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那么高,为什么感觉大家还是不愿意买电车?

经过国家各项补贴助推式的发展,现在电车渗透率仅有30%左右。也就是说,现在十台新车里,有三台是电车。按理来说,现在油价这么高,电车又比油车省油,为什么电车没有完全占领油车市场份额,感觉大家还是不愿意买电车呢?之所以会这样,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电车价格太贵,绝大多数人买不起。

随便打开汽车之家看看价格就会发现,电车的价格比油车高不少,大概是1/3。以电车里性价比最高的比亚迪为例,最便宜的电车是海豚,售价十万左右。而若是油车,当初比亚迪最便宜的是比亚迪F3,售价4万左右。对比可见,电车比油车确实贵很多。

这样一来,为什么大多数人不买电车,就是因为买不起。打开销量排行榜,卖的最好的一般是十来万的国产suv,合资紧凑级轿车。还有很多十万以内地车。这说明,以现在的居民收入,买十来万地车已经很不错的,毕竟很多人连车都买不起,中国汽车保有量是7个人一台车。

在中国汽车人均保有量低,居民收入低,大多数人买不起车的情况下,同级别电车比油车贵1/3的情况下,哪怕有心想买,却发现囊中羞涩,实在买不起,只能去买油车。

第二个原因,买了车开的少,电车省油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电车的核心卖点是省油,百公里只需要20块钱不到,折合一公里1-2毛钱。油车被高油价倒逼,一台紧凑级车也要5-7毛钱一公里。那么,为什么买油车的还比买电车地多?这里,就需要提高汽车使用率的问题了。若是汽车开的少,一年开不到一万公里,电车再省油,若是不开也省不了油。油车在废油,停着不开也烧不了多少油。

以我为例,因为身处城市,每到上下班高峰期特别堵,几公里的上下班要花半个多小时,被堵的迟到几次。后来,我又买了一台二轮电动车,专门上下班用,只有刮风下雨才开车。这就导致我的车买了七年,才开了3万公里不到,折合一年不到5000km。因为开的少,哪怕油价高,我个人也是没多大感觉的。

而像我这种人不少,毕竟需要开着车四处跑,或者跨城市通勤的人肯定是不多的。在绝大多数人买了车开的少的基础上,油车废油,电车省油的问题不是问题,因为开得太少了,就没必要一定买电车去省油。

另外,电车省油必需配合私家充电桩。若是没有私家充电桩,靠商业充电桩补电的话,一公里也要2-3毛钱,省油的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而绝大多数人,因为没车位,小区不让装,在外打工没有固定住处等各种原因没有私家充电桩,省油自然无从谈起。

第三个原因,电动车电池问题多,还没有充分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电动车的核心零部件是电池,电池则问题不少。比如低温衰减导致续航暴跌。比如电池热失控自燃。比如电池用久了自然衰减,续航暴跌。比如不小心损伤电池需要花几万换电池……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目前并没有解决。

对此有顾虑的消费者,自然会选择更加稳妥的油车,不敢买电车。

第四个原因,燃油车发展百年,没有明显缺点,并不是非换电车不可。

现在更多的人愿意买油车,不愿意买电车,只因为油车发展了百年,并没有硬伤。现在的油车,三大件质量稳定,开十几年没问题。油耗,排行,动力,空间,安全性等各方面都没有明显的短板。

现在电车能发展起来,并不是油车不行,而是为了节约石油资源,减少尾气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碳中和减排目标。这些,才是发展电车,禁售油车的原因,并不是油车有问题。

这样一来,油车用的好好的,而且价格便宜,性价比不错,为什么要买电车?除非市面上真的买不起油车了,被逼的没办法才会买电车。

第五个原因,电车保值率过低,对于开几年就换车的大环境来说,买电车不划算。

现在国内换车的大环境是新车开5-6年就换新车。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很多,比如喜新厌旧,比如汽车性能下降,比如开5-6卖掉还能卖个好价钱等等。不管什么原因,开5-6年换新车是主流。

这样一来,买电车就没有优势了,因为电车保值率太低。电车保值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电池衰减续航降低,自燃风险增大,旧车只能以换代修维修价格高等原因。同样一台紧凑级家用车,主流的油车开5-6年还有50%左右的保值率,主流的电车仅有40%左右。考虑到电车比油车贵1/3,电车开五六年卖掉会多亏几万块。

