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一新生入学,揭开了太多家庭的无奈和自卑?

现代社会进步越来越快,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物质上的悬殊在大学校园里展露无遗。回想二十多年前的大学生活,倒没有现在这么显著。

二十多年前在武汉上的大学,同寝室四个女孩,A女孩是武汉本地人,家里条件最好,独生女,父母做工程的,家里拆迁分了六套房。在手机还是稀罕物的时候,她已经换了几个诺基亚。每周都要回家领生活费,一周一百。

B女孩是浙江人,父母普通工人,但因为独生女,吃喝用度基本无忧,属于小康水平。生活费400一月。

C同学是湖南人,父亲早逝,母亲一人带着三个孩子艰难生活。具体多少生活费不清楚,每年都会申请贫困生补助。

我来自小县城,家里孩子多,也比较拮据,大学毕业时才能买上手机。生活费300一月。

食堂米饭一毛五一两,馒头两毛一个,三块五能吃上红烧牛肉,所以虽然一个月就三百,但也够解决温饱问题了。我们宿舍四个人虽然经济条件不一样,但关系很好,那时候不像现在学校吃的东西五花八门,我们基本都是吃食堂,偶尔聚餐也是学校小餐馆AA制,所以感觉不到经济差异所带来的自卑心态。

能上大学都很珍惜,没有太多物质上的攀比,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学习上。特别怀念那年一起备战考研的时光,每天早六晚十,互相督促,彼此帮助,最后全都得偿所愿,顺利上岸。回头想想,如果没有室友并肩作战,可能结局会大不一样,良好的同学关系就是要互相成就,一起往好的方向前进。

毕业以后A同学留在武汉,和大学同学结婚,收着几套房租,过着悠哉悠哉的日子。B和C都去了上海,B在研究院做科研,C在大公司奋斗,天天加班,年纪轻轻已是满头白发,但她收入最高。机缘巧合之下我留在南京,晃悠晃悠就过了快二十年。

现在的大学校园就是个小社会,物质上的差距比较大,家庭条件好的一个月生活费三五千不在话下,手机电脑全是最新款,衣服鞋包也跟着潮流跑。家里不那么宽裕的可能生活费也就一千多,将将够解决温饱。看着别人要啥都能满足,有些同学心态就崩了,所以出现了各种网贷、校园贷等一系列超前消费的产品,刚好能暂时满足部分孩子的虚荣心,缓解他们的自卑感。

不可否认,良好的家庭条件确实能给孩子帮助不少。就如A同学,毕业后不用愁房贷,找的工作随心所欲,生活也轻松自在。而C同学没有坚强的后盾支持,完全靠自己打拼去获得,虽然也在上海买了两套房,但付出的努力是我们几个不可企及的。

但大学里的自卑感其实都是自己找的,学校主要还是学习为主,生活费的多少只是各个原生家庭情况不一样造成的,如果觉得经济拮据,可以好好学习拿奖学金,也可以周末做零工赚钱,不能只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把所有的经济压力都抛给父母扛着。

未来的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好好努力,学有所成,才是正道!




读大学时我们寝室6个女孩子分成4个阶层,现在具体来说说:

一、家庭条件非常好的白富美

1.我们寝室室长A,父亲北方人,母亲贵州人,A身高遗传了她父亲,有173,却长了一张娃娃脸。

A的父亲以前是国企职工,后来下海经商,创立了一个建筑公司,专门盖房子。

A的家庭条件非常好,地级市有大别墅,高中读的是贵阳的私立学校,学费一年就要10万元。

2.室友B,深圳人,父亲是某公司高管,深圳三套房。

B从小就被富养,据她自己说,她六岁时父亲就带她去新加坡出差了。

B的英语非常好,读书很认真,她的目标是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

二、出生公务员家庭的普通女孩

我的上铺C,父母是县城公务员,县城有房两套,在当地算是有头有脸,但在贵阳无房。

C性格温和,彬彬有礼,目标是毕业后考老家的公务员。

三、乡镇做小生意的

另一个室友D,家里是黔南州某乡镇的,父母经营调料铺子,生意不错,但是起早贪黑。

D很懂事,有点小抠,出去吃饭不会主动开钱。

四、来自农村的女孩

来自农村的有两个:我和E,我们家里都是农村的,家庭条件都很艰苦。

我家有五个孩子,都在读书,所以穷。而E父母身体都不好,她父亲还靠着拉板车供她和妹妹读书。

说说我们的日常:

A和B是特别铁的闺蜜,她们经常一起逛街,一起讨论明星和化妆品、包包、衣服等等,都是我听不懂的。

记得有一次,他们俩去市区逛街,A花了1000元买了一顶帽子,B花了2300元买了个包。

我和E听到以后都惊呆了,毕竟那个时候我的生活费才600元一个月!

