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马未都?

马爷曾说,自己会把观复博物馆全部捐赠给国家,一件也不留给自己的儿子

马爷一生最佩服的是王世襄,他也在用他的一生来证明,他也是和王世襄、张伯驹等一样的人。

张伯驹于1955年将《平复帖》、《游春图》在内的8件国之重宝全部捐给国家,黄永玉评价他说——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真大忍人也!

上世纪80年代,因为住房问题,王世襄老一生的藏品苦无存储之地,多次找相关部门都未得到解决,最后不得不以100万(王世襄提出的能买到一套住房即可,实际上他的藏品哪件不是天价呢!)为转手费,最后把79件明式家具全部转给了才成立的上海博物馆。

杨澜在一次采访中问到王世襄老,老人是这样说的——对文物的占有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对它们的研究和欣赏。这些东西,由我得之,最终又由我遣之。岂不就是一个最圆满的结束?

王世襄、张伯驹等人对文物的痴迷、执着和忘我,马未都有;王世襄等人在收藏文物过程中的傻劲和痕劲 ,马未都也有。可是马未都却没有张伯驹、王世襄等人的家学传承和贵族子弟的背景,马未都能拥有今天的功名、地位和学识,全是他先天的志趣和后天的勤能补拙下自学成才的。

马爷常自嘲自己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每遇填写档案表格的时候,学历栏他都不知道如何下笔。

虽是大院人家走出来的孩子,可是在那个特殊时期,上山下乡才是他们的正途。

爱看书,是他一生最大的乐趣。

邻居有禁书《红楼梦》,他想方设法借来读,差点死在书里。

老乡糊墙被撕了一半的书,他也强行带回家连夜读完,再给人家送回去。

后来回到北京,在航天工业里当了一名车床铣工,小伙子眼疾手快,总是能提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把节约出来的时间都给了工厂里的图书馆,在工厂的几年里,他扎扎实实地读了很多书,包括给他打下结实的陶瓷知识的《中国陶瓷史》。

1981年,可谓是马爷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他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今夜月儿圆》,独占一个整面;拿到65元的天价稿费,还被破了天荒地聘任为青年报编辑。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是时下中国许多知名作家的伯乐,苏童、王朔、莫言、刘震云等都是马爷挖宝挖出来的。

手里有钱了,马爷常常与王朔等朋友穿梭古玩巷,早市、鬼市、破烂摊等都留下他们的足迹,今天观复博物馆里很多的古玩件都是这个时候捡漏到手的。

这个时期,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在1988年和74岁的王世襄老成了忘年交,给他打开了文物世界真正的天窗。

不当编辑当编剧

1990年,马爷辞去了编辑的职务,因为他已经受不了当时文学界与出版社之间的乌烟瘴气,这里已经没有了文学世界的圣洁。

然后和王朔、刘震云、莫言等人做起了编剧,拍了当时名噪一时的《海马歌舞厅》和《编辑部的故事》。

可是影视圈,也是一个天然的大染缸,他更加适应不了,又溜了。

淘宝趣事

马爷淘宝的经历也有诸多趣事:

  • 把爱人给他的1600元买彩电的钱,买回了四扇钧瓷挂屏。后来家里遭小偷,后买的彩电被偷,把老婆气的不行,他却乐呵呵地说,还好小偷太笨不识货,没偷走我的四扇钧瓷挂屏。
  • 白岩松曾打趣马爷常常蹲点各大古玩市场、古玩摊,用电镀折叠椅去淘换自己心仪的物件,如今这些电镀折叠椅恐怕早都铁锈斑斑或者已经作古了吧!但是马未都淘换来的物件都成了观复博物馆的镇店之宝。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成立第一家私人博物馆

辞去编辑和编剧后,马爷成了“四九城”最潇洒的爷,有钱、有时间,终于干起了自己最想干的事,玩古董。

时间来到了90年代,这时候的马爷已经有各类藏品达千件,家具、陶瓷、玉器、香炉无所不有,想起了创建个人博物馆的想法。

事有曲折,创建私人博物馆,在当时的中国简直是闻所未闻。

功夫不怕有心人,千难万阻后,终于在1996年,马爷成功创建了中国的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

做节目,传播传统文化

千禧年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传统文物和古玩的爱好,已经到了狂热的地步。马爷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博大拿,参加《百家讲坛》、出版收藏图书,全国各地办节目,做访谈,一时间风光无限。

