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过得有多艰辛?

伯伯今年65岁,他的工作是打扫街道的环卫工。每月收入大概是1600元吧。伯母身体不好,不工作没有收入。

他们住在一个出租房里,房子大概就十几平米左右,房子小不说,还是那种彩钢顶的平房,我去过一次,夏天去的,房子黑乎乎的,伯母见我们无法适应那种光线,开了灯才感觉亮一些。

因为房子小,住着伯伯、伯母还有他们的孙子孙女,人又多,接水的水龙头被挡在床底下,不但不方便,看起来还怪别扭。

我奶奶去过几次,听奶奶说,那个房子夏天热得要命,像个火洞,只有小小的一点窗户,还是封死了不能开的那种,冬天烧着火炉睡觉的时候冻得要用被子蒙着头。

伯伯家有三个孩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女儿是老大,女儿女婿在农村种地,女婿前几年在自己家亲戚的喜宴上喝酒过度,还没来得及去医院抢救就一命呜呼了,留下两个孩子都在上学,我的这个姐姐40多岁了还不得不出去打体力工,赚钱供两个孩子上学。

伯伯家的大儿子今年40岁了,年轻的时候拿到了大车驾照,偶尔还出去开车给人拉货,多少挣点辛苦钱养家糊口,可是他的老婆总嫌弃他没出息,三天两头吵架回娘家,有一次吵架,留下孩子回了娘家后再也没有回来,据说是去了天津。

嫂子就这么拍屁股走人后,我这个哥哥算彻底“放飞自我”了,完全躺平,两岁多的儿子由我的伯母照料,他整天游手好闲,有时候还到自己父母家蹭吃蹭喝。

好在国家政策好,他家农村房子坍塌后,享受了本地灾后重建房的福利,住进了政府补贴的一套楼房。

听我妈妈说,他没有装修就入住了,只是铺了地板,就那么带着儿子打地铺住在里面。过年置办的年货是买50元钱的馒头,放在家里,和儿子天天啃馒头。

就那么凑合住着没多久,多年没联系的嫂子突然打听到消息,要求离婚,想要平分这套房子。

我的这个哥哥本来就是四体不勤,好吃懒做的人,怎么可能再给这个快十年没见面的老婆一分一毫?

情急之下,他直接卖掉了那套房子,不但他的老婆再也沾不到一毛钱,而且此后多年他都不用愁吃喝,以在县城没有立足之处为借口,他又转回了那个只有三户人家的农村,每天从早睡到晚,逍遥自在。

他的儿子又住回了我伯伯家那个又小又破的小黑屋。

伯伯的小儿子和我年纪一般大,只是生日比我小几天。在我还上大学的时候,这个弟弟已经生意做的小有名气,而且还娶回了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妈妈对伯母家那叫一个羡慕呀。

农村更是一个攀比成风的小圈子,那些势利的人总会拿同年出生的我俩做比较。

那时候我就害怕放假回家,不敢面对他们那些鄙视我的眼光,更害怕他们听到他们讨论我还在学校磨蹭,而这个弟弟已经成家立业。

可惜,有的人就禁不起别人捧。我的这个弟弟很快就膨胀了。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自己刚买的30几w的车退给老婆,换成了当时正流行的“霸道”。

为了扩大生意规模,借遍全村人家的钱,那时他被全村人吹捧,村子的人都自愿借钱给他,更可笑的是,没钱的人家从银行贷款借给他,少则10w多则20至50w,我的爸妈就是这些人家的其中的一户。

从贫农一下飞到有钱人,飘得昏头转向了还不自知,借到的这些钱根本没有用来做生意,而是拿去挥霍了,听我奶奶说,他吹嘘着告诉我奶奶,每次带着自己老婆孩子去西安两三天就花费几万。这可是十几年前啊。

弟弟和他的老婆常常出去高额消费后,回来还是把自己的女儿扔在我伯伯、伯母住的那个小黑屋,继续拿着别人的钱过自己的神仙生活,早已没有心思经营生意。

就这样,生意一天天亏损,自己还在做着有钱人的春秋大梦。没过两年,别人的钱也花完了,自己可能觉得没法向村里的人、亲戚朋友交代,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等到他跑路后,我的爸妈才发觉情况不妙,自己从银行贷的款还有利息谁来还?再去我伯伯家询问,哪里还有人影。

就这样,三个孩子的伯伯过得和无儿无女一样,自己挣得那点钱不仅要养活他们老两口,还要给在上学周末回来的孙子孙女零花钱,听我爸爸妈妈说,平时吃得可怜巴巴,过节就在卖肉店拾掇几斤别人不要的猪皮。


可能谁也想象不到,现在日子还能过成这样?仔细想想,一部分原因是儿女不争气,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家庭教育没有给儿女正确的导向,只是可惜我爸妈那连本带息十几w的血汗钱啊!