C和D关系也不错,可能是因为C这个人比较软弱,也比较大方,她和D出门总是开钱买单。

我和E就不同了,为了挣钱,下课以后我们俩总是奔波在挣钱的路上,而且E是给人发传单,而我是给别人当家教,所以我和寝室其他女生也几乎没有什么特别亲密的来往。

我们寝室虽然不像别的寝室那样团结,但是好在大家也没什么矛盾,而是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你不管我,我也不管你。

直到第一个学期快结束时,我们学院搞寝室文化建设大比拼,这次大比拼让每个人的阶层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首先是A,她很喜欢参加这种活动,于是她很热情地设计了一个方案,要求我们每个人出200元购置所需要的东西

200元对我来说不是小数目,相当于我10天的生活费,她提出来时,我心里有些不乐意,可是又不好意思说,只好勒紧裤腰带拿了200元给她。

可是那天晚上她去向D和E要钱的时候却遭到了拒绝:D家里是乡镇做小生意的,她深知父母挣钱的不易,所以平时很抠,也很节约,每顿饭只花4元钱。D直接说,你们要搞就搞,反正我没钱

E更穷了,每年都要靠学校减免一部分书学费以及自己打工赚钱才能继续上学。D说:可以改变设计方案,降低成本。

A听到D和E拒绝了她,气得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说:不过200元而已,其他寝室每个人要拿500元!你们不出钱寝室肯定要得倒数第一,真是一点集体荣誉感都没有!

我觉得A的话说得重了,赶紧劝她,说不如采取E的建议,修改一下方案,这样大家都能接受。

A却哼了一声,说:改什么改?她们不出钱,我出就是!

D和E不说话了,她们或许默认了A出钱的想法。

就这样,A拿着自己出的600元,加上我们其他人出的600元,下课以后亲力亲为,把寝室布置得很好看,还添置了穿衣镜等等,最后也得了二等奖。

A很得意,每天在寝室里说自己出钱出力才得了奖,我们也都很高兴,D和E却很沉默。

这件事也让我们寝室分崩离析了,到了大二,D和E就申请调换了寝室,她们那个寝室的条件都差不多,所以相处得还比较愉快。

而我每天忙于学习和打工,倒没有特别为人际关系而烦恼。只是有时候会自卑,毕竟自己辛苦打工一个月才能挣到A一顶帽子的钱。

如今我毕业已经10年了,说说大家的现状吧:

A大学毕业后考研失败,进入了一个中专学校当辅导员,谈恋爱时她也不看对方经济条件,嫁给了一个北方人,小伙子挺帅,就是家庭条件很一般。

A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她儿子2岁的时候查出一种罕见的病,需要花很多钱,她和她老公辞了工作,回老家和她父亲一起做生意。

这些年建筑行业生意不太好,因此也有些拮据,不过她父亲底子厚,给他们全款买了房子和车子,孩子治病的费用也全包了,所以日子过得还不错。

B如愿去留学了,回深圳以后进了一个高中当老师,挣的钱不多,曾感叹到了退休也不一定能挣得回留学的钱。

后来她跳槽去了一家投行,如今月薪30000多了,嫁给了一个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管,日常就是晒包晒车,是职场精英+富太太。

C考了老家的公务员,嫁给了一个公务员,和父母住在一个小区,房子车子也都是全款,小日子过得很闲适。

D进了一家国企,这些年她父母不卖调料了,靠着以前挣的钱盖了一栋自建房,后来被拆迁,竟然在县城分了7套房子!D如今也大方了,好几次邀请我们去她家玩,还说要包吃包住包车票,只可惜大家都很忙,没有机会去。

E是我们几个中混得最好的,她毕业后考进了银行,靠着自己的奋斗,如今已经当上了某支行的行长,在贵阳买了两套房。

E的老公很一般,家里也是农村的,是卖车的,不过对她很好,很顾家。

至于我,应该是最普通的那一个,在国企上班,年薪才15万,每个月还得为房贷发愁。

读书的时候,我听过一句话“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实际上,我们毕业已经十年了,大家也都已经30多岁了,人生基本定型,我才发现,就算我再奋斗18年,也不能和ABCDE坐在一起喝咖啡,我也住不上她们的房子,开不起她们的车子。

前两年,我会不甘,会失落,会自卑,但是这些年,我想通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要和别人比,要和自己比,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人生就不是停滞不前的。

有句话说得很好:“愿你想要的都得到,得不到的都释怀”,共勉之。




我们宿舍四个男生,有三个男生来自外省,一个江苏的,一个黑龙江的,一个河北的,只有我是本省的,同时,我也是四个男生中,家庭条件最差的。

大一入学那天,我们宿舍,我是最先去的,由于距离大学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我很多东西都没买,高中时用过的盖絮,垫絮,被套床单,我洗洗晒晒接着用。

我到宿舍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宿舍卫生做一遍,卫生做好后,我把床一铺,把床下面的书桌整理好,把我用了几年的联想笔记本电脑,放在桌子上。

高考时,爸爸说,如果我考上本科,就给我从换个新电脑,可是我高考完那个暑假,妈妈就被检查出癌症中期。

为了给妈妈治疗,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我大学的报名费还是申请的助学贷款,所以买电脑的事,我也不会去考虑,电脑只要能用不卡就行。