人生三重境界

马未都,曾说人生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是趋利,追求物质上的温饱;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必然是趋利的。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最大的愿望,绝非趋向于安定的生活,而是想着能够多挣钱。毕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个道理谁都能明白。所以,人年轻的时候趋利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如果你到现在依旧为了房子、车子、存款、结婚在犯愁,在努力,在奋斗,那么你也就处在人生第一重境界,就是趋利。就是在追求物质上的温饱,并非真正的肚子上的温饱,很多人都是不满足物质上的温饱,要有房子、车子、存款,才能结婚。

你看我们这个年代,多少人都卡在第一重境界,无法自拔,买不起房子、结不起婚,三四十岁了,依旧单身,无法生育儿女,无法传宗接代,这是让很多男人感到很自卑的,看着同龄人结婚,如今儿女成双,多少都会很羡慕。

第二重是趋名,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寄托;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其实,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利积累到了一定的量,便失去了对于利的追求欲望。比如马云说的那句话,我不知道钱是什么我对钱没感觉。说的就是这种境界,趋利到一定程度必然趋名。正所谓名利双收,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

这个阶段,肯定是你已经有了房子、车子、存款了,有些钱了,或是创业成功了,就会想要名声,想出名。或是会去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就好比曾经没有钱的时候,一直来不及去做的梦。

第三重是安放灵魂,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人在名利俱得的情况下,到了老年便会趋向于安定。说白了,趋安就是放下一切执念,放下所得,做一个与世无争的人。

人创业成功了,事业有成了,该圆梦的都圆梦了,无所追求了,就会开始享受生活,就会去追求诗和远方,就喜欢安静,喜欢灵魂得到安静,不被嘈杂的社会所影响,就喜欢居住在便宜的小山村里,享受那种道法自然的超脱。

总结

看透马爷说的人生三重境界后,你自然也知道马爷的人生信条了。这里我用自己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来作为本文的一个结尾:

老村《痴人说梦》中的一句话——人生立足,唯土三尺,何须多求;多求则狂则乱,则小家子气,则堕入大迷大误。




最近,一档文化脱口秀悄悄上线了,关注的人不多,却在豆瓣高达9.1分,这就是由马未都主持的《博物奇妙夜》。博物馆里夜深人静,几个人围炉夜话,沏一壶茶,便可纵古论今。

马未都何许人也?有人说他是作家、编剧;有人说他是收藏家、古董鉴赏家;而他早在1996年,就凭一己之力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所藏古董数以千计。

▲ 《博物奇妙夜》剧照。

对马未都来说,名利早就有了,而2010年,他却宣布要把博物馆捐给社会,一件也不留给儿子,引起了巨大轰动,博物馆里随便一件东西就值几十万,但他说:“撒手,便是留住。”

马未都说人的一生应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趋利,追求物质上的温饱;第二重是趋名,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寄托;第三重是安放灵魂,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马未都,趋过利也逐过名,如今只想趋静。

当财名成为身外物,艺术只是暂时的美景,

唯有安放好自己的灵魂,才知人生的彼岸。

▲ 观复博物馆

野生野长的作家

马未都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可每当讲起文物和历史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头头是道,仿佛肚子里装着一整个图书馆。这要靠他在野生野长里,依旧抱着旺盛的求知欲。

1955年,他出生在北京空军大院,因为乙未年生于首都,干脆就叫“未都”。尽管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下乡,但即使在乡下,求知欲依然很旺盛,一看到带字的纸就捡起来读。

▲ 马未都全家福

有一次他看到一个老乡拿书糊墙,赶紧拦下来,书已被撕了大半,没了封面和书脊,不知道书名,他依旧拿回家熬夜读完,再给人家送回去。很多书是看完好几年后,才知道叫啥名字。

就这样,马未都成了知青里面的“大文豪”,也为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5年,他回到北京,当了航天工业的一名车床铣工。由于他脑活手快,总能提前完成工作,腾出一大块自由时间天天往图书馆钻。

巨大的图书馆永远都只有他一个人,书一打开就看,连《中国陶瓷史》这样的大部头都能啃下来。与其说他当了五年的铣工,不如说是上了五年大学。

1981年,马未都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小说《今夜月儿圆》,四版报纸,他就占了其中一整个版面,瞬间引起关注,马未都的人生轨迹也从此发生改变,不仅拿了65块钱的巨额稿费,还被中国青年出版社破格聘请为编辑。

