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一般老人活到多少岁就可以给他做寿(做寿就是摆生日酒席)?

在农村生活的老年人活到八十岁高龄“过生日”(做寿),可能算最佳的年龄。

中国人最忌讳“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句话。

中国古代的人们生存生活环境条件恶劣,又不懂健康养生之道。人的平均年龄只有二三十岁左右,这就是古时的人们婚育年龄在十五岁左右的根本原因之一,因为人生的时间太短暂,还没有认真的享受生活,生活的大门却无情地吞没了青春年轻的生命。

“人生七十古来稀”,“一代帝君”秦始皇只活到四十九岁,诸葛亮活到五十四岁,曹操活到六十六岁。儒家代表人物:“古代圣人”孔子活了七十三岁,孟子活了八十四岁。

自古以来的中国人拿先贤圣人孔子和孟子做寿终的榜样,认为活到这个岁数已算很自然很光彩的“正寝”(死亡),人生再也无有任何遗憾的事情了。

其实不然,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环境改善了,人们的健康意识清醒了,老龄化的人口数量在逐步加大。现在八九十岁的人多得是,有个别的人活到一百多岁。

人只要每天快快乐乐地享受












生活,才能健康长寿!“能忍自安、知足常乐”,又何必在乎一个小小的生日祝寿吗?




做寿统称“过生日”。在关中农村,老人、小孩均过生日,中青年却很少过。

旧时医疗条件差,小孩长大不易,故民间称其过生日为“过门槛”,很重视12周岁以前的生日。婴儿满周岁,主人装扮一新,宴宾客。一般亲友送衣帽、玩具等礼品;外婆送虎头鞋等。抱小孩至酒席间开眼界,讨口彩;席毕抓周,验天赋。12岁以前,每到生日,穿新衣,吃美食,尤其中午一顿臊子面必不可少,称“长命面”;当日孩子无论有何过错,都可免责。至12周岁春节,舅家最后一次送灯(故有“外甥打灯笼——照旧”之说),以后生日可过可不过。

一般儿女给父辈50岁开始做寿,但倘若往上还有更老的长辈,如爷爷辈,则做寿轮不到父辈,只有老人谢世,父辈过寿才能够心安理得,否则,有咒老人快死之嫌。逢整数如60岁、70岁、80岁为大寿,儿辈更重视,庆典更热烈。但73岁、84岁为门槛,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叫你商量事”之说,过寿时故意往大说一岁,意即已经跨过了“门槛”,有长寿之相。

过寿当日,女婿、外甥携烟、酒、肉、寿糕,其他亲戚、朋友以点心、酒、鸡蛋相贺。招待以炒菜与长寿面为多。现在,乡间祝寿者甚多,规模亦逐步趋大,除一般礼仪外,殷实之家还给老人尤其是高寿者播放电影,录音、录像乃至唱大戏,待客也由普通的“五盘子”向“八碗”、“十全”、“十二件子”、“十三花”等宴席发展,其中不乏相互攀比心理,但臊子面(擀薄切细,很长,亦称长寿面)必不可少,而且过寿之人必须吃第一碗。




这个问题还真是有讲究的。

在我们这乡下有这么句老话叫做‘’父在不留须,母在不做庆‘’,意思是说,父亲尚在,儿子就不要在面前留着代表资格老历的长胡须,母亲在就不给儿子做生日庆贺;如果有违这句老话就是对父母的不敬,非孝子所为,中国人以前是很讲孝道的。

现在许多年轻人都不知道这句老话了,以致自我乱套,但许多有良好家教修养的人还是尊从着这一原则,即使自已的名声地位高过父母,也不在父亲面前蓄着长胡须,在母亲面前越过母亲让人闹腾着给自已做寿,这是对生养了自已父母的孝敬,也是对自已的自律。

老家有位去世还不到十年的老教书先生,由于平时作风正派,执教几十年谦虚敬业,教岀的学生己遍布各行业很有成就,受人尊重,在他临退休的前一年许多亲友认为他快退休,年龄资历也该承受得起了,于是忘了他母亲尚在,在他不知的情况下带上礼物去给他做寿庆,这事要是他早知道他会坚决拒绝,但在不知的情况下已经来了怎么办?总不能不招待辞退伤人面子。‘

于是他当着客人的面在堂屋摆上桌子.把客人送的礼品摆桌上.再把白发老母扶上首坐定.给母親深深瞌了个头.把礼品全交给了母親.然后回身再给来给他庆贺生日的亲友瞌了个头表示感谢,再酒席招待。

他的这一举动一时传为孝道佳话,你以为如何呢?




农村老人做寿的年令,一般是60岁,66岁,73岁,80岁四个年令。至于哪个年令段儿女摆酒祝寿,则因人而异。

六十岁是花甲,旧社会有钱人家的儿女摆酒祝寿的多。现在60岁摆酒祝寿的少了。这是因为现在生活好了,虽然国家老年法规定60岁为老年人,但现在60岁的老年身体都好,别人感觉他不老,自己也感觉还很年轻,60岁摆酒祝寿感觉很早,所以,现在60岁摆酒祝寿的少多了。

66岁这个年令段摆酒祝寿的比较多。因为66岁的老人,老年特征基本都显现出来了,如头发花白,脸上皱纹也多了。儿女也感觉到老人确实老了,应该给老人过生日摆酒祝寿了。于是大摆酒席,宴请亲友,给老人祝寿。一般来说,66岁摆酒祝寿的比较多。

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这是老话,现在生活好了,老人活到70多岁一点也不稀奇。如果老人66岁没过生日的话,70岁这个年令段,就应该过生日了。这个年令段过生日祝寿,有的安排在70岁生日这天,很多人安排在73岁生日这天。因为民间有老话,七十三,八十四,闫王不请自己去。意思是73岁是老人的一道坎。摆酒祝寿,意为老人身体很健康,不怕这道坎。但70岁这个年令段过生日,一般都是小范围摆酒祝寿,只办几桌洒席。

