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后权力落谁手上?

慈禧是清朝末年的重要人物,她曾经在清朝政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她的晚年,她逐渐失去了政治上的影响力。当慈禧于1908年去世时,她的权力最终落到了谁的手中?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慈禧是清朝的皇后和皇太后,她的权力在晚年曾一度被夺去。在1898年的戊戌变法中,慈禧失去了大部分的权力。然而,在1901年的八国联军入侵之后,慈禧又重新获得了政治上的影响力。在此之后,慈禧成为了清朝政治的中心人物。

慈禧去世后,她的权力最终落到了她的侄子——载沣的手中。载沣是清朝末年的皇帝,他在1908年被慈禧立为皇太子。慈禧死后,载沣即位,成为了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然而,载沣的统治并没有持续太久。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清朝被推翻,共和国成立。载沣被迫退位,他的权力最终落到了新成立的共和国政府手中。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共和国政府成立后,中国开始实行西式的政治制度。新的政治制度削弱了君主的权力,而增加了民主和法制的力量。在新政府中,权力分散到了多个部门和机构中。这些部门和机构包括国务院、议会、法院和军队等。这些机构的权力是相互制约的,以避免权力过度集中。


总体来说,慈禧死后,她的权力最终落到了载沣的手中。然而,这个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导致了新政府的成立和权力重新分配。在新政府中,权力分散到了多个部门和机构中,避免了权力过度集中的情况。




慈禧在死前干了这么几件事,先毒死光绪皇帝,避免死后遭到清算,让载沣的儿子溥仪继承皇位,任命醇亲王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所以在光绪皇帝驾崩,慈禧太后病逝后,爱新觉罗·载沣成为清朝实际统治者。

爱新觉罗·载沣

摄政王载沣,炙手可热到临危受命

八国联军侵华后,德国政府要求清政府派人前往德国,就德国公使在中国被杀一事道歉,载沣被委派为头等专使大臣前往德国,他到了德国后,拒绝给德皇下跪,圆满完成了这次屈辱的外交任务,回国后载沣得到慈禧太后器重。

两年后,载沣被任命为随扈大臣,慈禧太后将健锐营和正红旗都交给了载沣管理,不过这个时期载沣并未参与处理军政要务。慈禧太后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不得不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如果自己死了,光绪皇帝再度掌权,那么自己肯定会被清算,所以得把光绪皇帝一起带走。

慈禧太后

皇室年轻的这一代,也就载沣还有点本事,和自己关系也要近一些,并且人还好控制,可以让他来历练一番,光绪三十三年,载沣被授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从此开始参与处理军国大事,而这之后慈禧太后对载沣的一系列封赏,都表明了慈禧太后准备将清朝权力移交给载沣,光绪三十四年初,载沣被任命为军机大臣。

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慈禧召见了载沣,张之洞,世续,病危的慈禧让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并将载沣的儿子溥仪过继给同治帝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立年仅三岁的溥仪为皇帝,次日慈禧太后病逝,载沣接手掌管了内忧外患的清帝国。

载沣和年幼的溥仪

执政三年,载沣黯然退场是能力平庸,还是顺应天时

载沣上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巩固统治,他和隆裕太后联手,以宣统皇帝的名义下了道诏书,大意是以后由载沣主持国政,除三岁的溥仪外,其他人都要服从命令,如果有违反政令的人,将以国法处置,绝不姑息。这道诏书主要是给皇室宗亲,像溥伟这一类心怀不轨的人看的。

接着他就准备搞袁世凯,自从袁世凯出卖光绪皇帝后,载沣就想为光绪皇帝报仇。现在好不容易掌握了权力,但载沣最后却没有立刻处死袁世凯,这并非是懦弱无能,相反这是一个政治家最理性的做法,当时皇室成员虽然都主张杀袁,但是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汉臣则是力保袁世凯。

袁世凯

而袁世凯手中的北洋六镇也不是吃素的,如果袁世凯有难,军队突发变故,本来就风雨缥缈的清政府才真是欲哭无泪,但是也正因为载沣没有彻底拔出袁世凯势力的实力,这也才给后来的清政府埋下了更大的祸根。

载沣不只是会集权,他也知道分享权力,在前往德国期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德皇告诉他,皇帝要有大量军队,并且要自己亲自掌握,所以载沣上台后,自己亲自担任陆海军大元帅,让载涛管陆军,载洵管空军,载润管学堂,还组建旗人禁卫军,一群二十多岁的青年成为了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载沣和宣布退位时的溥仪

载沣唯独对搞宪政不感兴趣,十八个督抚奏请开国会,载沣想尽一切方法来敷衍,反而让守旧派的势力死灰复燃,所以随着资本阶级势力的崛起,载沣只能再次重新起用袁世凯,并交出手中的权力,最后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明着是摄政王—载沣,实际上落到袁世凯手中,因为袁世凯的小站新军北洋军厉害,袁世凯军事力量强大。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二日,公元1908年11月15日,手握晚清最高权柄长达四十八年之久的慈禧太后在西苑仪鸾殿病逝,终年74岁。此时距离光绪皇帝驾崩不过20多个小时的时间,一日之内,清王朝两位最高统治者相继离世,一时之间引起了朝野上下的纷纷议论。


由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相继离世,清王朝的朝政大权曾短暂出现了真空。光绪皇帝死后,慈禧太后病逝前的这段时间里,已经大限将至但仍自我感觉良好的慈禧太后匆忙之中将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立为皇帝。随后的几个小时之内,慈禧太后病情恶化,由于当时的新皇帝溥仪仅三岁,根本无法临朝理政,因此慈禧太后将溥仪之父醇亲王载沣封为监国摄政王,为了防止出现清朝初年多尔衮专权欺凌幼主的情况,慈禧太后又将朝政事务的最终裁决权赋予了已经升为皇太后的隆裕太后的叶赫那拉氏。


