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拎不清的老人,早晚会拖垮子女”你怎么看?

83岁李翠花,跟大儿子一家生活。大儿媳孝顺有加,她却因大儿媳是二婚,处处提防。5年后,李翠花听信三儿子的话,对大儿子提出一个要求,结果被大儿子扫地出门。

她哭着说,我有3个儿子,现在老大不管我,老二也不认我。

大儿子说,既然你最疼老三,为啥不找他养老呢?

儿媳排名

6年前,李翠花的老伴去世,大儿媳文娟不放心她一人独居,便和丈夫邓明提议,将婆婆接到自己家中照顾。

李翠花没有推脱,她表示会将老房出租,每月3000元的租金收入,由兄弟三人平分。

按理说,此举对老大一家不公平,可三个儿子中,当属老大邓明条件最好,他和文娟有稳定工作,其他两个儿子,都是下岗职工。

邓明体贴兄弟,没有提出异议,文娟也表示理解。


结果,李翠花在搬家前的一个举动,惹来大儿媳文娟的不快。

她将老房里所有值钱的家电家具,大到冰箱彩电,小到锅碗瓢盆,分给老二和老三。

文娟心想,你来我家住,却把好东西都给了他们,谁能不心寒?

其实,在李翠花心里,有一份儿媳排名表:

排在第一位的,是三儿媳,不为别的,因为李翠花最宠三儿子,自然爱屋及乌,重点是三儿媳是儿子的原配。

排在第二位的,是二儿媳,虽然她和二儿子是二婚,但好在她为邓家生下儿子,“母凭子贵”。

排在最后的,就是大儿媳文娟。她和邓明也是二婚,两人各自带着1个儿子,婚后没有生下子嗣。

所以,李翠花处处提防文娟,生怕她昧了自家东西,给她的亲生儿子。

其实,邓明和文娟再婚十几年,感情好得没话说,两人每天同进同出,出去遛弯,也会手拉着手,令外人羡慕不已。

李翠花看不惯大儿子宠老婆,处处“提点”他,让他长个心眼,别被文娟骗了。

邓明为妻子鸣不平,但好在文娟为人大度,并不与婆婆计较,才换来一家人的安宁。


纵然文娟心里对婆婆不满,念在丈夫对她一片倾心,她不忍让丈夫为难,在婆婆搬来后,她每天做饭洗衣,对婆婆是没话说。

一晃眼过了5年,婆媳也算相处融洽,老二和老三也不时上门,拎着补品看望李翠花。

这样的晚年生活,李翠花过得怡然自得,却没曾想,在她83岁高龄之际,大儿子伙同大儿媳,要将她扫地出门。

给出的理由,更让她无法接受:大儿子要把房子腾出来,给他的岳父母住。

一碗水端不平

去年12月,文娟的娘家大哥去世,她的父母失去依靠,想从外省来投奔她。

可是,家中只有2个卧室,文娟和邓明住一间,另外一间,实在住不开3个老人,于是邓明提议,让母亲李翠花去住养老院。

李翠花一听,心凉了半截,大骂儿子不孝,她表示si也不肯走。

结果,邓明竟然剪断电视机的电线,拔了网线,还把煤气也停了。

一时间,老人叫苦不迭,她本来靠看电视打发时间,如今是百无聊赖,连饭也吃不上了。

老三邓俊得知后,气得叫来记者,要曝光大哥的恶行,为母亲讨回公道。

李翠花在大儿子家中,面对镜头,老泪纵横,她控诉着大儿媳,“她整天骂我老不s的!”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她还特地给大儿子邓明打电话,询问她的午饭如何解决。

结果邓明冷漠地说,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关我啥事?

可是,20分钟后,邓明还是拎着买好的饭菜,上楼了。


见记者在场,邓明先是一愣,接着回过神来,瞥了三弟一眼,转而对记者解释了其中缘由。

他说,岳父母确实要来投奔他和妻子,不过他们都有退休金,生活也能自理。

而他和母亲的矛盾,是因为兄弟三人的赡养义务分配不均造成的。

这时,一旁的邓俊气不打一处来,指着大哥骂道:“分明是你不孝顺,让娘睡客厅!”

