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推力达到22吨是什么概念?

单台航发推力22吨有多牛?最接近这个目标的是老美的F135发动机。

这首先要看,这个航空发动机,是军用航发,还是民用航发。如果是民用航发,那么这个22吨推力水平,在民用航发中,属于不显山不露水,普普通通的小弟弟的水平。

因为民用航发中,推力比22吨大的型号,那是挺多的。我搜了一下民用航发排名,嚯嚯,第一名单发推力60多吨,第十名单发推力也破了35吨大关。


所以,这个航空发动机,如果是民用航空发动机,比如客机上用的那种类似大胖墩,大酒桶的发动机,推力22吨,那是在没啥可夸的 ,推力数据太一般般了,估计排名在全球三十名了。


可是如果这个22吨推力,是军用的战斗机航发的话,那就是小牛坐飞机,牛上天了。

因为目前全世界的战斗机航发,推力最大的F135,最新型号单台推力是19吨左右,用于F35战斗机装机。F35战斗机是美军少有的单发发动机战斗机,在此之前,美军战斗机设计偏好使用双发发动机设计,类似F16,F35这种单发发动机设计是少数。

同样采用单发设计的战斗机,F35的块头却比F16的块头要大出一圈。F16的空重只有8吨多,而F35的空重达到了13吨,最大起飞重量31吨。再把苏27拉出来比较,苏27的空重17吨,最大起飞重量也是33吨。

由此可见,这个F35飞机用的F135发动机,是以单发发动机,扛起了中型战斗机的块头。其少数数据,甚至堪比重型战斗机了。那么这单台发动机的性能,肯定要出类拔萃,否则直接搞小点的发动机搞双发设计,也是不错的方案。

F135推力19吨的时候,已经可以让F35如此牛气哄哄,那么可以想象,如果F135的性能进一步提升,哪怕提升一吨推力,也能让F35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再提升一截,达到33吨的水平,堪比苏27了。


那么话说回来,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不能用巨型发动机,比如用推力60吨的民用发动机来设计一款战斗机?这样战斗机性能不就更高了吗?

这个我们要从航空喷气发动机说起。


上图是一个涡喷发动机。左前面那七个叶片盘,是压气机,发动机工作的时候,它们就在不断转动,作用是把进气口进来的空气压缩,产生高压空气,输送到发动机中段的燃烧室。

在燃烧室内,喷嘴喷油,然后油料在高压空气中,点燃之,则油料燃烧,膨胀做功,产生高温高压空气。

这些高温高压的空气,并不能突破前方的压气机从前方溢出,因为压气机在源源不断产生新的高压空气进来。那么这些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只能向发动机后方走,通过后方的那两个涡轮盘,推动涡轮转动,最后这些高温高压气体会从发动机尾喷管排出。

而涡轮盘通过一根轴和前方的压气机叶片连接,所以压气机转动的动力,是高压空气喷油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涡轮盘产生的。

这样,只要源源不断喷油,这个发动机就能源源不断向后喷出气体,产生推力,这就是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原理。

为了进一步增加推力,人们发现,如果给高压机前方再加个大大的风扇叶片,外面再套个壳儿,这样大叶片转动,又能推动一部分空气从涡轮发动机外部流过,这样推力会增加,而向后喷出的空气,是大风扇吹动的冷空气,和发动机尾喷管喷出的热空气的混合气。

因为前面加了个大风扇,所以这种发动机,就叫做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简称涡扇发动机。




涡扇发动机工作的时候,单位时间内,不流经燃烧室的空气和流经燃烧室的空气的比值,就是涵道比。所以,如果前方叶片做得非常大,那么不流经燃烧室的空气就多,这款发动机涵道比就大。

民用航发为了追求更大的推力经济性,就要求把风扇做得越大越好,所以你看那些民航用的发动机,都是个短粗短粗的酒桶装,其实就是装了个大大的风扇叶片。

风扇做得越大,带来的后果也是有好有坏。好处是,推力增大,坏处是,发动机横截面积增大,阻力增加。

对于现代喷气式民航机来说,一个圆柱状钝头机身,机翼下吊几个酒桶状发动机,飞行时速800公里左右,已经是一个标准了。在这样的性能区间内,经济性最好。所以,民用的喷气式发动机,采用大涡扇,大涵道比的设计,看起来发动机就是短粗短粗的,即使发动机横截面增大,阻力增加,但是只要保证我这个民航机只要飞到800公里的时速就行啦。

