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为何不斩草除根,杀了陈友谅之子,反而送他去高丽吃泡菜?

善待陈理,这是朱元璋团队的智囊们,想出最好的结果。

如果把朱元璋放过陈理这件事单纯归结为他“心善”,那么这就是对朱元璋这位布衣皇帝最大的误解,朱元璋能击败各路诸侯,问鼎天下,靠的可不是心善,而是心思缜密、步步为营,因为平民的创业向来如此,一步踏错,便可能万劫不复。

陈理是何人?

他是朱元璋头号大敌陈友谅的儿子。

朱元璋和陈友谅的“终极对决”:鄱阳湖一战,本就是朱元璋团队放手一搏的决策,此战之前,陈友谅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假若败了,那么就是朱元璋退出历史舞台,去高丽吃泡菜的可能就是他儿子朱标,但按照陈友谅团队的性格,朱元璋的儿子可能没有活路。

而所幸的是,鄱阳湖大战是朱元璋胜了,陈友谅的水师确实够多,正面战场碾压了朱元璋的水师,但陈友谅的局势是完完全全复刻了当年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局势,既然曹操都能被风火所败,陈友谅为何不行?

凡以弱胜强之战,总有惊艳称奇之处,陈友谅的水师大军被火烧得溃败,陈友谅不幸中箭身亡。

陈友谅阵亡,这仗就算是结束了,但陈友谅死了,就代表着他们一系列威胁不存在了吗,就代表着陈理一定能被善待了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陈友谅死后,他的政权还剩下哪些人?

陈汉政权开国时,陈友谅以结拜兄弟张定边为太尉,结拜兄弟张必先为丞相,神算邹普胜为太师,他的长子陈善儿为太子,次子陈理并没有什么特殊职位,就是个普通的皇帝儿子。

而鄱阳湖一战,除了陈友谅战死,陈善儿被抓,其余的核心人物,一个没有折损,特别是勇将张定边,这可是一个让常遇春都不敢硬杠的猛人,要说忌惮,朱元璋最忌惮的就是张定边。

其实在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就遭到了张定边的“致命威胁”,因为张定边很清楚地知道,擒贼先擒王,所以他就在万军中直取朱元璋,所幸的是朱元璋的勇将常遇春射箭击退了张定边。

上急遣舟援达,达力战敌乃退,友谅骁将張定边奋前欲犯 上舟舟适膠浅我军格鬪定边不能近,遇春从旁射中定边。——《太祖高皇帝实录》

假如朱元璋被张定边所擒或者杀死,那么朱元璋的大军也将军心涣散,正所谓树倒猢狲散,而陈友谅被杀后,陈汉大军溃败也是这么一个道理,同样的,难道陈友谅被杀后,就等于陈汉大军被杀了吗?

事实上,张定边带着陈理还有残兵败将撤离了,他们迅速退到了武昌,立了年仅十三岁的陈理为新皇帝,所以此时的陈理,根本就是一个“吉祥物”,是张定边为了遵守和陈友谅的兄弟承诺,这才保住了陈理,即便张定边不想夺陈理的权,十几岁的陈理能够成熟执政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陈友谅死后,张定边才是陈汉的第一号人物,对于朱元璋来说,大敌仍然当前。

所以朱元璋乘胜追击,进攻武昌,试图打下武昌,可事实就是,张定边守城,朱元璋拿不下。

上命李善長、邓愈留守建康,复率常遇春、康茂才、廖永忠、胡廷瑞等亲征陈理于武昌。

张定边保卫武昌有所建树,意味着陈汉政权此时根本就没有垮台,只是因为陈友谅这个“头子”被杀了,人心一定程度溃散罢了,但是将士和文武百官实打实还站在这里,这些人一旦被逼急了,反扑朱元璋,朱元璋自问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除此之外,张定边还有“援军”,那就是张必先。

其实张必先此人可以说是张定边、陈理的“人生转折点”,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在武昌的张定边在某一天的半夜给在外的张必先发信“求援”,张必先带着军队立即杀向武昌:

至武昌督兵攻城,先是陈理太尉张定边见事急浅,遣卒夜由观音阁縋城走岳州告其丞相張必先使入援。——《太祖高皇帝实录》

张必先的部队其实人数并不少,张必先还有一个外号叫做“泼张”,这形容他打仗时很是疯狂,让人忌惮,而张必先带着张定边的希望而来,谁知道却中了常遇春的阻击,被常遇春带着五千精锐击败,要注意的是,常遇春打的也是张必先出其不意,如果张必先和张定边“合兵”,朱元璋也未必好受。

至是必先引兵至去城二十里军于洪山,上命常遇春率精锐五千乘其众未集击之,敌兵大败,遂擒必先。必先骁勇善战,人号为“泼张”,城中倚以为重。

那么按照张定边在陈友谅被杀后的表现,张必先理应也顽强抵抗,悍不畏死,其实陈汉政权一直都是靠一股子气,如果张定边和张必先能够在最后关头沉住气,未必不能鼓动众人,可谁知道,张必先“投降”了,还劝降张定边,这让在武昌城中的张定边气得说不出话来。