中午我吃过午饭 ,回到宿舍休息了几分钟,另外几个室友也陆续来了。

先来的是江苏的郑浩宁,他是一个人从家里坐飞机来学校报名的,他说他是一个比较独立的男孩,从初中开始就是一个人上学,放学,从没要爸爸妈妈接送过。

第二个来到宿舍的同学,是黑龙江的陈程,他是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学校报名的,他爸妈陪她他来的目的是,想借此在湖北旅游几天。

最后来到宿舍的同学是河北的秦源,秦源也是他爸妈陪着来的,不过他们是自驾车来的。

宿舍的同学都到齐后,我们四个人做了互相介绍。

陈程的爸妈和秦源的爸妈,在宿舍聊得火热,像许久未见的老朋友。

下午到饭点的时候,陈程的爸妈非要请我们另外三个同学及秦源的爸妈出去吃饭,我当时就想,是不是有钱人都这么热情。

在饭店吃饭的时候,我显得比较拘谨,陈程的爸妈和秦源的爸妈依然聊得火热。

吃完饭,程陈的爸妈和秦源的爸妈就要回酒店休息。

在他们回酒店时,陈程的妈妈说:“你们几个孩子,来自五湖四海,能分在一个宿舍,也是缘份,不要闹矛盾,以后有什么事要互相帮助,你们以后就是好兄弟。”

听着陈程的妈妈说这句话,感觉特别温暖,可以看得出阿姨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女人。

我们几个人,都答应阿姨:“好好好,我们以后就是好兄弟,不会闹矛盾,有事会互相帮助。”

阿姨开心的笑了笑:“这我就放心了。”

过后才知道,阿姨为什么讲这句话,因为陈程特别调皮,上中学时 ,经常和班上同学吵架,班主任没少叫家长,他爸妈都怕了他。

阿姨叔叔们,各自回酒店后,我们四个人一边聊天一起回宿舍。

在回宿舍的路上,陈程说:“我妈妈特别啰嗦,她永远担心我长不大,她说的话,你们都不要往心里去。”

陈程刚说完这句话,郑浩宁就接话道:“有妈妈啰嗦真好,我想要妈妈啰嗦,都没妈妈啰嗦呢!”

郑浩宁说这句话后,我们几个都沉默了,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当天晚上,我们几个人在宿舍,很兴奋,聊了很久很久,一直到凌晨三点才睡觉。

我们主要就是聊一些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聊一些高中时发生的趣事。

也是在那天晚上,我才知道,我们宿舍四个人,完全来自不同的家庭。


来自江苏的郑浩宁,他爸妈在他7岁时就离婚了,他是跟着爸爸生活,爸爸是一名医生,后来他爸爸再婚,后妈和他关系也一般。

他亲妈再婚后,嫁到外省去,很少回来看他,他和亲妈从上初中后就没见过面。

后妈和他爸又生了一个孩子,他从上学,爸妈就没接送过,他独立能力特别强,不过他不像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什么心理问题,他很乐观,也很爱帮助人 。

由于他比我们大几个月,我们在宿舍,一直叫他老大,当然,有什么事也经常叫老大帮忙。


来自黑龙江的陈程,陈程的家庭最优越,他爸是哈尔滨比较出门的一个私企老板,他们坐飞机来报名时,都是坐的头等舱。

说了不怕大家笑话,陈程穿的那些衣服,鞋子,都是外国牌子,我听都没听过,更不要说见过。

更夸张的是,他暑假才考完驾照,他爸就给他买了一辆30多万的新车。

这个家伙虽然有钱,但特别低调,我们都说他,怎么不把车开来上学,他说人要低调,学生就要有学生样子。

宿舍有这么一个富二代,没少蹭他的饭,每次我们几个出去吃饭时,去时说好AA制,可是付账时,陈程就是不让我们付钱,要是我们付钱,陈程就会说我们没把他当好兄弟。

富二代真的是霸气,他都不把钱当回事,不像我们,每个月的生活费,都要计划着用。


来自河北的秦源,秦源他们家,经济条件也比较好,虽然没有陈程家富有,可他家也是家境殷实。

秦源穿的也是一身名牌,不过他穿的名牌,虽然我没穿过,但我认识。

他们家是书香世家,他爷爷退休前,是他们当地一所高校的校长。

还有他爸是一名公务员,她妈是一所高中的教导处主任。

秦源说,他没遗传到他家人的高智商,要不然最低能考一所211大学。

书香世家的孩子,真的很有礼貌,很有教养,秦源在宿舍里和我们聊天,都是客客气气的。


最后就是我,我们家是条件最差的,我没穿过名牌衣服,没买过名牌鞋子,就我那个旧电脑,还是我考上高中时,舅舅买给我的。

我们家情况比较特殊,爷爷瘫痪了几十年,妈妈在我刚高考完,又检查出癌症,家里的经济一下陷入绝境,家里的生活开销,妈妈治病的钱,全靠我爸一个人去赚,爸爸是一名货车司机,工资也不高,他压力真的很大很大!