80岁大寿是要庆祝的。因为老人活到80多,很不容易。有条件的讲究人家的儿女,要为老人大摆酒席庆寿。父母都健在的,更为隆重,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热闹一番,既表示儿女孝顺,又是对老人尊重。

咱们国家大,人口多,各地习俗不一样。上述见闻,仅供参考。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中有个健康的长寿老人,说明这户家庭肯定是幸福安康的。农村有给出生的婴儿办庆生酒,也会给儿孙绕膝的老人办过寿酒,不过关于农村老人年龄多大,才能办过寿酒?规矩是非常多,也很复杂。

首先给老人过寿,要注意这一点:农村有句俗语,母在不庆生

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老人的母亲还健在,那么就不适合给老人办过寿酒。不办的原因在于,不管老人多大,在母亲眼中他永远还是个孩子。

另外,对于母亲来说虽然生下自己小孩的那一刻,她心情肯定是无比喜悦的,但她的身体也在承受着,让人无法形容的痛处。

母在不庆生的意义,是表达了农村老一辈的人,他们对母亲的感恩、尊敬之情。

因此,哪怕家中的老人已经达到了当地农村其他老人,可以办寿酒的年龄标准,但只要老人母亲还健在,他就不能办。

像是我大伯活到80多岁,直到他走的那一天,也没有人给他办寿酒,就是因为他比我奶奶早一年走,而我奶奶是在我大伯走的第二年,同一天走的,那年我奶奶已经有100多岁的高龄了。

如果母亲不健在,农村老人几岁过寿?

关于农村老人做寿从几岁开始,以前是非常讲究的,那时有什么上寿、下寿、寿上关、坎儿年等等。年轻一代的可能都不懂,有句俗语叫:

30、40无人得知,50、60打锣通知

这里说的是在以前农村只要年龄到50的老人,就可以放鞭炮敲锣鼓,做寿了。

不过考虑到以前的人,没有现在这么长寿,一般现在农村不会给50岁的老人做寿的,通常是家中老人60岁,才会给他过寿。

不过要是以为,家中老人到了60岁,就可以为他们过寿庆祝了,那就错了。在农村关于老人过寿也有男女之分的。

比如在我老家,有着男过9,女过10这样的习俗。

也就是说,如果是男的,他到了60岁是不能过寿的,他应该在59岁时提前给他过寿,如果是女的,她就可以在女方到60岁就可以过寿了。

农村老人过寿,除了以上的讲究,还有以下几个年龄段是需要注意的:

66、77岁,在农村把这一年龄段的老人称为冲太岁年(坎年),在这两年里不一定要给老人过寿。

但要求女儿在父母66岁时给父母割六斤六两肉,肉煮好之后,让父母吃66片肉。父母77岁时,女儿也要送一只鸡给父母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讲究?这其实有迷信的成份,在这不说也罢,以前是有这样的讲究,现在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还保留这个习俗的农村并不多。

同样有迷信讲究的是在73岁、84岁这两个年龄也不能过生日,这个讲究与孔子、孟子有关,据传这两位“圣人”分别是在这两年龄段走的。

农村老人过寿,要注意什么

有些人可能觉得如果给父母他们过寿,是不是像给小孩过生子一样,每年都过一次呢?其实这个是不一定的,要根据自己所在农村风俗来决定。

比如在我老家,我们那边给老人过寿是以一“秩”为单位,秩也就是10年的意思。简单来讲,就是老人在59岁那天过寿,然后等他到69、79以此类推,每逢10年给老人过寿庆祝。

另外在我们那边的农村,给老人过寿,并不是在老人的生日那一天,而是在农历正月初三~正月初9这几天。

这几天是我们当地农村的过寿日,很多子女都会选择在这一时间段,给自家老人过寿庆祝。

一旦决定给自家老人过寿,就不能停下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给自家老人过了60大寿,等到他70岁,你因为某些原因没给老人再办寿,这样是不行的。

不能停的原因在于意寓不好,至于是什么不好的意寓,你们自己脑补一下“断”这个字的意思,就知道了。

这里面还有一点要注意了:

给老人过寿办酒,也是笔不小的开支,要请自己亲朋好友,如果因为家庭经济不好,负担还是很大的。但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自家关起门来给老人过寿、庆祝,不请外人来参加。

像是我二伯他过寿,他家就没有请其他的亲朋好友,只有他一家人还有我几个堂兄弟,大家聚在一起,吃一顿为老人庆祝,这样的话也就2~3桌的菜,花不了几个钱。这个方法很适合那些农村家庭经济不太好,又想给老人过寿的农民。

最后,老人过寿,面是必须要吃的,在农村过寿吃面称为长寿面,这个意寓对老人也是非常好的。

而吃面也是有讲究的,给老人吃的那一碗面,不是直接从锅中盛出来的,而是自己儿孙每人碗里夹到老人碗中,这叫添寿。


结论:

作为有上千年的礼仪之邦,孝敬老人、尊老的观念,深入在每一代人的心中。对于家中老人过寿的讲究,其实现在已经简化了不少。如果想过家中老人过寿,可以根据旧时的传统习俗讲究,也可以不用像过去那么讲究。

但我个人觉得,如果你要以现代化的方式为老人过寿庆祝,前提还是要先和老人沟通一下。毕竟农村老一辈的人,他们的思想并没有后代的开放,特别是在过寿这件事情上,有些传统习俗上的忌讳,还是要尊重老人的意见为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酒席   孟子   老人   生日   长寿   老话   亲友   儿女   讲究   家中   小孩   年龄   父母   母亲   农村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