同事请吃饭,推荐去吃羊肉火锅,因为距离公司有些远,就打了个的士。



车停下,发现驾驶坐上是个很年轻的女司机,约摸二十五六岁,她微笑着伸头问我们几位。

我说是四个人,就让组长坐前面,我和其他两个同事去了后面。

组长打开前排的门,就看到副驾驶位坐着一个四岁左右,长得眉清目秀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个没有拆封的棒棒糖。看到组长开门,小男孩瞪大了眼睛,好奇地抬头看着他。


这个是?你的小孩啊?我们四个人,小男孩也坐不下去啊?组长皱起了眉头说:我们人多了,要不重新叫辆车吧。



那年轻女人连忙跑了下来,把小男孩抱到了后排座位上,解释道:家里没人看,所以跟着我一起跑车。不要紧的,他很轻的,也不怕生,你们后排的麻烦抱一下就好,而且这里太偏了,你们叫车也不好叫。让他坐窗户那边就好,他很乖的,不会闹的。


看着女人恳求的目光,组长点了点头。我旁边的一个同事自告奋勇,说我来抱他,坐窗户边吧。


也只能这样了,我们点了点头,都坐进了车里。车开了,车门自动落锁。


正是三月天,车窗半开,春风微醺,我们聊起来要去聚餐的地方,那个地方的羊肉说做得很地道,是当地的马头羊的肉,说是很嫩很香,去了还要排队很久。不过在当地网络的美食榜上,羊肉相关的排行第一,应该是值得去吃的。


坐在同事腿上的小男孩果然一点也不怕生,拿着没有拆开的一个棒棒糖,两只大眼睛,很专注地望向窗外掠过的风景,不时小心翼翼把手伸出窗外一丁点,感受着外面吹拂而过的暖风,一副天真浪漫的样子。


不得不说,这个小男孩真的非常可爱,大大的眼睛,眼神如湖水般清澈见底,皮肤白里透红,软玉似的琼鼻,肉嘟嘟的红润嘴唇。



这个小伙子长得真帅,同事轻轻拍了拍小男孩的头顶,这么眉清目秀的,长大了后一定是个美男子,我看过这么多小男孩,你家的真的是当明星的料。


不过,你手里的棒棒糖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同事故意逗了逗他,能不能给我们分一个啊。


同事对着男孩的耳边小声说,可是那个小男孩却依旧凝神望着窗外,没有转过头来。


同事继续开玩笑,怎么不说话啊,叔叔不是坏蛋,叔叔也有像你这么大的孩子,要不我把他叫过来,你们一起玩好吗?嗯?怎么不说话啊,是不是有些怕生啊。


那个小男孩依旧没有回头,继续面带微笑地看着窗外那不断闪烁而过的大楼和街道。


我觉得有些不对劲,扭过头看了看那个小男孩,他半长的头发下,耳朵处隐约有一个黄色的耳塞。


这小孩的耳朵戴了助听器?可能听不清楚你的话?我小声说道,这个耳塞和我爸爸耳背上戴的耳塞有点相像。


此刻,车正好停在了一个红绿灯处等红灯。小男孩看见外面街道上的行人,笑嘻嘻地把手伸出窗外,作出了一个抓的动作。一直注视着反光镜的年轻女子,身体半侧着,突然用很大的声音说,小乐,注意不要把手伸出去啊。听话啊,很危险。


女子的声音大得出奇,把我们都吓了一跳。


那个小男孩听到了妈妈的话,有些迟疑地转过头来。看到妈妈,他嘴角弯弯地用力点了点头,啊啊啊地说了几声,又好奇地打量了下旁边的我,然后继续望向了窗外。


对不起啊,我的小孩先天性重度弱听,即便戴了助听器,还是很难分辨出来陌生人的声音和周围环境的声音有什么区别。女子启动车辆,小声解释道。


他现在只对熟悉的人的声音才会起反应,陌生人的话,即便对着他说话,他也以为是那种环境的杂音,不会回答的。就连我的声音,也必须要非常大,他才能从环境音中辨别出来。


这助听器,应该有些贵吧,我在后座好奇问道,我家老头耳背得厉害,一对西门子的助听器也要几万块钱。


年轻女子继续开着车,沉默了一会后回答,是的,很有些贵,现在国内根本就没有便宜的,都只能买国外的牌子,起步就是3万,好一点的助听器都是七八万。只是我们也用不起那好的,虽然好的助听器对小孩好些,但以我的经济状况,就先买个基础的凑合下吧。


听了一半,组长插话道,不是有个耳蜗改造的手术吗?听说可以帮助恢复听力的,之前我看新闻说过的。


现在助听器都买不了好的,那个耳蜗改造手术得十来万起步,好一点的手术,用国外器材得二十几万起步,没那么多钱啊,女子叹了口气。


我转过头看着小男孩,内心不由感叹可惜了。


不知道是不是察觉到我的目光,他的小脸朝我转了过来,脸上带着的笑容,让我不由一愣。


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笑容,干净纯粹,透过他的大眼睛,仿佛能够看到他的心底,看得出来他是由内至外的开心。