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我上大学,用的都是旧东西,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开学前,备好了新手机,新电脑,就连床上用品,都是我高中时用的。

刚开学的那天,说心里话,在宿舍见到他们三个同学时,我真的有点自卑,特别是下午一起出去吃饭时,我连话都不好意思说。

可是,慢慢的和几个室友相处下来,我觉得他们很好,我们宿舍,没有出现过其它宿舍排挤某一个同学的事,我们平时相融洽,星期天,我一般要去做兼职,他们要出去饭,都会等我下班,一起出去,我们就像阿姨口中的好兄弟一样。


写在最后:

这是我正在上大学的儿子,他室友们家的经济情况,我们这样的家庭,儿子和条件好的同学在一起相处,我最担心儿子有自卑感。

可儿子从小乐观,自信。他说自己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同学们也没有看不起他,自己也没什么自卑和无奈。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大一入学时,虽然没有给儿子买新电脑,新手机,新衣服,新用品,在很多家庭开来,会感觉到无奈和自卑。

可我们家里人和儿子一样,并没有无奈和自卑,我觉得,一个人只要精神富有,你就不会觉得无奈和自卑。




亲身经历过,才明白其中的辛酸。我们宿舍六个人,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注定这四年将在各种矛盾和争吵中度过,那个年纪的我们,仿佛有一种无法调解的隔阂。

直到现在也没有彻底改变,也许我需要用一生的努力,去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

2008年,我考上了山东的一所普通二本院校,虽然学校名不见经传,但我却是当年村子里唯一的一个大学生。

从没出过县城的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期待,但却想不到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我就被深深地上了一课。

新生入学,同样是报到,但却存在着天壤之别。

我们学校的学生宿舍是六人间,三张床,上下铺,有一个独立卫生间,宿舍中间放一台长桌,房顶有两个军绿色的摇头扇,这几乎是宿舍的全部设施。虽然有些简陋,但对我这个从农村过来,没住过楼房的人来讲,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正式报到的那一天,我们宿舍六个人只到了其中五个。分别是来自安徽的老大,青岛的老三,济南本地的老四,浙江的老五和福建的老六。我排老二,来自苏北农村。

我是第一个到宿舍的,所以正好目睹了宿舍其他人的全部情况,也见识了不同家庭对孩子上大学的态度以及各个家庭之间所存在的差距。

老大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是仅次于我之后第一个到宿舍的。记得是他父亲送他来报到,穿着十分普通,一看就是从农村家庭出来的。老大的脸上并没有上大学的喜悦,反而是他的父亲总带着笑容。

我虽然没见过世面,而且也不善于打交道,但毕竟以后都在一个宿舍,所以就硬着头皮和他们父子俩打了声招呼。

老大的父亲十分热情地回应我,还从手提包里拿出几个苹果递给我,说是自己家种的,可甜了。

我本想拒绝,但是叔叔却直接放在我手上,我也不再客气。只是老大并没有和我聊天的欲望,随口应了一声就转身铺床去了。后来才知道,老大成绩一直很好,但是一到考场就紧张,连续两年都没能正常发挥自己的实力,来读这个二本院校心中很不甘心。

老三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身高180cm,戴着一顶帽子,一看就是特别爱打篮球的那种打扮。本来男生之间并不会关注对方皮肤咋样,但是我却不由自主地多看了几眼,那时我才知道原来男生也可以如此细皮嫩肉。

别人上大学,一般都是一个家长送,最多是父母一起送。可是,老三是全家出动,父母、妹妹以及爷爷奶奶全部都来了,而且是开着私家车来的。后来我才知道那台并不起眼的商务车,名字叫埃尔法,起步价80多万。

到宿舍后,老三坚持挑了一个下铺,他说懒得爬上爬下。让我惊讶的不仅是人家全家都来送他上学,还有他们家里人看到宿舍内的设施时那惊讶的眼神。

当天下午,老大家里人就在学校附近给他租了一个一室一厅的公寓,虽然只有30多平,但是租金却高达1800元一个月,几乎是我一学年的生活费。

老五是个十分健谈的人,和谁都是自来熟,到宿舍后就十分自然地介绍自己的父母,然后挨个和大家打招呼。从他的谈吐和满身的名牌就能看得出,他也是一个生活在相对富裕的家庭中。

不像我们这些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那样扭扭捏捏,不知道以怎样的方式去和别人沟通。当然最缺少的,还有老五身上透出的那种自信。

老六是家里的独子,和父母一起来的。当时还不了解为什么他们的行李箱上都贴着各种各样的标签,直到上班后坐飞机出差,我才知道原来那是坐飞机时航空公司的各种检查标志。

老六比我整整小了两岁,他父亲是国企领导,母亲是一名大学教师,应该算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

虽然家庭条件不错,但是显得比较低调,他们一家是坐火车过来的,在火车上睡了两天,到宿舍后能够感觉明显有些疲惫。

但是老六和父母都很有涵养,没有高高在上的那种架子,这种深入骨子里的教养在以后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等到晚上十点,也不见老四的身影,我们都不知道这位素未谋面的同学去哪了。直到第二天在班级教室,我们才见到这位一直没去寝室的室友。

