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云一时的南斯拉夫,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从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地处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曾被称作是“战争的火药桶”,是外界重点关注的重要冲突区域之一,而就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曾经存在过一个十分强大的国家,它便是南斯拉夫。

在欧洲历史上,斯拉夫人被人看作是“三大蛮族”之一,由于地区分布不同,被细分为东斯拉夫、西斯拉夫以及南斯拉夫。

近代以来,为争夺地缘政治利益,以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英国、德国为首的强国将势力伸向巴尔干半岛,导致冲突不断。在一系列政治、军事博弈下,这里点燃了一战的导火索,将对抗推向高潮。

在一战冲击中,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分裂出塞尔维亚等众多小国。1918年12月,塞尔维亚王国在先后吞并黑山、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的基础上,正式组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

直到1929年,这个王国最终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一个集多民族、多文化等复杂因素于一体的新国家。

随着二战的爆发,南斯拉夫被德国征服,期间纳粹分子制造了大规模种族屠杀,犯下了罪恶滔天的反人类罪行。1945年,巴尔干半岛在铁托的领导下实现解放,成立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

铁托早年就参加战争,期间曾多次入狱,而后一路摸爬滚打成为南斯拉夫共产党的领导人。

作为一名在当时令世界瞩目的领袖,铁托是南斯拉夫团结稳定并走向强大的关键人物,面对内部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铁托以其强有力的政治手腕进行捏合。

1963年,铁托主导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成立,由此进一步壮大国际社会主义阵营。在当时美、苏两强争霸的背景下,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发展战略,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令人瞩目的主要力量。

期间,铁托同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共同发起成立了著名的“不结盟运动”组织,在国际舞台上具备深远影响。

为推动国家发展,南斯拉夫在经济、政治等层面也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在政治上,南斯拉夫为保持内部团结采取平衡原则进行权力分配,让各民族都普遍享有政治权力,由此增强凝聚力。

在民族问题上,铁托破除大塞尔维亚主义思想,呼吁所有国民都以南斯拉夫人自称,借以强化向心力和认同感。在经济上,南斯拉夫采取了完全消灭资本家的经济自治理论,由工人集体决定收入分配规则。

得益于上述举措,南斯拉夫逐步进入到发展的辉煌时期。该国在经济板块常年保持高速增长率,工业规模占有量持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升。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南斯拉夫建立了全民免费的医疗教育体系,商业蓬勃发展,民众拥有较高的幸福指数,是包括苏联在内的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中最发达的国家。

对此,我们身边一些上年纪的人都有体会——比如当时的南斯拉夫拥有强大的文化和体育资源,著名的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曾风靡一时,再比如由于主导不结盟运动,南斯拉夫的护照始终扮演着国际通行证的角色。

而在当时国际政治舞台上,南斯拉夫敢于同苏联决裂,虽与西方国家往来,但并未加入对方阵营,独立自主性很强。由于在不结盟运动中发挥核心作用,南斯拉夫成为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学习楷模和榜样。

期间,我国也从南斯拉夫身上学到了不少技术。然而,这一切都随着1980年铁托的逝世而不复存在。由于失去了精神、政治领袖,南斯拉夫国内各种矛盾不断凸显,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国家逐渐走向解体。

从经济上看,原有的经济模式滋生出既得利益集团,导致广大工人阶层收入下降,而国内各地区贫富差距逐步扩大,致使排外主义盛行。

为摆脱窘境,南斯拉夫也曾实施经济改革,但收效甚微。而在政治上,受原有内部民族矛盾和外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影响,南斯拉夫共产党逐步放弃一党专政,导致国内政治混乱,分裂势力蠢蠢欲动,陷入危机四伏状态。

1991年6月,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以及马其顿3国共同宣布脱离南斯拉夫。次年,波黑也公开宣布独立。自此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开始解体了,成了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和波黑以及南联盟5个国家。

而到了2003年,南联盟又进一步分裂为塞尔维亚、黑山,而科索沃也在美国和北约的支持下取得事实上的独立地位,虽然塞尔维亚始终没有承认。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规律用在巴尔干半岛问题上真是再合适不过。自1929年正式组建,直到2003年彻底解体,南斯拉夫作为独立主权国家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在政治强人铁托的主导下,南斯拉夫曾一度十分辉煌,成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羡慕的对象。

然而受制于民族、宗教等一系列无法根除的矛盾,南斯拉夫最终还是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地缘政治利益较量中,这个“欧洲的火药桶”没能顶住来自外部力量的干预,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被肢解的分崩离析。

