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什么内部一直高度分裂?

因为我们常常陷入一种误解,认为“印度是文明古国”。

就连唐玄奘西天取经的那个“天竺”,都被我们与印度划了等号。

其实天竺、身毒、印度,都源于“印度河”的发音,这条印度西北的河流才是印度的根本。

真正的印度概念是英国人给加上的,英国将大大小小成堆的印度土邦消灭,再强行糅合在一起,将其变成“印度殖民地”,并统治了几百年,才有了后世的印度。

第一任的“印度皇帝”其实是英国的女王维多利亚。

但印度历史上的确存在大一统的时期,如西元前324年到前187年的“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几乎涵盖了今天印度所有的地方,甚至统治了阿富汗,但它是个落后的奴隶制王国。

此段历史与中国人比较耳熟的“阿育王”有关,阿育王之前的月护王与国塞琉古王朝发生冲突,并成功击退了占据了印度一部分的塞琉古人。

这个塞琉古王朝是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出去的希腊化王朝,以波斯人为主,地域广大,包含了亚美尼亚、伊朗和部分印度,曾有千万人口。受到月护王攻击的时候正好处于国势的下坠期。

后来到了阿育王统治时期,这个新国王让孔雀王朝获得了非同一般的发展,佛教也从此开始外传。

但阿育王一死王朝就不行了,他的儿子割据对立,王朝各地也纷纷独立,这个王朝接下去传了6代,就以大臣弑君的方式覆灭了。

就这样,第一个统一印度的王朝就此消失。

弑君上位的普希亚密特拉·巽伽之后建立了巽伽王朝,这个王朝同样与西北过来的希腊化文明产生了战争。112年后,巽伽王朝末代皇帝被女奴所杀,王朝灭亡。

于是,已经成势力的婆罗门夺得王位,建立了甘婆王朝,印度也迎来了破碎的小王朝时代。

再接着就是西元200-250年的贵霜王朝,这个王朝只有旁遮普、信德、杰布塔纳等地区的统治权,印度总体上已经变成了破碎的小国状态,互相征伐,好不热闹。

这时候的历史非常复杂,因为他们就是分裂的,分为西部、东部、南部等多地区,都有若干小王国和王朝建立。

到了西元8世纪左右,印度进入了被称为“混乱王朝”的时代,以东面的波罗王朝、南面的朱罗王朝、西面倭马亚王朝势力为主的国家,与北面打成了一锅粥。

印度北面在西元7世纪的时候,因为伊斯兰教的兴起和传入,大量阿拉伯商人和军队闯了进来,他们征服了印度河的信德,将印度北面变成了穆斯林世界。

其后,穆斯林化的突厥阿富汗帝国在12世纪晚期拿下了旁遮普和恒河流域,并在随后占领了孟加拉,他们建立了著名的“德里苏丹国”。

这个德里苏丹国对印度影响非常大,他们一共延续了5个王朝,分别是奴隶王朝、卡尔吉王朝、图格鲁克王朝、图格鲁克王朝、赛义德王朝、洛迪王朝。

德里苏丹国的时间用中国人熟悉的内容表述的话,大致起始于宋宁宗开禧北伐金国,灭亡于明武宗正德年间。

攻灭德里苏丹国的是突厥化的蒙古人,明永乐年间称霸中亚的“瘸子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

巴布尔起先想继承“帖木儿大帝”纵横天下,揪着土耳其当狗打的荣光,结果他为占据个撒马尔罕,被乌兹别克人打得满头是包,无奈逃窜到阿富汗的喀布尔建立了王国,然后积蓄力量进攻了印度。

于帕尼巴特战争中击败了北印度的军队后,帖木儿也不想回到中亚了,他干脆在德里建立了莫卧儿王朝。

三百年的莫卧儿王朝以穆斯林信仰为上层信仰,印度教为基层信仰,贵族流行波斯文化,国力盛极一时,对印度文化造成了很大影响。

莫卧儿王朝的主要威胁是北面的阿富汗人,这些游牧军队在乾隆年间还与莫卧儿帝国镇守北方的马拉塔人展开过10万人的大会战,结果莫卧儿战败,首都德里都险些不保,国势也因此一蹶不振。

随着莫卧儿王朝的衰落,西方殖民者纷纷大肆侵占印度的领地,法国、葡萄牙、英国、荷兰都跑了过来。

英国人先是武装登陆孟加拉,将此地沦为殖民地,继而借此不断蚕食莫卧儿的领地。又通过东印度公司的征伐,将另一个印度大陆的强国“锡克帝国”给消灭了。

后来那些包着布头,蓄着大胡子,拿着步枪站银行门口的“红头阿三”,就是这些锡克人。虽然锡克帝国不存在了,但他们却以“锡克教”的形式延续了下来,尚武且吃素,是英印殖民者的金牌打手。