原来他是济南本地人,家离学校只有两个街区的距离,报到当天,他按照流程报到后就直接回家了,连宿舍都没进。

老四是我们这个宿舍里最有人生规划的一个,从入学第一天开始,他就做好出国留学的准备。对他来讲,我们都是他人生中的匆匆过客,宿舍只是他学习累了后的休息场所,如果我们不主动和他说话,他绝不会主动和我们聊天。

他的任务只有一个,保证各科成绩名列前茅,早点通过托福雅思考试,拿到国外大学研究生通知书,其它的都可有可无。

我是第一个到宿舍的,不是因为我家到学校近,而是我没有选择的余地。

从小到大,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在县城读书期间,除了学校和车站,哪里也没去过。而一辈子农民的父母也没出过远门,再加上父亲也生性木纳,对出远门也充满排斥。

所以,他就找到常年在外开大车的三叔,让三叔哪天去山东拉货,顺路就把我送到济南去。

所以,我提前三天就跟着三叔的卡车来到学校,因为还要送货,三叔当天就匆匆忙忙地开车走了。而我被学校安排在临时住所住了三个晚上。

报到的那一天,我早早地收拾好行李,搬到宿舍。说行李,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就一床被子和一个床垫子,还有几件衣服和暖瓶盆子,这就是我的全部家当。

而老五和老六,因为担心北方冷得早,连羽绒服都带过来了。那时我就发现,同样是大学入学,但每个家庭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这不仅是有没有钱这么简单,还映射出不同家庭之间文化和能力之间的差异。纵使我曾经是班级里的优等生,从不在意自己出身卑微,家庭贫穷,但是在这里,我却感受到一股难以逾越的无奈,萌生了让自己都无法接受的自卑。

而这种无奈和自卑,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消费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

2008年,最流行的手机是诺基亚,其次是三星,那时候小米还没有发布1999元的小米1。我们宿舍六个人,有五个是有手机的,而且清一色的诺基亚,只有我没有手机。

老大的手机是诺基亚中最便宜的那种,黑白屏,只能打电话和玩贪吃蛇。据说在复读的时候,他就用这台手机,一直用到大学结束。

老三和老五像是提前商量好一样,都用的N76翻盖手机,当拿出来时他俩才发现彼此手机是同一型号,还颇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惺惺相惜的感觉。最后两个人相互交换了购买的价格,我只记得是3000多块钱。当时,我一言不发,只静静地听着,心跳加速,感受着这价格所带来的触动。

老四那会基本不在宿舍,具体是什么手机我也不记得了,他说是他爸爸用剩下的旧手机,也没多说。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是不愿意和我们多说一句,充满了神秘感。

如果说有手机还不足以区分富人和穷人,那拥有一台电脑,则是有钱人的标配了。

老三和老五在开学时就有了电脑,老六是大二时买的电脑,都是那种很薄的笔记本,而在此之前,我唯一接触电脑的机会就是高中时候的计算机课,还是那种很厚重的台式机。

而我和老大两个人到大学毕业都没买电脑,一直到工作的第二年,还完所有的助学贷款后,我才拥有一台私人电脑。

在那会,有电脑的人,总感觉比别人要高人一等。后来,仔细想想,都是自卑在作祟,别人并没有说任何伤害我的话,也没有看不起我的意思,只是那种来自骨子里的自卑使然,让我不得不把自己放在卑微的后头,别人随便一句没有任何情绪的话,都让我揣摩半天,是不是我的自卑被别人发现了,敏感而脆弱。

相比较而言,老大则表现得更自然,也更有农民身上的那种倔强,让我十分佩服。因为家庭条件相似,老大的坚韧给我很大的鼓励,如果没有他无形中塑造的榜样,我很可能就被无尽的攀比心淹没,永远也走不出来。

上大学时,我本来是想申请助学贷款的,可是憨厚老实的父亲怕我申请贷款有太大的压力。也担心我在学校里被别人笑话,所以咬牙借钱也要把学费给我交上。其实,这并不是有骨气的表现,反而恰恰相反,越是在意别人的眼光的人越自卑。

后来和老大熟了,我才知道老大从大一就开始申请助学金,而且他还很自豪地说,等大学毕业后要凭借自己的努力把贷款还清,这种自强的精神给我很大的触动。

大二,我不顾家人反对申请了助学贷款,而且还和老大一起申请了贫困生补助金,每学期1000元。再加上自己平时还在外面兼职做家教和服务生,从大二开始我就没跟家里伸手要过钱。

当然,为了拿这贫困生补助金,我在学校食堂吃饭时,每顿饭没超过2.5元。

当时,我们学校有三个食堂,其中第三食堂的饭菜质量最好,价格也最贵。我和老大之外的其它四个人,几乎每顿都在第三食堂吃饭。只有我们俩,从没迈进第三食堂一步,我们担心被冠以骗补的名号,次年失去补助金。

就算在校园之外,我们也不敢大手大脚。大三暑假,因为大四就面临考验、实习或者找工作,大家肯定聚少离多,所以老六就呼吁出去吃顿饭。在去哪吃饭这个问题上,大家发生了最严重的一次争执。