对于战斗机来说,要求的飞行性能是超音速,所以其发动机设计,就要求小风扇,小涵道比。这样发动机横截面减小,其飞行阻力也小,更有利于超音速飞行。

在战斗机航发设计中,涡扇叶片增大会带来推力增加,但是同时又会带来横截面增大,阻力增加。这两个指标是一对矛盾体。要破解这个矛盾体,设计师们就要精心设计核心机,提高压气的压力,进而提高其燃烧效率,尽量提高涡轮前的燃气温度,让小截面的发动机,发出更大的推力来,这样来提高推重比。

所以品读一下F135的参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那就是,单发航空发动机的推力达到20吨,其横截面已经达到了1.13米。进一步提高推力的话, 其横截面积还要增加。

这样的横截面尺寸,已经到了载人战斗机的极限了。也就是说,我们并不需要体积特别巨大的战斗机,战斗机能载两个飞行员作战就可以了,像歼20这样的尺寸,已经是最大的隐身战机了。

早期歼20采用了两台AL31F发动机,单台推力大概12吨。两台并联,总推力大概24吨。

所以,单台发动机22吨的战斗机航发,可以设计装机的飞机,也就是比歼20小一圈的飞机了。双台这样的军用航发,产生44吨的推力,用于战斗机设计,则战斗机要放大再放大,反而带来体积巨大容易被探测到的弊端,属于浪费。用于轰炸机型,除非是我们要造类似B1B,图160这样的巨型超音速轰炸机,才有可能用到。如果是B52,轰六之类的亚音速轰炸机,也用不上,这种飞机用大涵道比涡扇就行,推力大,省油。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航空发动机推力达到二十二吨,这说的,目前航空发动机的推力是可以做到五十多吨的。

这台发动机就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制造的GE90—115B,根据资料显示,GE90—115B甚至可以做到,在地面测试的时候,突破五十八吨的推力。

那么这个问题为什么要问二十二吨的推力呢?而且问题的意思,貌似做出二十二吨推力的航空发动机非常的了不得似的。

估计这个问题问的是,战斗机的航空发动机推力达到二十二吨是什么概念?

说道这里,问题就来了,难道战斗机的航空发动机很难做到二十二吨的推力?那么GE90—115B又是怎么回事?

没错,战斗机的推力很难做到二十二吨,而GE90—115B是为民用航空研发的。

一说到这里,其实已经很明白了,战斗机的体积不可能做太大,而民用航空使用的发动机,本身体积就大,装个大个的航空发动机一点问题都没有。

所以航空发动机可以很轻松地做出大推力的发动机。

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这就需要知道一点知识了。

航空发动机的推力大小,其实和三个因素有关系,进气量,涵道比,涡前温度。

涡前温度先放在一边,就说这个进气量,飞机个头越大,自然而然进气量就小不了。

民航使用的发动机,都是挂在机翼上的,个头一个比一个大。

就说这个GE90—115B的外直径就可以做到三米四三,就这个至今,轻轻松松的能站进去一个人,世界上最高个头的人也就两米七二而已。

然后就是涵道比,涵道比其实还是和航空发动机的个头有直接的关系。

比如GE90—115B它的涵道比可以做到十,而战斗机的涵道比都是不过一的,只有零点几而已。

所以单就这两项,直接就限制住了战斗机的推力,根本就比不过民航使用的航空发动机。

毕竟战斗机,要是真搞一个大口径的发动机,推力是上去了,可也容易被对手的雷达照到。

到时候,就算是推力大,想跑都跑不了。

那么接着就说说二十二吨的推力,到底能干点什么?

比方说,空客A320使用的CFM56航空发动机,它的推力只有十五吨。

但就这个推力,如果对着一辆箱式卡车,就这么一吹。

箱式卡车就像遭遇了龙卷风一样,连跟头带翻滚的,直接就被吹出去老远。

那么上文提到的GE90—115B航空发动机,有着突破五十八吨的推力,这要是在发动机的后边放上一辆集装箱式的货车,前后也就五六秒的时间,直接就能掀翻这辆集装箱式的货车。

所以有些人说,如果是二十二吨推力的航空发动机,就算是装到一辆卡车上,都能这辆卡车送到天上去。

这个说法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也能说明,如果战斗机使用的航空发动机推力达到二十二吨,绝对是一个相当恐怖的进步。

那么现在有没有这种推力达到二十二吨的,战斗机使用航空发动机?

