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为什么会想与明朝和谈?有何居心?

自从在宁远之战遭受明军的炮击之后,刚刚继位的皇太极的军队士气涣散,需要恢复元气的时间,所以他一直开始寻求和明朝议和。

他与辽东总督袁崇焕进行了频繁地书信交流,并于京城内的督抚、太监、官宦都有书信往来,甚至还鼓动朝鲜方面从中斡旋

朝鲜夹在两国之间,自然希望边境和平,皇太极认为议和对金国有利,而崇祯皇帝则似乎并不买账,双方陷入博弈之中,而最后是皇太极更胜一筹

经历大败,皇太极自然希望双方罢兵止战,辽东是入关的屏障,皇太极想通过智取的方式来拿下,而明朝积重难返。

此时议和肯定是对金国有利,那么皇太极给崇祯皇帝开出了什么价码,惹得崇祯皇帝勃然大怒?双方又经历了怎样的心里博弈呢?

一、宁远大捷

1、袁崇焕之谋

辽西重镇广宁失守之后,明廷内部大为惊慌,孙承宗任命袁崇焕担任引兵驻扎宁远,到任后,袁崇焕开始加紧备战,经过苦心经营,袁崇焕率军构筑起关宁锦防线以应对金军的进攻。

在努尔哈赤对宁远进行进攻的时候,袁崇焕用大炮轰击金军的骑兵,重挫金军的进攻,努尔哈赤竟因这事气急身亡

2、皇太极继位

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继位,但是继位之初,军心涣散,时刻有被反击的。为了扭转宁远之战金军败北的不利局面,皇太极一边整备战事,激励士气,一边通过各方手段来向明朝请和,甚至不惜低声下气

因为请和如果成功,那么金国就会赢得时间去恢复调整,皇太极希望双方恢复贸易,这样金军可以获得急需的物资,然后从内部瓦解明朝的防御。

避免使用武力进攻,尤其是准备智取宁远城,打通入关的道路。即使议和不成功,也赢得了时间,只待明朝内部出现裂隙,金军就可趁机而入

二、谈和进程

1、皇太极的谋略

因为前期的势如破竹,攻城拔寨,金军已经占据了战略主动权,但是由于袁崇焕的阻挡,导致金军的脚步被困于宁远

为了扭转局势,重整旗鼓,他决定同明朝议和,但是他又不急于与明朝正式达成和议,因为他的目的只是拖延时间,所以他在一开始就将谈判的条件调的很高,然后一点点等待明朝“砍价”,能达成最好,达不成协议也争取了时间

2、苛刻的条件

在谈判初期,皇太极将价码要的很高,一是要明朝承认双方的战争是由明朝发起,金国不过是“受害者”;二是重新划界,将山海关以外地区划给金国;三是明朝需要赔付金国战争赔偿,且金额要求很高。这些条件无论拎出哪一条,明朝的皇帝都万万不会接受,这无异于投降,所以从一开始,皇太极都在等待崇祯杀价

3、和议的阳谋

皇太极将开出的条件一降再降,赔付的钱款大大缩减,还把两国的边界从山海关移到了三岔河,前后四次降低“要价”。

并接受向明朝示弱称臣,整个谈判过程金国一直处于委屈求全的状态,因为在皇太极看来,议和确实对金国有很大实际利益,下一步只需要韬光养晦,等待战机再次入关,且可以减小伤亡

三、议和的益处

1、长远利益

金国之所以如此迫切地议和,是因为议和之后金国将享受长远利益,从全局出发来看,明朝内部党争激烈,东林党在魏忠贤死后愈加专横,把持朝政,内部决策出现紊乱。

整个明朝积重难返,国家财政已无法应付各地的叛乱和天灾,皇太极只需要整备军事,积蓄民力,等待明朝出现漏洞。

那么明朝自然可以不攻自破,休兵罢战是皇太极在战败后的唯一选择,父亲努尔哈赤因为宁远之败而郁郁而终,军队士气低落,此时不宜再继续发动战争,明军大捷,正准备进行大规模反扑,所以金军要避其锋芒

2、以待战机

此时停战,皇太极明白不能靠强攻,而是要靠智取,他明白明朝内部党争不断,想要除掉袁崇焕,就需要利用明朝内部的党争,这样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拿下宁远,开放通往山海关的门户