老三和老五建议去市里一家风味餐厅,他俩说之前去过几次,味道还不错,而且环境也比较好。老六表示同意,觉得好不容易出去聚一次,去好点的地方也不为过。

老四找了个可有可无的借口搪塞过去,说自己去不了,对此我们也见怪不怪。

当时我和老大真的是囊肿羞涩,又怕其他同学在背后指手画脚,所以我俩就表示那地方消费水平太高了,还是换个地方吧。其实,这是我们几个第一次共同出去吃饭,在此之前老三和老五喊我们几次,我们都没去过。

而这一次,毕竟是毕业前的一次聚餐,我和老大还是如此决绝,有些不给别人面子。所以他俩也就不客气地说出了压抑在心里许久的话。

我清晰地记得,老三说:“每次叫你们出去,你们都不去,不就是怕花钱吗?我们都是一个宿舍的兄弟,不会要求AA,我介绍的地方,我来买单不就行了,何必如此扭扭捏捏呢?你们不觉得这样很扫兴吗?

老大并不以为然,直接反驳:不要用你那颐指气使的语气和我说话,你养尊处优的日子过惯了,没有必要认为别人也能心安理得地要一顿饭花100元。而且我们也不需要你理所当然地买单,谁也不欠谁的。

如果再继续这样争执下去,这次聚餐很可能就半路夭折了,好在老六及时站出来,制止了从床上坐起来的老三。

最后在老六的建议下,大家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餐馆吃完了这顿饭。这一次,老大史无前例地要了一瓶啤酒,然后和老三碰了杯,互相说了几句道歉的话。

那时候大家的感情还是挺不错的,只是各自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所处的境遇也完全不同,没有对与错可言,只有负担的起和负担不起的区别。

吃完这次饭后,大家聚在一起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老大早出晚归,埋头学习。老三大多数时间在宿舍里玩游戏,时常熬通宵,偶尔出去打打篮球,日子过得不亦乐乎。

老四一如既往地神出鬼没,只有快到熄灯的时间才回来。老五则选择去一家大型企业实习,偶尔回来一趟。我和老六忙着投简历找工作,时常去参加其它学校的招聘会,陆陆续续也拿了几个offer。

大学毕业,脱离禁锢后的少年只有努力去摆脱平庸,仅此而已。

毕业后,老大顺利考上了山东最好的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后如愿以偿回到合肥,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现在已是一名主管。

和他聊过几次,因为太过要强,一直想凭借自己的努力买房,所以到2018年才攒够首付买了第一套房子,错过了2015年最佳的买房时期,每个月的还款压力并不小。

再加上自己又没有关系和背景,在单位里基本上提拔无望了。说到这里,总能听出老大话语中的那种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用他的话说,如果早几年买房,压力会小很多。如果自己能放下那份自负,多走动走动,以后的路可能会更宽,但是要强这么多年,最终依然输给了眼界和自我。

老三大学毕业后,混完毕业证就直接回家了,连工作都没找。现在在父亲的公司里工作,估计用不了几年,就会成为一家拥有几百名员工的公司总经理。听老五说,老三家在青岛有3套别墅,普通的住房不下十套。

有些人从出生时就含着金钥匙,用这句话来形容老三应该一点也不为过。纵使别人辛辛苦苦工作几辈子,可能也达不到他现在的高度。

老四不负众望,在大四时拿到了美国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作为英语四级680分,六级600分,托福107分的大神,我们一直只有仰望的份。毕业后老四留在了美国,前几年把他父母也接过去了,几乎没了消息。

老五毕业后去了上海,在一家大型汽车企业上班,凭借殷实的家底,在父母的帮衬下,工作一年后就在上海买了一套三居室。可以说刚毕业,就已经拥有了我们这辈子都无法企及的生活。

现在一儿一女,每天朝九晚五,过得轻松自在。我们偶尔和他开玩笑,还上啥班,回去跟父母做生意多好。可他不以为然,认为做生意风险大,不如上班来得踏实。都说浙江人都会做生意,我们都说他是最不像浙江人的浙江人。

最安稳的应该是老六了,毕业时,他放弃了济南几家企业的offer,回到福建,进入他父亲所在的那家国企。

工作一年后,又考上了当地的公务员。那会的公务员考试不像现在这么难,借助在国企工作压力小,时间多的有利条件,第一次考试就上岸了。这是知识的力量和所处圈子的眼界所决定的,是他的眼界,也是他父母的眼界。

平时在群里最活跃的就是他,往往也只有他打开聊天的话题,如果不是他的存在,可能这个群就会一直寂静下午,永远也不会有未读消息。

我算是宿舍里混得最一般的那一个,毕业后留在济南一家地方国企工作,也算是端上了铁饭碗。但是工作三年后,因为想回老家,就放弃了国企的工作,进入一家合资企业。进入合资企业后才发现原来国企里的工作有多么舒服,所以,兜兜转转又跳到了当地一家国企。

就在这三跳两不跳的过程中,错失了几次提拔的机会,现在勉强混个主管,但是因为缺少人脉,而且本身在这家企业工作年限少,工作开展起来并不顺利。

好在我天生就没有多大的理想和抱负,也缺乏老大那种要强,前几年趁着房价较低,东拼西凑买了几套房子,现在借款也还得差不多了,也算是衣食无忧。

写在最后

大学毕业至今,已经是第十年。在这十年里我们各奔东西,过着不同的生活。

平时联系并不多,只是偶尔在群里聊聊天,但也都是有一句没一句。毕业时,那句“以后一定要多聚聚,四年的兄弟情一定要珍惜”已经犹如校园里那脱落的墙皮,早就被岁月冲刷得一干二净。

大家生活在不同的圈子,不同的城市,现在又有了家庭和孩子,真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筹划聚会。话说回来,如果真要聚在一起,还有共同语言吗?