还真就有。

推力达到二十二吨的战斗机用航空发动机。

这就是美国的军用航空发动机F—135,这款发动机主要装备在美国的F—35飞机上。

对于这款发动机的吹捧有很多。

最简单地回上说一句世界上最先进的军用航空发动机,说大一点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登峰造极什么的。

那么接下来就说说这款F—135发动机的优缺点。

要说F—135发动机就必须提一下F119发动机。

早在上个世纪的时候,F—15战斗机的发动机就有毛病,所以F—15就有趴窝机的称呼。

那么后来美国人就开始对航空发动机这一块进行了大笔的投入,结果还不错。

最终他们就在第四代发动机上,研发出了F119发动机。

F119发动机的特点相当不错,比如单位流量的推力每一千克每一秒就可以推出一百三十牛的力量,推重比更是超过了十。

最为重要的是F119发动机还可以提供短距离起降的能力,所以F119发动机本身的推力就特别的大(是一般发动机的三倍推力),而且这股推力相当的稳定,所以飞机的速度性保持的相当好。

在不加力的情况下,都可以让飞机保持超音速巡航。所以F119发动机就算是不加力的情况下,都要比第三代发动机加力的状态下还要好。

所以F119发动机可以说是一款带有跨越性质的发动机。

说一件实例就明白了。

比如F—22在装备了两台F119发动机的情况下,就具备了不开加力的十号,以超过一点四倍音速的速度做持续飞行的能力。

就这种速度,在接近作战区域之后,保持这个速度,利用高速破掉对方的防空体系,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且持续飞行的一个特点就是,消耗燃油少,这就意味着F22具有了更长时间的战斗力了。

不仅速度上去了机动性也不错,还具备着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系统,可以做到飞/推的综合控制。

虽然F119发动机高科技含量不少,但这款发动机的耐久性比一般发动机更好,工作强度也低,这对地面后勤人员是一大福音。

据说可以让保障设备减少一半,而对发动机定期维护的时间更是少了四分之三。

这不仅是以为F119使用的材料好,也是以为F119使用的部件比一般的发动机要少40%的原因。

那么面对如此好的发动机,美国为什么又动了心思,研发F135发动机呢?

其实发动机的研发推动是和战斗机的研发有一定的关系。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军方就开始琢磨起了下一代战斗机。

最终出来的方案是,研发战术战斗机(ATF)和联合打击战斗机(JSF)。

那么这件事推动之后,到了九十年代的时候,其中的联合打击战斗机有了眉目了。

所以到了1993年的时候,美国的国防部就开始论证这个联合打击战斗机。

当时美国国会也在推动这件事。

说到这里,必须说一句,这很难得的。

因为自从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在各方面削减军费,所以当时美军准备研发的,甚至包括再研发的都被砍掉了,以至于逼得美军当时,把多个项目往一个项目上合并,以期能蒙混过关。

那么美国国会能在联合打击战斗机这个项目上放行,确实是难得的。

于是在1993年底,美国国防部就要求当时的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一块参与到联合打击战斗机的研发竞争中。

那么配套的发动机也就分成了两派,一个是GE,另一个是PW。

其中GE以YF120为蓝本研发了F136发动机,PW就是以F119为蓝本研发了F135发动机。

等到2001年十月二十六号,联合打击战斗机这个项目的竞标结果就落到了洛克公司的项目X—35的头上了。

而这个X—35就被正式的命名为F—35联合打击战斗机,这款战斗机包括了三个型号。

那么洛克公司的F—35之所以能够这么容易胜出,原因就是它的F135发动机确实优秀。

毕竟F135是在技术成熟,而且性能突出的F119发动机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

通过审核之后,F135发动机,在2003年九月份就完成了第一台发动机的组装。

到了十月份就进行了地面测试,十一月份,就开始了第一次的加力试验。

2008年的十一月二十五号,F135发动机就完成了超音速飞行,据说当时最高的速度可以达到一点零五倍音速。

其实早在2007年底的时候,F135发动机就弯沉了三千六百小时的方案验证试验,八千五百小时的系统验证试验,以及四千三百小时的垂直飞行推进试验。

F135发动机的优缺点

话说F135发动机其实说到底就是F119发动机的衍生型号,所以这两款发动机使用了相同的核心机。

其中F119发动机使用了三级风扇,六级高压压缩机,F119的发动机的结构可以说是做到了目前航空发动机的顶端了。

那么脱胎于119发动机的F135发动机,是要迎合F35战斗机的,所以F135的针对性比较强。

为了加大推力,就增加了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并提高了涵道比,加强了发动机的工作温度。