另一个金牌打手是尼泊尔人,尼泊尔的廓尔喀人山地极为勇猛,但依然逃不过英国殖民者的魔掌,变成了英国人忠诚的雇佣兵。

经过英法“七年战争”,莫卧儿王朝最终落入英国手中,末代国王将国家出让给英国,于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西元1858年成为“印度皇帝”。

“印度”这个名字也就是此时得来,英国人给予它“英属印度殖民地”的名头。

莫卧儿和锡克这两个最大的帝国落入英国之手,剩下的中小型王国也就像尼泊尔那样,纷纷落入殖民者的掌控。

无论你是什么种族,无论你是什么信仰,全都得成为英国统治下的殖民地奴仆。

英国在印度殖民地中搞了一种叫“土邦”的管理制度,由此也形成了印度独特的政治生态。

“土邦”是怎么玩的呢?土邦即土著邦国,英属印度可以不直接统治他们,但他们必须臣服英国。

通过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殖民地与土著原生的官员、贵族达成协议,允许他们保留地位和统治,享受自治权,但他们必须维护英国的殖民统治。

换句话说,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然后英国通过这种方式达成了全殖民地的管理。

一个个印度的王公、贵族、宗教领袖、家族掌门、部族势力就这样以土邦的形式,变成了英国殖民地的维护者和部分管理者。

当时英属印度殖民地有多少土邦呢?这些土邦占据了印度45%的土地和⅓的人口,大大小小的土邦多达554个。

这些土邦再加上英国人直接统辖的地盘,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British India”,即不列颠印度或“英属印度”。

庞大的英印殖民地

在本质上,英属印度各地区与土邦之间形成松散的联邦关系,英国人不在乎他们如何统治,反正殖民地就是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中,供以搜刮的原料产地。

相反,英国人还不希望土邦之间过度和睦,他们有意无意地挑动了宗教矛盾和族群、文化矛盾,不让印度殖民地成为铁板一块。

这种情况在几乎所有的英国殖民地都有出现,例如巴勒斯坦地区,英国把犹太人当打手使唤,然后再放任和挑拨阿拉伯人对犹太人的矛盾,当阿拉伯人暴起掀桌时,又把犹太人放出去镇压。最后殖民地人民与殖民者的矛盾,全变成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了。

印度后来遇到了一模一样的情况,当英国殖民者不得不撤离印度时,他们留下了一个尾巴,双方第一时间展开了血腥的大仇杀,继而形成了印巴两大自治领的分裂,形成了至今仍为世仇的印度和巴基斯坦。

土邦政治在当时也走到了末路,根据“蒙巴顿方案”,土邦在英国权利移交后可自觉加入印度与巴基斯坦,也仍可维持与英国的关系,但最后大部分都在混乱的政治局势下,选择了加入印度。

其中还有个葡萄牙占领的果阿邦,后来被印度在1961年打了回来。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印度内部如此高度分裂,整块大陆有大一统的历史,但更多的是分裂的经历。大大小小的国家拥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甚至语言都不一样,如果不是殖民统治的历史,它们相互之间根本不会有归属感。

然而印度今天也没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能做的仅仅是将印度教推广到全国,然后以一种极度混乱的多神教体系来达成信仰的统一。这样至少印度人民相互之间会有点共同的价值观。

如今的印度分为27个邦,1个首都区,6个联邦属地。印度共和国总体上属于一个联邦国家,他们的首都由“联合政府”管辖,而各邦则是自治并服从联合政府管辖。

整个印度的人种极为复杂,主要分为尼格罗人(Negroids)、原始澳大利亚人(Proto-Austroloids)、地中海人(Mediterraneans)、迪纳拉人( Alpoinarics)和印度土著人。

民族则主要分为: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泰卢固族(TELUGU)、孟加拉族(BENGALI)、马拉地族(MARATI)、古吉拉特族 (GUJARATHI)、加拿达族 (KANNADA)、马拉亚拉姆族 (MALAYALAM)、旁遮普族 (PUNJABI)、阿萨姆族 (ASSAMESE)、奥里萨族 (ORISSAI)等。

由于当年属于不同的国度,因此印度的邦区之间风俗习惯非常大,连人种、语言、服饰、饮食都有不小的差异,地方政府更是一地一做派。故而有句话叫:“印度走个横穿全国的物流都难”。

这也是为什么印度政府常年维持对外一副“雄赳赳气昂昂”做派的原因,他们必须找到一个统一的,能带动全民凝聚的核心,既要让所有印度人都为国家而自豪,又要让他们习惯于“印度”,而非什么曼尼普尔、旁遮普、吉拉特等等。




