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妈妈生二胎容易急产?

急产(也称为早产)是指妊娠在37周之前分娩,而二胎相较于首次怀孕,可能出现更容易急产的情况的一些原因包括:

1. 子宫肌肉松弛:在第一胎分娩后,子宫的肌肉可能会变得相对松弛,这可能导致第二次怀孕时,子宫在较早阶段开始收缩,增加早产的风险。

2. 宫颈松弛: 在第一胎分娩后,宫颈可能会变得较为松弛,提高了早产的风险。

3. 先兆早产: 如果第一胎经历过早产或其他妊娠并发症,第二次怀孕可能会增加早产的风险。

4. 年龄因素:如果母亲在第一次怀孕时较年轻,而第二次怀孕时年龄较大,年龄因素可能与早产有关。

5. 多胎妊娠: 如果第二胎是多胞胎,相对于单胎,多胎妊娠可能更容易导致早产。

6. 母体疾病: 如果母亲在第二次怀孕时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或糖尿病,可能增加早产的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而且早产的具体原因可能是复杂而多样的。如果有担忧或特殊情况,建议妈妈在怀孕期间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咨询医生的建议,以确保母婴的健康。




  急产分娩也叫“急产”,整个分娩全程,从腹痛开始到生产结束,总产程不足3小时,整个分娩过程由于软产道无阻力,宫口迅速开全,导致产程异常迅速。准妈咪急产事件在网上频频被报道,特别是生二胎的准妈咪发生急产的概率更高。为什么妈咪生二胎容易发生急产呢?

  首先来了解临床上引起急产的原因:怀孕29~36周时, 18岁以下或40岁以上的孕妇容易发生急产;其次孕妇如果患有贫血、甲亢、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也可能会导致急产;另外如果胎儿体重过小、胎位不正或者是胎盘位置低等异常情况下也可能会引起急产。如果经产妇,骨盆相对宽大,软产道比较松弛,胎儿体重比较小的情况下容易引起急产;如果胎先露部位低下,在外出坐车,旅途劳顿之后也容易发生急性早产。

  因此,一定按照要求定期进行产科检查,在产前诊断过程中如果发现胎儿体重较轻或有早产可能性的孕妇,一旦进入产程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分娩,所以一旦有临产预兆尽快联系医院。

  如果急产开始了,来不及去医院的话,在家中一定要做好产妇和新生儿的处理,防止因为急产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为了避免胎儿头冲出产道太快,使产道和会阴严重撕裂裂伤,丈夫需要用小毛巾压住产妇会阴,另一手挡着胎儿,并稍微向上引导,减缓胎头挤出阴道口的速度。

  分娩后几分钟可以自行按摩腹部,将子宫推到肚脐以下,减少产后出血。在急性分娩过程中一定注意保护新生儿,避免掉到地上。另外,将脐带对折,用橡皮筋或绳子绑紧来阻断血流,如果有消毒设备,消毒后剪断脐带。但是一般不建议自行剪断脐带,因为如果处理不当,细菌就会通过脐带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性感染,导致新生儿败血症。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小于37周的婴儿。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世界上约有1500万早产儿出生,其中约有100万死亡。而我国早产儿人数位列全球第二。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据相关专家预计,在新一轮生育高峰,由于新生儿基数的变大,再加上拼二胎的高龄孕妇早产发生率更高,早产儿的数量或将在未来的1-2年出现阶段性增加。

而众所周知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早产的宝宝相对足月生的宝宝不仅体质会比较差,也更容易发生黄疸、喂养困难、易感染等情况。

(不过,当妈妈怀孕到34周时,宝宝各系统基本发育成熟,这时的早产儿存活率还是能达到90%以上。)

所以,提前了解相关早产知识,预防早产,对还处在孕期的准妈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哪几类准妈相对容易早产呢?

与早产相关的高危因素非常多,如果具有以下一种或是几种特征的准妈,早产的风险就会较普通准妈要高一些。如:

1. 曾有早产经验

有多次流产史、引产史,或者流产后不足一年又再次怀孕的准妈妈要格外小心!因为流产会对子宫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使早产几率变高。

2. 多胎妊娠

多胎妊娠会使子宫出现过度膨胀,宫腔内压力逐渐增长,从而可能导致子宫收缩引起早产。所以像双胞胎通常在怀孕35~36周会安排生产;三胞胎通常在32~33周会安排生产。

3. 年龄偏小或偏大

有研究表示,小于18岁的女性发生早产率是20~34岁女性的11倍;高龄产妇早产的几率是一般孕妇的1.7倍。

4. 有不良生活习惯

怀孕后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酗酒、吸烟、长期熬夜、饮食无规律等等,都会加大早产的几率。而孕后期性生活频繁也容易造成胎膜早破,也是导致早产的比较常见的原因。

5. 子宫异常

如果是子宫畸形、子宫颈异常或发育不良等,也可能造成因子宫胎盘供氧不足而诱发早产。

6. 过度肥胖

关于妊娠前肥胖与早产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但多数认为孕期超重和肥胖会增加早产的风险。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孕期体重增加过快的孕妇,无论其孕前BMI是多少,其发生早产的可能性大约是体重增加正常孕妇的2倍。

