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简单说说,岳飞为什么必须死和宋高宗为什么必须杀掉岳飞是一个问题。

先排除几个错误答案,有同学认为是因为岳飞非要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圣,危及高宗皇位,这种说法明显对中国古代皇位继承方式有误解,历史上有哪个大权在握的皇帝会自己禅让皇位?看看李隆基跟他儿子唐肃宗的故事?

还有人说是因为岳飞为人耿直,在高宗面前说了建议立储的话,犯了忌讳,这个可能会让赵构不爽,但还没到必须要杀掉岳飞的地步。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

事实上,当时宋朝的国力可能已经不支持战争继续了。两宋交接的时候,兵荒马乱,中央政府的税收只有1000万贯,一直到12世纪的中期才恢复到北宋6000万贯的水平。

当时岳飞一年的军费700万贯,皇帝老儿基本上就在家给他筹措军费。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非要筹军费呢?为什么不能让将帅自筹,往往很多王朝的后期兵荒马乱的时候,都是将帅自筹军费,清末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就是自筹军费。宋高宗是个明白人,知道一旦让将领自筹军费,将来全都要割据,唐朝的节度使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宋高宗勒紧裤腰带也得提供军费,要让所有的老百姓和士兵知道,这支军队不是岳飞养活,是朝廷养活。

所以当时宋代财政那么艰困的情况下,能不能支持岳飞直捣黄龙府迎回二圣,是一个问题。

笔者认为其实赵构是被金人吓破了胆。

建炎三年(1129年)初,金军数千铁骑突然向扬州扑来,此时赵构正在扬州,当时一位太监急忙跑到后宫去向赵构禀报此事,赵构这时正忙着与妃子在“造人”,由于军情十万火急,所以太监也只好硬着头皮闯入寝宫进行工作汇报。赵构畏金军如虎,当他听说金军已近在眼前的时候,差点吓得瘫倒在地。他脑海中马上联想到父亲徽宗、哥哥钦宗被金军扣着铁链押到北方的凄惨景象,眼下他感觉自己离这个惨状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于是赵构像疯了一样,第一时间就冲出皇宫向南方遁逃,组织抵抗这个想法在他脑海里就根本没有出现过,还从此失

去了生育能力,前面生的一个儿子后来病死,赵构就绝后了。

所以哪怕南宋兵强马壮,军费充足,百姓支持,胆小鬼赵构也没有那个雄心壮志去收拾旧山河,他连自己的儿子都没有,收复旧土有什么意义呢?万一战争失败,也许现在的皇位也坐不稳。

所以与金国保持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划分国土,是最有利、最理性的方案。

既然国家的大计已定,要跟金国议和,那该怎么办?必须要杀掉一个主战派的大员,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只有杀掉岳飞,其他人才会老实。岳飞能否接受不再继续北伐,偏安一隅?即便他能接受,总有人接受不了,精忠报国的岳飞怎么能忍受二圣在异国遭受凌辱,沦丧国土的百姓受金人的压迫,能接受的话,他就不是写出《满江红》的岳飞了,所以他跟赵构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这是当时宋代整个政治缺乏弹性的一个最终结果。皇帝不能死,所以岳飞必须死。

一千多年之后,我们再来看岳飞的这个悲剧。他其实不是每个人的悲剧,也不是奸臣和良臣,也不是昏君和忠臣之间的冲突。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个人,跟整个僵化的、僵硬的、僵死的政治结构之间的悲剧。




三点原因,决定了他必须死。

一是独立武装。岳飞的军队号称岳家军,我国历史上,很少有以主帅命名的军队。虽然这个说法,是老百姓叫的,夸的是他们纪律严明。但也从侧面说明,岳飞能够牢牢掌握军队,并且深得民心。这是封建王朝的任何皇帝所不能容忍的。再碰上北宋灭亡之际这个历史时期,再遇到赵构这个混蛋的君主。

二是执意北伐。赵构只想收复半壁江山。因为被金人追赶吓破了胆,所以赵构对能不能战胜金兵,一直持怀疑态度。并且之前已经发生了苗刘兵变等叛乱,差点要了赵构的命。站在赵构的角度,北伐成功了,岳飞功高震主,没准就是下一个权臣,黄袍加身学自己老祖宗,再要了自己老命。虽然岳飞是千古忠良,但是皇帝可从来不会也不愿冒这样的风险的。

三是劝立太子。岳飞虽然是一片公心,为国家考虑,早固国本。但是作为武将,你公然上书,不仅有胁迫皇帝的意思,还告诉天下,皇帝阳痿了,不能生育,所以得改立宗室子为太子。你让赵构的脸往哪搁。毕竟他还以为自己能生,还想着传给自己的亲儿子呢。