一提这茬,老大邓明的情绪也激动起来,说一切矛盾,全是三弟挑拨的。

兄弟不睦

原来,一年前,邓明的儿子邓鑫失业,为节省开支,他住回家中。

两居室的房子,住4个人,显得拥挤不堪。

由于邓鑫是李翠花一手带大,她心疼孙子,便将次卧让给孙子,自己住在客厅与阳台的隔间里。

隔间空间狭小,但阳光充足,老人住得倒也自在。

没曾想,老三邓俊得知后,立马跳出来,指责大哥苛待母亲。

当时,邓明也没好气地说道,你觉得我苛待母亲,那你就把母亲接走照顾,或者你暂时接走,等我们把新房装修好后,再把母亲接回来。

邓明说的是气话,也是心里话。


因为这几年,三弟邓俊家中拆迁,获得4套房子,三套出租,一套150平的自住,与邓明家仅隔一个马路。

由他接走母亲,母亲的生活,可以更加惬意。

邓俊却说,母亲48岁退休,只帮你一个人带孩子,从邓鑫刚出生带到30多岁,她就该由你赡养。

邓明见状,没再说什么,可是没多久,母亲的做法,再次让他心寒。

那是母亲过83岁生日,文娟提议,由她和邓明带着母亲去香港旅游。

出发前,老二和老三各给了500元,表示心意。

结果,回来后,母亲将邓明买的特产,全部给了老三,还提议要将500元钱,退给老二和老三。

邓明心里不是滋味,半打趣地说道:“要不你把文娟孝敬你的钱,也退给她吧……”

话音未落,母亲脸色大变,对他破口大骂,你张嘴媳妇,闭嘴媳妇的,回头她把钱全给了她儿子,你儿子以后怎么办?

文娟正在厨房忙活午饭,听到婆婆说的话,她委屈地眼泪吧嗒直掉,泪水滴进油锅里,被炸得霹雳吧啦。

邓明满脸尴尬,愈发觉得对不住妻子。

这5年,最辛苦的,要数文娟。

邓明年过60,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老年病,需要常年服药,文娟只能提前内退,照顾他和婆婆。

可是,在李翠花心里,文娟永远是外人。

两个战线

正所谓“内忧外患”,母亲与妻子不合,三弟也时不时来搅合一下。

这不,3个月前,老三邓俊突然提议,要兄弟三人将房租还给母亲,作为她晚年的保障。

邓明一听,这又出的什么幺蛾子?母亲自己有退休金,再加上跟他一同生活,经济完全不成问题。

邓明猜测,三弟此举,是想变相霸占房租。因为母亲向来是手里有块糖,也要留给三弟的人,更别提钱了。

邓明和二弟邓宇不肯给,李翠花就每天站在窗户口,大骂大儿子和大儿媳不孝,说她养了一条白眼狼。

“我儿子娶媳妇,又不是做上门女婿,为了讨好老婆,只管他的岳父母,不管他亲娘的死活!”

“我是没有闺女,就算是有,就算我儿子死了,我也不会投奔闺女!”

李翠花的辱骂,终于逼急了儿媳文娟,这次,她坚决不愿再照顾婆婆的晚年。

邓明更是被母亲气得血压飙升,他提议,将母亲送去敬老院,由兄弟三人平分费用。

李翠花不肯,还叫来孙子邓鑫为她撑腰,邓鑫一向与奶奶亲近,瞬间将怒火发向父亲邓明和继母文娟。

家里乱成一锅粥,李翠花在成功激怒大儿子后,很快,与二儿子邓宇也闹僵了。


老二邓宇患有肝癌和直肠癌,已经扩散,时日无多,所以,邓明从未想过让他负担母亲的晚年。

邓宇自知时日无多,格外看重亲情,他拖着病体,隔三差五来看望老母亲。

这天,邓宇拎着妻子刚蒸的肉包子,登上大哥家门,进门看到老三也在场,兄弟寒暄了几句,邓宇便和母亲告别。

结果当晚8点钟,等邓宇接到母亲电话,李翠花连名带姓地骂道:

“邓宇,你今天要是不把房租交给我,你就不得好死!”

作为一个癌症晚期患者,听到亲生母亲诅自己S时,邓宇的心,宛如停止跳动。

他气得浑身哆嗦,同母亲理论:

“你的退休金完全够用,而我都土埋脖子了,就靠着这1000块钱房租,改善下生活。就算爹在世,他也不会说什么。”

李翠花却不管不顾,她细数着多年来对邓宇的付出:

“你儿子结婚我给了1万,你过60岁生日,我给了4000,现在你还要霸占我的房租,那你就是不得好si!”

这次争吵过后,邓宇再也没跟母亲说过一句话,他和大哥统一战线,既然母亲偏心老三,那就让老三赡养母亲。

老三却说,我养母亲可以,但是你们要每月付1800元赡养费。

老大邓明一听,气得跳脚:“我养了母亲5年,怎么没人给赡养费?”