因为张必先的劝降,本质就是“阳谋”。

此时的陈汉大臣们就是处在一个心灰意冷的阶段,他们左右踌躇,是投降还是死战,这个时候张定边和张必先的态度就很重要了。

而张必先带头“投降”,等于是给了这些大臣们一个充分的理由,假如张定边不投降,那么可能会上演“众叛亲离”的惨案,历史上把拒绝投降的将领杀了献城的典故并不少。

张必先这样做对不对,很难评说,或许张必先知道自己被抓后,陈汉已经无力回天,为了保全张定边、陈理,投降是最好的结果,他的争议只在于不够忠勇罢了,并不是叛徒。

但即便是投降,也不是一边倒的投降,这是一场“谈判”,一场“交接仪式”。

对于朱元璋的智囊团们来说,这是最重要的工作。

首先最先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去处理陈友谅手下的这批官员和将士,最好的办法就是吸纳,其次是遣散,除非很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坑杀,但是白起、项羽之事又还有多少人敢做,最后一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其次,如何处理陈理,陈理看似只是一个孩子,但他是张定边和张必先肯定要保的人,输了就是输了,陈友谅被杀,陈善儿被抓,这已经足够支付代价了,如果还要杀陈理,那么这群人怎么可能相信朱元璋不会对他们动手?

如果要翻脸,朱元璋等人一样是吃不了兜着走。

还是那个原因,比朱元璋强了很多的陈友谅,即便是失败了一次,也不可能输得太严重,老虎虽病,余威犹在。

因此朱元璋派出了陈友谅的“旧臣”罗复仁去谈判,而罗复仁和朱元璋的对话中,就点名了罗复仁要“保下”陈理:

从围武昌,太祖欲招陈理降,以复仁故友谅臣也,遣入城谕,且曰:“理若来,不失富贵。”复仁顿首曰:“如陈氏遣孤得保首领,俾臣不食言于异日,臣死不憾。”——《明史·罗复仁传》

罗复仁此时已经是朱元璋的臣子了,但是罗复仁仍然不避讳地说到,如果朱元璋能答应给予陈理“富贵”的诺言,并且以后不反悔,那么罗复仁就算被杀,也是死而无憾了。

什么死而无憾的场面话不是重点,重点是罗复仁的态度,本质上就是陈汉政权的态度。

要我们投降,可以,但一定要善待陈理。

再说透彻点,陈理的下场就是朱元璋面对陈汉政权的一个态度,朱元璋是能够劝降这群人,甚至还化为己用,还是得罪这群人,再次火拼,就看朱元璋的对策,显然,朱元璋并不莽撞,他选择了前者。

而且陈理才多大,说他造反那简直是天方夜谭,而张定边等人也只是为了给陈友谅一个交代罢了,厚待陈理根本就不是问题,于是这场交接就这么结束了,罗复仁进入城中详谈,陈理不久后出城投降,朱元璋连连安抚陈理,承诺给予陈理以及陈友谅的亲族富贵。

朱元璋首先给了陈理一个“大礼”,那就是让陈理回到应天府中,随便挑自己喜欢的宝物,随后将陈理封为了“归德侯”。

太祖见理幼弱,掖之起,握其手曰:“吾不汝罪也。”府库财物恣理取,旋应天,授爵归德侯。——《明史》

而除了陈理以外,陈友谅的父亲、兄弟都还在世,朱元璋也纷纷给他们封侯,保证了他们的富贵,遵守了不杀他们的承诺,陈友谅的父亲陈普才也在这些人之中,他被封为“承恩侯”,值得一提的是,陈友谅的四弟陈友仁此时已经去世了,朱元璋也很体面地和他追封“康山王”:

太祖平武昌,封普才承恩侯,友富归仁伯,友直怀恩伯,赠友仁康山王,命所司立庙祀之,以友贵祔。

追封为王,这就体现出了朱元璋的真诚,并且让陈友谅的兄弟陈友贵负责祭祀,这就相当于给陈家建了一个“宗祠”,朱元璋负责他们宗祠的延续,做完了这一切,陈汉才算是彻底平定。

那为什么朱元璋要做得这么到位呢?

原因还是在张定边、张必先、邹普胜等人身上。

这三人在陈理投降后去了哪里,是投到了朱元璋的手下,还是被杀了,又或者是隐姓埋名,除了邹普胜以外,正史没有给出答案,但更多的可能是,他们这些人卸甲归田了。

但是卸甲归田就意味着没有威胁了吗,朱元璋都不敢做这个保证,朱元璋让他们“退”,用的是大义,那么一旦违背大义,他们一样会卷土重来,甚至连朱元璋都无法反驳他们造反,所以这就是一种“博弈”,一种制衡,朱元璋要做的,就是信守对罗复仁的承诺,不能改变对陈理的好。

比如邹普胜,他在陈汉灭亡后,就开始南下潮州,他化名“何野云”,因为精通玄术和卦术,最终在潮州扬名,在潮州的名声丝毫不输给刘伯温,民间将他称为龙爷、龙尾爷、仙师等等尊称。

而邹普胜在临终之前,写下了这么一首诗:

我本汉室一丈夫,鏖战异族驱北胡。

鄱阳一战失首领,埋名匿姓来于斯。

邹普胜的态度很明确,他认为他们才是“驱北胡”的先驱者,而在鄱阳湖一战中失去了首领陈友谅,这才隐姓埋名来到这里,可事实上,这种“隐姓埋名”,本质就不是隐姓埋名,一个在南方闯荡出“仙师”名号的人,能是简单人物吗,朱元璋能够不忌惮这个人吗?