他迎着我的目光,我指了指他手中的棒棒糖,做了个我也很想吃的表情。小男孩笑了起来,看了看手中的棒棒糖,没有丝毫犹豫地直接递给了我。


我有些愣住了,不知道到底是接过来还是拒绝。我只是开玩笑,一般这么大的孩子,护食都会护得非常厉害,别说自己的东西不肯分享了,就是周围的人吃了好吃的,都恨不得要去尝下。


一直用余光注意着后座的女司机,笑着说,你接着吧,这个棒棒糖我一天只让他吃一个,但我一天都会给他十个,本来就是为了给乘客准备的,这个糖的味道还不错的,是牌子货。我也一直说,妈妈要专心开车,他要乖乖的,帮妈妈招呼好客人,才好多赚些钱。你接了他给的棒棒糖,他会很开心的。


我尴尬地接过了棒棒糖。那个小男孩仰头看着我,张开肉嘟嘟的小嘴,示意我打开糖纸,把糖放进嘴巴里含着,然后闭着眼睛做了个享受的示范表情。我叹了口气,撕开了糖纸,把棒棒糖放进了嘴巴。果然,小男孩看着我含着棒棒糖,眼角都笑得弯了起来,还对我啊啊了两声,好像在说很甜吧。


也许是看到我接过了小男孩的棒棒糖,开车的女子断断续续的说起了有关小男孩的一些事情。


刚生出来,小乐长得那个漂亮,简直是人见人夸,去照1岁的照片的时候,照相馆都不肯收钱,说让贴他的照片出来打广告,以后的照相他们都包了。那个时候,他爸爸,爷爷奶奶都爱得不行。结果,直到一岁半的时候,他还是只会啊啊地说一些简单的字。而且我们发现他开始沉默,叫他也不理会,非要很大的声音叫他才有反应。


后来,跑到医院检测,说是先天的重度弱听。我们当时都懵了,怎么会这样。医生说,他还小,只能先戴着助听器,帮着缓解一下。因为我们快两岁的时候才戴上助听器,而之前,他其实都是基本听不见的,这也影响了他的智力,现在他四岁了,还只会说非常简单的几个句子,连一个长点的句子都不会说,更别说和人互动了。


普通的幼儿园上不了学,他即便戴了助听器,也无法和陌生人交流。一直到小学,都需要专门的人看着他。医生建议要我们上那种残疾儿童的培育班,一次要300块。我和我老公都是普通工作,又买助听器,又要上培育,哪里供得起。虽然那里的老师的确很好,效果也不错,但上了两个月课,我们就退学了。


其实他也很怕孤单,能够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那里的老师又很耐心不歧视他,他每次回来都很开心。老师说,如果坚持上一年,她有把握让他的沟通能力有同龄小孩的一大半,能够基本和周围的环境交流,后期如果没钱,她会把教材和方案给我们一份,也可以在家自己教育了。


说到这里,女子沉默了几秒钟……


但是我们没钱了,不到两年,家里花了差不多10万块治疗,家里也一直争执,到底需要不需要给他治疗,还是随便放养,当个聋哑残疾人养,然后我和老公再生一个好了。老公也倾向再生一个,公公婆婆也不愿支援我们了,他们说如果继续治疗,后续更换助听器,上培育班,做耳蜗手术,这就是个无底洞。而且他现在已经智力发育不全了,即便后面治疗,也是一个残疾人了,说不定做个聋哑人也是他的命。


那天,我和老公吵得很厉害,他也说不想再继续砸钱了,看不到个头,如果我要坚持治疗,那就离婚吧,他不想拖下去了。


我其实也撑不住了,以我三四千的工资,是不可能坚持下去的,毕竟如果只管吃管穿,不去治疗,上政府的残疾人聋哑学校,也花不了多少钱。


吵架后的那天,我去培育班办退学,看着老师和我一起进来,小乐虽然不能连贯说话,但好像也知道下次不会来了。他在那里趴在桌子上,嚷着死活不肯和我走,啊啊啊地非要在那个培育的教室待着。


本来我就几天没怎么睡觉了,天天和老公吵架。我看着他不肯和我一起走, 我去硬拉他起来,他不肯起来,还咬了我手一口。我当时真的是气疯了。


我上去狠狠拉着他,给我起来。那是我第一次打他,我一边打他一边叫,这里是要钱的,很贵的,你知不知道。


你知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人想管你了,没有人想要你了,就连你爸爸,你爷爷奶奶都不想要你了。现在只有你妈管你了,不想你再这样活下去……


我把他硬抱起来,他拼命在我身上挣扎着,狠狠咬住我的肩膀不放开,我忍着痛走出教室,走在街道上,终于忍不住蹲在地上,也不要什么脸了,就当街上那么多人面,我抱着他嚎啕大哭…………


………………车厢里一阵沉默,开车的年轻女子眼睛红了起来,她强自按捺着自己的情绪,在一个红灯路口停了下来,迅速抽纸抹了抹眼角。


不好意思,其实也没那么惨,她扭头,看着小男孩望向窗外那天真无邪的样子,笑了笑。


没有人管小乐,我来管。后来想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既然我老公不愿意继续治疗,我愿意治疗,那就离婚吧,我们不拖累他。


