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无地农民越来越多,他们是怎么生活的?有解决之道吗?

其实就算农民都有地,种地的收入跟不上各项开支,城镇化不断推进,物价上涨,孩子看病上学,农民老了面临的养老问题,导致种地积极性受到打击,越来越多的人进城,农村青壮年的流失,也必然威胁到粮食生产的安全。一个大国强国,首先是农业大国,粮食自足是第一要务,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种趋势才能得到改善,再也不想体会到饿肚子的那种感觉




现在这个年代跟上世纪五六七八十年代不同,那时的农民被限制在农村种地,离开农村后就没有其他职业可干,就不能生存了。

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的农民是自由职业,只要你有头脑有力气,你想干啥就可以干啥,比如去建筑工地,电子厂,还有其他轻工业厂打工,一个人城里摆摊做小生意,做餐饮业或环卫工都可求生,国家不但不会限制,还出台很多政策鼓励农民进城参加城市建设,为繁荣城市发展城市经济而做贡献,这些都是农民的求生之道,现在的无地农民在城里打工其实他们生活得得好的。




工人做工,农民种地,这是历史分工所造成的。但是由于地少人多,农民全部将生活压在土地上的人不多。实际生活中,农民普遍学会了搞多种经营。比如在种地的同时,农民学会了养猪,养鸡,种树,种花,搞塑料大棚。如今,更是在农闲之时出外打工,尤其是敢于放开土地的约束,将土地流转出去,像城里人一样进了工厂。如今,城里人能干什么农民也能干什么,(并且家里还有土地),在部分人的眼中,硬生生的将农村户口整的优于城市户口。

说农村的无地农民越来越多,是说近几年人口增加了,然而土地并未增加,个别地方还有相应的减少,是说人均耕地减少了。若问这些人均耕地减少地方的农民是怎么生活的?实际上,越是土地少的地方,农民出外打工的越多,相应的挣钱越多。那些将全部精力拴在土地上的人,经济收入未必就好了。说实在的,土地的收入比起打工,真的是微不足道,所以,人均土地少的农民也并未有过度担心,只要政策一直开放,他们相信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有解决之道吗?由于土地不会再生,即便是重新划分一下,也根除不了人多地少的毛病,千万不要生拉硬拽的将外出挣钱的农民,企图重新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之上。地少要用少量的人去耕种,而剩余人员仍然要去搞"多种经营",这也许就是社会发展的因素。




谢邀:我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因此知道是怎么回事。第一土地下户是在上世纪八十代、分田分地、包产到户就已经决定了只有当时、有劳动力的人才享有土地。2010年之后国家又出台新的政策、继续延长30不变、这样一来从八几年出生直到现在的孩子都是没有土地的。第二众所周知种地不挣钱、现在的消费很高、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钱供家里的一切开支、可以这样说在我们农村都是上了年纪的人种地。现在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农民都巴不得、自己的土地被征用。总之农村现在出现的情况是、老人种不动、年轻人不愿意种的怪圈。长此以往怎么得了啊!!!




现在农村无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主要的是9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这部分人没有土地,与国家推行的农村土地分配政策有关。那这部分没有土地的年轻是怎么生活呢?

首先来说在农村拥有土地的农民:他们的生活来源,靠的不是土地收入,大部分经济来源靠的是外出打工,创办实体,开办公司,搞运输,承包各种工程等。单纯地靠种地为生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

拥有土地的农民,由于种地不赚钱,弃地外出谋生已成主流趋势。而没有土地的这部分年轻代农民,大都分不在农村居住,都在镇上或城市买了房。他们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主要是进工厂,进公司上班为主,个别的自己做起了小生意或创办了各类私人公司,经济收入都还算不错。

面对农村现状,即使分配给这部分年轻人土地,他们也不愿去种,他们不是不会种地,而是种地的收入恐怕连给自己孩子买零食也不够。所以,他们不想要土地,有了土地也是荒废。

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大部分土地被征用,这部分农民虽然没有土地,但每年可享受到几千元的补助,比种地强多了,这样也能放心外出打工,不担心土地荒废而被人笑话,一举两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农民   农村   多种经营   耕地   大国   城里   年轻人   土地   收入   孩子   政策   地方   国家   财经   城市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