同理,张定边、张必先还有一众陈友谅的忠臣、他们都是一种类似于“监视者”的存在,假如陈理被朱元璋杀了,他们肯定不会袖手旁观,即便真的做不了什么,但朱元璋又会放心吗,那不如干脆地遵守诺言。

不过张定边和张必先等人对朱元璋的“威慑”也不是很长时间的,直到朱元璋拿下张士诚,后来逐渐吞并天下后,张定边这些人的威慑就不存在了,而随着陈理慢慢长大,朱元璋面对陈理也确实是有些“尴尬”,于是在洪武五年,朱元璋“外放”陈理到高丽:

理居京师,邑邑出怨望语。帝曰:“此童孺小过耳,恐细人蛊惑,不克全朕恩,宜处之远方。”洪武五年,理及归义侯明升并徙高丽,遣元降臣枢密使延安答理护行。赐高丽王罗绮,俾善视之。亦徙普才等滁阳。

外放陈理的理由是,朱元璋认为陈理还是个小孩子,他唯恐陈理会被人“蛊惑”,然后对朱元璋的恩情有所误解,那么为了安全起见,朱元璋就要将陈理放到“远方”,也就是高丽,跟陈理一起去高丽的还有明玉珍的儿子明升,这等于是把仇敌的后人都一同给“打包送走”了。

到了洪武五年,天下大局已定,没有人会对朱元璋这种行为说什么,即便是张定边等人也挑不出毛病,毕竟朱元璋根本没废掉陈理的爵位,而且还给予他优渥的生活。

只不过将陈理放到高丽吃泡菜,本质上跟流放并无太大的区别。

而陈理过得到底好不好,唯有李氏朝鲜的史书有所记载,陈理到了高丽后,被封为“陈王”,看似名头唬人,可李朝太宗对陈理根本没有给予“陈王”该有的待遇,比如永乐元年的时候,他只是给了陈理一个婢女和一些米豆,后来又给了几石米和几瓶酒,陈理过得十分清贫。

陈理在永乐六年去世,他的儿子陈明善继承了父亲的“苦难”,后来也没有生下孩子,陈理这一脉就此断绝了。

所以朱元璋对陈理的“善待”,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并不是无期限、无条件的,因此不能说朱元璋放过陈理纯粹是仁慈。

假如真的仁慈,陈理的结局,也不会变得如此荒凉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1364年,年仅13岁的陈友谅之子陈理开城投降,瑟瑟发抖地跪迎朱元璋,没想到朱元璋看到陈理后,竟直接把他拉了起来,像长辈一样拍了拍陈理的后背说:

“你年龄还这么小,我不会治你的罪!”

当时,陈理是陈汉的末代皇帝,他没想到作为“亡国之君”竟然能获得如此礼遇,更让他没想到的是,8年之后因为口出狂言,被朱元璋送到了高丽去吃泡菜。

陈理出生于1351年,是陈友谅的二儿子,他的大哥叫陈善,也是之前陈汉政权的太子,陈理能登基为帝纯属偶然。

那是1363年8月,陈友谅跟朱元璋在鄱阳湖,打了一场著名的“鄱阳湖之战”,结果陈友谅身中箭矢而死,陈友谅死后,陈汉军队乱作一团,太子陈善随即也被朱元璋活捉了。

当时,陈友谅的太尉张定边,趁着夜色,悄悄地带着陈友谅的遗体和陈友谅的二儿子陈理,逃回了武昌。

由于陈友谅已死,太子陈善也被朱元璋活捉了,所以张定边等人就拥护刚刚12岁的陈理为陈汉的皇帝,此时的陈理只是个孩子,只能稀里糊涂的登基了。

可朱元璋这边却不打算放过陈理,于是朱元璋乘胜追击,率领大军围攻武昌,可由于城墙太过坚固,加上张定边等人奋死抵抗,导致久攻不下,朱元璋只能无奈撤军。

朱元璋回去重整兵马后,在第二年春天又一次亲率大军攻打武昌,这一次朱元璋准备得非常充分,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不过,这一次朱元璋却打得非常顺利,因为朱元璋的手下常遇春,把陈汉政权的丞相张必先给活捉了,当时张必先正率军从岳州赶过来支援,结果没想到半路遭遇了常遇春的埋伏。

得知张必先被抓,援军已经无法赶来后,武昌城内顿时乱作一团,这时候常遇春又把张必先押到武昌城下朝城内喊话劝降,张必先垂头丧气的对城内实际主事人张定边说:

“吾已至此,事不济矣,兄宜速降为善。”

不过,这个张必先明显有骨气得多,虽然深知胜算很小,但依旧咬牙坚持,全力指挥城内军队抵抗,可朱元璋并不想强攻,于是他就派出了陈友谅的旧臣罗复仁进城劝降。

朱元璋让罗复仁给陈理捎话,说如果陈理开城投降的话,不但不会杀了他,还会保证他的荣华富贵:

“陈理若来降,当不失富贵。”

罗复仁入城见到陈理后,两人就抱在一起痛哭,罗复仁对陈理说,现如今如果奋死抵抗,只能鱼死网破,可如果投降的话,还有一线生机。

当时刚刚13岁的陈理,早就被朱元璋吓破了胆,尽管张必先坚决反对投降,陈理依旧让士兵打开城门,迎朱元璋入城,自己则跪在城门附近,听候朱元璋的发落。

随后,也就出现了我们文章开头的那一幕,朱元璋把瑟瑟发抖的陈理搀扶起来后,当面保证不会伤害陈理。

紧接着,朱元璋就把陈理带回南京,封其为归德侯,而且朱元璋不但加封了陈理,还把陈友谅的父亲、兄弟们都封赏了个遍。

那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明朝官方史料记载,说朱元璋见陈理年幼,心生怜悯之心,这才放过了陈理,但我认为情况根本没有那么简单。

当时,朱元璋虽然灭掉了陈友谅的陈汉,可并没有一统天下,比如当时的张士诚就手握重兵,如果朱元璋杀了陈理,那像张士诚这样没有被灭掉的势力,一定会拼死与朱元璋抗衡到底。

所以,朱元璋为了收买人心,让各方势力归降他时没有后顾之忧,才善待了陈理等人,再加上陈理才13岁,对朱元璋没有任何威胁,杀掉一个小孩子对朱元璋也没有意义,这才放过了陈理。

而且,总体来看,朱元璋虽然与陈友谅之间征战不断,但两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私仇,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争那个位置。

同时,朱元璋也很敬佩陈友谅,陈友谅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他身上有一股子狠劲,一直奋力与元兵交战,从不妥协。

某种程度上讲,正是因为陈友谅一直高调抗元,这才给了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创造了时机,否则计策再好,元军天天打他,他也受不了。

不过,当陈理来到南京后,随着他一天天的长大,就有了自己的主意,特别是由于心情不好,他天天喝酒,在醉酒之后就会口无遮拦的说一些反对朱元璋的话。

刚开始,朱元璋并没有把这些话当回事,只当是小孩子发牢骚,可当陈理成年后依旧如此,这可就把朱元璋给惹怒了,朱元璋也开始担心起陈理将来造反。

可陈理一直是朱元璋树立的典型,用以彰显他的仁德之心,如果仅因为陈理口无遮拦,就把陈理给杀了,似乎说不过去,于是,朱元璋就想到了一个既能收拾陈理,又能堵住悠悠众口的点子。

1372年,朱元璋把陈理叫到身边,先是一顿训斥,随后就宣布把陈理和归义侯明升共计27人迁到高丽去,这个明升之前是大夏国的末代皇帝,跟陈理的境遇差不多。

朱元璋之所以把陈理送到高丽去,实际上是有深远目的的,当时的高丽对于朱元璋来讲就是苦寒之地,正好可以让陈理在那吃苦。

而且,陈理在高丽没有任何群众基础,甚至语言都不通,根本掀不起任何风浪,再说了就算陈理想干点什么,高丽王也不可能同意。

于是,1372年5月,陈理和明升等人就来到了高丽,陈理在高丽的生活非常清苦,虽然陈理被高丽称为陈王,但高丽也知道陈理等人都是朱元璋对头的孩子,自然不会多重视。

虽然,我们不知道陈理在高丽过得到底如何,不过因为1392年李成桂把高丽恭让王给废了后自立为王,建立了朝鲜王朝,所以我们从《李朝太宗实录》中可以看到一些陈理的情况:

1401年,李朝太宗李芳远赐给陈理一点田地;1403年,赐给陈理一名婢女以及米豆;1404年,赐给陈理米四石,酒十瓶;1408年,陈理病死,赠米豆五十石、纸百卷,赐棺椁。

其实,从这点赏赐中,我们就能看出来陈理过得有多惨,而且陈理死后只留下一个儿子,名叫陈明善,不知道这个陈明善是不是娶不起媳妇,反正到陈明善死时,根本没有留下后人。

而陈理的哥哥,就是当年的太子陈善,史料中我们只知道陈善被朱元璋活捉了,后来到底怎么样我们并不知道,大概率被囚禁至死,或者被杀害了,反正肯定没有封侯,否则史料中会有记载。

综上所述,朱元璋之所以不杀陈理,反而把他送到高丽去吃泡菜,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收买人心,并留下一个好名声。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对此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如果喜欢,别忘了点赞关注我,您的支持是我码字的最佳动力,谢谢大家!

文/学史知今




“成王败寇”,这是历史的客观规律,朱元璋和陈友谅就是一个例子。那么为何朱元璋没有杀了陈友谅之子呢?不杀也就算了,为何不放在身边监视,却要送到韩国去?是韩国的泡菜好吃吗?