离婚后,因为没有老人带他,我只有辞职了,贷款买了辆车,专门带着他跑滴滴。不忙的时候,我就在车上教他。他也是真的乖,真的很听话,知道心疼他的妈妈,在车上一呆几个小时,从来不哭也不闹,我说对待客人一定要耐心,一定要保持微笑,他就一直很注意观察坐车的人,如果有人没笑,他还会主动对乘客笑,把棒棒糖给客人…………


后来,我跑了一两年网约车,认识了一些熟客,也很照顾我。同行如果有大单子,跑不过来也会让给我跑。所以,现在我也很攒了一点钱,可以让他周末去上下培育班。


年轻女子憧憬地说道,我就是想再攒个两年,就给他换个好点的助听器。再多几年,说不定也就可以让他可以做个好手术了。


说不定有一天,小乐也可以像个正常人一样,能够和我好好说些话,清晰地叫声妈妈,那就太好了。

我们每个人筹了200给小乐的妈妈,然而她却笑着摇了摇头,认为自己能够养活小乐,并不需要接济,虽然是社会底层的人,但也有属于她自己的骄傲。

社会底层的人,真的每一天都在拼命地活着。




去年,我在医院的食堂打饭,一位70岁的老人,可怜巴巴地对我说:“姑娘,你能给我打一份饭吗?我女儿1天没吃饭了。” 看到他这个样子,我很是心酸,问道:“那您吃了没有?” 老人连忙说:“我不饿。”


我猜想老人肯定也没有吃饭,就直接打了2份饭,当我递给他的时候,他显得有些意外:“姑娘,你怎么给我打了二份呢,这一份得20元块吧。” 我突然眼眶有些湿润,笑着对他说:“没事的,大爷,您也吃吧!”


大爷连连向我道谢,跟我解释说自己交完了住院费之后,原本还有200多块钱,可是不知道怎么弄丢了,还一再地向我保证,等明天回去,就会还我钱。


我好奇地问他:“你女儿是什么病呀?” 大爷叹了一口气:“我这个闺女病苦,得了糖尿病,现在不仅双目失明,还患上了尿 毒症。”


我问老人女儿是住在几号病房,谁想,那么巧刚好是跟我爸爸同一层楼。 于是, 我赶紧对他说:“那您先上去吧,等我有空去找您。”


我在食堂吃完饭之后,也给我爸爸打了一份回去。 在医院这个地方,或许大家都是同命相怜吧,感觉人和人之间都特别好相处,病友们相互鼓励,家属们都相互帮助。


爸爸吃完午饭,我看他睡着了,想起了那个大爷, 我便去那个病房找他。 我进去的时候,病房里就只有他和女儿两个人,其他的都是空的床铺。


女儿阿梅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还挺健谈的,听到我的声音,她笑着问:“你就是给我打饭那位姑娘吗?” 我说:“举手之劳,没事的。”


阿梅好奇地问我:“您来医院照顾谁呀?” 我告诉她,我爸爸病了,弟弟在外面打工,我就是一个人在医院照顾爸爸。


阿梅沉思了一会,说道:“人要是不生病就好了,即便是吃白米饭我也会很开心。”


那个下午,我跟阿梅聊了很久,她的遭遇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又被她的乐观和坚强感染,突然觉得原来我还是挺幸运的。


阿梅是家里的独生女儿,自幼懂事听话,父母是勤劳,朴实的农民,阿梅性格活跃,是个特别爱笑的姑娘,初中毕业后她就跟别人学剪头发,就为了将来有一门手艺能够养活自己。


家里就她一个女儿,阿梅主动提出留在父母身边,找一个上门女婿。 后来,邻村一个叫王伟的大龄青年,因为家里穷,既没钱又没房,父母只能给大儿子娶媳妇,让他去做上门女婿。


这天,媒婆安排两人见了一面,双方对彼此都挺满意的,阿梅不是很漂亮,但是性格开朗,跟她在一起让王伟感觉轻松,自在,原本不善言辞的他,在阿梅面前滔滔不绝。


两人交往半年后,开始谈婚论嫁。 有段时间,阿梅总感觉浑身乏力,去医院检查, 这才得知自己是患了糖尿病,以后得每天按时给自己打胰岛素。


阿梅瞬间整个人都愣了,这病得伴随自己一辈子,稍不注意可能还会引发别的症状,让她很是郁闷,考虑再三,她决定告诉王伟实情。


这天,阿梅对王伟说:“我有糖尿病,我们虽然结婚日期都已经定好了,但是如果你反悔我不会怪你的,以后这我病需要每天都打针。”


王伟当时不以为然,说道:“没事,我不在乎。” 阿梅感动落泪,婚后,两人过了一段甜蜜的幸福时光,时间长了,阿梅发现,王伟是一个花钱没有节制,非常虚荣爱面子的人,喜欢说大话,但是却并没有实际行动。