7. 患有疾病

孕妇如果本身患有一些疾病,如妇科疾病、高血糖、高血压、牙周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等等,也会增加早产的风险。

8. 羊水过多

过多的羊水会使子宫压力增加,也可能引发子宫收缩,引发早产。

9. 胎盘问题

胎膜早破、早期胎盘剥离或前置胎盘,也容易引发早产问题。

10. 营养不良或失调

怀孕期间,准妈营养不良或者失调,会造成贫血、供氧不足等,从而增加宝宝早产的风险。

此外,准妈妈平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身体过于疲劳,或是给自己太大的精神压力,因为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之中也会加大早产的风险。

早产的征兆

不过,有上述特征的孕妈也别太担心,首先,是否早产是个概率问题,只要遵循医嘱、放松心态、保证营养、健康作息,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其次,即使发生早产的征兆也并不代表就会早产,关键要看胎膜的情况。

如果胎膜没破,医生会设法抑制宫缩,尽可能延长孕周,避免早产;

若胎膜已破,早产不可避免时,医生也会设法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所以,及时发现早产的征兆就是至关重要的。

而一般来说,发生早产的征兆有:

• 孕足月前出现腹泻,表现为小腹隐痛,一日内解手次数增加,排尿时有不舒服的感觉,但是没有水样便。

• 阴道分泌物在短时间内增加很多,伴有小腹下坠感、分泌物中混杂血迹,则考虑早产或阴道炎症所致。

• 下腹变硬、宫缩变多、早期破水。

出现这些情况时,应该及时就医,并多卧床休息,这样可以减少自发性宫缩频率。

孕知妈提示

孕期是个敏感且特殊的时期,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准妈妈们一定要记得定期产检,生病了及时就医、别硬抗!

最后,祝每一位孕妈都能顺利生个健健康康的小宝宝!




经产妇从发作到分娩一般只需要6-8小时,而初产妇则需12-18小时,二胎的确比一胎生得快。不管是头胎还是二胎,如果从阵痛到分娩时间少于3小时,就属于急产了。

为什么妈妈生二胎容易急产?

二胎相比头胎更容易发生急产,因为二胎妈妈的宫颈口由于第一次分娩而变得相对松弛,开宫口的速度就快;骨盆、软产道肌肉也比初产妇松弛,宝宝的头更容易通过。

急产有什么危害?

1、没有医护人员的保护,急产妈妈很容易发生宫颈及会阴撕裂。

2、有些急产妈妈在路上或家里就生了,分娩环境不干净,母婴很可能受到感染。

3、宝宝容易受伤。没有明显征兆的急产,妈妈甚至来不及躺下宝宝就掉在地上,身体容易摔伤。

4、急产宫缩强度大,会给宝宝增加缺氧窒息的风险。

很多人羡慕那些一两个小时就迅速生娃的妈妈,却忽略了急产给母婴带来的安全风险。即将足月的二胎妈妈一定要留意自己身体的变化,一有征兆就立刻去医院,以免耽误了时间,带来更大的麻烦。

关注孕产育儿知识,朵拉小树和万千宝贝一起成长!




我也是这种情况,老大难产,老二急产,可能是因为两胎隔的近,不到两年,身体各方面从原来的状态没回来。

我老大从疼开一指到生出来,用了27个小时。我老二从巨疼到生出来用了一个小时,我还没来得及太害怕,就开全十指了!真是谢天谢地!说说我儿子出生情况吧。

记得我当时凌晨四点多开始肚子疼,距离预产期4天,我知道应该是老二要出来了!因为疼得还可以忍受,每次疼痛间隔也有一段时间,所以在家等到七点多,去了医院。

在医院附近先吃了早饭,一直疼。但由于一胎有经验,知道真的要生时疼痛难忍的,而且关键待产房气氛太可怕,我一胎难产有阴影,所以不想那么早去!

差不多11点多,才过去,医生检查开指一指,按照时间没那么快,但我宫颈很软,一旦开全,孩子很快就会出来。听得我乐开了花,因为一胎真的痛不欲生,这胎也算对我公平点,哈哈!因为二胎,一般快,加上宫颈软,医生没敢放我回家,在待产房外监测胎心。发现胎心不好,赶紧转到待产房,医生听我二胎,把我直接安排在了产房,看着产房里像杀猪的一样,我吓得要死,毕竟有过经历!

一直拿着手机玩,分散注意力,缓解压力,中间时不时疼一下,2点多开始巨疼,赶紧告诉医生,帮我检查一下,一查8指了,赶紧上产床,等产床准备好,躺上去已经10指了!当时疼得不知咋办?医生说听指令,否则会大出血。但还是由于用力太猛,没按医生建议用好力,撕裂严重,缝针缝了半天,比生时间都长,有点大出血。

也有二胎一样产程长的,不管长短,一定听医生的建议,孩子健康一切都值得!

愿每个孩子都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4

标签:胎膜   产道   妈妈   早产儿   可能会   胎盘   宫颈   松弛   征兆   子宫   孕妇   医生   风险   发生   宝宝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