一家人分成两个战营,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只能在记者的劝说下,来到社区调解。

调解

李翠花老人一坐下,就委屈的不得了。

她细数着多年来拉扯儿子的不易,在物质贫瘠的年代,为了撑起整个家,她吃过的苦,不计其数。

谁曾想,到了晚年,却面临老无所依的境地。

“我的两个儿子,是轮流骂我呀!”


说到动情处,老人再次泪水涟涟,一旁的邓明和邓宇却一脸冷漠:

“不是你每天指着鼻子骂我们吗?在你心里,老三最香!”

事到如今,争吵无益,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再三调解下,一家人才达成一致。

李翠花主动提出,会去养老院生活。

她每月留出1000元退休金,其余的用来支付养老院费用。

不足的部分,由兄弟三人平摊。

最后,老大邓明表示,由于二弟重病,他会替二弟出养老院费用。

有人说,家庭中,拎不清的老人,早晚会拖垮子女。

李翠花老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她含辛茹苦养大三个儿子,确实不易,可是她的晚年落到如此境地,与她的拎不清,不无关系。

首先,她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住在大儿子家,却处处提防大儿媳,偏袒三儿子,最后导致大儿子一家不愿管她,兄弟感情也最终破裂;

其次,她性格强势,凡事都要横插一脚,还出言辱骂,逼得一直照顾她的大儿媳彻底爆发。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放到家庭关系中,也同样适用。

年轻力壮,我们可以靠强势撑起整个家;

年老体弱,我们需要依靠家人生活时,就要学会示弱,更不该过多插手子女们的家事。

只有学会公正,懂得示弱,才能让子女们放弃仇视,学会付出。

而身为儿女,我们要学会感恩,多包容父母,尤其不要与年迈的父母一般见识。

毕竟,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刻,父母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我是米粥的阅读时光,热爱阅读,随时分享人生百态,欢迎关注!

欢迎点赞、评论与转发,您的喜欢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李舒给94岁的母亲洗完澡,累得头晕。母亲却不屑地说:你才照顾我两年就觉得累了,要是让你照顾我五六年,你是不是早就不管我了?

李舒没说话。母亲刘芳继续说: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为什么照顾我?你就是贪图我的房子。我告诉你,房子我早就过户给你大姐和两个妹妹了,你装得再孝顺,对我再好也没用。

李舒愣住了,她辛苦照顾母亲两年,在母亲眼里她做的这些都是装的?母亲为了防范她,还把房子过户了。在母亲眼里,难道她就是一个白眼狼吗?

李舒决定和母亲好好谈谈,谁知母亲说了一件事,让她崩溃了。

刘芳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李舒排行老二。刘芳生李舒时家里穷得吃不起饭,当时刘芳有个远房亲戚,夫妻俩一直不能生育。刘芳问他们愿不愿意收养一个孩子,如果愿意,就把李舒送给他们抚养。

夫妻俩同意后,李舒还没满月,刘芳就把她送走了。

后来,刘芳又生了三个孩子,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孩子又多,刘芳很少有时间关心李舒在养父母那里过得好不好。

李舒八岁时,家里的条件稍微好一些,也许是出于愧疚,刘芳决定把李舒接回家,一家人团聚。

李舒的养父母并没有告诉她,她是被收养的。所以刘芳夫妻俩找到她家,要带她回家时,她茫然又无措。后来在养父母的解释下,李舒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养父母家的条件也不好,李舒自从懂事起,就经常帮养父母做家务。

她以为回到亲生父母家,亲生父母出于愧疚会对她好一些,然而让她失望的是,刘芳不仅不仅对她不好,还拿她当保姆一样使唤。

家里只要有活干,全家人都默认这份活属于李舒。李舒不想再次被父母送走,只能更加勤快。其他姐弟吃完饭就能出去玩,李舒要收拾碗筷、打扫卫生。好不容易忙完了家务,还要去地里锄草,和父亲一起给庄稼打农药。

李舒觉得只要她够勤快,父母发现了她的闪光点,早晚会接纳她,对她好的。但是一家人相处久了,李舒发现她从来都没有融入过这个家里。

李舒的父亲寡言少语,性格木讷,所以家里的大小事务都听刘芳的。李舒在家住了半年左右,偶然发现一个现象,刘芳每次做饭的时候,都会拿盖子盖住其中一个碗。李舒好奇地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母亲往其它碗里滴了香油,只有被盖子盖住的碗里没有香油。