英国殖民主义者为印度留下了多党制,国大党、人民党还有共产党(马列)。印度共产党曾通过选举在三个邦胜选执政,目前只剩下南部卡拉拉邦。在偏远落后地区,依然有小股游击队。我把所谓的"内部一直高度分裂"的印度视为一个由各种政治力量组成的、看似分裂实为相互反对的高度多元化的民主国家。一直分裂,就是持续的相互反对。

尽管有"分裂"和相互反对,很多印度人认为,印度走的才是社会主义道路,上学免费、看病免费。

因此 印度的穷人所承受的压力要小的多。




印度共和国(印地语: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语: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印地语:भारत;英语:India),位于10°N-30°N之间,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大体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凉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沦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但同时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2017年6月9日,印度正式加入上合组织。

好了介绍完毕,开始回答问题,三哥家为什么一直那么高度分裂呢?

1、历史原因

印度是英国殖民时期才形成的统一,在此之前印度由大大小小数百个土邦组成,从来没有形成过统一(偶尔有个几十年的统一,例如阿育王时期,而且还不是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印度是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个政治概念”(大致意思,具体内容记不清了)。所以三哥历史上就没有统一的传统也没有统一的概念,土王没有了,但是印度人心中的藩篱还一直存在。

2、宗教原因

三哥独立那会儿蒙巴顿搞了个印巴分治,用宗教重新划分了印度,印度分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这种以宗教强行分割和整合的国家如果是单一宗教和单一民族国家还好说,但像三哥这样有一百多个民族的国家可就要了亲命了,而印度教种姓制度的压迫性又决定了它的不平等性,好嘛!三哥内部要是不闹腾那才怪呢。

3、经济原因

三哥家劳动力那么便宜为什么生产成本比中国还高呢?原因很简单:三哥到现在都没有统一税收!哦哟!税收没统一,意味着经济不统一啊,你在印度运送一车货物,过一个邦缴一次税,就给国家之间过海关似的,就这还能算的上统一?三哥家的高度分裂的根源就是经济上的不统一,各个邦各自为政,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力薄弱。再加上三哥家的奇葩民主制度,你就可以想象三哥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了,跟唐朝时候的羁縻州没什么太大区别,很多偏远邦真的是听调不听宣的。

4、民族原因

前面提到三哥家有一百多个民族,以此相对应的是上百种通行语言,而我们经常艳羡三哥的“英语”,其实在三哥家普及度也就10%左右,还主要是精英人士使用。而广大贫民所使用的语言那可真得算得上人类语言博览会了。在这种民族背景下,别说统一了,人民之间交流都成问题,所以三哥家的基本情况就是地方民族自治严重,虽然三哥政府不承认,但是人家民族聚居区也不认它这个中央政府。

5、军事原因

要知道三哥家是存在很多分离势力的,像什么泰米尔猛虎组织,什么毛派解放军,这还是规模比较大的,那种几百个人几十条枪的游击队在三哥家的茫茫大山里遍地开花。而三哥对待分离势力的办法一向简单粗暴,而手段又傻逼冲动,带来的结果是三哥的镇压行动经常被反镇压,而且国内分离势力有越大越强的趋势。

6、文化原因

三哥既然没有统一的历史,自然也就不会形成统一的文化,三哥的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不会高于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再加上三哥家奇葩的识字率(会写自己名字就不算文盲),你就可以知道庞大的底层民众有多么愚昧了(知道为什么时至今日三哥的种姓制度依然没有灭亡的根源了吧?)。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三哥引以为豪的“民主制度”,三哥的民主是怎样的呢?某天地主对自己的佃户说,都投我的票啊,投完每人20斤大米,然后这位地主就当选地方议员了……三哥家的“民主”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三哥家是不可能形成民族国家的,只能顶着个“宗教国家”的皮混个人口大国的名声。至于国家统一之类的东东,三哥表示,我先吃饱饭……

7、政治原因

三哥家除了奇葩的“民主”制度以外还有更奇葩的“门阀”制度,国家由大大小小的家族门阀控制着,多年以来所谓的选举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游戏而已,在中央是甘地、尼赫鲁家族控制着,在地方就更厉害了,几乎每个村都得有个“门阀”(封建地主啊,三哥家真心没有彻底废除封建主义,去广大农村看看,农民见了地主吻鞋子的情况依然存在)。这些大大小小的门阀控制了政权之后为了不同的利益诉求,自然是相互掣肘、相互拆台,指望这些自私自利的资本家、政客、婆罗门祭祀、地主、奴隶主形成合力,还真是想多了。所以也就别指望三哥能消除分离主义了。

综上所述,三哥的统一就是形式上的统一,国家概念上的统一;三哥的分裂却是实质性的分裂,政治经济上的分裂。三哥如今的经济发展一是靠吹,二是靠庞大的人口基数,三是靠三哥出了个邓小平式的人物——莫迪。所以说别指望什么赶超中国之类的梦想了,先真正统一国家再说吧!在这里不得不赞叹一下莫迪,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人家上台后重点办的事情就是大搞中央统一税制,了不得啊,这要是让他搞成了,三哥就可以开始经济上的统一了,只要经济上统一了,才能实现其它方面的统一,所以莫迪还真不能小瞧他。点个赞呗!各位亲!