如今,原属于南斯拉夫的各国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比如克罗地亚和黑山成为北约成员国,而塞尔维亚则对北约充满警惕,同俄罗斯关系较为密切。再比如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的经济较为发达,但马其顿等国却稍显落后。




曾经的南斯拉夫跩得一塌糊涂,甚至,在一定时期内,人均GDP高于前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比前苏联还富裕。

但是,在前苏联看来,南斯拉夫是脑后长有反骨的家伙,让他们欢喜让他们忧愁。

接下来,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聊一聊南斯拉夫辉煌时的各种情况。

1、从政治和军事来看,南斯拉夫始终和前苏联保持着距离



说起风云一时的南斯拉夫,不得不说一下一个重要的人物铁托,这是南斯拉夫的灵魂。

铁托的经历较为复杂,但骨头很硬,敢于和任何外来强权做斗争。

这就决定了南斯拉夫在后面的对外关系的处理。

铁托生在1892年的克罗地亚,曾经参与过奥匈帝国的战争,后来,曾经去了苏联成了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二战期间,铁托和战友们一起组织了反对法西斯的战争,他们利用游击战,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尽管如此,还是被德国分裂成了两部分傀儡政权:塞尔维亚救国政府、克罗地亚独立国。

看到了南斯拉夫人的英勇,美国给予了一定资金支持,这让铁托等人如虎添翼。

1945年德国战败,南斯拉夫重新统一了。

1946年,南斯拉夫联邦改名为南斯拉夫人民共和国。

这个时候,南斯拉夫几乎按照苏联模式进行了,铁托被选为联邦政府主席、国防部长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但是,之后的南斯拉夫在铁托的带领下,对于斯大林的强势有些抗拒。

在1952年,铁托为南斯拉夫的总书记,1953年,铁托就成为了南斯拉夫的总统,兼武装部长。

铁托为人强硬,坚持“不结盟”,他们不想成为苏联的小弟,也不想南斯拉夫的军事被苏联控制。

因此,在苏联带头建立“华沙条约组织”的时候,铁托拒绝了:南斯拉夫绝不加入“华约”。

没有了南斯拉夫,华约就像少了一块非常重要的拼图。

因为南斯拉夫并不买苏联的面子,保持政治、军事的独立,因此,苏联人认为南斯拉夫并不是一个“彻底的社会主义国家”。

对于那个阶段的南斯拉夫,人们常说就是“铁托主义”。

所谓的铁托主义,就是虽然算社会主义国家,但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保持着绝对的独立,经济、外交都有自己的自由主张。

前苏联,一度将坦克开进了捷克的布拉格,以教训不听话的小弟。

但对于南斯拉夫,苏联做不出来如此的举动,因为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真的会和苏联死拼的。

铁托带领着南斯拉夫,不仅和苏联拉开了距离,而且,在很多方面也积极与西方国家合作,并成为世界范围内“不结盟主义”的典型代表。

从这里可以看出,铁托治下的南斯拉夫很有独立风格。

而在苏联人眼中,南斯拉夫就是“脑后长反骨”的社会主义国家。

2、从经济方面看,南斯拉夫最强盛时,人均GDP高于苏联


你可以不喜欢南斯拉夫,但不得不承认南斯拉夫曾经的富裕。

(1)经济

在七十年代,南斯拉夫全国,36%的人拥有汽车,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有汽车。

作为当时的重要家用电器“电视”,南斯拉夫每1.8个家庭就拥有一台。

至于冰箱,则是每2.1个家庭拥有一台。

从1947到1978年,整整31年中,南斯拉夫工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工业产量增长了14倍,这数据放在现在都是非常出众的。

工业大力发展,农业产品也没落下,也在以每年6.2%的速度在增长。

在大城市里,南斯拉夫主要的自治共和国,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有完整的一套家用电器以及小汽车,最突出的就是发达的斯洛文尼亚,经济水平和意大利、奥地利不相上下,而马其顿自治共和国,以及科索沃自治区,相对比较穷。

