐看清了当时世界格局地走向。由此,与苏联关系紧密,用以防止被英美掀翻在地。

自从1941年9月26日,苏联正式承认戴高乐及其“自由法国”代表法国后,苏联就成为法国对抗罗斯福、美国的工具,从1942年戴高乐就准备派遣一个旅的部队去支援苏联,最终在1943年夏建成“诺曼底”空军大队参加苏德战争。

正是因为苏联地支持,英国地盘算,才使得法国最终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此,罗斯福也是愤愤然。




1970年的深秋,中国政府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降半旗,为一位刚刚去世的外国前任国家元首—夏尔·戴高乐将军致哀。而戴高乐将军的国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国。为一位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元首降半旗致哀,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实属罕见。

从中,我们也可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戴高乐将军的一生所给予的高度评价。在本文之中,笔者就将带您领略一下戴高乐将军不平凡的一生。

一、志向非凡的少年戴高乐。

1890年的一个深秋之夜,法国北部城市里尔,戴高乐家族诞生了一个男孩。喜悦的父母把这个孩子起名为了夏尔·戴高乐。在此后的数十年中,这个孩子将书写一段又一段传奇的故事,在法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大名。

戴高乐的父亲亨利·戴高乐先生是一位历史教师,也是一位退伍军人,还是一名非常具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法兰西。

在戴高乐出生的20年前,普法战争打响了。在这场战争中,法国惨败。亨利·戴高乐曾经参加了普法战争。

亲眼目睹这一切的他时常饱含深情地向戴高乐讲述法兰西的辉煌历史,又泪如雨下地提及普法战争带给法国人民的屈辱。

亨利·戴高乐把自己未尽的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戴高乐能够为国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在父亲的影响下,年幼的戴高乐暗暗地立下了决心:像父亲年轻时一样,从军报国,上阵杀敌,洗刷国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年轻的戴高乐终于考取了大名鼎鼎的圣西尔军校。毕业后的戴高乐成为了法军的一名少尉,正式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二、年轻军官戴高乐的一战风云。

1914年,也就是戴高乐中尉24岁那年,德法两国再燃战火。戴高乐中尉如愿以偿,提枪上阵,杀敌报国。在战场上,戴高乐中尉英勇奋战,深得上级军官赞许,并且因功被提拔为上尉。

然而在1916年,也就是2年以后,在德法两军都付出巨大伤亡的凡尔登大战中,26岁的戴高乐上尉在激烈的战斗中负伤倒地,结果被押入了德军的战俘营。

被俘的戴高乐上尉迫切希望回到军中,继续为国效劳。因此,他多次试图越狱,却都以失败告终,还被德军送进了惩罚营(专门关押越狱失败的战俘的地方)。

直到1918年,也就是2年以后,由于英法协约国在一战中获得了胜利,28岁的戴高乐上尉才得以被释放回国,继续他的军旅生涯。

才华横溢的戴高乐少校曾经指出:下一场战争必然会是一场“坦克战”。然而,当时的法国军政高层思想陈旧保守,戴高乐少校的观点并没有获得法国军政高层的重视,其先进的军事思想在法国遭到了无情的埋没。

三、举起救国大旗的戴高乐将军。

时光荏苒,30年代末的戴高乐上校,已经是一位年近五旬的中年人了。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转眼间又爆发了。德法这对老冤家之间再燃战火。1940年,德军闪击西欧。西线盟军不堪一击,节节败退。

此时的戴高乐,已经升任法军准将。面对强大的德军,戴高乐将军带领所部奋勇抗击,取得了一些胜利。

但是局部的这些胜利,无法扭转法国全线溃败的大战局。法国高层对局势一片悲观,弥漫着向德国投降的声音。而主战的戴高乐将军也被投降派视为了眼中钉,被他们所监控起来。

戴高乐将军不愧是有勇有谋,他设计避开了投降派的监视,设计顺利抵达英国,逃出了投降派的魔爪,得以继续开展抗德救亡工作。

在法国政府宣布投降后,留在英国的戴高乐将军却没有屈服,而是庄严地昭告世界:法国会坚持战斗下去,直到胜利的一刻!

戴高乐将军在英国组建了“自由法国”运动,高举抗德旗帜。自由法军在组建之后没多久,就跟随英军,参与了对轴心国的作战,打出了不少漂亮的仗,展现了法国军民不屈的抗争。

英国虽然是自由法国抗德事业的支持者。但是英法两国当年也曾经为了殖民霸权彼此斗争了好几百年。

英国政府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借着反法西斯战争的机会,趁机向法国的殖民地扩张势力。美国在参加二战后,也流露出了类似的意思,意图向法国的殖民地扩张影响力。

戴高乐将军坚决回击英美两国的企图,并且巧妙利用反法西斯联盟三大盟国英国、美国、苏联之间的矛盾,维护法国的国家利益。在戴高乐将军的努力下,英美染指法国殖民地的企图最终落空。

1944年,英美联军登陆西欧。法军跟随英美联军回到了自己的国家。随后,法军解放了自己的首都巴黎。

戴高乐将军领导下的法国爱国军民,经过不懈的战斗,终于解放了自己的祖国。戴高乐将军通过与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交涉,粉碎了“盟国军政府”的计划,维护了法国的独立与主权。二战结束后,法国成为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得以以大国的身份,继续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原因有二:其一,是戴高乐将军领导法国军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其二,是戴高乐将军善于利用英美苏三国之间的矛盾,从而借机为法国牟利。

四、反对美国霸权的戴高乐总统。

二战结束后,戴高乐将军一度解甲归田,归隐田园。十几年之后,戴高乐将军又重出江湖,并且当选为了法国总统。当年曾经在战场上和德军打得你死我活得戴高乐将军,选择放下德法两国昔日的冤仇,顺应时代潮流,与德国携手面向未来,一同推动了西欧的一体化进程,赢得了后世的赞扬。

此外,戴高乐将军十分强调独立自主。他不听从美国对法国的指手画脚,坚持法国自主研发核武器,避免遭受美国的控制。戴高乐将军也很注重发展法国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戴高乐将军还意识到了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影响力。他无视美国政府的反对,在任期内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法兰西共和国也因此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戴高乐将军这样的英明举动,获得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就像笔者在开头所提到的:在戴高乐将军去世之后,中国政府特地宣布:为这位外国元首降半旗。这也是中国政府首次为外国元首降半旗,充分表达了中国政府对戴高乐将军一生的肯定与赞扬。事实上,除了我们国家之外,许多国家也向法国政府致唁电。

还有不少外国领导人亲赴法国,参加戴高乐将军的追悼会,对这位一生为了法兰西奋斗的英勇战士致以敬意。

感谢大家的阅读,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觉得文章好的朋友们,记得给文章点个赞,关注一下,每天都会给您带来好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戴高乐   罗斯福   丘吉尔   法兰西   中国政府   苏联   法国   欧洲   英国   殖民地   美国   将军   自由   政府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