同时,议和之后,皇太极可以腾出功夫来整理内部,因为自己也是刚刚继位不久,金国内部也有分歧,所以他需要统一思想,为下一步入关做准备

宁远之战失败后,皇太极掌握了金国的权力,他上位之后,首先把焦点放在与明朝议和之上,因为这样做可以重新整备军马,获得喘息之机。

同时袁崇焕已经在宁远构筑了坚固的防线,想要强攻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所以等待明朝内部发生党争之祸是明智的选择。

这样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宁远,进而入关灭明。与他的父亲一样,皇太极也是一个坚定地伐明者,极其好战,与明朝议和不过是权益之计。

不过不同地是努尔哈赤是武力的拥簇者,而皇太极是权谋的拥护者,二者的策略不同,但本质一样,都是为了入关完成霸业




【新锐历史】为你深入解读:

皇太极想和崇祯和谈是发生在松锦大战之战后,很多人认为,这是皇太极的缓兵之计,故意麻痹大明,待时机成熟后,再大举进犯。

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皇太极早在松锦大战之前就提出过和谈,而且一直坚持了10多年。再加上当时的皇太极胃口也没有那么大,想一口吞下中原。

接下来,我将从皇太极的角度分析他的真实意图,他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居心一直要提出和谈。

一、皇太极和明朝议和的事情,发生在1642年。

这一年,皇太极和明朝之间发生的,历时两年的松锦大战终于结束了。松锦大战之后,明朝最重要的将领祖大寿、洪承畴都相继投降了清军。

明朝精心打造的九边军镇的精锐力量,几乎全部被剿灭。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军事力量的,只有吴三桂驻扎在宁远的三万残兵。

关外的防御城池,除了吴三桂宁远的一座孤城外,已经全部丧失殆尽。

也就在这时候,皇太极提出了和明朝议和的想法。但是崇祯最终没有答应,还杀掉了参与议和的陈新甲。这样,明朝失去了最后一次和清军议和的机会。

二、咱们再来看看和谈的内容。

皇太极和明朝的议和条件,这个在《清太宗实录》里面有记载。这个议和条件,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内容:

一是,遇到吉凶大事,双方派使者庆吊。

二是,明朝要每年给清国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清国则给明朝人参千斤、貂皮千张。

三是,明朝要把入境的清人送回清国,清国也一样。

四是,双方重新划分国界,明朝承认清国打下的地盘为清国所有。

从以上四个条件来看,皇太极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明朝承认其地位并与其划地而治。

尤其是在明朝大将洪承畴于松锦之战被俘,明军精锐损失殆尽的情况下,明军不仅无力招架凶悍的满清骑兵,就连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也难以平定。

据载明朝末年的军事开销庞大,与皇太极和谈能省下不少钱。崇祯帝完全可以暂时低头,先处理好内部问题,然后养精蓄锐重新夺回领土。

不过这是我们现代人的看法,对待历史问题得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设身处地考虑崇祯当时的境况。

三、皇太极多次提出要与明朝和谈。

话说这个皇太极也是够奇葩的,他是越打胜仗越要何谈,这是为何呢?

第一,胜利越多,他就越想要何谈。

一般来说,这个和谈问题往往是在战场上遭受一方提出的,但是在皇太极身上,这就反过来了。

早在明朝天启年间,皇太极就和明朝辽东总督袁崇焕写了几封信,当时他还是后金的可汗。当然,当时的和谈实际上是减缓战争的一种策略。

直到崇祯,袁崇焕成为督师,皇太极曾经写信寻求和平,在信件石沉大海后,他带领他的军队到了北京的城门,闹了一个震惊天下的“己巳之变”。事件发生后被处决的袁崇焕被指控“与敌人合谋赚钱”,冤死。

第二,皇太极“讲和”的愿望在“说死”袁崇焕之后变得更加热情。

几年后,在大凌河战役中,被俘的明军将领张春宁宁愿死也不投降。但是皇太极非常好客,为张春安排了一所房子:如果你不希望投降,请带领一行人来促成我们两家讲和。

即使在崇祯年间,皇太极把“和平”的闹剧进行了多次,大肆杀戮和抢劫后,皇太极仍在继续和明朝议和。

崇祯五年,当他入侵宣大时,他私下与巡抚达成了和平协议,尽管明朝此后从未承认这一点。

崇祯十一年前,清军中断南下,皇太极也多次与明朝使者举行会谈,但是尽管明朝兵部尚书杨嗣昌积极主持和平,明朝最终“不敢决定”是因为皇太极的热情高或是其他原因也说不准。

如此执着,是因为皇太极的讨论和条件,是狮子大开口吗?