一切说明,南斯拉夫当时很富,不过,贫富差距也是比较大的。

总之,当时的南斯拉夫,整体经济水平不错,人均GDP最高达到3200美元(1980年的时候),1980年的苏联,人均GDP也仅仅只有2600美元左右。

南斯拉夫当时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匹黑马,一路潇洒驰骋。

(2)教育和医疗


在铁托掌控南斯拉夫的时期,7岁到15岁的孩子们上学是不要钱的,采取的是8年免费的义务教育,相当于小学五年、初中三年。

八年义务教育后,有中职和高中,接着还有高校。

而成人教育,则是对南斯拉夫教育体制的一种补充。

当时的南斯拉夫非常重视中职学生,因为当时的南斯拉夫的工业高速发展,需要更多的技术工程师。

另外,在南斯拉夫,当时看病是不要钱的。

教育和医疗保障的完善,让南斯拉夫的人很有自豪感。

(3)文化输入和输出


在发展经济的时候,铁托等人也非常注重文化的输入和输出,当时,西方大量影视剧进入了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并没有采取限制措施。

其实,这一块南斯拉夫放得还是太松了,民众被欧美文化深深影响,这也为未来的解体造成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除了文化输入,南斯拉夫也积极地进行南斯拉夫的文化输出,像《桥》、《黑名单上的人》、《瓦尔特保卫沙拉热窝》等等影片,输出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很大的轰动效应。对于这些,相信60后、70后,应该会很有深刻的印象。

总而言之,二战之后到1980年间,整整35年时间,南斯拉夫高速发展,经济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人们生活水平相对富裕,文化输出也做得像模像样。

那么,南斯拉夫为何走向了分裂呢?这和南斯拉夫的国内治理关系密切。

3、1945年--1980年间,南斯拉夫的国内关系处理有缺陷


所有漂亮数据的背后,都能找出一些数量不等的瑕疵。

南斯拉夫在鼎盛时期,由铁托掌控,从1945年到1980年间,都属于铁托的时代。

铁托时代,标签非常鲜明,政治军事上较为独立,经济上飞速发展。

但是,铁托时代也掩盖了巨大的国家危机。

铁托在国家治理上,有着强势的风格,也有着明显可见的偏见。

南斯拉夫是个多民族的联邦国家,塞族是最大的民族,但铁托是克罗地亚人,因此,铁托或有意或无意,抑制塞族,如此造成了塞族对铁托的反感。但是,飞速发展的经济,掩盖了这一问题。

1980年5月4日铁托逝世,其后的领导人无法完全掌控南斯拉夫,民族冲突渐渐增多,欧共体趁火打劫,提出愿意接纳“南斯拉夫联邦的成员国” 。于是,南斯拉夫开始走下坡路。

1991年-1992年之间,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北马其顿相继宣布独立。1992年4月,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了新的南联盟。

1999年,南联盟被北约“打着支持科索沃”的理由狂揍,南联盟再次分解,从此后,南斯拉夫彻底没了,只有分裂后的巴尔干六国(还有一个不被塞尔维亚承认独立的科索沃)。

可以这样说,铁托一手制造了南斯拉夫的辉煌,也埋下了南斯拉夫倒下的“雷”,后人没有能力避开这些雷,只能看着南斯拉夫一块一块消散分解。



回到文章开头,曾经的南斯拉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一个很牛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上、军事上保持独立,不依赖苏联,也不惧怕苏联,坚持“不结盟政策”,在世界范围内的存在感非常高。

经济上,在铁托带领下,集中精力搞建设,发展速度非常快,制造了“巴尔干奇迹”。

文化输出上做得不错,但在文化输入上,受到了过多西方欧美国家的影响。

但是,在国内关系的处理上,过于依赖铁托,而且,铁托在民族问题上还存在各种不公平,因此,促进了后面的南斯拉夫的解体。




南斯拉夫在上个世纪曾是巴尔干半岛上一个统一的区域强国,为了生存,南斯拉夫选择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既没有加入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也没有倒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但是,这个当时红色阵营的第三强国最终却未能摆脱国家分裂的命运,分裂成六个国家,还有一个独立的科索沃未被国际社会承认。

本届俄罗斯世界杯32支参赛国家队当中就有两支是从南斯拉夫分裂出来的国家,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目前塞尔维亚止步16强,而克罗地亚成功晋级4强,这也延续了南斯拉夫历史上曾经创造的辉煌,为巴尔干半岛带来荣光。

那么,曾经强大的南斯拉夫为何会遭受如此厄运,被一分为六呢?今天铭苏先生就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巴尔干半岛由于地处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东正教三大宗教文明的交界地带,因此成为各方争夺的猎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垮了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巴尔干地区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给了南斯拉夫人建国的机会。1918年,北部原属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组建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1941年南斯拉夫王国被德国占领,其后铁托领导南斯拉夫人民抗击德国的侵略。1945年德国战败撤走以后,在铁托的领导下,巴尔干半岛成立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也走向解体,分裂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塞尔维亚和黑山)五个国家,此时的南斯拉夫只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借科索沃危机直接出兵军事干预南联盟,从而使科索沃脱离南联盟的管辖。2006年黑山的独立,标志着南斯拉夫彻底解体。那个曾经有着26万平方公里的南斯拉夫,如今只剩下8.8万平方公里的塞尔维亚,而2008年科索沃又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但是未获得国际普遍承认。

虽然南斯拉夫的分裂解体有着自身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权力纷争,但是欧美国家的分化瓦解功不可没。那么,欧美为何一定要肢解南斯拉夫呢?