不可否认,朱元璋和陈友谅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历史成就了前者的帝王之路,却抛弃了后者。陈友谅被杀,其子陈理却能够活了下来,这是朱元璋的动了恻隐之心?还是朱元璋不懂“斩草要除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有生”的道理?我们来看看史料上是如何记载这段历史的。

公元1363年8月,陈理的父亲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被乱箭射死,陈理被手下一干人挟持回武昌后称帝。第二年,朱元璋亲征武昌,大败陈理,陈理投降。陈理进入朱元璋的军营中,跪地害怕的发抖不敢抬头,朱元璋见陈理年幼弱小,就过去扶起陈理,握着他的手说,我不会治你罪的。金银财宝任由陈理选取,然后让他返回南京。

这陈理住在京城,一直犹豫寡欢,闷闷不乐,有时还口出狂言,言语要替父报仇之类的。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朱元璋知道后,说: 这是小孩所犯的过错,恐怕他会受到小人的欺骗和诱惑,不能牢记朕对他的恩典,还是应当让他远离京城为好。就这样陈理被送到高丽(今韩国和朝鲜)。韩国是我附属国,当时韩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多数时候靠我天朝的救济和吃着泡菜过日子,既然到了陈理到了韩国,那韩国泡菜自然是吃过的(这么说是为了顺应提问者吃泡菜一说)。

之所以朱元璋没有斩草除根,杀了陈友谅之子陈理,我认为有下列原因:1 朱可能真的动了恻隐之心,不忍心杀这个孩子。但可能性小。

2 笼络人心,陈友谅虽然被杀,但是陈友谅还有一部分力量存在,其统治思想还影响着被其统治过的地区,如果善待陈友谅之子,何愁没有更多的人来投奔?这是最大的可能。3 朱元璋为了日后给自己博得一个好名誉。





朱元璋太残忍,洪武4大案,他就杀了60000人,更让38位嫔妃殉葬。可对陈友谅的儿子却超好。


毫无疑问,在朱元璋的众多敌人中,陈友谅是最强大的一个,有几次他差点死在陈友谅手里。


岂料,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投降时,朱元璋不但没杀,反而封侯赐宅,把他像亲‬儿子一样,养在身边。



可8年后,朱元璋却突然将陈理送到高丽。



把敌人的儿子养在身边,这事怎么说,都让人觉得内有蹊跷。



朱元璋为何不斩草除根,把陈理送往高丽?


他对陈理这么‬好‬,究竟何目的?


陈理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想解开这些问题,我们要从关键人物~陈友谅身上,找到答案。


真正让朱元璋这么做的,我认为,正是陈友谅。不仅如此,朱元璋还要高调地让所有盯着他的眼睛,看到他这么做。


影视剧《倚天屠龙记》中,陈友谅阴险狡诈,耍尽心机。他在丐帮挑拨是非,后来又将宋青书引上邪路。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历史上的陈友谅,耍阴谋是他的弱项,他正是输在毫无谋略上。



【一代枭雄陈友谅】


元朝末年,群雄争霸,陈友谅从中脱颖而出,并最后站在朱元璋的对立面。只可惜,成王败寇,但陈友谅的失败,全是他自己作的。


当年,陈友谅兄弟5人,全靠打渔为生,但陈友谅喜欢舞文弄墨,富有野心。



一天, 有个人看过陈家祖坟,笃定地说:这家人,以后必定大富大贵。



这更坚定了陈友谅要出人头地的想法。



这时,正巧天完首领徐寿辉,派丞相倪文俊到沔阳。迫于元朝压力的陈友谅,直接投奔到倪文俊麾下。



在倪文俊的赏识下,陈友谅这匹千里马,策马奔腾,成功坐上元帅的位置,前途一片大好。



按理说,这样发展下去,陈友谅完全可以消灭各个劲敌。



只可惜,此时陈友谅的抗元初心发生了变化,为了爬上高位,他竟心狠手辣地连杀3人,而且是对他十分关键的3位人物。



1、第一位:上司倪文俊



陈友谅杀的第一个人,正是对他大力提拔的老上司倪文俊。



1357年,陈友谅的老上司倪文俊开始蠢蠢欲动,他盯上了徐寿辉的位置。只是,倪文俊刚要出手,就被徐寿辉发现。



吓得倪文俊连夜逃跑,落难之际,他想起了自己一手提拔的老部下陈友谅。



只可惜,他打错了算盘‬。



陈友谅看着狼狈不堪的倪文俊,顿时露出一丝鬼笑。



最终,他不念旧恩,不但趁机杀了倪文俊,还将他的部队收入自己囊中,来壮大自己。



掌握红巾军统帅大权后,陈友谅在抗元路上,一直前行,成为长江以南最强的一支队伍。



而此时,朱元璋地小粮少,力量薄弱,论兵强不如陈友谅,论财富不如张士诚。



趁着陈友谅忙着抗元,朱元璋抓紧采纳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以应天为中心,营建起自己的大本营。