这句话时常回荡在我的脑海里,不知道宿舍的另外五位兄弟是否有同样的疑问。




我们宿舍六个女生,其中就有一个新疆美女是一个富二代,不仅长相甜美,而且身高175厘米,最关键是她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所以在大一新生报到之后,她毫无悬念的过了层层关卡很顺利的入了学生会,艺术团。

而且据她说刚刚高考完就去学驾照,一拿到驾照,她爸就送了她一台20万的车。

刚刚报到的那些天,每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轮流给她打电话嘘寒问暖,怕她生活不适应。

羡慕死像我这样父母一天一个电话都没有,只有晚上会微信问候一句的孩子。

对于她的有才能顺利进到学生会也让这个我和另外两个室友去面试很多其他社团都被淘汰的人羡慕不已。

我们这个寝室虽然一共住了六个女生,但只有我和隔壁床的玲子是武汉本市的。

其他四个都是外地的,除了一个新疆的富二代还有就是一个四川的,一个湖南的,还有一个山东的。

四川的那个女孩和我一样家里都是二胎家庭,她家还有一个弟弟只比她小一岁,今年跟她一起参加的高考,考上四川的一所211重点大学。

她是复读一年考上的本科,她说本来她准备今年即使考不上本科也绝对不会去复读一年了。

因为复读一年的压力太大了,压得让人几乎透不过气来。

寝室里面只有我跟她家庭相似,家庭环境也差不多,都是普通老百姓加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她新生报到还是自己一个人坐火车找到学校来的。

本来有校车接新生报到的,但因为她过来那天就她一个人,所以学校没有派车,让她自己打的到学校报到的。

刚刚第一天,我们寝室六个女孩除了我和那个四川的女孩,其他四个人全部都有离家综合征。

都在说特别想家,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特别是玲子,居然晚上想爸爸妈妈想得哭起来了。她从小就是爸妈的心肝宝贝。

被父母宠着长大的,从进寝室之后,她爸爸妈妈帮忙清理床铺到铺床叠被打扫卫生,完全不要玲子插手。

就可以看得出来,她以前肯定过着十足的公主般的生活。

她报到是爸爸妈妈开车送她过来的,她就住汉阳,比我家离学校还近。

所以每个星期都是爸爸妈妈一起开车来接她回家。

看她的穿着打扮,衣服比较有质感,鞋子也都是大品牌的,虽然我没有穿过,但还是认识那些牌子。

寝室里面只有我跟四川的那个女孩没有任何思念家的感觉,甚至为脱离爸爸妈妈的掌控,少了妈妈的唠叨有点兴奋不已。

当妈妈问我适不适应大学的环境的时候,我回答她“很好,很喜欢这里的环境,没有觉得任何不适。”

寝室里面的六个女生,只有我一个是自己手洗衣服的,她们都是攒一个星期再丢公共洗衣机洗一次。

洗一桶衣服大桶8块,小桶5块,我觉得夏天的衣服,洗完澡手一戳也挺方便的,不想每个星期浪费这5块8块的。

最后我就成了寝室其他人眼里的“异类”,她们无法理解现在还有人为了节约这5块,8块的而情愿花时间去手洗衣服?

我却不理解她们为什么几件薄衣服也要花钱机洗。

我曾经在家里被妈妈视为最懒惰的人,因为我只要星期六星期天放假是可以早上不吃早餐直接睡到中午起床早饭午饭一起吃的人。

而且在家除了洗碗,我好像从来没有帮忙妈妈做过其他家务活过,连内衣都是妈妈帮忙我洗。

但在寝室之后,我没有指望,自然而然就学会了自己手洗衣服。

我妈妈都不相信我会上一个大学就把自己懒癌给治好了,还成为寝室公认最勤快的女生。

有一次我星期六星期天回家回寝室的时候,新疆美女过来在我面前装了一圈问我“你看看我有没有什么变化?”

“没有什么变化啊?”我挺诧异她让我看她的理由。

“我的头发,你没有看出来有什么变化吗?这可是我花了550元剪的头发啊!你居然看不出来?”