为了让F35具有更加优异的短距离起飞,以及垂直的着陆能力,在STOVL型上增加了升力风扇,三轴旋转喷管,滚转控制喷管。

其实使用的三级风扇,和F119发动机相比,截面的面积增加了10%到20%,而压气机基本上没有变和F119是一样的。

超冷高压的涡轮转子叶片和导流叶片,不仅使用了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进行的设计,还采用了高温材料铸造。

关于这一点,美国还在改进的F119发动机上得到了验证,在提高了耐久度的同时,还把工作温度提高了一百一十摄氏度。

除此之外低压涡轮还升了一级,变成了二级。

那么这做的结果是什么呢?

F135发动机的加力推力变成了一百七十六点五千牛,军用推力是一百二十七点五千牛,而F135的整体重量却只有一千七百公斤,长度不到十米。

不仅如此,F135发动机提供的悬停推力也有一百七十五点三千牛,短距离起飞的推力也有一百六十九点五千年。

就这些数据,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款实际装备到战斗机的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可以达到的。

毫不客气的说,就连F119也是达不到的。

怎么么说呢?F135发动机之所以能够获得这样的推力,不仅仅是材料上的提升,还有美军在F119发动机的基础上提升的涵道比增大和迎面截面增大。

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高速新能要比F115发动机下降一截。

接下来就说说F135发动机的故障。

比如在2014年的六月十号,美军的一架F—35B,在飞行训练的十号,就发生过漏油事故。

当时F—35上的故障测试系统就提示飞行员,燃油消耗的很快。

非常幸运的是,这次事故并没有出现什么人员伤亡,飞机非常安稳地返回了。

但这次事故之后,过了三天,美国军的F35项目办公室,就要求停飞当时一百零四架战斗机全部进行了停飞,目的是排除这个漏油的隐患。

结果查了好几天,又发现了有着相同毛病的三架F35B,其后这才让其他F35恢复了飞行。

其实这样的事故有很多,比如早在十六个月之前,当时地勤人员例行对其中一架F35进行检查,就发现了发动机的第三级低压涡轮叶片出现了裂纹。

当然一架出现了,估计是一种偶然现象,但在随后的检查中,又发现了好几架F—35A发动机上有着类似的毛病。

这就直接导致了F—35全机种类进行了停飞。

所以说别看F135发动机是一款非常先进的发动机,但是伴随而来的是,这款发动机还是有着很多毛病。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不是材料的问题,要知道目前美国的材料学还是比较尖端的。

而F135使用的风扇,第一级是空心的钛合金IBR,而第二级到第三级全部使用的是实心的钛合金IBR。

所以出现裂缝是技术问题,据说是因为风扇的循环应力和颤振造成的结果。

为了避免以后出现相同的问题,F135发动机以后的第一级风扇也开始使用实心的了。

所以F135发动机,其实并没有对外宣称的那么好。

当然,就算是这样也不能否认F135发动机确实很先进,起码有些指标,至少从数据上看,还是相当不错的。

说道这里之后,回有些人感叹一下。

其实用不着的,如今我们的发动机也是相当不错的,别的不说,过去一直被诟病的发动机的寿命不长。

美国发动机动不动一万两千小时的,而我们的只有几千小时。

最近听了一则新闻,我们的航空发动机,关键性的构件疲劳寿命测试已经超过了五万小时。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现在不仅超过了五万小时,试验还没有停下来。

这就意味着这些关键性构件还没有达到他们的极限。

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估计用不了多久,我们的航空发动机寿命将不再是缺点。

以后我们可以看看其他还有什么缺点,需要盯着了。

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目前来说,战斗机用的航空发动机推力没有达到22吨的。最接近22吨推力的也只有F35的动力之源普惠公司研制的F-135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其推力在19吨左右,推重比在11左右。不过其升级型号据称推力可达20.4吨,如果升级成功,那F-135发动机将成为第一个推力超过20吨的战斗机所用发动机。