这个简单的算数略微算一下就清楚。那些准备开几年就换车的人,自然不愿意买电车了,哪怕电车省油。

第六个原因,电车处于发展初期,现在买电车无疑于小白鼠。

别看现在电车百花齐放,但是油车已经发展了百年,出现了福特,雪佛兰,奔驰等众多百年车企,电车车企大多时间短,发展的历史自然也短。

这就造成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电车确实处于初期的高速发展阶段,各种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甚至突然冒出很多初立的电车品牌,如蔚来,理想,小鹏等等。

这就会导致电车普遍出现油改电,质量不稳定,初创电车公司跑路,售后服务不达标,使用体验bug多等诸多问题。消费者现在买电车,相当于变成了小白鼠,买的是初代产品,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风险较大。这里要提一句,为什么电车就比亚迪卖的最好,就是因为比亚迪技术好,牌子硬,一直在做新能源车,相比其他油改电,初创电车品牌更让人放心,买的人自然多。而油车经过这么多年发展,成熟稳定,风险更低,更多人愿意买。

以上,欢迎补充。




因为很多人没车位,充电不方便。

我老婆每天上下班70多公里,每个月的油费就要一千左右。我们觉得开支大太,并且她把车开走了,我要用车时也不方便,所以去年底又买了一辆二手准新电车。

车不贵,11万多,标称续航500公里,实际大概350多。

这完全够用了,基本四天充一次,她们办公室楼下的停车场就有公用充电桩,上班的时候充上,中午休息下去拔掉,挺方便的。电费也不多,比她拿驾照之前坐公交车上下班还便宜。

然而,自从四月份开始,公司楼下停车场的充电桩撤掉后,用车就很不方便了。

她们公司附近,充电站貌似很多,既有某品牌的换电站,也有某品牌的专用桩。

但是,方圆一公里内,没有公用充电桩。

家里的小区,因为车库是人防车库,车位只出租,不能买卖,小区的物业也不允许我们安装家充。为了装充电桩,去物业扯了几次皮,但物业就是不同意。

家里充不了,只能在附近找。

可是,家里附近充电桩也是分布不合理。

方圆一公里内,没有充电桩,而有充电桩的地方,居然扎堆建了三个充电站。真不知道负责规划充电桩的人是怎么想的。

总而言之,现在的问题就是充电不方便。

只能是下了班回来充上,然后等到晚上十一二点再走过去把车开回来。并且这还是有空余快充桩的前提下,如果只有慢充桩,那就只能等到第二天早上再去拿车了。

很多人说,电车的保值率不如油车,以后换电池的费用高,电车综合性价比不高。

这对于我们而言,不是问题。

买这个车就是准备用报废的,只要它还能跑得动,电池还能用,就会一直用下去。

可是,我们也不是电车发烧友,我们根本就不关心汽车动力有多强,零百加速几秒,续航是300公里,还是900公里。

我站在一个普通社畜消费者的立场,就是觉得汽车作为一个成熟工业品,一个普遍应用到生活中的消费品,它首先是让人用的,它是服务人的,而不是买回来折腾人的。

如果你有一个能充电的车位,基本也不用跑长途,每天回到家,悠闲地挂上充电器,第二天早上满电出发,不用考虑去哪加油,什么时候去加油。那么电车就是拥有完美使用体验的完美交通工具。

有这种条件的人,不买电车,是他的损失。

可是,如果没有这种条件,给车充电变成了一种让你需要耗费体力和精力的事情时,电车的使用体验就很糟糕了。

关于这种糟糕的体验,我也问过小区的其他想买电车的业主,大家也苦恼油价高,但大家同样不愿意去找充电桩,更懒得排队。

大家普遍认为,汽车这个东西,买回来就是图个方便。传统油车和电车,在大家的眼里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当下并非要二选一。

因为绝大多数社畜,既没有油车情怀,也没有电车情怀。谁性价比高,谁方便就用谁。

或许,电车是未来的趋势。可是,这与社畜消费者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条件的人,充电不麻烦的人,早就买了。