而这碗没有香油的饭,就是给她吃的。每次开饭前,母亲都会把这只没有香油的饭碗先给她,避免其他姐弟拿错了。

李舒心里很难过,以前她一直以为母亲每次吃饭时都先给她吃是因为爱她,现在才知道母亲这么做,是担心她吃到其他姐弟的饭菜。

更让李舒失望的是,家里每次煮粥,锅边会有锅巴,刘芳每次都把锅巴铲下来放进李舒碗里。

李舒不想吃锅巴,刘芳就会不耐烦地说:你就知足吧,我本来不打算把你接到家里来的,现在你来了,家里又多了一个人吃饭,我压力多大啊。你要是再挑剔,连锅巴饭都没得吃。

在李舒的记忆里,自从回到了亲生父母家,她永远干着最累的活,吃着最差的饭。过年时,家里其他弟弟妹妹都有新衣服穿,唯独她只能穿大姐穿过的衣服。

只要她有一丝不满,刘芳就会说她没有良心。

刘芳认为李舒应该在养父母家长大,是她承担了多养育一个孩子的压力把李舒接回来,李舒应该感恩戴德,好好为这个家付出,而不是和其他弟弟妹妹比吃穿。要不然,她接李舒回家的意义何在?李舒是家里的老二,她接李舒回来,就是希望李舒帮她分担一些压力。

李舒察觉到母亲对她的忽视,她尽力将每件事都做到最好,不抱怨,不纠结,对弟弟妹妹照顾有加,可是她在家待了四年,母亲又把她送走了。理由是家里太穷,养不起多余的孩子。

当时,李舒已经十二岁了,她知道自己再次被抛弃了。李舒不明白,家里养不起孩子,为什么被抛弃的不是其他孩子,每次都是她?

李舒理解不了父母的做法,所以自从这次离家后,再也没有和家里人联系过。后来,李舒的弟弟出了一场意外,李舒的父亲接受不了儿子离世,大病一场。

李舒的父亲住院时,李舒已经嫁人生子了,家里人给她打电话,希望她尽到女儿的责任,为父亲出钱出力。李舒没有理会,后来父亲病逝,李舒参加了父亲的葬礼,不过葬礼结束,李舒就走了。

刘芳和另外三个女儿对李舒的行为很不满,她们觉得李舒太没良心,家里人好歹养育了她四年,她怎么能对家人这么冷漠呢?既然李舒主动疏远她们,她们也不必讨好李舒,所以自从李舒的父亲去世后,一家人再也没有联系过。

李舒的女儿出嫁,儿子结婚,娘家人也没有来过。大家都默认这种疏离,互不来往。谁知刘芳87岁那年,去省城看病时,意外在街上看到了刘芳。

当时,刘芳手里提着一大堆刚买的肉和蔬菜,刘芳心里很不满,她生病住院,李舒对她不管不问,竟然还有心思买这么多好吃的?

她要求去李舒家里坐坐,看看李舒这几年过得怎么样。李舒解释她很忙,没时间招呼她,再说了,刘芳眼里根本没有她这个女儿,既然不在乎她,去她家里也没什么意义,不如像陌生人一样,互不打扰。

李舒拒绝刘芳去她家,刘芳认为母亲去女儿家天经地义,坚持要去。

进门后,李舒就忙着洗菜,做饭。刘芳看到李舒住了新房子,家里的家具一应俱全,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气愤地说:你妹妹和你弟弟都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你凭什么过得这么好啊?

李舒听完这句话,红了眼睛。她不想和刘芳吵架,便继续在厨房忙碌。中午时分,李舒的丈夫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七八个工人。原来李舒的丈夫承包了一些工程,工程结束,李舒的丈夫请他们来家里坐坐,好好吃顿饭。

刘芳看着桌上丰盛的饭菜,再联想到她每天吃的饭菜,心里更加不平衡。她发现李舒现在的日子过得太好了,李舒察觉到母亲眼神里的异样,她没招呼母亲吃饭,刘芳觉得尴尬,只能一个人下了楼。