但终究,两人开始了搏杀。



2、第二位:实力干将~“双刀赵”赵普胜。



就在朱元璋攻下太平府,与陈友谅做起邻居后,两人开始了你争我夺。



朱元璋首先出击,派出大将常遇春去攻打陈友谅的池州,而这时他碰到的乃是陈友谅的得力战将赵普胜。



赵普胜骁勇善战,擅用双刀,人送外号“双刀赵”,他为陈友谅攻城掠地,屡立战功,堪称陈友谅的左膀右臂。



看到赵普胜,朱元璋和将领们十分畏惧。担忧之余,朱元璋想出离间之计。



说办就办,朱元璋派人收买了赵普胜身边的谋士,让他偷偷去陈友谅面前,挑拨与赵普胜的关系。



而这一切,赵普胜竟毫无察觉,他反倒没有看清自己的位置,多次在陈友谅面前居功自傲,甚至认为自己有恩于陈友谅。



殊不知,陈友谅已对他有了怀疑,并因此怀恨在心。



不久,时机成熟了。



陈友谅借会师的名义,突然带着队伍来到安庆。赵普胜一看领导来视察工作,急忙烹羊宰牛,热情迎接。



可是,当赵普胜刚登上船,就被一群士兵按倒在地上,直接被推出去斩了。



就这样,自己的一员大将,被陈友谅无情地除去。


事实上,陈友谅完全是在为朱元璋战胜自己铺路,他扫除了朱元璋的一个巨大障碍,而自己也因赵普胜的离去,而元气大损。



赵普胜被斩之时,幕后主使朱元璋正在哈哈大笑:“赵普胜被杀,正是源于我的挑衅。“


据《国初群雄事略》记载:陈友谅杀普胜,即生衅于我。


可悲的是,陈友谅竟对此事全然不知。此时,他满脑子只想着一件事:如何称帝。



3、第三位:主子天完皇帝徐寿辉。



看着陈友谅如此丧心病狂,天完皇帝徐寿辉已经感觉到危险在向自己靠近。



他当即做出决定把‬都城‬迁到‬龙兴,可遭到陈友谅的坚决反对。陈友谅趁机挟持徐寿辉,并将徐寿辉部将全部吞并。



这时,陈友谅已经飘飘然,仿佛皇位已经攥在自己手中。



在攻下太平,进驻采石矶后,陈友谅迫不及待地安排部将,提前准备好铁锤,借汇报事情之机,命人猛击徐寿辉头部。



除掉徐寿辉,陈友谅就地称帝,国号大汉,将采石的五通庙作为行宫。



可弑杀徐寿辉,一下寒了天完将士们的心,众多将领纷纷脱离,有的甚至转投到朱元璋帐下。即便没离开的将士们,也早与陈友谅离心离德。



倪文俊、赵普胜、徐寿辉的接连被杀,让陈友谅就此背上心狠手辣,背信弃义的恶名。



陈友谅的真人演绎,都被对手朱元璋看在眼里,并立马学到手,这让他明白信义的至关重要。


朱元璋学到手后,马上灵活运用到陈友谅身上,并连用两次。


1、 勇救旧主韩林儿


其实,朱元璋最初加入的红巾军,乃是郭子兴的队伍,韩林儿‬正是‬这支队伍‬首领‬韩山童‬的儿子‬。


当年,韩山童被元军杀害后,韩林儿被刘福通等人拥立为帝,被称为小明王,国号大宋,朱元璋就被封为左副元帅。


只是后来,韩林儿成为名义上的皇帝,朱元璋则是‬拥有实权的大‬元帅‬。



1363年,韩林儿被张士诚的将领吕珍围困在安丰,危急时刻,他向朱元璋发出求救。



接到这个烫手的山芋后,朱元璋这时完全可以不予理睬。可他经过冷静思考后,想起陈友谅对主子徐寿辉所做的一切。想毕,朱元璋还是做出决定。



他不但救了,还自己带兵前往险境,冒死将韩林儿救了出来。虽然,人人都知道韩林儿只是一个摆设,但朱元璋此时依然以臣子自居。


但这次营救,让朱元璋收获颇丰,讲义气、念旧情、重情义等好名声都随之而来。



无论自己的将领,还是敌方将领,都在看着朱元璋,他与陈友谅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仁义的熏染‬力量是无穷的,有人因此投奔而来。


这让朱元璋尝到了甜头,马上,生死关头的他又用了一次。



2、激将法,让陈友谅斩杀几千俘虏



然而,陈友谅眼睁睁地看着朱元璋日益壮大。



多次战败的陈友谅再也坐不住了,就在朱元璋冒死去救韩林儿的关键时刻,他命人造出百艘战船,带着妻妾和百官,向朱元璋侄子朱文正把守的南昌发起猛攻。



听说陈友谅正在攻打‬南昌,朱元璋亲率大军,准备迎战陈友谅,一场大战~鄱阳湖大战,即将打响。



陈友谅都是巨船,并且船船相连,接连‬三‬日,朱元璋根本无法靠近,可这时突然刮起了东北风。


关键时刻,朱元璋抓住陈友谅船只的缺点:无法灵活进退,他当即下令放火焚烧陈友谅的战船,并派人拦住陈友谅的退路。



就这样,陈友谅被困数日,饥寒交迫,却始终龟缩不出。



朱元璋见状,他抓住了陈友谅的致命弱点,使出‬激将法‬,接连送上两封信件:陈友谅你根本不是大丈夫,都不敢出来应战。



看到信件,陈友谅直接将信摔在地上,怒不可遏地他,直接下令:俘虏全斩。



而朱元璋得知计谋得逞后,却将俘虏全部放走,同时,他还给敌军伤兵看病发药,又狠狠碾压陈友谅一次。



这一招也很奏效,陈友谅很快出来指挥作战,不料‬被飞箭射中,当场毙命。



陈友谅死后第二天,他的将领陈荣,就带五万部众投降朱元璋。



这才有了陈理的出现。陈友谅的太尉张定边,急忙连夜带上陈友谅的尸体,以及陈友谅的二儿子陈理逃回武昌。



只可惜,13岁的陈理,在做了6个月的皇帝后,就被朱元璋围困在武昌城内。



大势已去,陈理只能选择投降,臣服在朱元璋脚下。


然而,朱元璋真的心甘情愿想养着陈理吗?


