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滴血验亲时发现水被人动了手脚,皇上为何哈哈大笑?

因为这个时候,甄嬛与皇上正是“浓情蜜意”之时,虽然这个“浓情蜜意”是带双引号的,毕竟我们开了上帝视角,了解甄嬛内心的真实想法,但在皇上心目中,嬛嬛对她情根深种,正是彼此爱得最深切的时候!

试想一下,你和你的爱人彼此爱得深沉,突然你身边的人说“你别傻了,她和别人生了孩子,你就是个便宜爹!”

你内心是高兴还是愤怒?

你虽然有怀疑,也一定是愤怒的,因为你根本不愿意相信她背叛你这件事。如果她真这样做了,只能证明你魅力不够。试想哪个人愿意相信自己魅力不够呢?人人都情愿自己魅力无边,爱人永远忠实于自己,何况九五至尊、高高在上的皇帝!

当发现滴血验亲的水有问题时,皇帝瞬间情绪转换,大笑起来,这一段陈建斌老师演绎的非常棒!既消除了内心的怀疑,又避免了皇室丑闻,一箭双雕,怎能不笑?




皇上哈哈大笑,表面上是因为苏培盛的一句笑话“奴才没有生育能力,温太医与槿汐怎么可能是奴才的孩子”,实则是因为滴血验亲的水有问题,那么六阿哥就不会是温实初的,忍不住就哈哈大笑了!





“滴血验亲”是皇后精心设计甄嬛的,事先没有一丝信息征兆,打了甄嬛一个措手不及,情势凶险万分,如果不是甄嬛沉着冷静,脑袋瓜子聪明,早就着了皇后的道,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其实皇上一开始就没怀疑过甄嬛,他根本就没有想过甄嬛会背叛他。所以当祺贵人说“臣妾要告发熹贵妃与人私通”,话音刚落,脸上就被皇上重重地甩了一个大耳光。









但是皇后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这个精心布的局?

皇后开始动摇皇上:熹贵妃有孕入宫,继而早产,人人都说熹贵妃的双生子来路不明,并非皇上血脉。

皇上懒得理她,沉着脸说:熹贵妃的早产是夜猫冲撞,谁能预料,胧月也是八个月出生,可见传言不真。

皇后继续蛊惑:只是六阿哥是皇上的血脉,皇上对他更寄予厚望,事关千秋万代,实在不能不仔细!

皇上问她:那你说怎么样才叫仔细?

皇后终于抛出她的杀手锏了:只怕要滴血验亲。







祺贵人也赶紧再上眼药:正是因为皇上对六阿哥寄予厚望,才不能不验,否则岂非所托非人,把万里江山拱手他人。

祺贵人的这番话触动了皇上多疑之心,他最看重的就是他的江山,如果六阿哥真是别人的孩子,那真是把万里江山拱手他人了!



皇后见皇上松口,立即让人去“准备”滴血验亲之物。

甄嬛流着泪作最后的努力:皇上要验,是疑心臣妾了?

皇上也觉得此事太离谱,安慰甄嬛说:嬛嬛,只要一试,便可还你和孩子一个清白。



皇后当然不敢用皇上的血去验,一是皇上的龙体不可损伤,二是,皇后根本就不知道孩子不是皇上的,她的初衷就是构陷甄嬛,所以才把罪名安在温实初头上,她在水中动了手脚,所以不论把这个罪名安在谁身上,都会成功。

但是,正因为不用皇上的血验,用温实初的血验,甄嬛悬着的心就放下了,因为孩子压根与温实初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

碗中六阿哥的血与温实初的血融在了一处,盛怒之下的皇上把手中的佛珠摔向地下,珠子散落一地,甄嬛这才望问碗中,惊讶的说“皇上,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皇后趁着皇上在盛怒之下头脑不冷静,立即不顾皇上在侧去发号施令:大胆甄嬛,还不跪下!

甄嬛强硬地说:臣妾无错,为何要跪?

皇后厉声道:血相融者即为亲,你还有什么可辩驳?来人,剥去她的贵妃服制,打入冷宫连同孽障一起给我扔进去,温实初立刻杖杀。

甄嬛也大声道:谁敢?

皇上捏着甄嬛的脸颊说:朕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如此待朕?



敬妃过来要劝止皇上,皇上用力推向她,敬妃一个踉跄摔倒在地。

(祺贵人得意地冷笑)

皇上把甄嬛拖到碗边说:你自己看!



正是皇上的这句话提醒了甄嬛,既然孩子不是温实初的,血怎么会相融呢?甄嬛抓起苏培盛的手刺破,血立即与碗中的血相融,甄嬛大叫:皇上,这水有问题,任何人的血滴进去都会相融!