▲ 马未都年轻时

但当时的编辑都是大学毕业生,只有他一个白丁,只能每天早上打完水、扫完地后,用剪刀把投稿信打开。而在这里,他也成了很多初出茅庐的作家的伯乐,苏童、王朔、莫言、刘震云等人都是从他手底下淘出来的。

1985年,马未都看了一篇来稿《一个白洋湖男人和三个白洋湖女人》,马上回信说:“苏童你好,你的稿子有点意思,你来找我一下。”于是,苏童就这么被发掘出来了。

还有一次来了一篇稿子,“表达很清晰,但字写得太幼稚了,把他叫来一看,这人就是王朔”。当时王朔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其他编辑都说这么不正经小说不适合发表,但马未都还是把它发表了出来,全国顿时掀起了王朔热。

不过马未都并没有安于当个编辑,

那时,淘古玩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

▲ 马未都与王朔

逛地摊,淘古玩

早在70年代,马未都就经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守在寒风凛冽的古玩交易点面对着川流不息的古董贩子,通过与商贩聊天,回家再查资料,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有时看中了某个物件,他也会出手买下来,但也难免淘到假的。“当时清三代的碗非常精美,一摞摞搁地上,10元钱一个任挑,现在这样的碗在拍卖会怎么也要几十万。”

到了80年代,古玩交易渐渐解冻,出版社8点上班,马未都就6点半出门,骑车直奔北京玉渊潭公园东门,赶古玩市场的早市,看得多,买的少,但只要入手,几乎件件精品。

1988年,马未都认识了74岁的“大玩家”王世襄,三天两头就跑王世襄家里请教,夜里就啃王世襄写的巨著《明式家具珍赏》,渐渐得其真传。马未都见王世襄收藏成痴,全家挤在柜子里,十分触动。

▲ 观复博物馆

在80年代,谁家有个摩托彩电都是无比自豪的事儿,马未都刚结婚时攒了1600块,打算买个彩电过安乐日子,可一到街上看到了四扇钧瓷挂屏,一瞧是宋朝的物件便迈不开腿了,和贩子砍了半天价,以1600块买下来,一路扛回了家。

老婆连连叹气,马未都连忙说:“它既是瓷器,又是家具,多好啊。”后来,老婆打电话跟他说家里被小偷洗劫了,马未都赶忙回家一看,新买的彩电没了,但四扇钧瓷挂屏还在,心里偷偷乐着:这小偷真不识货。

▲ 四扇钧瓷挂屏

马未都是真爱古董,在它们身上,他比大多数人看到了更多不为人知的过去,那是一段悠久的被世人错过的时空。所以除了淘古玩,他还经常跑故宫里去看,展馆灯光昏暗,他就自备了手电筒,把每件古物都观察透了。

白岩松说,那时候的马未都会带上当时最流行的电镀折叠椅坐在信托商店或家具门市外,遇见拿珍贵老家具来的主儿就商量着用椅子换,十有八九乐呵呵地同意。转眼几十年过去,电镀椅锈了扔了,而换来的老家具则在观复博物馆展览着,拿啥都不换。

人海茫茫、千淘万漉,有些东西会过时,

但有些东西经过时间的洗练会更加珍贵,

而马爷则把爱好变成了对抗平庸的最佳武器。

▲ 观复斋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在创建观复博物馆之前,马未都从未想过要以收藏为家,只是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而他人生最好的光景,其实全部献给了挚爱的文学事业,为此,他干了整整十年的文学编辑。

1990年,马未都突然给出版社打电话说:“我以后不来了。”很多人不解,怎么把铁饭碗给砸了。马未都曾以为文学界纯洁,可时间一久还是发现了问题,作家们争相给评委送礼,“而且送的都是土特产,一看就知道是谁送的。”

这种感觉好比是自以为淘到了一件绝世之宝,结果发现有瑕疵,甚至是赝品的那种失落感。离开文学圈的他投入了影视圈,拍了《海马歌舞厅》和《编辑部的故事》。可倒腾了一阵,马未都觉得影视圈看似热闹好玩,实则混乱不堪,于是一拍大腿又溜了。