刘芳走后,李舒哭了。李舒以为刘芳这次来,会说几句关心她的话,或者主动缓和母女关系,可是刘芳眼里只有不甘心。

李舒在厨房忙着做饭,刘芳看不到她的辛苦。她看到的就是李舒吃得好,住大房子,比其他姊妹过得好。

李舒本来想关心刘芳几句,但是看到刘芳对她的态度,便断了这个念头。

自从这次见面之后,李舒和娘家人再次断了联系。谁知几年后,李舒的大姐突然给李舒打电话,说刘芳生病住院了,希望李舒前去看看。

李舒不想去,大姐苦口婆心地说:妹妹,咱妈知道错了,我们当年也不该冷落你,什么活都让你做。咱爸已经去世了,你难道还想给自己留下不能见父母最后一面的遗憾吗?不要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李舒虽然多年没和娘家人联系,但是她心里一直都渴望母爱,渴望得到家里人的认可。所以经过大姐的开导后,李舒心软,同意回家看望刘芳。

李舒回家后,发现刘芳已经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顾。刘芳告诉李舒,她名下有一套黄金地段的房子,只要女儿们对她好,她会把这套房子分给她们四个。如果女儿对她不好,就不能分到她的房子。

李舒的大姐和三妹四妹劝李舒留下来,一起分担照顾刘芳的压力。过去的事情就不提了,现在刘芳卧病在床,家里人应该团结一心。这样刘芳百年之后,一家人的亲情依然在。

李舒觉得刘芳有再多不是,毕竟给了她生命。就算刘芳不待见她,至少还有一部分房产给她,她也不算亏,就同意了。

一家人协商好后,李舒的大姐写了一张表,四个姐妹按照表格,每个月轮流照顾刘芳。由于李舒的女儿和儿子日子过得都不错,她时间相对清闲些,所以大姐排表格时,李舒要比其他三姐妹照顾刘芳的时间多一些。

李舒心地善良,看到刘芳生活不能自理,照顾她时十分用心,其他姐妹照顾刘芳时,不让她饿肚子就算照顾。李舒不然,她不止让刘芳吃饱,还给她剪头发、剪脚指甲、掏耳朵,让她穿得体面、干净。她想让刘芳看到她的好,认可她这个女儿。

李舒就这样照顾了刘芳两年,她以为刘芳认可了她,谁知有一次,她给刘芳洗完澡,随口问刘芳她表现得怎么样?

刘芳不屑地说,李舒对她好,就是贪图她的财产。不过她不会让李舒得逞的,李舒回家照顾她之前,她就已经把房子过户给另外三个姊妹了。所以不管李舒对她再好,照顾她的时间再久,她什么都得不到。

李舒懵了,她以为其他姐妹也对她笑脸相迎,刘芳也不像之前那样动不动就骂她,她已经慢慢融入了这个家庭。其实这一切都是她的一厢情愿,她从来没有得到家里人的认可。刘芳为了防备她,更是早早就把房子过户了。

李舒不明白,既然刘芳什么都不想给她,干嘛要让她伺候她呢?大家互不打扰,不是更好吗?

李舒问母亲为什么这么做?小时候母亲就对她不好,现在还要压榨她的付出,她尽心尽力对她,为什么刘芳看不到?

刘芳理直气壮地说:我哪里对你不好了?是你太斤斤计较,觉得我对你不好。这些年你尽过女儿的义务吗?你出钱出力孝顺过我吗?你自己的日子过得那么好,你想过帮衬家里人吗?我知道你有继承我房子的权利,才把房子提前过户的,我就是不想把自己的财产给你。

李舒咽不下这口气,她可以理解刘芳对她的忽视,可其他姊妹为什么要联合起来欺骗她呢?她必须为自己讨要一个说法。她争的不是财产,而是尊严。

李舒给四妹和三妹打电话,两人一听到房子的事就匆匆挂了电话,并躲着不见她。

李舒没办法,只好找大姐要一个说法。大姐没有回避这件事,她告诉李舒,母亲虽然上了年纪,但是头脑很理智。当初房子过户是母亲的决定,她们做女儿的只有服从,她无权干涉母亲的决定。

李舒问大姐,既然母亲早已把房子过户了,为什么当初大姐要打电话让她来照顾母亲,还说房子有她的一份?从头到尾,她都像个傻子,被大姐和母亲骗得团团转。

大姐不满地说:你要是真的孝顺,我们何必拿房子说事?你本来就不是真心照顾咱妈,你要是真的孝顺,干嘛要在意她的房产分给谁?房子在咱妈名下,她想给谁是她的自由,你抱怨也没用。我劝你好自为之,不然最后难堪的是你自己。

李舒委屈不已:我要是觊觎家里的财产,咱爸去世的时候我就应该回来争家产。这些年我从来没争过,是你们欺骗我再先,我才要拿回属于我自己的东西。既然你们从来没拿她当一家人,以后我不会再照顾她,你们也不要再来打扰我的生活。

李舒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就走了,刘芳气愤不已,痛骂李舒没良心。亲戚们劝刘芳多理解李舒,刘芳解释,其实她心里一直在意李舒,当年她把李舒送人是不得已而为之,她知道李舒养父母家里条件不好,还送过一袋麦子给她们,她做得仁至义尽了,为什么李舒就不能谅解她?