夫妻之间偶然会发生口角,但也无伤大雅,后来,王伟决定外出打工赚钱,阿梅则留在老家开了一家理发店,让阿梅没想到的是,王伟在外打工一年,回来一分钱不剩,他说自己没挣多少钱,只够自己花。


次年,阿梅觉得夫妻两人长期两地分居不好,于是,关掉了理发店,跟着王伟一起到外面打工,王伟会做室内装修,每个月工资至少能赚7000多,可是,他赚来的钱大部分都自己花掉了,一天光是抽烟都要好几包,而且还都是贵的,没钱,买手机还都是用名牌。


两人的消费观念完全不一样,后来,阿梅发现自己怀孕了,为了能好好养胎,她回到了老家,王伟即便是要当爸爸了,花钱仍然大手大脚。


后来,阿梅生了个儿子。 王伟也没有往家里寄过一分钱,年底回来的时候,带了2000元,阿梅让他拿出来置办年货,谁想,王伟一个晚上就输光了。


阿梅气得半死,和他大吵了一架,她的父亲当时赌气对王伟说:“你结婚都几年了,没给家里寄过一分钱,我还借了一万元给你,你这么不负责任,以后还是不要回来了,回你自己家去吧!”


王伟回了父母那里,从那以后,整整5年都对阿梅和儿子不闻不问,也没有寄过一分钱。而这5年来,阿梅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


阿梅儿子2年那年,她的母亲因病去世,那段时间她整日以泪洗脸,再加上丈夫不闻不问,打电话给他,都不愿回来,受到打击的阿梅,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导致她双目失明。


母亲去世之后,家里的大小事只能依靠年迈的父亲,阿梅不忍心让父亲受累,两眼一摸黑的她,学会了洗衣做饭,还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她干起活来就好像能看见一样,没事的时候,还会坐在门口剥玉米。


对于父亲,她满怀愧疚却从没有怨天尤人,尽管丈夫那么不靠谱,可是她却极少提起,生活如此艰难,她还是那个爱笑的姑娘,对于自己的处境,她既感到无奈又坦然。


村民们也都挺好心的,为了让他们增加一点收入,还特意安排父亲打扫村里的马路,每月能拿600元左右,那个时候,他们的生活勉强还能维持 。


可是后来,阿梅又被查出患上了尿 毒症,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而这个时候,王伟仍然没有露面,事实上他也知道阿梅的情况,一句话:我没有钱。


阿梅病了以后,每周两次去县城透析,为了省钱,都是父亲用摩托车载她去医院,每次来回需要4个小时,到了那天,父亲天不亮就会起来把自己要做的事忙完,好在阿梅透析有报销,一个自费大概算下来1000元左右。


所有重担都压在了年迈的老人身上,他多么希望王伟能够站出来替他承担一点,但是这个不负责的男人却对这一切都视而不见。


阿梅的婆婆是位善良的老人,她也曾多次劝儿子,要履行丈夫的责任和义务,赚了钱不要乱花,现在不养儿子,将来老了,也不要指望儿子来养他。


可是无论母亲怎么劝说,王伟就是不听。


善良的婆婆虽然自己没有钱,却还是每年省吃俭用给阿梅送去5000元,当作是孙子的学费,生活费。


心灰意冷的阿梅,后来向法院起诉离婚。 讽刺的是5年没回家的王伟,居然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绕了几个大圈才找到。


阿梅在这个无情无义的丈夫面前,没哭也没有闹,而是一脸平静地和他提出离婚,对她来说:“这样的一段婚姻没有任何意义,与其如此,还不如放彼此一条生路,因为离婚之后,阿梅还可以申请低保。”


王伟对妻子和儿子不仅没有愧疚,还说是妻子拖累了他,让他感到很压抑。

听完了阿梅的故事,让我心情很沉重。 而她却并在诉说的过程却好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一脸的云淡风轻。


她的父亲因为掉了200元钱,这几天一直很难过。 阿梅这两天就是吃家里带来的一些干粮,父亲心里过意不去,这辈子从没有向别人低过他的头,为了自己的女儿,向陌生人寻求帮助,据老人说,他问了好几个人,别人都以为他是个骗子,并不理会他。


我虽然钱也不多,但是相对来说对阿梅的情况还是好很多,回去后,我从包里拿了200元,晚上的时候,我去找阿梅。对她的父亲说:“我们病房的一位家属说自己在走廊上捡到了200元钱,他让我替他还给你。”


大爷很是惊喜,问道:“是真的吗?那你带我去好好感谢人家。” 我告诉他,对方说个小姑娘,她说了不用,会不好意思。


阿梅很感激地看了我一眼,其实她什么都知道。

次日,阿梅出院,结账的时候从押金里退了300元钱,大爷非要还给我40元,我不肯收,大爷哽咽道:“姑娘,你也不容易,你这样我心里会过意不去的。”


没办法,我只能收下,就为了让大爷心里没有负担。


结语:

穷一点,苦一点,累一点都无所谓,只有在病痛面前,让人感到无能为力,特别是对于一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而我们能做的,似乎除了面对别无它法,为了能够更好地活着,只能拼尽全力。 阿梅是一个乐观,积极的女子,在她身患多种疾病时,她仍然在努力地活着,为了给父亲减轻负担,她从不会让自己闲下来,也从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病人”,她会尽最大可能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对于伤害自己的人,她选择释怀和谅解,对于命运的不公,她选择了坦然面对。


我突然发现,贫穷并不可怕,疾病也不可怕,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可怕的是放弃自己。


真正的勇士,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但愿无论我们经历什么,每一个清晨又是新的一天,我们都能笑着对自己说:早安!