一般说来,航空发动机的推力大小取决于进气流量,涵道比,涡前温度这三个因素。F-135的涵道比为0.57,这个数据看起来并不大,要知道太行发动机的涵道比为0.78,而F110系列也在0.8左右。目前看来,F-135完全可以通过增大涵道比,来提高推力。此外,涡前温度的高低主要由涡轮盘和叶片的性能决定的。F-135发动机的涡前温度为1950K,如果在使用新型耐高温材料,就是不知道涡前温度能不能超过2000K。所以说,F-135发动机的技术十分之高,的确是世界之最了,但是也没有达到22吨的推力。目前来看,战斗机用的航空发动机的推力短时间还达不到22吨这个级别。


虽说战斗机所用航空发动机的推力达不到22吨,但是大飞机发动机的推力轻轻松松超过22吨。毕竟大飞机的尺寸比较大,而且发动机在机翼下方挂着,就可以将发动机的涵道比增加大很大的数值。GE90-115B的最大推力为57吨,涵道比高达10,当然了其外径为3.43米。体积大,自然推力就大了。

而受战斗机体积的限制,其航空发动机的外径不能过大。想要提高推力只有提高涡前温度了,这也是耐高温单晶叶片出现的重要原因。




现代航空发动机通常被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民用飞行器的(类似于大涵道)航空发动机,还有一类就是(带加力燃烧室的)用于军用战斗机或军用飞机的航空发动机。

至于,前些时候由美国普惠公司独立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F135涡轮扇发动机深度升级版本创造出来的颇为惊人记录(最大推力达到了22吨),还是非常有意思的是,也是值得一说的。并且,这型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并不搭载在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美制F-22重型战斗机上,而是搭载在了比较便宜且以数量取胜的美制F-35中型隐身系列战斗机上。

至于这款由美国普惠公司研发出来的“逆天”大推力军用发动机到底有多厉害,也为了能够有足够直观和清晰的比较,就拿目前广泛搭载在俄制苏-27系列重型战斗机的AL-31F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举例,该款俄制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推重比只达到了8这个等级,并且其最大推力只能达到11吨左右的数值,这也意味着两台俄制AL-31F航空发动机的全功率加在一起,才能勉强达到目前由美国普惠公司开发的F135深度升级版本的全功率状态。不过好在这款美制推重比已经超过10这个等级军用航空发动机,取得最大推力22吨这样惊人 的数值,是在最为理想状态下的地面试验车架台上获得的,并不是在实际装配到战斗机上获得这样的一个数据。这也意味着,这款由F135大推力涡轮扇发动机为基础,升级而来的升级版本,目前并不具备立刻装配到美军现役战斗机上就能实现飞行的能力。


也由于美国成功的研发设计生产出来了这款颇为“逆天”的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这也使得未来,在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领域之中,美国很有可能将彻底把俄罗斯和中国甩在身后,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




单发22吨的推力,目前也就只有美国的F-135发动机增推型才能达到了。目前该发动机配备于F-35隐形战机上,单发推力18吨,增推型22吨,一发即可满足F-35进行超音速巡航。
图为美国F-135发动机

目前,美国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先世界。除了F-135发动机推力令人,装备在F-22上的F-119型发动机单发推力也达到了14吨以上,这个推力目前在世界上都处于一流水平。除了美国,俄罗斯最先进的117S发动机单发推力在14吨左右,目前装备在苏35和苏57上;据说中国WS-15推力也可以达到14吨,具体如何未可知。
图为俄罗斯117S型发动机

拥有强劲的发动机对飞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心脏是否足够强大,决定了战机性能是否优秀。航空界有句话:只要动力足够强,板砖都能飞上天!以美国F-35战机为例,作为一款中型战机,却仅凭借一台F-135发动机就能够达到1.8马赫的最大速度,实现超音速巡航。这不得不令人佩服美国的发动机实力!
图为F-35战机

高性能发动机历来是中国短板,严重制约了中国国产战机性能的发挥。当年歼10因为国内发动机不给力,不得不采用俄罗斯的AL-31F,推力不足,可靠性还不够好;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歼20,还是面临国产航发不够好的局面,让人揪心之余又倍感伤感。

不过,最近终于传来WS-15装配在歼20上进行试飞的消息,这要是真的,无疑是个令人万分喜悦的。也许,在不久的未来,中国就不用再经受没有可靠发动机可用的艰难处境了。


疑似装备WS-15进行试飞的歼2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推力   横截面   燃烧室   航空发动机   涡轮   超音速   美国   战斗机   叶片   风扇   发动机   高压   空气   飞机   概念   性能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