这句话也提醒了旁边的崔槿汐,孩子是谁的,她最清楚,机敏的槿汐立即刺破自己的手指,血滴入碗中,四人的血融在一块。

槿汐也大叫:这水有问题,娘娘是清白的!






苏培盛故作一脸懵逼的样子说:这不可能,奴才没有生育能力,温太医与槿汐怎么可能是奴才的孩子?

皇上听完苏培盛的话哈哈大笑:“朕知道”。温实初蘸了一下碗中的水尝了一下说:此水有酸涩的味道,是加了矾的缘故,虽非亲生父子,也可相融,若以清油置于水中,虽为亲生父子也不可相融呀!

甄嬛望了一眼皇后:此人居心之毒可以想见!



皇后瘫坐在地

苏培盛亲自去端了一碗清水,六阿哥与温实初的血再次滴入碗中,自然是不能相融。

甄嬛流着泪对皇上说:皇上验过,疑心尽可消了吧?

皇上赶紧安慰:嬛嬛,朕错怪你了,朕不再疑心。

甄嬛一字一顿地说:臣妾此身从此分明了!(甄嬛这是在提醒皇上以后不要再有这样的事发生)




在这场滴血验亲中,甄嬛只要有一丝的畏缩闪避,皇上就会疑心,而甄嬛的态度一直是强硬。还有甄嬛的临危不乱,遇事冷静分析也是制胜的原因。而皇后选定的目标是温实初,也更加坚定了甄嬛知道皇后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构陷,从而打败她的信心。




《甄嬛传》中滴血认亲这一幕戏,算得上是惊心动魄,无数的转折都发生在其中。之于甄嬛一党来说,这场皇后所准备的大戏,稍有不慎就会走向灭亡的结局。

祺贵人揭穿甄嬛与温实初有私情,为此带来了三个证人作为证据。那么对于这三个人的说法,皇上到底是否相信了呢?

其一,玢儿仅仅只指出了温实初与甄嬛青梅竹马,温实初曾经对甄嬛提过亲。

玢儿,曾经是甄夫人身旁的第一大丫环,称得上是甄府的旧仆。只可惜,一夕之间甄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的奴仆都被充公变卖,玢儿也是其中之一。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运,玢儿被瓜尔佳氏买了回家,也就是祺贵人,更是被嫁给了一个小厮。

面对玢儿的出现,勾引起甄嬛对于她的记忆。只见,每当祺贵人气势嚣张的让玢儿说话时,玢儿都处于一种畏畏缩缩的状态。本身玢儿的出现是为了证明甄嬛与温实初有私情,可她的表现,无法让人信奉甄嬛与温实初有问题,反而让人觉得她是被祺贵人威胁,这才不得不露面去指证自己的旧主。

玢儿出面,她重点话语表达的意思只有一句话,那便是在选秀的半月前,温实初曾私下去向甄嬛提亲。她的这一句话,不由得让人想到缠绵恩爱的情人,一方不得不入宫选秀,另一方则入宫默默地守护对方。这样的爱情故事凄美又美好,正当众嫔妃都在那里展开联想之时。

端妃的一句话,将玢儿的言语,带回了现实。“那熹贵妃是否答应”,既然没有答应,那么多说两人只不过是从小认识。如果甄嬛与温实初真的有私情,那么当年甄嬛就应该答应他,不至于到宫中又发展出来感情。可以说,这第一个证人的言行,并没有过多的说服力,玢儿直接退出了这场作证的舞台。

其二,斐雯将整个作证拉上了正轨。

如果说玢儿的言论,不过是揭示了温实初与甄嬛青梅竹马,那么斐雯可一点都没有对甄嬛留下情面,身为永寿宫的宫女,她的身份在某种程度上就有着极大的确定性。

为何斐雯会选择背叛甄嬛,这就要从甄嬛生下双生子后,身边无论是宫女还是太监都悉心照料。而斐雯打开的窗户使得甄嬛受凉,在她的辩解下,最终被皇上罚了二十个耳光。

皇后恰恰看到斐雯满脸通红地站在院子中,让剪秋与对方聊聊,聊了什么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自从那一天起,斐雯就背叛了甄嬛,投靠了皇后,这就有了斐雯出面去证明甄嬛与温实初有私情。

只见斐雯指出自己看到甄嬛与温实初两人四目相对,彼此之间流转的是情谊。温实初的衣袖上还有着一朵小小的五瓣竹叶。先不说,斐雯所说是真是假,就拿她说的情节如此细致精准,很难不让人想到些什么。