没有条件的人,充电麻烦的人,短时间内不可能换车。即便现在油价都已经9块多了。

我觉得,电车厂商真要扩展市场,就应该去游说住建部门,限制车位的售价,同时大幅度增加新建住宅的可充电车位数量。要让大家既买得起,用得起,也用着不麻烦。

而不是整天找些水军吹嘘自家产品,甚至是老总亲自下场,在公开场合嘲笑消费者不买电车就是傻。

要知道,每天上下班,买菜接孩子的人,和电车发烧友,从来都不是一路人。对汽车的使用需求根本就不一样。

如果厂商不能尊重社畜消费者,不能勾起这类人的购买欲,妄想一招鲜吃遍天,靠宣传加速多少,续航里程多少,就永远得不到这个新增市场。




就目前来说,我想真正愿意买电动车的,并且买电动车意愿强烈的,恐怕只有营运性质的车主了。

作为一位纯电动车车主(本人在2018年购买了比亚迪秦),到目前为止我的电动车也用了4年,我想对于电动车的使用来说,我是有发言权的。

我先说说电动车的优点,其实电动车最大的优点就是省钱,因为4年没有加过油了,所以用燃油车是什么情况我也不好说,不过几我个人来说,每年用于充电的钱,大约只要2000元,所以就省钱来说,电动车现对于燃油车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在于维修和维护的成本相对于燃油车来说较低,一般来说我的电动车每开12000公里才需要保养一次,用了4年下来,大毛病没有,只有过一些小毛病,平均每年维护、维修的成本还不到1000元。

当然,买纯电动车,买车的时候还能省去购置税,这也是电动车的一个优点吧,同时电动车噪音很小,启动速度快,尤其在城市道路上,电动车相对于燃油车,还是有很大的驾驶优势的。

说完了优点,我再说下缺点。

目前来说,电动车最大的缺点就是充电十分麻烦,由于充电桩在城市中并不密集,所以你要找个充电站,往往要跑很远才能找到,而且充电站里的充电桩,绝大多数都是快充,这对于私家车的车主来说,是极为不便的。

这点怎么说呢?我曾经询问过一个在电动车厂从事技术的朋友,根据他的建议,电动车充快充最好充到80%,剩下的用慢充,如果全部用快充充满,对电池的损耗是非常大的,而一辆电动车,一半的价格其实都在电池上,所以电池的保养对于电动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是自己的私家车,大家自然会心疼自己的车了,所以也不希望自己的电池那么快就报废吧。

因此,充电站如果有大量的慢充,那么对于私家车的车主来说,是非常方便的,可惜的是,目前我在的长沙来说,慢充很少,有时候你就是找到了慢充,也往往车满为患,因为慢充的桩,早被别人占了。

这就给充电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不过你也会说,不能在家充么?问题是,如果要在家充,你家得在一楼呀,不然呢?难道要搞个飞线,从三五楼接到一楼?这样做就非常危险了。如果你家住在十几楼呢?

所以一般来说,自家充电也不方便,当然,对于家住一楼或者自己有停车位,能在停车位自己桩充电设备的除外了。

其次在于,电池的损耗,就我的电动车来说,用了4年,电池损耗了大约13%,目前的电力相当于原先的87%,按照商家的说法,如果电池电力到了70%就给换,这样的话,我这台车估计能用个10年左右吧。

再次是续航,目前主流续航在500公里左右,这个续航来说,如果是平时家用,不出远门是足够了的,但是如果要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电动车显然不合适。

最后是电动车的续航会受到如温度、天气、是否开空调等因素的影响。就我个人的使用经验来说,气温适中,20-30度左右,天气晴朗,是电动车的最佳使用环境,400续航的电动车,在这种情况下能达到500多公里的实际续航,当然,还要路况好,不堵车能持续行驶的情况。

下雨、下雪、气温过低、开空调等因素都会降低汽车的实际续航,我在长沙遇到的最为极端的情况,下大雪、气温低到零下十几度,并且道路积雪极难行走,续航降到了一半左右。

其他来说,电动车与普通燃油车区别就不大了。

说完了电动车的优缺点,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认为电动车最适合营运,现在很多出租车、跑滴滴的,一般都用的电动车,为什么电动车适合营运呢?原因很简单,使用成本低。