我认为,并不是。



回到南京后,陈理被封为归德侯,



但聪明的朱元璋,怎么会不明白陈理的存在意味着什么,养他无异于养虎为患。


可作为政治家的朱元璋,他早已从陈友谅身上明白,他不但要让陈理的活着,还要陈理风光地活着。这是他当务之急,不得不做出的明智选择。



陈理活着,意义有二‬:



1、以陈理为例树典型,笼络人心



此时,江山未定,人心未统。虽然消灭了陈友谅,可还有北元和张士诚这两个劲敌,以及各方小势力存在,他要让这些盯着他的眼睛看到。

陈理作为陈友谅的儿子,这个朱元璋最大的敌人,都得到善待,那么其他人来归降,就不必有任何顾虑了。



妥妥的收买了一拨人心。



2、给自己留个好名声



善于谋略的朱元璋,已经靠仁义之名越来越强大,他当然要坚持用下去。


起初,朱元璋、陈友谅和张士诚,三足鼎立时,朱元璋最为弱小。张士诚有钱,陈友谅有兵,可朱元璋什么也没有,只能布施信义,与将领们同舟共济而已。



而将领们,偏偏就吃这一套,也正是被朱元璋的仁义所感召,誓死冲锋。



朱元璋要靠着好名声,继续走下去。



由此不难看出,朱元璋只是表面上的刻意演戏,实质上也是他不得已‬的选择。


至于朱元璋为何把陈理送到高丽吃泡菜?


我推测,这时的朱元璋已不再需要陈理这个摆设。



1. 失去利用价值


这时,朱元璋已为大明皇帝,群臣膜拜,万国来朝,渴望已久的皇位已经到手。



再也没有让他忌惮的眼睛盯着他,也‬没有‬人‬能‬威胁‬到‬他‬。



2. 陈理开始不消停


陈理投降时,只有13岁。可此时,他已22岁,有了自己的想法。



并且狂言很快传到朱元璋耳中,他要重振旗鼓‬。



朱元璋本就是给众人演戏,现在已经谢幕,不再‬需要‬配角‬。



更何况,他居然有大逆不道的言论。


《明史》:此童孺小过耳,恐细人蛊惑,不克全朕恩,宜处之远方。”洪武五年,理及归义侯明升并徙高丽。


结果,陈理被朱元璋迁居到高丽这个偏远地方。


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流放


至于陈理,他在高丽的日子就更难了。


陈理刚到高丽时,还被封为“陈王”,被高丽恭愍王接见。



可这只是形式上走个过场。



人生地不熟的陈理,在高丽生活十分艰难。


恭愍王曾赐给陈理苎布九匹。



建文三年起,李朝太宗李芳远,倒是没有忘了陈理,接连赐给陈理一些东西。



分别为:一些田地,一名婢女以及米豆,米四石,酒十瓶。《李朝太宗实录》



可‬单单从高丽王所赐的物品来看,陈理已经根本谈不上是个“王”了。


最终,陈理在48岁这年去世,留着儿子陈明善,在高丽开枝散叶。


说在最后


如果,陈理没有被送去高丽,继续留在朱元璋身边,那他很有可能,被卷入后期的洪武四大案,或者是其他原因,被朱元璋斩于刀下。


毕竟,他是陈友谅的儿子。


其实,他是幸运的,他能够从朱元璋身边,全身而退。


试问,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又有几人能够全身而退呢?


可能,陈理在高丽的日子过得清贫,但不用担惊受怕,有家人陪伴在侧,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陈友谅死后,次子陈理在武昌登基,投降朱元璋之后住在京城,整日闷闷不乐,有时候口出怨言。朱元璋听到后,大度地表示:“这只是小孩子所犯的过错,但是以防他会受到小人的欺骗诱惑,还是让他远离京城比较好。“于是,大手一挥,将陈理流放到了高丽。

朱元璋最大的敌人——陈友谅

提到陈友谅,很多人心中想起的可能是金庸笔下那个心狠手辣的丐帮长老,在《倚天屠龙记》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历史上的陈友谅可比小说中的形象强大太多,在元末乱世,以长江以南为根基,建立陈汉帝国,自立为帝。

1360年,刘伯温被朱元璋请至应天,参谋天下大事,刘伯温说:“友谅包饶、信,跨荆、襄,几天下半。“君臣二人都将陈友谅当做最大的敌人。

在陈友谅死后,朱元璋也舒了一口气,说道:“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

说起来,陈友谅跟朱元璋的崛起还有点相似。元朝末年,天下民不聊生,各地烽烟四起,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红巾军“了,他们头裹红巾因此得名。