我店里做饭的大姐,今年39岁有些坡脚,她带着一双儿女来县城投奔丈夫,大姐的丈夫在工地干活,她为了挣钱补贴家用来我们街上找工作,听着大姐和我们讲述她的生活,我真的难以相信当今社会还有生活如此艰辛的人。

我家海鲜摊做伙食饭的阿姨,因为儿媳妇生孩子辞职不干去照顾月子了,店里贴了很久招聘做饭阿姨都没有招到。

我们街上有家饭店换了老板,店里的服务员和后厨里干活的都是老板自带的,原来那家饭店的人员都被辞退,在后厨里刷碗的一个大姐来我家摊位应聘做饭。

大姐当洗碗工的工资是2500,我家店里招做饭工每天只做一顿五个人的午饭,周休息一天工资是1500元。

我以为大姐会嫌工资少不能干,想不到她爽快的答应了, 同时又提出一个要求。

大姐和我说:她姓王今年39岁,老家是农村的因为孩子大了,不想让孩子一直待在农村,就带着一双龙凤胎儿女来城里投奔丈夫。

王姐的丈夫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婚后不久就来到工地上做工,王姐一个人既要带两个孩子又要照顾病重的婆婆,这些年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王姐看两个孩子一年到头也见不着爸爸几次,每次见面都很生分,她也不想让孩子一直待在村子里,就把婆婆托付给大嫂照顾,她带着两个孩子进城来找丈夫。

看着王姐手脚挺麻利,走路有着坡脚我出于关心就询问了一番,王姐说:她小时候腿受过伤导致走路有些坡脚,就是因为这个毛病她一直没有找到婆家,她33岁那年才托人介绍认识了她老公,她老公因为家境贫寒娶不上媳妇,认识王姐后两人都很满意,就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在一起生活了。

王姐婚后不久就有了身孕,她丈夫原本在家种地,为了让王姐和孩子过上好日子,他不得已离开老婆孩子来到县城在工地上做工。

王姐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孩子,还要照顾病重的婆婆,她丈夫一年到头回不了两次家,钱虽然挣到一些都用于家用和给婆婆治病,两个孩子快五岁了还没上过幼儿园也没有出过村子,王姐不想委屈孩子就带着他们来到县城。

王姐本想着来到县城租个房子,她也找份工作,再把两个孩子送到幼儿园学知识,可是她一打听才知道两个孩子的托费就要每个月两千多,再加上孩子的吃喝和穿戴每个月就要花三千多,这些钱对于他们家来说实在拿不出,而且王姐因为坡脚找了好几个工作都没有成,这让她非常难过。

好在王姐租房不远处有个饭店招洗碗工,王姐前来应聘并被录取,王姐听到洗碗工每个月有2500的工资时非常高兴,饭店老板知道王姐家里有两个孩子,对于王姐偶尔往家跑也睁只眼闭只眼,王姐对这份工作很满意,她一心想着好好工作等挣够钱就让孩子在县城里念书。

可是好景不长,王姐工作的那家饭店因为换了老板,新老板用的都是自己人,原来那家店的员工都被辞退,王姐没有了工作再找一份像之前挣钱那么多,老板事少的几乎没有,她见到我们家招聘做饭阿姨的信息就前来应聘,听到我们只给1500时虽然有些失望,不过她找不到更合适的工作只能先干着,但是她提了一个要求,让我允许她工作做完马上回家,我知道王姐家里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我也是一个孩子妈妈,我非常理解王姐的不易,当她提出这个要求时我马上就答应了。

王姐来我家摊位做饭后,真是让我省心不少,我给她定的工作时间是上午的九点到下午一点,只要做好饭收拾好厨房就可以走,王姐每天都是头九点到过了一点多再走,她不单只干厨房那一块,还把室内的卫生都给收拾干净。

我让王姐每天中午吃完饭再走,她也不好意思吃,还说就工作这么几个小时不用供饭,我看她不在这吃饭就给她装上几样菜,让她把饭菜带回家和孩子们一起吃。

我和王姐聊起她家孩子时,问她怎么不让孩子上幼儿园,王姐说她在附近的幼儿园都打听了,两个孩子上学没有低于两千的,而且幼儿园还不交什么东西,像我们这样不缺钱的人家不差那点钱,她们家拿出两三千块钱就没法生活了。

我担心王姐出来工作她的两个孩子在家不安全,就让她把孩子带过来,我店里有放货的空房间可以让孩子在那待着,王姐看我对她和孩子这么好就更加努力的工作,得空时还帮着在摊位上卖货。