监国摄政王载沣:

慈禧太后选立溥仪为新皇帝,实际上是想继续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进而继续把持清朝最高权力,这实际上是同治十三年册立光绪皇帝的故伎重演。但是令慈禧太后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溥仪被立为新皇帝的十多个小时之后,慈禧太后便一命归西了。在慈禧太后人生中最后的几个小时里,这个自感不久于人世的精明老太太才想起来将日后清朝的权力归属问题。然而此时慈禧环顾皇族宗室之内,能够在大清王朝风雨飘摇中肩挑重担的寥寥无几。最终经过权衡,慈禧太后将溥仪之父载沣封为监国摄政王,命其在皇帝年幼期间,代行皇帝职权。载沣也因此成为清王朝仅有的两位摄政王之一。


慈禧太后在临终前虽然将最高权力交于摄政王载沣,但是深知载沣为人和能力的慈禧为了防止载沣倚仗皇帝生父的身份专权秉政,因此在将朝政事务处理的权力交由载沣的同时,还规定了重大朝政事务的裁决仍需要请示皇太后(即隆裕皇太后)。慈禧太后还确告知载沣:”摄政王是臣,皇太后是君,君臣之间的法度不可废。”慈禧此举实际上是将摄政王定位于朝政事务的具体施行者的身份,而将皇太后作为朝政事务的最终裁决者。说白了,载沣只是负责一些具体事务的处理,而隆裕太后则是最高权力的掌握者。


末代皇太后隆裕:

隆裕太后叶赫那拉静芬,光绪十五年通过选秀(慈禧内定)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得到广泛承认的皇后,这位一生不得光绪皇帝宠爱的皇后,没想到在慈禧太后死后,成为了大清帝国的最高裁决者。然而慈禧太后临终前的这个权力布局,实际上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布局,一方面,以载沣为首的满洲宗室贵族不愿在看到女主临朝,垂帘听政的局面,而另一方面,政治才华和能力远逊于慈禧太后的隆裕太后却凭着慈禧太后的政治遗言而干预朝政,因此与载沣等宗室集团产生了矛盾。隆裕太后虽然有干预朝政之心,但是无奈其手段和资历远不及载沣等人,长期生活在慈禧太后阴影之下的隆裕太后多年以来都没能学会慈禧太后的手段和谋略,因次在与载沣试探性的较量了几次之后便败下阵来。


慈禧太后死后的宣统一朝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掌握清帝国最高权力的始终是摄政王载沣,而隆裕太后仍然像光绪年间一样,幽居深宫之中,载沣只会在一些重大事务的决定中,才会礼节性的告知一下隆裕太后。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夕

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同年12月,摄政王载沣迫于压力,辞去了摄政王一职,此时的清帝国已然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王朝仅对北方部分省份保有控制力,载沣此时辞职,将这个烂摊子丢给了毫无政治经验的隆裕皇后,面对外有革命党威胁,内有袁世凯逼迫的情况下,万般无奈的隆裕太后宣布清帝退位。


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历时296年的大清帝国最终以这样的方式和平谢幕,颇具讽刺意义的是,这个慈禧太后临终前遗命的清廷最高权力掌握者,直到清朝灭亡前夕,才真正掌握了清朝的最高权力。对于隆裕太后个人而言,和平退位虽然保全了孤儿寡母和皇家尊严,但是丢了祖宗江山的隆裕太后却经历了千古伤心之事,列祖列宗血染关山造就的大清帝国终结在了丢在了她的手里,她的自责可想而知。

我们绝不能将清王朝的灭亡简单地归咎于隆裕太后,清朝灭亡如同历朝历代一样,都是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隆裕太后这位深宫妇人只是在特定时期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她这位清朝最高权力最短掌握者在不经意间扮演了慈禧太后编导的一幕悲剧中的悲剧角色。




112年前,统治了大清朝48年无冕女皇慈禧恋恋不舍的闭上了上眼,在她死前的一天,当朝的傀儡皇帝光绪竟然提前死掉了,原因不明,后来终于清楚了,光绪死于大量的砒霜中毒,这事儿很容易推断,肯定是慈禧觉得身体不行了,决定把光绪带走,带走光绪的理由也很简单,(他曾经想政变杀掉慈禧,结果失败了,所以光绪肯定会在慈禧时候做出种种对慈禧不利的举动)以慈禧的性格,是绝对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慈禧在死前,除了做掉了光绪,还干了另外一件大事儿,那便是重新立了溥仪为宣统皇帝,授权她的侄女,也就是光绪皇后隆裕。仿效她的模式与溥仪的父亲載沣来统治这个帝国,但是事实证明慈禧高估了她侄女隆裕,这事儿咱下面慢慢说。

当載沣带着三岁的溥仪到紫禁城荣登大宝后,載沣便成为了大清帝国实际的摄政王,按照慈禧的设计,摄政王没有全权统治大清的能力,他所做的一切决定毕竟经由皇太后隆裕批准才可以执行,但是不是谁都可以垂帘听政,不知谁都可以像慈禧那样有政治手腕和政治智商,还没干几天,隆裕就被架空了,也就说,在大清朝最后三年中(1909年—1911年),摄政王載沣是中国的实际统治者,后来大清朝气数已尽,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这便是后话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宣统   辛亥革命   光绪   慈禧   权力   摄政王   皇太后   朝政   帝国   德国   太后   清朝   皇帝   手上   手中   政治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