▲ 《海马歌舞厅》和《编辑部的故事》

此时的他,成了“四九城”里有钱、有闲的马未都,决定去干点自己想干的事儿——收藏古董。

90年代初,随着自己的日积月累,藏品达到了上千件,各种家具、瓷器、玉器、文玩应有尽有,家里摆不下,又少有机会展览,于是,马未都开始有了创建博物馆的想法。

这在以前看来几乎是幻想,不仅当时的环境不行,国家也没明确规定,有关部门不敢拍板。他在1992年的申报被毙了,再申再毙,直到1996年才批下来,成了全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

马未都给博物馆取名叫“观复”,来源于《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马未都将这段文字以典雅的仿宋体书写在博物馆内的一堵墙上,提示众人,它的存在是为了追根溯源,回归本心。

▲观复博物馆, 1996年成为全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

他说:“认识世界不重要,认识自己最重要。”马未都开始用自己所学所藏带大家认识世界,2008年《百家讲坛》正如日中天,《马未都说收藏》半天就售了12000多册,他调侃说:“如果于丹是鸡汤的话,我就是方便面。”

▲《马未都说收藏》

可在马未都的名字爆红全国时,自己却选择安静过日子。他虽未上过中学、大学,却知道自己要什么,懂得从利益至上的洪流之中抽身清醒,更舍得放弃,包括把一整个博物馆捐出去。

放弃并非一件那么简单的事,不是谁都能拿得起放得下,这需要坚毅果决的心性,以及达观通透的大智慧。马未都从知青、工人,到编辑、编剧,再到古董商人、收藏家、博物馆馆长,每一次身份的更替,都是舍与得的过程。

▲马未都《百家讲坛》剧照

年过花甲,阅过了无数人,马未都越发喜欢和猫相处。他说:猫的动作很轻,不会吵到人。以至于他在观复博物馆收养了30多只流浪猫,并一一给他们取名:韩昏晓、黑包包、白拖拖、黄枪枪、蓝毛毛、麻条条、云朵朵、王情圣……

▲马未都与“观复猫”

丰子恺说:人生可以看做三层楼。一层是物质生活,二层是精神生活,三层是灵魂生活。马未都说,自己顶多算二层半,达不到第三层,但偶尔扒上去看看,也是好的。

他越发认识到,纵横四万里,上下五千年,所有的物都会成为过眼云烟,只有欣赏过了,读懂了,才是真正的拥有。

人生最庆幸的事情莫过于,

读懂了世界,再回归自己。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观复博物馆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马未都,以前是文人,现在是一台行走的印钞机。

试想一下,突然有一天,你成为一个专业的收藏家,古董鉴定专家。而且最最关键的是,你还家喻户晓、人畜无害、老少皆宜……那么恭喜,你也就光荣的成为一台行走的印钞机了。

为什么?

别人拿过来一个古董,找你端详端详。

你掌一眼:“吆,不错,汉朝的,存世量少,你瞧这纹理,你瞧这款儿……”

然后最关键的时刻来了,“好好给后代留着吧,现在少说能拍个几百万吧。”

有了“行走印钞机”的点评,原本拿过来时都不敢断定是什么玩意什么年代,是现代工艺品还是绝世古董的藏主,立刻就知道接下来干什么了。马先生说至少几百万,估计出了门,经过各路人马一忽悠,就成几千万了。

同样,若是“行走的印钞机”心情不好,或者一走眼,把一几千万的东西地下一摔:什么玩意儿,仿的倒是挺真的,但确实是假的。

那真的也就成假的了。

所以,中国寥寥无几,但目前也最著名的“行走的印钞机”,就是马先生。

很多金融人士、收藏人士、娱乐人士、财经人士都对马先生毕恭毕敬高看一眼的原因,除了他的专业,就是他多年积攒下来的好人品——他不爱钱,不乱说话。

他想挣钱的话,路子很多,就不多说了,说多了泄人家行业的密。

所以,最至高无上的金钱观是什么——被公认的好品德。

马先生没什么大的身世背景。最早以前是媒体人,文学编辑。

可能因为是王朔第一本书的文学编辑,所以连王朔这样狂傲的世外高人,提起他,也比较尊敬和客气。

马先生的收藏历史基本上就是他的人生历史,那会儿当个知名出版社的编辑还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且那会没有收藏热,潘家园还能淘腾点东西,所以,马先生每月发了工资以后,除了家用之外的大部分钱,就都用来骑着自行车四处捡漏儿了。