入冬时,我看王姐和她的两个孩子都穿的很单薄,就给她们娘三个在网上买了几件衣服,王姐不好意思收还说我对她都够好了,让她把孩子带店里来,还把剩下的饭都让她带回家去,这又给她们买衣服她实在是不好意思要。

王姐让我把自己和孩子不穿的衣服给她们找几件就行,新衣服坚决不收,看着执拗的王姐我只得把买来的衣服商标剪掉,告诉她退不了让她收下。

王姐流着眼泪和我说:她丈夫待的工地一入冬就没有活,他只得在建材城门口当力工给人家扛东西,前阵子因为扛东西闪到腰一直在家养伤,她婆婆病重又住了医院,她又给婆婆拿了5000块钱的住院费,这些钱拿出去她已经两手空空,别说买冬天的衣服就是她丈夫再不出去工作,一家人都指望她这点工资连饭都要吃不饱了。

听到王姐的话,让我心里很不得劲,她才不到40岁的年纪看着人比实际年龄大了不少,腿脚本来就不利落还要工作和带两个孩子,丈夫又闪到腰,一家人的重担都压在她的身上,真是让人心痛不已。

得知王姐老公生病的消息,我买了一些水果和牛奶去看望,当我到了王姐出租的房子看到他们一家四口待的环境顿时一阵心酸。

当我进到王姐家时,彻底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间不足30平的平房四面漏风,屋里连个像样的家电都没有,王姐的两个孩子把手巾系在一起当玩具,为了省钱他们连煤都不舍得烧,一家四口挤在一起用小太阳取暖。窗户上沾的塑料布时间长了,一碰就碎,王姐找来一些报纸糊上,整个屋子只有一个瓦数很小的灯泡照明,屋里又冷又潮看起来十分悲凉,王姐的老公躺在炕上养伤,因为屋子冷又舍不得插电褥子他抱着一个装满热水的矿泉水瓶取暖。

看到这一幕我眼泪在眼圈里打晃,我和我老公商量,王姐挺不容易的我们应该尽所能的去帮助她,每个月除了给王姐涨500块的工资,再给她买50斤米50斤面和一桶豆油,每到换季的时候再给她和孩子买些替换的衣服。

看着王姐的两个孩子和我女儿年纪相仿,他们每天都待在屋子里玩没有上过一天幼儿园,我担心他们以后上学会跟不上,我联系到一个开幼儿园的朋友,我朋友这个幼儿园属于小型幼儿园,开在居民楼里,收费和环境不如大幼儿园但是教学和餐食很正规,我和她说了王姐家的情况我朋友心地很善良,她为了让孩子都有学上,也为了给自己园里做宣传就同意两个孩子只收一个孩子的托费,而且学特别课都免费。

王姐听到这个消息可高兴坏了,但是以她目前的条件就是两个孩子收一个人的学费也上不起,我让她放心,孩子的学费我先拿着,等她什么条件好了再给我这钱。

王姐听到我要给孩子拿学费,她由最初的全力拒绝到后来的掩面哭泣,我知道她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亲眼看着孩子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有多么无助,王姐要给我写字据,说她以后有钱了第一时间就把我垫付的学费还给我,我没有让她写,只让她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把家庭和孩子照顾好,还告诉她只要她努力了,以后就一定会过上好日子。

王姐和她老公都哭红了眼,两个孩子知道了他们也可以像别的小朋友一样上幼儿园都兴奋不已,我为了给两个小朋友做好入园准备,不仅要给他们置办一些书包和书本,还给他们两个做了在幼儿园睡觉时需要铺盖的被子。

看着两个孩子每天拉着手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我就觉得自己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王姐她老公的腰伤已经渐渐养好,为了维持生计他找了一份在工厂当保安的工作,王姐白天不用照顾孩子她一整天都待在我店里帮着干活,王姐的两个孩子在我朋友的幼儿园里待的特别好,他们俩都很爱学习,每天都能受到老师的表扬。

王姐是我见过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日子过得最艰辛的,看着王姐一家人生活的越来越好,我真替她高兴,我相信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王姐的生活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坚信在王姐和她丈夫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一家人会越来越好。

天道酬勤,祝福王姐和他的家人!




我在菜市场看到过一个女人,皮肤白皙细嫩,一米七的个头,身材苗条,跟我们单位的一号美女有得一拼。如今十年过去了,有幸在街上又遇到她,这个人大变样,身材发福,头上斑驳的白发随意扎着,旁边还散乱几根,脸上皱纹密布,比身边的中年男人明显要苍老许多。

后来,又陆续听到关于她的消息。

她叫张梅,年轻时也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美女,老公家境不错,追了她很长时间,才抱得美人归。男人家做生意,也就是常年在菜场卖菜,有了老婆,摊位继续扩大,夫妻齐心,其利断金,感情一度很和谐。

结婚后第二年,就生了一个儿子,可惜长到三岁还不会说话,到处求诊,医生给出的答案也许是隔代遗传。因为男人的家族有先天聋哑人!虽说归根溯源是男方的原因,但他们依旧把怒火发泄到儿媳身上,都暗地里咒骂这个女人是灾星。一般是因为没有一个健全的孩子生气,另外一个原因,娶这个老婆的时候花费了大额彩礼,感觉亏惨了!