就拿我在长沙跑滴滴的朋友来说,他们跑一天一般能跑到500元的流水,如果是燃油车的话,烧油至少就烧掉了200元,剩下只有300元的利润,而如果是电动车的话,烧电最多只要50元,这样就有450元的利润,所以跑电动车比跑燃油车来说,利润至少要增加50%,还不算维护、维修、购置税等方面的因素。

虽然电动车用起来很麻烦,尤其是充电,但是跑营运的人是不在意这些的,只要能省成本,多付出一些时间去充电、等待,多找些地方去充电,这些麻烦他们都愿意承担。

当然,从长远来看,电动车还是有前途的,只是目前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以后电动车要普及家用,我认为至少在充电桩的建设上还需要加强,如果什么时候充电变得极为方便,那么电动车就容易更好地普及开了。




试想

油价里面有接近一半是税费

如果电车的市场占有量急剧提升,和油车持平甚至超过油车的保有量

电车的使用成本还会这么低吗,电费是不是会涨一涨?




我开了6年的纯电动汽车,谈谈几点真实的用车感受,虽然纯电动汽车5大优势明显,但它仍有3大痛点,这也是燃油车主不愿意换的主要原因,痛点才是看一辆新能源汽车适不适合我们的关键点。

有人说“打败燃油车的不是新能源而是油价”,但现实是,如果纯电动汽车的痛点解决不了,别说油价才10元,即使油价迈入20元,纯电动汽车注定只能是“过渡”车型。

痛点一、充电难、充电慢,充电太心酸

首先,安装家用充电桩有很多条件,小区物业要求车位必须是产权车位,安装之后不能影响旁边车位,然后通过社区居委会向电网公司提出申请,经过现场考察(小区有专用电表,离主电源近,电压不超过规定负荷)。

如果条件都满足才可以让专业安装人员进场安装,换句话来说,家用充电桩主要适用于有房一族,买了房子才可能买车位。如果是租来的车位,需要业主签署责任书,但业主普遍不会签责任书,因此租用车位基本都安装不了充电桩。

其次,买车之前感觉到处都有充电桩,买车之后才发现充电并不方便,公用充电桩主要集中在商场、写字楼等人流密集的地段,但这些地段充电的车主也很多,很少有空位,而且电价也略高。

如果到远一点的地方充电,很浪费时间,路程远只能在现场等待充电,如果充着电出去外面办事,很可能回来就被收取高额的超时费,同样也要给停车费,这样充一次电的综合成本也很高。

最后,充电慢这才是最大的痛点,虽然多款车型都推出快充,20%-80%电量最快只需半小时,但现实并没有那么快,充电时间也与充电环境相关,比如冬季低温或者高温状态下,充电的时间都会略长。

从停车、扫码充电到开走,即便是从20%充到80%电量,也差不多需要45分钟以上,很多车型至少要1小时以上,如果不小心电量用完,车辆都无法通电,有的车型根本无法使用快充,只有叫拖车拖到4S店进行处理。

痛点二、花20多万买纯电动车,不敢跑高速?值吗?

都说“跑一趟高速,一辆车的优缺点立马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点,燃油车与纯电动汽车都适用,“冬季低温+高速+空调”就是纯电动汽车的“照妖镜”。

2020年入手了P7,也开过model3,官方续航和实际续航差距较大,P7官方续航586,冬季气温较低的时候续航几乎要打6折,也就是说实际续航大概只有350公里左右,其他季节续航打7-8折左右,实际续航大概400多一点。

如果冬季开空调跑高速,单程跑200公里就需要提前到服务区充电了,如果等到续航只剩几十公里,很可能因为没有充上电而趴窝在高速路上,尤其在节假日,服务区排队充电的场景很常见,至少要提前计划AB两种充电方案。

当续航少于100公里,每隔几分钟就会看看剩余续航,有时候为了省电,不敢开空调,车速不敢快,只能把车速降下来,在慢车道“龟速”行驶,开燃油车只需4小时的路程,纯电动汽车至少需要6小时以上,跑一趟高速,可谓身心疲惫。

痛点三、省“油”是真,省钱是“假”