这就必须提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

别以为倒腾古董的都是鬼吹灯盗墓笔记里的江湖高手。

真正的高手全得是有文化的人。

否则,秦始皇用过的夜壶,在你这,说不定就当成工艺美术馆造的酒壶了。

马先生是难得有文化的人,所以,马先生在我们都还不知道收藏为何物,路过废品收购站都只会捏鼻子跑过的时候,骑着大二八自行车倒腾出了现在观复博物馆里不少让我们瞪大眼睛流连忘返的宝贝。

快回家好好学习,然后多看各种“没用的闲书”吧,你的未来,不仅在黄冈的测验题里,其实大把大把的颜如玉、黄金屋和印钞机,都在书里放着,只是你不愿意看而已。




我一直很关注这个老头,也很喜欢他。

认识他是在一集鉴宝的节目中,还很清晰的记得,他拿着一个瓷瓶,还未开口,先是一笑,眼睛立马眯成一条缝。

然后他不像其他鉴宝大师那样,先是抖一阵专业知识,而后再做评论,他直接上来就断了真伪,而后不咸不淡的说了一两个点,记得其中一句话:“这物件的型不对,这个朝代就没有做这种款型的!”

当时把我就镇住了,这么自信?就不怕出了洋相?

可马先生马爷,就这么老神在在的坐下来了,也不多说,一副爱信不信的模样。

人嘛,对“新奇特”的事物和人,都是有一份好奇心的,于是节目完了以后,我找了很多马爷的视频来看。

发现马爷关于收藏这个方面的这种知识,还真渊博,一点也不夸张,我相信自己的判断,这是装不出来的,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句成语--“举重若轻”。

再后来,我发现马爷举的例子和打的比方,很有烟火气,让人很容易听懂,我想,这是在人与人交往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

我记得他说一个瓷器,说那个朝代没有这样的做法,提到了一个词叫“风行”,他怎么解释“风行”?

他说:拿我这件衬衣打比方,早几十年,大家的衬衣都一个样,只是布料和颜色有些差异,那个时候的中国,就绝不可能出现一件我身上的这种衬衣,这就叫风行。

本人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尾声,中山装,永远就一个款式,除了蓝的就是灰的,要么就是黑的,很少看见红的、绿的、彩色的。

一句话,我就明白瓷器原来也是这样,我就记住这个点。

在现实生活中,我没有见过马爷,一直是个遗憾。正因为没有见过面,也没有交往,对马爷的人品和喜好,没有发言权。

但是对于马爷的作风和语言,对于专业水准,只有敬仰一词才可以表达。

祝愿马爷生活愉快,祝愿各位头友吉祥如意!




马未都,人称马爷,文化程度不高,却是闻名遐迩的大文化人。

做过几年工人,写了几本小说,拍过几部片子,收藏了几千件古玩,养了一群肉嘟嘟的猫。

他是版税极高的专栏作家、是名编剧、是大收藏家…还是一个猫奴。

马爷常说:他见的人越多,就越喜欢猫。为此,他养了十几只猫,并给他们逐个取了霸气的名字。例如,黄枪枪、花肥肥、白拖拖、黑包包、麻条条…尼玛,还有个叫王情圣的。

这些名字有声有色,猫名一现,十几只萌猫的形象立马就跳入眼帘。初识马未都,是通过他主讲的脱口秀类节目《都嘟》,当时就被他的豁目开襟、妙语连珠、诙谐自若所吸引。

“都嘟”这名字挺逗,跟他的观复猫一样萌,再看看荧幕里这个眼睛小小、温和得体的形象,不由得会喜欢上这个有趣的老头儿。

马未都出生于空军五七干校,是名副其实的大院子弟。生在红旗下,长在光辉里,衣食无忧,一路都很顺遂。

18岁下乡插队,20岁回来后,被分配到了七机部工厂当工人。那年月,工人的身份很高了,如果一直干下去,凭着马爷那股聪明劲,通过不断钻营,也许现在该以厂长的身份退休了。

80年代百废待兴,青年们都很迷茫,大家都想通过文字表达情感,于是产生了文学热。

作为工人的马未都,他并不安分。

1981年,26岁的马未都以瘦马为笔名,发表了第一部小说《今夜月儿圆》,写的是工厂里女神爱上车工的故事,表达了那个年代青年人的爱情观。幸运的是,《中国青年报》用一整版发表了他的这篇小说。