二战后,南斯拉夫虽和苏联保持了两年的亲密关系,苏南关系决裂以后,美国为了对抗苏联,一方面成功拉拢土耳其加入北约,另一方面转而支持红色阵营的南斯拉夫,以此来阻止苏联从海上和陆上南下地中海。此时南斯拉夫成为红色阵营中与美国走得最近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占据了主动地位,随着戈尔巴乔夫上台进行改革,苏联对欧美的威胁逐渐减小。此时,美国和欧共体不再需要通过扶持南斯拉夫对抗苏联。此时,强大的南斯拉夫反而会威胁美国在中东及地中海的利益,因此美国转而执行分化瓦解南斯拉夫的政策。

对欧洲来说,南斯拉夫本属于欧洲国家,如果将其吸纳进入欧共体和北约,那么会壮大欧洲的实力。但是,如果直接将南斯拉夫全盘整体吸纳,以南斯拉夫的体量和实力,必然会成为欧共体和北约中的一股较强的势力,拥有较大的话语权,甚至有可能左右欧共体的走向,这对欧共体其他国家来说面临较大的风险。如果将南斯拉夫分化瓦解成多个小国之后再吸收进欧共体,那么将降低这种风险。

于是,从80年代开始,美国和欧共体一道开始对南斯拉夫进行渗透和分化,挑拨南斯拉夫成员国之间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结果导致南斯拉夫内部民族冲突不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际,南斯拉夫也走向四分五裂,一分为六。结果南斯拉夫只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而欧洲和美国对于从南斯拉夫独立的国家马上予以宣布承认,欧美的分化瓦解政策取得初步成果。

然而,对于南斯拉夫解体后成立的南联盟欧美也不放过。为了使其继续分裂,美国和欧洲国家一方面对南联盟实施经济和军事制裁,另一方面继续对黑山和塞尔维亚进行分化和瓦解。1999年西方国家借科索沃危机爆发之际军事打击南联盟,使科索沃在欧美的保护下脱离南联盟而独立。2006年黑山的独立,标志着南联盟的彻底解体。从此,那个叱咤风云的南斯拉夫国家被压缩成为一个巴尔干半岛的内陆小国。

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的国家纷纷投入欧盟和北约的怀抱,就连南斯拉夫最后的继承者塞尔维亚也向欧盟递交了入盟申请,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却忘记了自己是如何被欧美肢解的。

南斯拉夫这个曾经是红色阵营的三号强国,由于存在复杂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权力纷争,未能融合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缺乏民族认同感,结果在欧美的渗透和分化瓦解下走向四分五裂,南斯拉夫也因此成为一个时代象征。




南斯拉夫曾经和中国一样,同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阵营,二战后重建的南斯拉夫,虽然只是短短存在了63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却被誉为“社会主义阵营里最富有的国家”,以及有着“巴尔干之虎”的赞誉!

南斯拉夫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一战后的1918年。一战后的战败国奥匈帝国遭解体,奥斯曼也被肢解,一直对巴尔干半岛虎视眈眈的沙俄又被列宁革了命,这些外围强权步入战略蛰伏期,让以“斯拉夫人”为主的巴尔干半岛趁机抓住了机会,在同是“斯拉夫人”的号召下,克罗地亚、波黑、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黑山、北马其顿这6个国家合并成了南斯拉夫王国。

这个时期的南斯拉夫王国合并得比较仓促,“好日子”还没过几年,就在二战中被德国意大利给占领了,南斯拉夫王国也就此灭亡。

二战结束后,也就是1945年,在著名的共产国际人士铁托的率领下,南斯拉夫共产党战后得以重建,时为南斯拉夫民主联盟,1946年,更名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1963年,又更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黑山六国组成,可以说是南欧地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土面积有25.6万平方公里。