纯电动汽车充电很便宜,以P7为例,百公里耗电约17度,家用充电和公用充电平均算下来大概8毛一度电,假如都行驶10万公里,电费大概需要1.4万,1公里费用低至几分钱,省电费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一辆车的用车成本不能只看电费或者油费,需要看整个生命周期内总用车成本。

纯电动汽车新车溢价较高,比同款燃油车至少贵5w+,以比亚迪宋Pro为例,纯电动车落地约15万,而同款燃油车落地还不到10万。

二手车保值率较低,虽然前几年保值率还不错,但5年以后,纯电动汽车的保值率几乎直线下降,同样是15万的车,5年后燃油车可以卖七八万,而纯电动汽车4万都没人愿意收,相当于纯电动汽车又亏了4w+。

再来对比后期保养、保险等费用,很多纯电动车主都说保养很便宜,的确,前两年基本都是常规保养,单次普遍只收工时费,一般不超过300元,但是纯电动汽车市场保有量较少,零配件市面很少,“零整比”较高,一旦涉及维修,其费用远超燃油车。

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本身成本都在几万以上,如果发生碰撞、磕碰底盘,很可能影响电池,这就直接丢了电池质保服务,如果需要自费更换电池,那估计没人愿意换。

综合以上几项费用,纯电动汽车省下来的电费远不及其他多支出的成本,因此说,只算经济账,纯电动汽车并不省钱。

新能源汽车缺点虽多,但优势更明显

以上说了纯电动汽车的几个缺点,但它的优势也很明显,20多万的纯电动车,其动力性能可以和50多万的BBA相比,甚至可以碾压个别车型。

以比亚迪新款汉EV四驱版来说,总功率达380kw,总扭矩达700N·m,0-100km/h加速仅需3.9s,像保时捷718,0-100km/h加速需4.3S,这就是电机驱动的优势。花20万可以享受超跑的加速性能。

舒适性方面,纯电动汽车依靠电机驱动,没有燃油发动机的抖动、噪音,,车型设计也有利于降低风阻,坐在车里显得很安静,当然了,容易晕车,那还是不要坐前排,绝大部分纯电动汽车急加速都容易晕。

功能配置丰富,智能化水平高,辅助驾驶是纯电动汽车一直以来的亮点,在很多路况下对新手来说有一定帮助,让驾驶变得更轻松,长时间驾驶也不会觉得很累,这一点燃油车远远比不了。当然也不能太依赖辅助驾驶,在复杂路况下使用辅助驾驶依然很危险。

“绿牌”优势,很多限牌、限号的城市,“买车容易上牌难”,摇号一直没有结果,这时候纯电动汽车或者插电混动车型的优势就很明显了,直接上绿牌,对于“绿牌”车,也有很多优势。

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性能、辅助驾驶、智能科技、省油等方面都远超燃油车,充电相比燃油车来说更环保,同时也有利于缓解能源问题,但这并不代表纯电动汽车就一定会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车型,毕竟新能源汽车还有很多种类型。

在当前阶段,相关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三电技术依然还有待进步,充电慢、充电难的问题一直存在,燃油车花5分钟加满一箱油可以跑600公里,而纯电动汽车跑600公里,其时间成本太高,很多场景都不适合纯电动汽车。

如果日常以代步为主,很少跑长途,家里方便安装充电桩,预算也够,那选纯电动汽车的优势就很明显,如果家里没有燃油车,作为第一辆家用车,还想省钱,那真心不推荐入手较贵的纯电动车型,只是为了解决代步,又要省钱,或许像五菱宏光miniev,奔奔等微型纯电动汽车更适合入手。

价位上可以接受的话那就选插电混动,愿意花20多万买纯电动汽车,更多是看中纯电动汽车的几个优势。

至于油价,其实不用担心,目前仍然还在130美元/桶以内,超过这个价位,国家补贴,暂不会再上涨,当然了,燃油车肯定会淘汰,只是它有一个过渡期,国内普遍在2030年左右停售燃油车,也就是说燃油车至少可以开15年以上。

如果3年内买车,预算15-25万,你愿意选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电车   油价   油车   新能源   车位   车主   电动车   燃油   车型   电动汽车   电池   成本   优势   原因   感觉   财经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