“啊!就这个头发居然花了550元剪的?我看跟之前没有多大区别啊?”我不敢相信的又在她身后转了一圈,还是没有发现她的头发有什么变化。

果然有钱人的钱太好赚了,特别是这种清纯女大学生的钱就更好赚了。

550元相当于我10天的伙食费了,居然在她眼里说得云淡风轻,好像就是花了五块钱一样轻松。

果然富二代的生活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可以理解得了的。

而且寝室里面的其他五个女生都会喝酒,特别是新疆美女和玲子,喝酒真的非常豪爽,上次团建她们喝的酒几乎比我喝的水还多。

我成了班上唯一不会喝酒的女生,其他男生给我敬酒我说不会,他们还觉得好像我故意耍清高,很扫他们兴一样。

但我还是坚持滴酒不沾,不管同学怎么想,我也不想学喝酒。

因为那天玲子喝醉的样子吓到我了,那天晚上团建回来,我扶她到寝室楼下,她一下坐地下不起来,我一个人也无法把她扶上三楼。

后来等寝室其他同学回来,我们五个人一起把她抬上三楼的。

看她喝醉的样子,我觉得即使酒再好喝,我也不想尝试了。

因为她那个样子太滑稽太可笑了,嘴巴里面还大声唱歌,最后回寝室还吐得满地都是。

都是我们几个人帮忙收拾的,她酒品太差了。

寝室里面的六个人,除了我和汉阳的玲子是每个星期都回家以外,其他四个外地的都是不回家的。

她们每个星期就是结伴游武汉的黄鹤楼,东湖,甚至连在青山的欢乐谷都玩遍了。

听说她们每个星期玩一次最少都要花300,500左右。

看见她们的花销,我觉得我属于特别勤俭节约的一个了。

妈妈每个月给我1500元,我还花不完。

因为星期六星期天回家,一个星期只有22天在学校食堂吃饭。

一餐按最高标准15元一餐算,一天两餐正餐加早点打8元计算,一天才38元。

22天只要花费800左右,还有700我充话费,买零食,还有洗澡的花费还是绰绰有余了。

我们寝室里面的几个女生虽然有两个环境比较优越,但她们还比较低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平常一起出去吃饭还是都是AA制,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我家虽然不富裕,但我也不想占同学便宜,不想欠人人情。

寝室里面只有新疆美女和玲子每天起床化妆就要花一个小时,其他人都是淡妆15分钟搞定,只有我一个人从来不化妆,就是洗面奶加郁美净。

所以我早上起床也是最快的一个,我觉得我来大学是学知识的,不是来比美的,虽然妈妈也提醒我大学了要注重仪容仪表,但我还是不习惯像室友那样每天早上桌子上瓶瓶罐罐一大堆,对于我来说看见那些我都觉得头发昏。

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先考计算机四级,再考普通话,然后再考教师证,姑妈说现在大学里面能考的证最好都考上,以后对毕业之后找工作有好处。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大学毕业不要挂科,能顺顺利利拿到本科毕业证就可以了,至于什么考研都是后话了。

虽然在寝室里面好像属我家庭环境最差了,但我丝毫没有觉得我比室友低人一头。

我觉得爸爸妈妈能让我读现在这个学费昂贵的民办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要在这四年里面努力学有所成对得住爸妈的付出才能回报她们的付出。

以上是我大女儿大学的生活近况,虽然我们家要比她那些室友环境要差很多,开始听她说她室友的花销我还担心女儿会学会攀比,会有自卑心理。

结果却是她一直非常积极乐观的在学习和生活。

即使她知道她的室友剪个头发花550眼睛都不眨,星期六星期天随便出去玩一下吃一餐300,500的。

她也从来不羡慕,觉得有时间自己多复习一下自己听不懂的化学课,有多余的时间多睡个美容觉就很舒服了。

之前她还担心期中化学会不及格,因为她觉得她完全听不懂,最后期中成绩出来她考了87分,她终于有信心继续完成后面的学业了。

女儿上大学我给她买的床单被套还有遮光蚊帐都是网上买的最便宜的,笔记本电脑也只买了一个普通的5200左右的,手机还是高中买的一个1400的用了三年也没有换。

还是上次她跟室友去博物馆拍视频作业拍不了,用室友的手机拍的,结果她忘记保存导致她手机里面找不到那个视频作业,才告诉我们她手机内存不够。

我问她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手机内存不够用?她说担心说了我们也不会买,因为她知道她一年的学费生活费就让我们压力很大了。

所以手机能用只要不卡她就一直用,甚至开学之前给她买笔记本她也是建议我给她买一个二手电脑。

我怕买个二手电脑经常坏就还是坚持给她买了一个新笔记本电脑。

她也不像我一个同事的女儿,笔记本要最贵的,手机要苹果的,鞋子低于1000的不穿。

所以我觉得大女儿现在的三观挺正的,而且也很自信,阳光大气,丝毫没有被家庭环境不如同学而萎靡不振,反而学习劲头十足,每次跟她视频她都是在埋头做作业。

学习努力程度远远超过曾经初三备考的努力程度。

所以我一直觉得培养一个孩子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比培养一个有才的孩子更难能可贵。

所谓德才兼备,首先是把德排第一位的,没有德后面再高的才都等于0,所以现在不管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全部心思都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分数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三星   自卑   家庭   室友   寝室   新生   宿舍   家里   父亲   无奈   父母   条件   同学   妈妈   孩子   学校   财经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