第三,事实上,在几次试图和平之后,他的条件基本保持不变,主要是“开放互相贸易的市场”和“每年明朝发一些岁赐”。

甚至在崇祯十五年,明朝在松锦战役中战败,硬着头皮派出一百人的代表团到沈阳谈判。

经过十年的“和谈”热情,皇太极对这几个和平条件是真诚的还是虚伪的?这件事,当时只好谈皇太极的情况。

四、皇太极为何提出要与明朝和谈?

1、和谈应该是双赢的。

尽管在各种电影和电视剧中,皇太极是一个旨在统一全国的人。

然而,在明末清初的历史上,皇太极本人说得很好:

“高祖,努尔哈赤在开始与明朝作战时,并没有成为皇帝的意图,也不想改变他的政权。至于皇太极,是谁宣布自己为皇帝并建立了这个国家?”

可见皇太极的胃口不大。事实上,在皇太极统治期间,他手下的那些“大臣”是明朝军队的反叛者,多年来一直在敦促皇太极统一全国。

但是与“血债索赔”类似,皇太极要么忽视了,要么厌倦了倾听,当场就把这群官员责骂的狗血淋头。

在史籍记载中,皇太极用愤怒的声音说,“如果燕京被占领,它的人民应该有什么样的安全?”

后来,在他写给朝鲜国王的信中,他也发出了一声感慨:

“曾经的大金朝统一了,现在安全了?即使我们打败明朝并占领中原,我们能跟上吗?如果你被困在里面而回不来怎么办?“

2、皇太极对于现在的一切已经很满足了。

皇太极看重的不仅仅是中原的土地,也不仅仅是他习俗之外的土地,东北的土地,甚至是沙漠草原地区,这是他绝不能失去的基础。

他自夸道:

“辽、金、元三位领导人交战时,他们来到了东方的朝鲜、北方的黑龙江、南方的大海,不能走得更远了。”

能占这几个地盘,然后获得明朝的认可,那就全是本事了。这样的“知足”真的不能说皇太极追求的低,尤其是因为他当时存在的困难。

那时,辽东地区的生产仍然严重落后。用皇太极大臣胡龚铭的话来说:

“我们的国家几乎没有人,也没有什么贡品,都依靠军队来掠夺一些财产”。

所以每次清军打破海关,它都担心在哪找钱。每当前线的清军还在打仗时,皇太极总是命令清军带回掠夺品。

即便是清军有时也会面临难攻的城市,如果该市的军队和人民愿意付出代价,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转向下一个目标:八旗的强大力量横扫天下。

总结

综上所述,我认为,皇太极的和谈要求是正面的,积极的,真心的,为什么呢?

1、从上面和谈的内容来看,皇太极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明朝承认其地位并与其划地而治。这好比一个兄弟长大了,希望老大哥能承认自己的地位,皇太极也就是想和崇祯坐在一个桌子上吃个饭而已。

2、皇太极的讲和热情是高涨的,从最初的祖大寿到后面的袁崇焕,他都提出过这样的要求,但是我们的大明出于种种的原因,决绝了和谈。

3、和谈对于双方是是双赢的,一方面大明可以腾出手来,专心对付李自成;另一方面皇太极也可以巩固自己的势力。

4、最主要的原因,皇太极对于入主中原,还是有阴影的,金国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他害怕进去容易,回来难。

-END-

点击上方关注【新锐历史】,多平台认证优质作者,专注于历史领域,有趣有料有深度!




皇太极为什么想和谈?可以从皇太极伐大树战略思想窥视一二。

明朝就相当一颗百年大树,根深地固,虽然己经腐朽,想一囗气砍掉,难度很大,只能逐步消耗。

现在不少人认为崇祯刚愎自用,以至放弃了与后金和谈挽救大明的机会,真正是可笑之极。

对于皇太极的”议和”伎俩,明朝反对和议的大臣看的清楚明白,也直指要害:大明与后金议和后是不是能够减少辽东的驻军,削减每年用于辽东的高额开支?如果不能,那么”议和”对于明朝有何意义?”议和”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又多了一笔额外的支出。

综上,皇太极乐衷于和谈绝对不是出于好心,而是杀机重重。后金也是一直按照这一战略施行的。明朝农民军低潮的时侯,后金就来闹腾;农民军闹腾的时侯,后金就看戏!