马未都因这篇小说一炮而红,不久就被调到《青年文学》做了编辑。

马未都由此从一个工人一跃成为作家朋友们心中的伯乐爷爷,拿扳手的手一下换成了笔杆子,谁也想象不到他的兴奋。

在编辑圈里,马未都虽然学历最低,但眼力却是最好的。80年代最负盛名的作家,像莫言、余华、苏童、刘震云、王朔等的稿子,都是经过他的手而走入大众视野的。

如果一直这么干下去,马未都现在可能也是个名震江湖的大文豪了。1990年,马未都带着他的笔名“瘦马”从文学圈彻底消失了。

后来,他和海岩、王朔等人创立了海马影视创作室,拍起了电视剧,当然,那几年也是赚得盆满钵满的。

如果坚持着干下去,现在北京的影视圈,或许没有华谊的王氏兄弟什么事。

马未都不缺钱,他是个有理想的人,他说文学圈太乱了、影视圈太脏了,不适合他。

于是,他将全身心投入到了他的最爱——古董收藏行业,一不小心成了个大玩家。

对于古董收藏,马未都是鉴赏家,也是个捡漏王。

大家也许不知道,1966-1976古董是负资产。在除四旧的号召下,大家都把家里的坛坛罐罐用被子包着砸,生怕被人发现了。

80年代,古董仍不值钱。北京天桥上、胡同里、旧货市场内,到处是卖古董的。康熙的夜壶、雍正的碗、乾隆的的帽子、令妃的鞋…

从几毛钱到几千块钱不等,只要你眼神好,可以赚大便宜。

马未都经常蹬着他的三八式大自行车,像一只兴奋的小鹿,穿梭在这些古玩之间,买买买。

当其他的大院子弟都躲在屋里看小电影的时候,马未都捧着几个坛坛罐罐得意的回来了,“看我这明清的,多正点!”

王朔冷不丁的甩了甩他手里的光碟,享受的说:日本的,才叫正点。”马未都经常穿梭在胡同里,到处寻宝。发现隔壁王大爷家腌菜的坛子有点年头,就讨好下老大爷,老头一高兴,“哈哈哈,喜欢就抱走吧,抱走吧!”

马未都还会骑着他的破自行车在胡同里吆喝,“收破桌子、旧椅子啦!”只要马未都一出现,胡同里的大妈大婶们就会相互嚷嚷说:那个收破烂的又来了。

谁都没想到,马未都这个捡漏王,竟然捡出了一个古董王国。

由于收买的瓶瓶罐罐、桌子椅子、门窗摆件太多了,家里放不下了,只好开个博物馆了。

于是,1996年10月30日,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经批准在北京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不需国家赞助的私人博物馆,之后杭州、厦门、上海纷纷成立分馆。

谦虚点说,马爷的这些藏品价值绝对在十亿以上。

在马爷心里,古董文物是无价的,他说:一个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我将收藏品悉数捐给观复博物馆。

裸捐,一件都不留给儿子。马未都确实是一个值得大众尊敬的文化人。

多年的挑缺捡漏经验,加上不断的学习钻研,马爷早已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他是古董鉴赏界的大家,网上到处是想找他看藏品的。马未都看藏品眼疾心细,眼疾口快,直言不讳,看他的鉴赏节目特别过瘾。

一个藏友捧了一个瓷器,请马未都鉴定:马老师,你给看一下,这个瓷器是干什么用的? 马未都说:这个瓷器是骗人用的。

主持人:马先生,给你手套,帮我们看看这八件文物。 马未都:我不用手套,你那东西还没手套值钱呢!

马未都不像冯小刚、王朔等北京老炮儿那样,带着一股烟火气,他们只能被称作顽主,而马未都是玩主。

马爷越老越会玩,秋斗蟋蟀,冬怀鸣虫,据说玩蝈蝈都快玩成精了,给人有点大器晚成的感觉。

马未都先生永葆着一颗童心,对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存着兴趣,虽老犹鲜。

马爷的经历告诉我们:那些睁不开眼的,会成为镜头下美好的逆光;那些正在熬的,会成为人生里明朗的印迹。

我们生而不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挂屏   博物   藏品   瓷器   古玩   北京   古董   中国   文物   博物馆   年代   编辑   评价   收藏   人生   喜欢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