温实初衣袖上的确有五瓣竹叶,这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她所说言语的真实性。可这个人证,真的有着如此大的真实性吗?自然是不可能的,在《甄嬛传》中皇上的记忆力,非常好,他必定不会忘记这个宫女,是当时他为了给甄嬛出气,而惩罚的宫女。斐雯的来势汹汹,更像是一种挟私报复,一个人单方面的言论,如果没有明确的证据,又怎么可能令他人信服。

甄嬛的正殿紫檀桌上的花瓶,直接将斐雯问的无话可说。一个连平日中天天都要擦拭的花瓶都无法记住的人,又怎么可能完全清楚甄嬛与温实初次次偷情的时间。可以说,斐雯的作证不仅没有将甄嬛拉下水,反而将整个事件引导上另一个方面。

一个小小的宫女,都敢于去诬陷贵妃,她的身后必定有更大的阴谋。眼见,斐雯错误百出,安陵容急忙将整个局势向下引导,再让斐雯说话,不仅没有成效,反而很可能会暴露阴谋。

其三,静白的出现,是最有确定性的证据。

相比于上面两个证人,都是宫女,她们很可能会受到他人的要求,而进行告发甄嬛的行为。可静白不一样,她是一个出家人,出家人在很多人心中,就是那种从不说谎话,诚实守信的人。甄嬛一见静白出来,便知事情不妙,所以在静白开口前,甄嬛提前向皇上点出,她与静白有仇,曾经让静白挨过板子。

静白,可与上面两个证人不一样,第一个畏畏缩缩的,话都无法说全,第二个则一被问些什么东西,就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回答。可静白则给予大家讲述了一个半真半假的故事,她称平日中甄嬛的门都是掩着的,还有着两个侍女在门口看着。温实初曾经前往甘露寺,可是留下过出宫记录的。静白的言论一出,一个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甘露寺幽会的故事就这么展示在我们面前。

面对这一系列的证据,皇上只是面无表情地问了甄嬛一句话“你有没有”。可以说,祺贵人告发甄嬛,这一系列的证据,都并无实锤的存在。

皇上在来到皇后宫中难道丝毫不清楚现下的情况吗?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以苏培盛与皇上相伴多年的贴心,必定早就将一切都告知皇上,皇上所想要看到的是,祺贵人清晰的拿出证据证明甄嬛出轨,而不是这么一直不明不白,翻来覆去的,永远都是这几句话。一方面,是心爱的女人,另一方面是一个并非最爱的妃嫔,皇上选择听从哪一方的观点,都并非意料之外。

后来滴血验亲一事的水有了问题,让皇上将对甄嬛的怀疑之心放了下来。为了弥补甄嬛,皇上更是将这几人都交由甄嬛处置,祺贵人也落得冷宫残生的下场。

本质上来说,这场滴血认亲之戏中,皇上即便怀疑甄嬛,在明面上他也不能够表示出来,否则皇家的颜面将荡然无存。




《后宫甄嬛传》滴血验亲,皇后设局,温时初蒙冤!甄嬛反败为胜!

滴血验亲分别有两次,第一次皇帝怒第二次皇帝笑,可怜的皇帝被女人们耍的乱了心智不能分辩是非。皇后想一人独占恩宠拼命的陷害后宫妃嫔,尤其是甄嬛复宠后又生下了双生子弘曕和灵犀,更是让她嫉妒的发火,她更担心将来弘曕继位为王没有她的位置。于是皇后联手傻白甜祺嫔设计陷害甄嬛,摆出来滴血验亲的局,让皇帝愤怒进而废了甄嬛!

滴血验亲的依据就是:不同的血滴入水中,血相融者为亲!皇后命人端来一盆水分别取温实初与弘曕的血滴入水中,当两人的血慢慢的融合在一起时皇后推波助澜高声惊呼:"甄嬛你这个贱人,竟敢私通温实初诞下野种?来人啊把这个贱人推下去给我斩了"?皇帝怒不可遏一手扯断了手中的佛珠跳到甄嬛的面前,他面目狰狞眼睛燃烧着怒火,一把掌狠狠地扇在甄嬛的脸上,甄嬛站立不稳倒在了水盆旁,手捧有血的水盆将自己的情绪稍作调整,声音哽咽着:"皇上!这水有诈,里面有白矾"!这话提醒了跪在一旁的温实初,他连忙对皇帝说:"医书记载若血滴入混入白矾的水中,非至亲血也相融,若血滴入混有清油的水中亲生父子也不相融"!