众所周知,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这里不仅民族、文化极端的多元化,而且由于地缘区位十分的微妙,自古都被周边的强权所觊觎,所以很难孕育出一个强势的本土势力。从这个逻辑上来看,南斯拉夫这个国家的形成,本就属于一个奇迹!但奇迹往往走的是高风险的路线,这也为后来南斯拉夫的解体埋下了伏笔,这都是后话了。

二战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变,昔日的欧洲列强的内讧,转变为美苏争霸。巴尔干半岛的地缘因素,又成为了外部列强尤其是美苏争夺的焦点。不过重建后的南斯拉夫,虽然属于社会主义阵营里,但是1948年铁托受不了斯大林的压迫,南斯拉夫直接与苏联断交。但南斯拉夫的国家性质,又不肯向美国示好。所以这个时候的南斯拉,是很硬气的,既不依附北约,也没有归顺华约,走的是“独立不结盟”的独立发展道路。

走上“不结盟运动”的独立发展道路后,南斯拉夫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发展得跟西欧差不多,工业化的程度很高,经济也很富裕,超过了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被誉为“社会主义阵营里最富有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南斯拉夫已经普及了电视机,几乎每三个人就拥有一辆车,同是社会主义阵营里的中国,尚处于困难时期。

据统计,1990年南斯拉夫解体前,人均GDP方面,斯洛文尼亚约为7600美元,克罗地亚4400美元,马其顿为2400美元,波黑为2500美元,塞尔维亚3600美元。这数据也算是倍有面了。

冷战时期,南斯拉夫为了防备美苏这样的超级大国,常备军基本上都保持在百万以上,“巴尔干之虎”也由此而来。南斯拉夫的军事实力相当雄厚,人口虽只有2000多万,却拥有百万大军,且装备精锐,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妥妥的全球前十巴尔干半岛小霸王。此外还有将近两百万的预备役,所以人家有资本不鸟苏联,也不惧怕美国。

1980年,领袖人物铁托患病去世后,南斯拉夫随即便进入了长达十年的动乱时期,诸如经济恶化、政局动荡、民族冲突等问题愈演愈烈。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世界带来了“核聚变”一般的影响,南斯拉夫内除了塞尔维亚族以外的其他民族都在谋求独立建国。

1991年,南斯拉夫第一次解体,整个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最终分解为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黑山六国。真的是应了那句话,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不久之后,塞尔维亚和黑山又组成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但好景不长,因为科索沃自治省的独立问题,“南斯拉夫”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联军的空袭,南斯拉夫再次遭到解体。

1999年,北约为了支持科索沃脱离南斯拉夫联盟独立成国,打着“人道主义和民主”的旗帜,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空袭轰炸。(1999年5月8日美军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也发生在这个时候)

最后,曾经叱咤一时的南斯拉夫联盟,最后还是妥协了。以四分五裂的局面而告终!

关于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可以说多种多样。南斯拉夫本来就是一个联邦国家组成,地处于地缘政治十分微妙的巴尔干半岛,在多民族、多信仰的基本面上,并没有处理好民族问题,而联盟虽富裕,各地区的发展却又不均衡,导致民族向心力很弱,这是内患问题。此外,美苏的影响与干预,也是南斯拉夫解体的重要外部因素。总的来说,南斯拉夫最后还是败给了内忧外患,这很值得吸取教训!




谢谢邀请:

一说到南斯拉夫,我脑子里立即蹦出《桥》和《瓦尔特保卫沙拉热窝》两部电影的名字,还有那首经典的歌曲《啊朋友再见》,以及铁托、北约轰炸南联盟,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被炸,荷兰海牙法庭审判米咯舍.维奇这些人和事。不知您是否和我有同感。

南斯拉夫是1929年一2003年建立于南欧巴尔干半岛的国家,面积26.7万平方公里,人口2350万,首都贝尔格莱德。

1929年国名为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被德国侵略,1945年初,德国撤出南斯拉夫,在铁托的领导下,建立起了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1963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2年解体,分裂为南联盟,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和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南联盟于2003年分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二战胜利后,南斯拉夫在铁托领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国际上一支重要力量,60年代开始,经济快速发展,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最发达的国家,远超苏联,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很高,人人亨有免费的教育和医疗,商品充足,生活安定。但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始终存在,1980年铁托逝世后,这些问题日益突显了出来,最后解体成七个国家,曾经一个强大的南斯拉夫也不复存在了。

谢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南斯拉夫   巴尔干半岛   科索沃   马其顿   斯洛文尼亚   塞尔维亚   北约   黑山   克罗地亚   苏联   南联盟   王国   国家   美国   独立   风云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