从此以后,张梅的日子就难过了。婆婆本来就强势,因为以前儿媳疼老婆,自己好歹要做出姿态,现在这个女人没人罩着,还不得任人拿捏?家里的活婆婆要求张梅全包,菜摊每天要开张,一家人等着张梅回家做饭吃,难吃还骂人!

张梅有时候也想走,但看着可怜的孩子下不了决心,她想让儿子重新听见外面的声音,做一个正常人。自己没钱,无法承担孩子的治疗费用,但她也开始有了心眼,大着胆子跟婆婆谈判,要求收入的一部分由自己支配,留着给孩子看病。

开始,婆婆不同意,只是让张梅再生一个,公公明事理,平时不敢忤逆婆婆,这一次硬当家,答应了儿媳妇的要求。张梅挣钱的动力更足了,回家的时间也晚了,也忽视了老公。家里的氛围让人抑郁,被忽视的男人也无法忍受,加上看到孩子心里不爽,这个男人开始在外面逗留不归,他有人了!男人出轨过了好久,张梅才知道,还是带着孩子夜晚遛弯,意外撞见的,自己的老公挽着一个年轻妖艳的美女,举止特别亲密。

这样的场景对张梅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她没有跑上去撕打,只是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这次偶遇把男人也吓了一大跳,赶紧拉着外面的女人转身离去。第二个月两个人就平静办了离婚,男人一共补偿给张梅十万元,条件是把儿子带走,这属于一次性抚养费。男人之所以这么大方,都是因为外面的小三怀孕了,再不结婚,生下来大家都难看。这一切,当初没有人告诉过张梅。

张梅的娘家有个很厉害而且势利的嫂子,以前对她好,是想占便宜,现在落魄回家肯定容不下。张梅谁也没有说,自己带着聋哑的儿子去投奔在北京打工的表姐,表姐也是个卖菜的,一家人做一点小本生意,日子紧巴,但一个人关系和谐。张梅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在表姐家附近租一间房子,也租一个菜摊,边挣钱边找医院给儿子治病,对于孩子的父亲,张梅内心早已不抱期待,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值得托付,就算是自己老公和亲爹也是如此。

十万元真心不多,交了半年房子,租一个菜摊,买了一个小三轮车,又在租房的附近找了一个大妈每个月八百块看孩子,那是九几年,这个价钱也不多,大妈也是房东,看着她着实可怜,孩子经过这一系列的巨变,有些自闭不怎么说话,但也很好带。张梅心里着急,一定要早点挣到钱,带着孩子去做康复治疗,太晚了恐怕就耽误了,有钱也白搭。

一个年轻女人带着孩子,孤苦无依漂泊异乡,还得赚钱,日子甭提多难!好在姐夫一家人都不错,带着她熟悉流程,教她怎么选菜好卖,能赚钱,卖不掉的两家也会帮衬,渐渐地张梅上道了,生意越来越好,钱包慢慢鼓了起来。

两年以后,也就是孩子五岁的时候,张梅手里有了一笔钱,也找到了专门的医院,可以治疗康复一体的。去之前,她专门给前夫打了一个电话告知一下,毕竟人家也是亲生父亲,有知情权,再说,后续康复也是一大笔钱,如果能得到一笔赞助,自然是极好的。男人接到电话,立马就赶了过来,倒让张梅很吃惊,她发现前夫比以前苍老很多,人也没有那么张狂了。前夫给张梅带了一份大礼,一个五万元的存折,据说是前婆婆给的,婆婆让儿子带给儿媳,替自己道个歉。后来,张梅知道了前夫跟那个妖精结了婚,很快又离了,妖精生了一个女儿,但跟这家人没关系。

前夫是羞愧,也是赎罪!

治疗期间,孩子父亲一直留在北京陪伴照顾,家里的摊位只留了一个,自己爹妈足以应付。孩子奶奶说,儿子要么一家人回来,要么就别回!聋哑儿的康复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花销巨大,两口子对感情选择了回避,一心搞钱,治病。孩子七岁上学,上的特殊学校,三年后听力慢慢恢复,佩戴人工耳蜗听力大增,在妈妈的坚持下,儿子说话的声音也慢慢正常,不及普通人,但远胜过从前,让这对重逢的夫妻相拥而泣。他们复婚,也提上了日程。

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们后来又生了一个健康的女儿,送别了父母,儿子状态也越来越好,只不过说话慢了一点,稍微停顿了一点而已!孩子很优秀,十九岁那年考上了一个一本大学,看起来就是个阳光健康的优质小伙。他们俩也老了,男人在以后的日子对老婆很好,但一路走来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感谢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助听器   棒棒糖   伯伯   婆婆   幼儿园   艰辛   丈夫   家里   儿子   父亲   老公   女儿   房子   妈妈   孩子   社会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