朱元璋开始从军就是加入了郭子兴领导的一支红巾军,而这支军队名义上是以韩山童为尊,韩山童死后

小明王韩林儿是名义上的领袖。

陈友谅是另一支红巾军领袖徐寿辉手下大将倪文俊的部下,后来杀死了倪文俊与徐寿辉,自己称帝建国,国号为汉,史称“陈汉“。

朱元璋采纳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表面上尊小明王,秘密库长自己的势力;与之相反,陈友谅就高调了太多,不仅早早称王,甚至早早杀死了头上的领袖,大失人心。

内忧外患之下,陈友谅跟朱元璋交战,屡战屡败,最终自己也战死于鄱阳湖,连被册封为太子的长子也被俘虏,次子陈理被张定边带回武昌之后,继承了皇位

陈理投降之后

1363年8月,陈友谅中箭身亡,12岁的陈理继位,同年冬天,朱元璋亲征武昌,第二年二月,朱元璋再次亲征,陈理的丞相、也是他所倚重的大将张必先被俘之后,陈理开城投降,陈汉灭亡。

陈理进入军门之后,马上伏于地上,不敢抬头,朱元璋看到陈理一副年幼的模样,心生不忍,便将他扶起,握着他的手说道:“我不会将你治罪的。“府库财物任由陈理选取,随他一道带回应天。

理遂降,入军门,俯伏不敢视。太祖见理幼弱,掖之起,握其手曰:“吾不汝罪也。”府库财物恣理取,旋应天,授爵归德侯。——《明史》

回到应天之后,陈理被封为归德侯,陈友谅的父亲陈普被封为承恩侯,连陈友谅的两个或者的兄弟也被封为伯爵,总体来说,待遇还算不错。

陈理住在京城,一直闷闷不乐,还经常口出怨言。怨言传到皇帝的耳朵之后,朱元璋说道:“这只是小孩子所犯的过错,就怕他受到小人的蒙蔽,忘记朕对他的恩典,还是让他远离京城为好。“

1372年,朱元璋将陈理迁居高丽,并赏赐高丽王,让他善待于陈理等人。

理居京师,邑邑出怨望语。帝曰:“此童孺小过耳,恐细人蛊惑,不克全朕恩,宜处之远方。”洪武五年,理及归义侯明升并徙高丽,遣元降臣枢密使延安答理护行。赐高丽王罗绮,俾善视之。——《明史》

在高丽吃泡菜的陈理

陈理到了高丽之后,虽然受到高丽恭愍王的接见,还被称为“陈王“,但是生活过得很艰苦。这时候的高丽本身也是一团乱,后来朝鲜太祖甚至推翻高丽,建立朝鲜王朝。

据《高丽史》和《李朝太宗实录》记载,高丽国王李朝太宗曾数次赏赐陈理。

1372年六月初六,高丽恭愍王赐给陈理苎布九匹。

1401年闰三月十八日,李朝太宗李芳远赐给陈理一些田地。

1403年十一月初五日,李芳远赐给陈理一名婢女以及米豆。

1404年六月初七日,李芳远赐给陈理米四石,酒十瓶。

1408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陈理病死。李朝礼部赠米豆五十石、纸百卷、赐棺椁。

李朝太宗是朝鲜王国第三位国王,看看他对陈理的赏赐可知,陈理在朝鲜的生活并不那么如意,除了一个婢女,其他的赏赐都是生活必需品。看着样子,陈理在高丽天天吃泡菜是大有可能的。

朱元璋为何不斩草除根,反而要将他送到高丽?

知道了来龙去脉,也了解了陈理在高丽的待遇,对整件事有个印象了,再来看一看,朱元璋为何要这么做?

首先,之所以不斩草除根,大概有以下几点:

1.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征战开始,对于投降的君主,下杀手的其实不多。比如三国时期曹丕对待汉献帝刘协、司马炎对待魏元帝曹奂,一般都能有个安享富贵的晚年。

真正践踏这个规则的要从南朝宋武帝刘裕算起,他杀死了退位的司马德文,以至于后来亡国之君的待遇越来越差。

但是,对于那些没有太大威胁的,或者没有多大仇怨的,一般还是会抱着居高临下的态度,给予宽容处理。

2.陈理投降之时才十二三岁,本身又是陈友谅次子,并非太子,对陈友谅的原本势力号召力有限,再加上陈友谅本人也不得人心,对蒸蒸日上的大明王朝,并没有多大威胁 。

3.在没有太大利益之时,每个人都会有一丝仁心,就如朱元璋看到年幼的陈理匍匐在地,会将他拉起来,也许是作态,也许有那么一丝人之常情。

从此之后,陈理一直生活在京城,也算是朱元璋看着长大的一个小辈,当没有威胁的时候,愿意放他一条生路,实属正常。

为什么要送到高丽呢?因为当时高丽是大明的藩属国,又离得远,还有专人监视其动静,不得与中原的陈汉旧势力勾结,也算是眼不见为净吧!

主要参考资料:《明史》、《李朝太宗实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开城   定边   泡菜   鄱阳湖   武昌   之子   富贵   京城   朝鲜   斩草除根   明史   人心   太祖   将领   政权   皇帝   儿子   财经   高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