崔槿汐抓住苏培盛的手用针刺破,也将他的血滴入水中,片刻所有的血都融合了。苏培盛还不忘搞笑:"皇上啊!你是知道的我早就是废人了,崔槿汐怎么会是我的孩子"?皇帝大手一挥:"重新换水再验"!水重新换过后弘曕与温实初的血在水中没有融合。皇帝如释重负哈哈大笑,他转身搀扶起甄嬛安慰道:"嬛嬛错怪你了"!甄嬛犹如雨中的梨花娇艳又凄冷,她幽怨的眼神让皇帝不忍直视,皇帝矛头直指皇后:"联记的你颇通医理,验血的水是你准备的"!皇后害人之心显而易见她连喊冤枉,皇帝不容她分辩:"联累了,一切交由熹贵妃全权处理吧"!皇帝关心的是自己是"戴绿帽子",弘曕是不是他的孩子?一切"水落石出"皇帝很满意自然会高兴的大笑了!

皇上以笑掩饰内心的尴尬,其不知甄嬛在心里乐开花,只是没有带在脸上,又赢了皇后一局,验血事件让皇后失去了管理后宫的权利,还将她的助手祺嫔除掉,皇后犹如折翅的鸟儿,以后更没有胜算的机会了!后宫女人争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甄嬛善于拉拢人心得到多人的帮助,温实初、崔槿汐、苏培盛……都对她忠心耿耿誓死追随,"得人心者得天下"甄嬛赢得最后的胜利!




滴血验亲,是《甄嬛传》中最扣人心弦的故事。

我们被这段紧张的情节所吸引,很自然地会被带入到甄嬛和双胞胎未来的走向;

皇后与祺嫔,对甄嬛宫斗的布局;

甄嬛及甄嬛党对皇后的反击。

就会忽略到这一段故事的另一条线索,就是当滴血认亲一开始,皇后就已经抛弃了祺贵人这个棋子……

一.皇后的布局


读者可以很清晰地就看清楚,整个滴血认亲事件,就是皇后对甄嬛布的一个局。

因为读者站在上帝的视角,《甄嬛传》中交代得非常清楚,温实初与甄嬛真的是清清白白,甄嬛的龙凤胎是和果郡王生的。

很明显皇后不知道这件事,如果皇后知道真相,那么别说除掉甄嬛,就是连果郡王也一起除掉,都轻而易举。

只可惜皇后不知情,如果光凭布局去除掉一个对手,则需要细细地思量。

皇后为了布这个局,花费了巨多的心思。但皇后只是为了除掉甄嬛吗?

绝对不是,皇后的背后还另有深意。

为了布下这个大局,皇后从龙凤胎一出生就开始收网。

甄嬛产后,宫女斐雯忘了关窗,因为这件事情宫女斐雯被责打。


从那一刻开始,皇后身边的剪秋就盯上了斐雯。

挨打后的斐雯自然不满,会对甄嬛心生恨意。而她的恨意,自然很容易被皇后所收买、利用。

但皇后实在是太心急了,宫女斐雯不是甄嬛的心腹,她对甄嬛的了解有限,这样一个人完全不具备击垮甄嬛的条件。

皇后还撒了一个大网,曾经在甄嬛一家人被皇帝流放后,让棋子祺贵人的家人,买下了甄家被发卖的旧仆人。

祺贵人还用自己的权利,说动了尼姑静白为她作证。但这个静白对甄嬛更不熟悉,甄嬛到凌云峰之后的日子,同静白毫无交集。

这样温实初同甄嬛自幼相识;加上甄家仆人的指证;再加上宫女斐雯敲边鼓;再加上静白可以证明,温实初在甄嬛到甘露寺的日子里去看过她,看上去形成了一个,可以指证甄嬛同温实初私通的完整证据链。

可这样的证据链,也只能骗骗愚蠢的祺嫔。

甄嬛同温实初自幼相识,又向甄家提过亲,可那又怎么样?

如果这样也可以成为指证嫔妃私通的证据,那么就意味着,所有的嫔妃皇后想整谁就整谁!

谁家没有三亲六故,如果被提过亲就可以被指证私通的话,这件事情足以让后宫嫔妃人人自危。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就算不是甄嬛党,也会为甄嬛说话。

所以甄家仆人玢儿的证言,根本不足为证。

斐雯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这样的几个人物,根本搬不倒甄嬛。

静白则更是一个不足为虑的角色,温实初去甘露寺看望甄嬛,是沈眉庄求过太后的。太后这棵大树,足以罩住甄嬛。

那么皇后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此时只能认为皇后的目标不只是甄嬛,是甄嬛和祺贵人。

嫔妃私通,绝对是件令皇室颜面大失的大事件!