亲戚问刘芳,她做这些事有没有和李舒说?

刘芳摇摇头:我干嘛要和她说?我说了她也不会相信,她就是没有良心,自私自利。这些年,她来看望过我没有?现在我病了,需要人照顾了,她才回来。她不就是贪图我的财产吗?她已经有车有房了,她女儿还给她买了一套房子,她凭什么觊觎我的财产?我就是看不惯她过得好。

刘芳这番话,很快传到了李舒耳中,李舒彻底心寒了,她需要好好想想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如果娘家人不在意她,她也不想继续委屈自己,做出力不讨好的事。

写在最后

刘芳就是拎不清的老人。她对待子女无法一碗水端平,导致她偏心的子女不明是非,不被她偏心的子女虽然有所成就,可是被家人伤得太深,很难释怀。

刘芳在李舒很小的时候就将她送养,李舒回家后,她不仅没有善待李舒,还总是苛待她,多年后再次将她送养。她从来没有在乎过李舒的感受,没有尽过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

她发现李舒过得好后,心里不平衡。但是李舒一直在尽全力包容家里人,刘芳生病后,她也会尽心尽力照顾。可惜刘芳总觉得李舒不是出于真心,她就没想过,李舒的儿女事业有成,如果她不是真心照顾刘芳,何必做出钱出力又不讨好的事呢?她把照顾刘芳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自己身上不好吗?

刘芳的做法寒了李舒的心,也让女儿们产生了隔阂,她这样做,既拖累了李舒,也连累了自己。因为没有李舒悉心照料,她的晚年注定凄凉。

照顾年迈的父母,是一项出钱出力又磨练耐性的工作,父母晚年后,子女愿意陪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的日常生活,已经证明了子女的孝心。作为父母,要多体谅子女的不易,公平对待子女。

落叶不是一天黄的,人心也不是一天凉的,如果子女尽了孝心还被父母嫌弃,当子女失望攒够了,父母再想弥补就晚了。

爱是相互的,子女孝顺父母,父母也应该用同样的爱去回应子女,如此,才能家庭和睦,老有所依!




住在同病房的人对赖阿姨说:“您老人家真有福气,看您的小儿子把你伺候得真好!”76岁的赖阿姨却说:“我有3个儿子,老大老二都有稳定的工作,就数这个老三没本事,人家都有工作就他闲着没事干,他不伺候谁来伺候?”此话一出,小儿子什么也没多说,拿起一根烟走到阳台抽了起来。

小儿子一家在县城租房,只为孩子读书方便。可是父亲一个电话打过去:“你赶紧回来带你母亲去医院,她病了。”小儿子放下电话就赶回来了,问母亲哪里不舒服?

赖阿姨说:“感觉全身都痛,哪都不舒服,也说不上来什么病。”

“那就去医院,做个全身检查吧!”

去了医院一一做了检查:心电图CT、彩超、核磁共振,医生说什么事都没有。

赖阿姨不相信,觉得肚子也不舒服,非得做个胃肠镜检查,小儿子听从建议给她做了。

检查结果一出来,赖阿姨马上问:“会不会得肠癌了?”

医生笑着安慰她:“老人家您不要担心,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只是肠道有些炎症,开点药吃一吃就会好的,放心吧。”

赖阿姨非得住院一个星期,说是住在医院放心,好得快一点。

医生没办法,无奈地对赖阿姨说:“您身体没什么病,您得的是一种心病,这种病很难医。”

住院期间,大儿子打电话来了。赖阿姨很开心,逢人就说:“我家老大真有孝心,又能干,做了快20年的领导,下属都有几十个,都被我儿子管得服服贴贴的。”

二儿子和二儿媳也打来电话问候,赖阿姨表现得特别激动,和儿媳妇聊了半个多钟。一放下电话,就对病友说:“我家老二想得真周到,儿媳妇还叫我安心住院不要怕花钱,把身体养好了再回家,太贴心了。”

隔壁床的一位家属说:“您老人家教导有方,孩子们都有本事又孝顺。看看你家小儿子多有孝心,把您伺候得真好。”