宋朝从赵匡胤终结五代开始,就对武人严加防范,坚持以文制武原则,最高军事指挥官枢密使向来是文官担任,唯一一个做枢密使的武将狄青,还被文臣给流放逼死了。当然也有例外,两宋动乱之际,韩世忠、张俊曾经短暂当过枢密使,但这是赵构削夺他们兵权的权宜之计。

作为忠诚清廉、能力超群、深孚民望的大将,岳飞除了做割据一方的军阀,没有别的好办法来保全身家性命。

但那就不是岳飞了。因此,他必死无疑。

杀岳飞的是赵构,不是秦桧。秦桧只是帮凶,做脏活而已。




岳飞是一位南宋将领,在宋金对峙时期,他积极主张抗金运动。在当时纪律严明的情况下,岳飞带领的岳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擄掠”的口号下,同北方义军协同坚决抗击了金军,取得了很大胜利,并且收复了许多地方。

你提到岳飞为什么必须死?主要在1140年郾城一战,金军最精锐的骑兵被岳家军打败,金军统帅兀术准备放弃开封逃走,就在抗金斗争即将胜利的时刻,以宋高宗和宰相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害怕抗金将领取得胜利对他们不利,更害怕人民武装力量在抗金中壮大起来,威胁他们的统治。于是阴谋勾结与金求和,把岳飞从前线调回,后来许多地方又被金军占领。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141年,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的兵权,接着又诬陷岳飞谋反,被逮捕下狱。这时南宋同金议和,为了巩固政权,宋对金称臣,把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陝西宝鸡西南)以北的土地划归金统治,并且每年送金绢二十五万匹,银二十五万两,宋金对山寺局面形,在金钱的诱引下,这年冬天,宋高宗和奏桧竞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杀害了。

岳飞抗击金贵族南下掠夺骚扰,保卫了江经济和文化免遭摧残,是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尊敬,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第一,岳飞弄出了一个姓岳不姓赵的军队,岳飞统帅的部队叫岳家军,纵观历史,没有哪个将领把统帅的部队冠以自己家族的姓的,除非这个将领要造反。虽然我们都知道岳飞忠心耿耿,一心想恢复大宋河山,但是龙椅上那位不这么想,你这军队叫岳家军,你以后恢复的是谁的河山还不一定是谁家的呢。

第二,岳飞一心想雪靖康耻,迎回二圣。岳飞如果真的直捣黄龙接回了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赵构怎么办,宋徽宗可以做太上皇,宋钦宗不能做二上皇吧,到时候出现个一朝仨皇帝的局面,宋高宗再怎么说在法理上也没有宋钦宗名正言顺。所以后来宋高宗派使者到金朝迎回自己尚活着的母亲和宋徽宗骨灰时绝口不提宋钦宗的事,以至于使者临行时宋钦宗扒着使者的马车说:你回去跟我弟弟说,把我接回去吧,我做个平民百姓赐我两亩薄田能维持生计就行。

所以一心精忠报国,一心雪耻的岳飞干的越好,在宋高宗眼里越是个祸害,祸害不能留,秦桧哪有胆害死一个护国柱石,有人授意而已。




1957年,毛主席看话剧《精忠报国》时,曾说:主和的责任不全在秦桧,幕后是宋高宗,秦桧不过是执行皇帝的旨意。高宗不想打,想要先“安内”,不能不投降金人。文征明有首词,可以读一读。

首先,我要反驳两个观点。

其一,岳飞的死,是因为他要迎回二圣。

首先,迎回二圣,这个说法最开始是宋高宗赵构为了给自己造声势,获得舆论支持,自己首先提出来的。

他在1127年的登基诏书中这么写道:

其一德而一心,伫立功而立事。同徯两宫之复,终图万世之安。副我忧勤,跻时康乂。——宋高宗赵构登基诏书节选。

岳飞等人自然是响应这个口号的,他在1135年的《乞宫祠札子》等文中曾说过“迎回二圣”之类的话。

但是到了1137年,第三次北伐胜利之后,他在给宋高宗的《乞出师札子》中已经绝口不提“迎回二圣”了,而是把二圣归类到“天眷”中。

而且就在这一年,岳飞收到金国要放归钦宗的太子赵谌的谍报,宋钦宗的太子,那会威胁赵构的帝位。

岳飞因此而感到担心,所以上书请求赵构立自己的养子赵瑗为太子(赵构已失去生育能力),以示正统。

异时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后梓宫,奉邀天眷归国,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陛下高枕无北顾忧,臣之志愿毕矣。——岳飞《乞出师札子》

也有人认为,岳飞此举触痛了赵构不能生育的痛点,导致君臣关系开始出现裂痕,可也不是被杀的根本原因。

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岳飞此时既不提“迎回二圣”,而且还支持立赵构的儿子为储君。