明史中确实有这一个说法,我们来论一论这个说法。

第一种情况:此事为真

明朝在灭亡之前的两年,由于“松锦战役”爆发,明朝与后金当时都消耗得非常厉害。

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一场战役下来,双方都筋疲力尽,所以皇太极当时企图与明朝讲和,这个意图得到了崇祯皇帝的首肯。

(松锦战役——国运之战)

皇太极这个“讲和”,崇祯能同意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当时国内匪患特别严重。

李自成、张献忠等等一些巨寇大匪,在扯旗作反,我们看史,特别能发现有这么一个特点,当明朝快要灭掉这些匪患的同时,后金就开始寇边,就这样有几次错过了彻底剿灭的机会,这么一看来,匪患与外寇,有那么一点内外互动的意思!

如果一旦讲和,那么明王朝的重心将从“御外”转向“镇内”,这样一来,就避免了两线作战的财政压力和军事压力。

(张献忠)

崇祯命令当时的兵部尚书陈新甲来秘密负责此事,但是讲和这个事情,是非常引明朝官员反感的。

陈新甲的一个不小心,其仆人把他整理出来的材料公文转成公开文本传了上去。 结果满朝高官都知道了,他们对陈新甲皆喊杀喊打,崇祯皇帝没办法,只好把此事推给了陈新甲,让他来背负责任,结果陈新甲被处死。

第二种情况:此事为假

明史与《四库全书》的清朝人修撰的,共经历了93年,这其中牵扯到了很多的谎言和不真实。

当然,历朝历代都这么干,新朝都会在“天命”、“道义”、“忠奸”各个方面来证明自己的正统性。无疑,清朝在这个方面也干了这些同样的工作。

(四库全书)

比如,自证清朝的建立是在李自成的灭亡之上的,说明朝的灭亡是李自成干的,跟清朝没有什么关系。 为何说此事为假呢?

个人就觉得明与后金根本就没有议和这个说法,这来自于这两个股政权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体。 政权的更易,不应该是某种理念的冲突,而是两种经济形式的冲突。

简单来说,对于农民起度来说,不推翻皇帝就活不下去,而对于后金政权来说,不攻打明朝,他们也是活不下去。

(七大恨)

不从“七大恨”说起,其实,这世上哪来的那么多的“七大恨”?

从根本上来讲,生于白山黑水之间的这一股后金政权,因为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滞后,是根本无法养活自己的,不打仗不抢掠,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钱粮和财物来维持这一股政权的正常运转。

就像我们今天所说的,一个人只要肯劳动,肯付出,那么他进工地,进工厂,或者是送外卖,以一个“劳动者”的身份加入这个工业社会,他就不会饿死。

但是某些人一旦以“小偷”或者“强盗”的身份加入这个社会,问题就出在根本上了,他不去偷不去抢,他就会饿死!

所以,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经济体制来判断后金与明朝的这一次和谈是否存在!但是,如果太相信明史上的说法,就显得非常荒谬了。

(经济体示意图)

因为,明与后金的关系,与宋朝与金国的关系是非常不同,因为当时金国曾经占据了“幽云十六州”,本身就据有农业条件,也就是说金国不抢掠不打仗,他是可以让北部中国的农业来正常供养自己的国家的。

但是,后金就不同,这一股纯粹以“游牧”为主的政权,不抢的话,他去哪里要粮食呢?

而且,皇太极必须第一次冒险绕道蒙古草原入侵,就是因为那时候被袁崇焕经济封锁,导致后金国内的大饥荒。(满文老档里记载,一斗米要8两银子,还经常买不到,都开始饿得吃人了。所以皇太极必须入关抢掠,而不是毛文龙被杀。毛文龙被不被杀影响不大,因为阿敏只在义州留了不足2000人防备毛军。)

所以说,既使和谈是真的存在,因为经济体的不同,那皇太极的用意就很阴险了,崇祯皇帝不同意就是对的。如果此事为假,那么就没有同不同意一说了。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在与明朝的较量中,皇太极确实有过多次议和之举。但在多次议和中,唯有袁崇焕时与皇太极的议和最具代表性,是皇太极最为积极主动的一次议和

而皇太极之所以与明朝一次次议和,其主要原因是基于内外形势下做的一种战略手段。皇太极是一匹狼,他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整合内部势力,扫清外部障碍,积攒力量后,便会伺机反扑。

基调:皇太极的“假议和”

要想弄清楚皇太极是“真议和”还是“假议和”,就要从后金与明朝战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如果后金仅仅是为偏安一隅,那议和便大概率是真的;如果后金的目标是与明争夺天下,那议和便是假的。但后金从努尔哈赤起兵之时,就说过:

我金汗身行正道,上天眷爱,况南 、北京、泞京本非一人所居之地 , 乃女真、汉人轮流居住 之地

皇太极登基以来,也多次表达过与明朝争夺天下的志向。可见,入关与明朝争夺天下,是后金一直以来的最终战略目标。因此,我们可以判断,所有的和谈不过都是伺机反扑的手段,是为了达成一个个战略目的。