赖阿姨听到这话却明显不开心了,不假思索地说:“我3个儿子当中,老大老二都有稳定的工作,都有本事,过几年退休了,退休金会很高的。就剩这个老三没工作最没出息,他闲着没事干,不伺候我伺候谁?就端端茶递递水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是的,老三没有正式的工作,平时就在建筑工地上干活。上半年挣不到钱,遇到刮风下雨,休息十天半月也有可能。到下半年了收入还算一般的,忙起来一个月不休息,每天能赚到300元左右。

老三有一儿一女,儿子已经结婚,女儿刚大学毕业。

本来一家人生活在农村,可自从儿子结婚生子以后,老三的儿媳妇就不愿意在农村生活,还非得把孩子接到她上班的城里,说是为了让孩子早点适应城里的氛围,到时就在城里上学。

这也是有道理的,毕竟,稍微有点能耐的人都不愿意把孩子留在村里,农村的教育也跟不上。

所以,老三就听从儿子儿媳的建议,在距老家30多公里的城里安顿了下来。

这下,经济压力更大了。好在一家人和和睦睦,两个年轻人努力上班挣钱,老三媳妇负责带孙子,老三在建筑工地做。建筑工地没事做的时候就换他带孙子,让媳妇去做一做钟点工。

可是,只要赖阿姨有点头疼脑热,第一个电话肯定是打给老三的。哪怕他正在上班,父亲也会要求他马上回去,不会考虑他也要挣钱补贴家用的。

赖阿姨可是有3个儿子呢!可每次不管有点大事小事,都成了老三的事。

有一次,父亲也感 冒了,喉咙痛。赖阿姨马上就打电话给老三,要他带老头子去医院看看。

老三当时正在上班很忙,就对母亲说:“不发烧就没事,您陪着父亲去买点药吃吃,很快就会好了。”

赖阿姨听到老三这样说,开口就骂:“你真是个白眼狼,把你辛辛苦苦养大,现在你父亲生病都躺在床上了,还得不到你一丁点的心疼。你还真不如老大老二,他们都打电话来了,说要去医院看看更放心,反倒是你嫌麻烦!”

老三也火了,直接回怼母亲说:“那您叫您的宝贝大儿子和孝顺二儿子回来伺候你们吧,我忙着呢!”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赖阿姨没料到老三也敢顶撞他,气得骂骂咧咧。

过了两天,老三打电话想问问父亲的情况,老两口都没接。生怕有什么事,只得请了假火急火燎赶回家,看到父母都没事才放下心来。

老大老二工资高,每个月都会寄2000元回来,说是给赖阿姨老两口的伙食费,一人1000元。

老三因为没有正式工作,收入不稳定,自家的家庭开支又大。所以他没办法像两个哥哥一样,每个月固定给父母拿钱。但是逢年过节他还是给了红包的,而且每次带父母去医院,也是他主动掏的钱。

赖阿姨老两口却总是不待见自己的小儿子,逢人就说:“要是没有我家老大老二,我们老两口肯定早饿死了。”

有一天,老三闲来无事,就抱着孙子想给父母打视 频聊聊天。打父亲的电话没有接,又打通了母亲的视 频通话。老三教孙子说:“来来,叫太奶奶。”

3岁的孙子甜甜地叫了几声:“太奶奶,太爷爷。”

只见父亲坐在一旁刷京剧,头都没抬起来。母亲也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后就说:“没事就挂电话了,小孩子吵得心真烦。”

可是,如果是老大老二打电话来,赖阿姨老两口又会是另一种态度。一定会问长问短,笑声不断。

老三媳妇对此很寒心,不止一次表示:以后少管老人家的事,又不是只生了一个儿子。

在一个下雨天,赖阿姨出去散步的时候滑倒,起不了身。老三一接到老父亲的电话,就忙着放下手中的活儿,把老母亲送到了医院。

医生诊断,赖阿姨摔得跟严重,是大腿骨折了,要打石膏,至少要住院1个月。

老三要打电话给两个哥哥,老父亲说:“别打了,他们都工作很忙,你打电话给他们,只会无心工作。”

“可是母亲要住院一个月,我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啊。起码让他们有知情权,至于他们能不能回来,什么时候回来,再一起商量商量。”老三对父亲说道。

“有什么好商量的,就算他们不回来,也是每个月寄了钱的。你没有每个月给钱,父母生病,理应是你照顾。”老父亲竟然又在一旁嘀嘀咕咕,数落起来。

“可是我也要上班,不可能请那么久的假。”

老三还是把电话打给两个哥哥。不出意料,哥哥们都说工作太忙抽不开身。说什么表示愿意出医药费,照顾的事就得麻烦做弟弟的,诸如此类!

