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你认为非常压抑又病态恐怖的顶级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好”在哪里?

- **《阴谋》**,由德国表现主义画家**乔治·格罗茨**创作于1926年。这幅画表现的是被人集体排斥时,那种看似热情却病态的亲近。画面人物僵硬、虚假,呆滞,整个世界充满了难以言表的肮脏感,但似乎饱满的画面也叫人无处可逃。这是一个病态的世界,但是画面的色彩与光的运用又满是狂躁的活力,构成了一幅矛盾的作品。

- **《呐喊》**,由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创作于1893年。这幅画是蒙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现代艺术史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在桥上发出无声呐喊的人物,他的面部扭曲,身体弯曲,周围的景色也变得扭曲和混沌。这幅画表达了蒙克对生活的恐惧和孤独,以及对死亡和疾病的恐惧。这幅画的“好”之处在于它用强烈的色彩和形式传达了人类最深层次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

- **《黑暗之子》**,由波兰艺术家**Dawid Planeta**创作于2017年。这是一系列描绘他患有忧郁症时期心理世界的数字拼贴作品。这些作品中,一个小男孩在黑暗中探索自己的内心,遇到了各种巨大而神秘的动物。这些动物既是他内心恐惧的象征,也是他战胜忧郁症的向导。这些作品“好”在于它们用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方式展现了忧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也给予了他们希望和勇气。




如果用“相由心生”这个成语进入这个问题,就更容易阐述清楚题主所描述的问题。

就拿绘画作品来说,绘画是作者心相的外在流露,画家平日的所思所想,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都是通过绘画这个外相体现出来的。如果不了解画家的心相,就很难看懂他的作品到底好在哪里。

自画像

19世纪末期,正是西方绘画产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各种绘画流派百花齐放,一步步颠覆了传统的古典画法,涌现出一个个特立独行,拥有强烈现代意识的画家。在奥地利维也纳诞生了一名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埃贡席勒(1890年——1918年),他以28年的艺术生涯,为西方绘画绽放出一朵朵璀璨之花。

《母子》

但是,他的绘画在当时很难让人理解,根本原因是他受西方现代哲学影响很深,不是从形貌,而是直接从精神层面来展现众生相,刻画众生精神上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他产生这样的艺术理念,跟他生活经历息息相关,也跟“表现主义绘画”本身的探索方式有关。

《发呆的男子》

埃贡席勒在20岁左右时就在绘画上小有名气,为了进一步提高技巧,他雇佣了好几个10多岁的少女做模特。一群年轻人经常聚在画室,除过画画外,还经常开派对,喝酒唱歌跳舞,大声喧哗,附近居民被打扰得不堪忍受,所以,居民联合起来报警,说埃贡席勒画室是社会闲杂人员聚居地,更有甚者,指控他勾引未成年少女。

《死神和少女》

很快,因罪名成立,他被逮捕入狱。他怎么也想不通,因为画画竟然带来了牢狱之灾。从监狱出来不到一年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被征召参军,虽然极不情愿但无能为力。

两年的从军生涯,埃贡席勒看到身边一个个战友非死即残,而他是那样幸运,活了下来,这带给他心灵上的震动是难以磨灭的。

风景

从战场回来后,他的画风大变,因为他经历的生活是残酷无情的,所以,他喜欢描绘扭曲而病态的人物,展现人物内心的痛苦不安和孤独无助。不但人物造型是扭曲夸张的,连人物的神情和思想也是如此。

可以说,埃贡席勒用绘画记录了“一战”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创伤和伦理价值重建的一个过程,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他的绘画,就能欣赏到他的作品的“好”。




事实上,在艺术领域,有两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一个是印象派大师梵高,另一个是抽象派大师毕加索,这两个人的作品就非常压抑和病态,如梵高蓝色调的星月夜,很忧郁,很深邃。毕加索的四个情人画像,看起来四不像,其实都是他的极度压抑心态的反映。这样的作品有什么意义?当然有了!通过赏析,人们可以以小见大,不仅可以了解艺术大师的心情,而且还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基本情况。总的来说,人有悲欢离合,赏心悦目的作品固然让人欣喜,看得多了也一样会腻,偶尔看一看压抑的病态的作品,也让人有所感悟。





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油画作品《呐喊》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该画作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在当时蒙克的眼中,奥斯陆峡湾充满着发抖的、血红的幻觉,让人感到恐惧,甚至有些恶心。在《呐喊》画作中,蒙克所用的颜色虽然与自然颜色的真实性是一致的,表现方式上却极度夸张,展现出了他自己的感受,画作里的线条扭曲,与桥的粗壮挺直形成鲜明对比,蒙克将画面中沉闷、焦虑并且孤独的情感,作者内心无比的剪熬难受,扭曲极度变形的面部五官,观众感受被输送感染恐怖和痛苦表现到了一种极致。他的成功之处是用一种新的成功表现笔法 ,极度夸张的表情深深的打动了人们的心扉,让观众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留下非常非常深刻的印象。《呐喊》是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





弗兰西斯•培根《有牛肉片的肖像》

培根是20世纪的伟大诗人,他的画作耽于刻画生存的恐惧与生命的脆弱。在画中,培根暗示这是一间牢笼,人物表情精准地传达了恐惧与怨念,整张脸几乎凝固了。


威廉•德•库宁《拜访》

这是一幅狂暴的画面,下笔狂野,爆发力惊人。画中有许多粉色肉体,因此被归于他的女性系列。但这画面更像是一头待屠杀的牛被劈开,其中一部分被吞掉了。这幅画充盈的力量感令人不得不动容,乃至憎恶、恐惧。


詹姆斯•恩索尔《阴谋》

《阴谋》表现的是被人集体排斥时,那种看似热情却病态的亲近。画面人物僵硬、虚假,呆滞,整个世界充满了难以言表的肮脏感,但似乎饱满的画面也叫人无处可逃。这是一个病态的世界,但是画面的色彩与光的运用又满是狂躁的活力,构成了一幅矛盾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2

标签:席勒   病态   梵高   爱德华   毕加索   挪威   表现主义   作品   培根   画作   忧郁症   画家   恐惧   画面   人物   恐怖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