这很明显是在支持赵构的合法正统地位,所以“迎回二圣”导致岳飞被杀,纯属胡说。

其二,岳飞只懂打仗,不懂政治,不懂做人,所以被杀。

岳飞曾多次提出辞职,自行解除兵权,等赵构需要他的时候,召他回来,他也是无条件服从的。

而且完全服从朝廷调遣,指哪打哪,从无二话。

这释放出来的意思很简单,岳飞不贪恋兵权,而且很听话。

总的来说,岳飞中后期绝口不提“迎回二圣”,还明着支持宋高宗的合法地位,又不贪恋兵权,还服从调遣。

所以,岳飞是一个有情商,既懂军事又懂政治的文武之才。

现在我们再来谈谈赵构为什么要杀他?

毛主席为什么说秦桧只是执行了赵构的旨意,这里面其实赵构是真正想杀岳飞的凶手。

毛主席的后半句话已经道明了原因,那就是宋高宗想要“安内”。

此时南宋的内部,面临的情况也是十分糟糕的,一旦内部的问题爆发,南宋将直接灭亡,连偏安江南的机会都没有。

什么样的内部问题呢?

主要是农民起义和游寇问题,宋朝为了抵抗金军南下,军队大规模与金军作战十余年。

战争消耗的是经济,高额的军费开支使得宋朝不断向农民征税,农民不堪重负,就会爆发农民起义。

看看史书记载就知道有多严重了:

1130年春,江西爆发王宗石起义,规模达到20万人。

1130年6月,福建爆发范汝为起义,规模达到数万人。

1130—1135年,钟相、杨么起义,在洞庭湖一带打了五年,后来岳飞亲自上场才剿灭。

这还是规模较大的,其他还有大大小小很多起农民起义。

还有游寇,什么叫游寇呢?就是在宋金战争中被金兵击溃的散兵游勇,落草为寇,有些规模还比较大。

这些人有些还打着朝廷的旗号,但实际上不听指挥,割据一方,有些干脆就变成了土匪。

所以,对于南宋朝廷来说,面临的情况是内忧外患。

而宋高宗自己,是想先“安内”,所以不断地想和议,毕竟内乱一起,一旦被内部打破,南宋连立足江南的机会都没了。

所以,要“安内”就必须投降金国,进行和议。

但金国开出的和议条件之一就是岳飞必须死!赵构为了最终促成和议,就必须把岳飞杀掉。

当然,这是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宋高宗本人至少是宋朝历史上最不信任武将,最恐惧武将的帝王。

早在1129年,当时岳飞才出道,但发生了一场与岳飞毫无关系的兵变——苗刘兵变!

这场兵变的起因是由于赵构登基后,不思收复失地,反而一路难逃,而且宠信宦官奸臣,导致身边的军队不满。

因此,在军官苗傅和刘正彦的带领下,发动了兵变,意图囚禁宋高宗,逼迫其传位给年幼的儿子,好挟天子以令诸侯。

兵变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赵构在这场兵变中失去了生育能力,唯一的儿子因过度颠簸而死。

此事给赵构的内心造成了极大的阴影,他不仅对武将有恐惧感,而且极度不信任。

因此,对宋高宗来说,他注定是要解除武将兵权的,而当时岳飞是金国点名要杀的人,他也就顺便一起做了。

通过以上种种,不难看出,对宋高宗赵构来说,他都有很多个要杀岳飞的理由。

但我们仔细一分析,他的做法真的对吗?

当时岳飞已经打得金军节节败退,就算赵构担心内部农民起义以及游寇问题,这其实还伤不到根本。

因为多数大规模起义被先后扑灭了,其他的还构不成致命威胁。

岳飞已经打到朱仙镇,距离收复旧都只差一步,只要再坚持一下,让岳飞打出去,一举收回燕云十六州,就可以罢兵修整,不差那点时间。

只要燕云十六州得手,宋朝在北方的防御体系就有了天然屏障,金军很难再有作为。

这时候再回过头来解决内部问题,再休养生息十年,再让岳飞攻灭金国,再灭西夏,打通西域,恢复昔日大唐版图也不是没可能。

但是宋高宗此人,一方面对武将的心理阴影太大,一方面缺乏战略眼光,而且没有魄力。

多种原因作用下,他杀岳飞,收兵权,自废武功,导致南宋再无力收复失地,只能偏安一隅。

最后,毛主席那段话,不是在夸赵构,而是从政治家的角度去看问题,洞察真正的凶手。

对于赵构和秦桧狼狈为奸,害死岳飞这事儿,他本人也是非常痛恨的。

注:图片来源:电视剧《精忠岳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枢密使   岳家   农民起义   兵权   兵变   军费   皇位   武将   宋朝   南宋   将领   太子   军队   皇帝   儿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