老三想要打电话和媳妇商量,被身旁的老父亲呵斥,指着老三的鼻子说:“照顾父母天经地义,这么点小事都做不了主,就你没用。”

老三气得躲到阳台抹眼泪,他有苦无处诉。两个哥哥都离得远,都忙,还有钱。自己离得近,忙前忙后尽心尽力照顾父母,却落不得一点好,不招父母待见。

令他更伤心的是,父母总是拿他和两个哥哥作比较,说他没本事。

他也是有家庭的人啊!

当老三媳妇知道后,也闹起来了:“家中有3个儿子,凭什么都要你一个人伺候啊?不管大事小事都是你包办,就知道欺负老实人。反正我不管,三个儿子轮流照顾,你也要赚钱养家。”

半个月后,老大老二倒是都回来了。本来想着三兄弟坐前商量,想让老三专职照顾父母,医药费由老大老二平分,再一起给老三每个月3000元,当作照顾老人的工资。

理由是,他们临近退休,有很多事务要处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老实巴交的老三点头同意,毕竟是父母辛辛苦苦把儿女抚养长大。现在父母年老生病,总要有人率先站出来解决父母的养老问题,兄弟和睦父母安心才是至关重要的。

本以为父母会为老三多说话,会念及他的好。

怎料,躺在病床上的赖阿姨却是不明事理地对老三说:“别人照顾父母都是理所当然,你照顾我还有工资拿,真是沾了你两个哥哥的光了,好在你哥哥有出息有孝心,不然我就没这么好的日子过了……”

老三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憋了许久终于爆发了,把憋在心里的话吼了出来:“就我没本事没钱没工作,就我沾光了,哥哥们有本事,你们倒是住他们家去啊?让他们来伺候你们啊?干嘛非得使唤我,有点屁事就要叫我啊?”

“无论我做得再好,你们也不能认可我的付出,以为出点钱就是本事就是孝顺。我天天端茶递水,鞍前马后照顾你们就是没本事,就不算孝顺。那好,从今天开始,由三兄弟轮流照顾,费用平摊,该轮到谁就谁来照顾。这点钱,我也出得起,就算没有,我回去借。”

老三说完,拿起自己的行李,头也不回地回城里去了,两个哥哥拉都拉不住。

而一旁的赖阿姨,还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指责老三:“说他几句怎么了?越没本事脾气越大……”

老大老二面面相视,不知如何是好,彼此板着脸不说话,对着父母也没有好脸色……

家有拎不清的老人,早晚会拖垮子女,你觉得是不是呢?

作为父母,不能对自己的子女一视同仁就是拎不清。

像文中的赖阿姨老两口,因为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对没有工作的小儿子处处挤兑,不招待见。

就算小儿子尽心尽力鞍前马后照顾父母,却依然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和肯定,得不到重视不说,还总是拿他与大儿子二儿子来比较,实属拎不清。

都说父母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如果父母不能一碗水端平,一个家庭又怎么可能和睦相处呢?

父母生病需要照顾,本来应该子女们互相商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心协力照顾好父母。

就算由大儿子二儿子出钱,小儿子出力照顾父母也是常理,是比较合理的。

作为母亲的赖阿姨,总以为小儿子占了便宜,沾了两个哥哥的光。把小儿子长期一个人照顾他们当作理所当然,认为不出钱只照顾就是无能。

想不到的是,赖阿姨的这种做法,让小儿子彻 底地寒了心,搅乱了一家人的生活,更让自己无法安享晚年。

这一次,我支持小儿子的做法。

我想让大家记住一句话:在床前尽孝的人真的很辛苦,需要更多的耐心。

愿意在床前尽孝的子女,肯定是一个更有担当的,更值得肯定有孝心的人,也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体贴!




绝对是这样的。我妈就是个例子。

我妈年轻时候就是个强势了,那时没离婚时候老是要求我爸非得听她的,要不就又吵又闹,要死要活,真的要死要活,要跳楼。闹到领导哪里去。闹得整个单位都出来看热闹。最后迫不得已我爸和她离婚了。

现在年纪大了,和我一起住。开始我还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子女   大儿子   小儿子   儿媳   早晚   阿姨   弟弟   家里   儿子   父亲   老人   母亲   父母   女儿   房子   医院   家庭   电话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