印度历史上并没有自已建立过一个真正的统一的国家;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都是当年英属印度的一部分,都在英国统治下。所以有人说:印度,巴基斯坦,本来就不是一个国家,只是同在英国的统治下。这样一说,似乎就可以这样来理解,现在的印度,本来也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是英国的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

印度境内的种族,宗教、人种、言语,复杂到让人眼花缭乱,各民族,各宗教,包括语言等,各不相同,比如大家所知道的印度教,锡克教,伊斯兰教等,完全不同;还有复杂的种姓高低,一些印度人的国家认同感也不强,加上经济多年没有起色,人民生活长期也没有什么改善,国家也就缺乏凝聚力;所以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某些地方或者某些民族,遇到问题,动辄就闹独立,有的是示威,有的是动乱,有的直接发生武装冲突。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印度,在历史上有着浓重的一笔。纵观近代的印度,似乎找不到与文明有关的身影。

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国家,亦或者简单点,是一个奇葩的国家。印度内部存在高度的分裂,然而这种危机却一直隐而未发。



印度高度分裂的原因

历史因素/

印度已经分裂过一次,印度独立时,英国对印度实行印巴分治,按照宗教信仰,将印度分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因为两块领土不接壤,又分裂成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分裂过一次的国家,已经有了永久的分裂裂痕。



人文因素/

印度这个国家有100多个民族,并且各民族之间人数差距不大,势力较为均衡。其次,印度有2000多种语言,甚至很多印度人之间交流都存在问题。

种姓制度/

印度种姓制度有四个阶层,但是在最下面还有一个阶层“贱民”,在这种种姓制度之下,底层人不仅多,而且收入少,从事的都是辛苦的工作。

高种姓对低种姓可以肆意妄为,而低种姓只能选择承受。这就是阶级之间的斗争,存在了3000年之久,印度存在着严重的阶级矛盾。



贫富差距/

印度的70%的国家财富掌握在1%的富人手里,60%最贫困的人口掌握的国家财富不足5%。印度13亿人口,穷人占据了10亿,其中一大部分还是贫困级别。

富人过着帝王般的生活,穷人要为每日的三餐而奔波。



印度政府/

1、穷人多缴税,越富有的人缴税越少;

2、每年700亿美元军费,却忽略穷人的民生基础建设;

3、贪污腐败,把民众当成傻子;

4、处处惹是生非,不是再去打仗的路上,就是在打仗。

印度如果分裂,一点不用奇怪,奇怪的应该是印度为何到了现在还没有分裂。



印度没有分裂的原因

没有外部压力/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与美国关系不错,与俄罗斯关系不错,因为美国的存在与西方国家关系也不错,印度几乎没有什么外部的压力。

信仰的力量/

印度大部分人都信仰印度教,虽然很多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是底层人员因为宗教信仰的问题,他们并不相信命运可以改变,他们更加相信来生,这辈子命不好那就期盼来生能够投胎到一个好的家庭。



印度的教育/

印度的文盲率很高,很多底层人员没有文化,印度的教育、种姓制度让穷人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和途径。

印度的媒体、西方媒体/

西方媒体对于印度的表扬要多于批评,让印度人一直感觉良好。

印度的媒体更是不断鼓吹自己的强大与安定,加上印度政府的自信,让印度人民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伟大而富饶的国家。



印度梦/

印度邻国的关系很差,差到几乎战争不断,印度利用战争转移国内民众视线。印度也有印度梦,就是通过战争成为作强大的国家。印度自认为自己在追赶美国,在不久的将来甚至会超越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印度有成为超级大国的潜力,这是事实,只不过民众却不知道,印度缺乏成为超级大国的实力。



西方国家的辅助/

众所周知西方国家对于亚洲地区一直很看重,日本、韩国、越南、菲律宾等等国家都没能逃脱美国的掌控,但是这些国家并不能满足需要。印度也就成了西方国家扶持的重要傀儡。人傻钱还多,不仅能够为西方国家带来经济收益,还能听从西方国家的挑唆。

西方国家怎么会让印度分裂呢。



「结束语」印度内部一直存在着高度的分裂,如果某一天印度分裂了,绝对不是因为内部问题,一定是来自外部的压力。用两句话评价印度-不知所谓,无知者无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印度   印度教   德里   孟加拉   西元   土邦   巴基斯坦   种姓   王朝   殖民者   英国   殖民地   高度   民族   原因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