如果真地想告发嫔妃私通,应该怎么办?

应该到无人之处与皇帝密谈,这样才能保证皇帝的颜面。

当然这样的事情,愚蠢的祺贵人无法想到,可心思缜密的皇后一定能懂。

但是皇后没有告诉祺贵人。

于是祺贵人就选择了在众目睽睽之下用,瓜尔佳氏全族的性命去发誓,告发甄嬛私通。

皇后究竟想做什么?


当一个嫔妃在众目睽睽之下,告发皇帝的嫔妃私通,皇帝必然会觉得颜面大失,因而丧失理智。

人在丧失理智的时候,就有可能做过激的行为!

因为利用真正的证据,皇后扳不倒甄嬛。所以皇后只能刺激皇帝做出过激行为,来将甄嬛一招毙命。

等到皇帝清醒的时候,会怎么办?

第一件事情,就会拿祺贵人和瓜尔佳氏全族岀气。

这样皇后就既掉了甄嬛这个眼中钉,同时也让知道她很多秘密的祺贵人直接闭嘴,而且是让她的全族闭嘴。

皇后的狠辣与腹黑此时尽显,可皇后百密一疏,滴血认亲事件的节奏,并没有按照皇后的想法去发展……

二.皇帝的看法


皇后毕竟只是一个深宫妇人,考虑事情只按照与嫔妃宫斗的方式去考虑,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皇帝的看法。

皇帝本来就是一个阴险、多疑之人,可他也是一个有感情之人。这就是人性的复杂之处。

当甄嬛去甘露寺后,经历了离别的皇帝,已经明确自己对甄嬛有真感情。

这份感情,绝不是小小的祺贵人可以比拟的。

当时的皇帝是怎么想的?

当时的皇帝,对甄嬛的龙凤胎没有丝毫的怀疑。

可是出于皇帝的多疑,他又必须要选择当众滴血认亲,以证实孩子的血统。

在皇帝的内心里,他期望甄嬛对他忠诚,更希望两个孩子本就是他所生。

而那个时候的甄嬛呢?

当听见祺贵人告发她私通后,她已经紧张到无以复加,却又必须要故作镇定。

当甄嬛听见祺贵人告发的,是她她与温实初私通时,甄嬛立刻放松下来。

她和温实初本就是清白的,真的假不了。

就算古人真的相信滴血认亲的准确性,甄嬛也不在乎她的孩子同温实初滴血认亲。

甄嬛真正害怕的,是皇帝亲自来滴血认亲,因为孩子不是皇帝亲生的;

可皇后真正害怕的,也是皇帝亲自来滴血认亲,因为在皇后的眼里,甄嬛孩子有极大的可能,是皇帝亲生的。

所以让孩子同温实初滴血认亲,是两方面共同认可的一件事情。

当二人的血相融那一刻,甄嬛立刻判定水有问题。因为她太清楚孩子的生父是谁,孩子是果郡王的,并不是温实初的。

而这件事情,槿汐也心知肚明。

所以她马上把自己的血,滴到了碗中,如她所料,血也相融。

而甄嬛也马上把苏培盛的血滴到了碗中,如甄嬛所料,血也相融。

这时人精苏培胜,自然知道如何打破僵局:

这不可能,奴才没有生育能力,温太医与槿汐怎么可能是奴才的孩子?

苏培盛是皇帝身边的老太监,他自然懂得什么时候需要他去打圆场。

苏培胜这句话一说,就意味着甄嬛同温实初是清白的;同时也意味着,秽乱后宫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

果然,话一说完皇帝就哈哈大笑。

让一个皇帝承认自己的后宫嫔妃争宠,比让一个皇帝承认,有人给自己戴绿帽子要容易得多。

之后甄嬛开始真正地反转,她借力打力,首先除掉了静白,为自己立威,

更是间接地,除掉了祺贵人。

然后将目标转向皇后,因为水是皇后派人准备的,所以皇后在责难逃。

这一次虽然没有扳倒皇后,却让皇后身边的重要宫女绘春进了慎刑司。

这时只要甄嬛不触动皇权利益,甄嬛对所有人实施的惩戒,皇帝都会默许。

因为皇帝急需要将滴血认亲这件皇室闹剧,转化成为一场整肃后宫的行动。

皇帝要时刻保持自己九五至尊的威严,这就给了底下之人揣摩皇帝心思的机会,甚至连他的笑都会有人利用,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皇上   臣妾   都会   嫔妃   阿哥   奴才   宫女   贵妃   后宫   贵人   哈哈大笑   皇后   手脚   证据   水中   皇帝   发现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