皇太极议和的“居心”

内部不稳, “安内”

宁远之战后,努尔哈赤因病去世,皇太极登基,便向明朝发出了议和的善意。此时是天启六年。

一、平息内部权力斗争

皇太极虽然登基成为后金的统治者,但并没有完全掌控后金的最高统治权。努尔哈赤去世后,后金的政治局面是八贝勒共同辅政。虽然皇太极之后在大贝勒代善的拥戴下成功登基,但贝勒辅政的局面仍未完全消除。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尔古泰仍然与皇太极并坐,一同打理朝政,其余贝勒也存在心怀不满的情况,导致经常发生贝勒不听号令、擅自行动的情况发生。在内部斗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皇太极的首要任务是打击内部的各贝勒势力,统一中央集权。因此,此时与明朝的战争对后金是极为不利的。议和便是为了稳住明朝,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整合内部政治力量。其后,皇太极对各贝勒或囚或废或用,剪灭各贝勒的威胁后,便将枪口对准了大明。

二、稳定后金内部民心

努尔哈赤后期,改变了往日满汉一视同仁的政策,而肆意抢占汉人土地、逼迫汉人成为奴隶,甚至是动辄大肆屠杀汉人,引起了辽东汉人的大规模反抗;同时,努尔哈赤对后金汉军的猜疑更加严重,使汉军军心不稳,而与毛文龙的东江军私通的情况时常发生。汉人民心、军心极度不稳,导致皇太极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来稳定内部,以便后金大军出征时,留有一个安全的大后方。

此外,由于明朝关宁防线的建立,后金在努尔哈赤后期与明朝的战争中,遭受挫折较多,使八旗军士气低落,再加上长期的战争,也使得后金人民生出了厌战之心。因此,皇太极需要稳定女真部族的民心与士气。

若不讲和 , 则我国人民 , 死散殆尽

外部纷争,皇太极“攘外”

东南有朝鲜 , 北有蒙古 , 二国俱未拜佑 , 若舍此征明 , 恐贻内顾龙

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最重要的一个策略便是联合蒙古、朝鲜对后金形成三角压迫。而在努尔哈赤时,后金一直没有有效的解决这个隐患。因此,皇太极要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在袁崇焕趁议和时机紧张备战,修筑凌河及锦州等城时,皇太极分别发动了征服朝鲜、蒙古的战争。

天启七年,皇太极发动了第一次征讨朝鲜的战争。朝鲜作为大明属国,多次暗中支持大明的军事行动,是插在后金大后方的一把尖刺。战争的结果是朝鲜国王李倧被迫与后金议和,并结为兄弟之国。

或违所言与其远交明国,毋宁近满洲之语,当告诸天地征伐之。

崇祯元年,皇太极发起了远征蒙古的战争,打败一直不屈服的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被迫西迁。征讨蒙古的战争进一步稳住了归顺后金的蒙古各部落,更去除了林丹汗对后金的威胁。

经过对朝鲜、蒙古的征讨,后金获得了一个相对安稳的周边环境,基本上打破了明朝三角压迫的战略。

其后,到崇祯八年,皇太极趁林丹汗病逝,又大举进攻蒙古诸部,并统一漠南蒙古全部。崇祯九年,第二次征讨朝鲜,朝鲜彻底降服,向后金称臣纳贡。其后,又大举进攻陷入内乱的皮岛,最终剿灭东江镇。至此,后金彻底剿灭了对朝鲜、蒙古、东江镇等后方势力,实现了大后方的巩固。当然,这时的袁崇焕已死很久了。

经济困难,需开通贸易

昔日无战太平之时 , 蟒缎一匹值四、五两 , 战争起后。取辽东,沈阳 , 国内经商时 , 一蟒缎取值二百两

明朝与后金交战后,便失去了与明朝进行互市,换取粮食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机会,使得后金商贸断绝,物件攀升,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其困难的境况中。因此,皇太极屡次求和的条件中,都包括了各种经济条款,以期望明朝与后金开通贸易,解决后金严重的经济问题,这是皇太极议和一直以来的诉求。

臣揣皇上欲和之旨也, 不图其封爵,也不欲修其贡赋 、议其人土 , 惟欲得沿边之赏 , 通开 马市,各相安无事而已

总述

纵观皇太极与明朝的议和,如皇太极登基后与袁崇焕为代表的议和、崇祯十一年兵部尚书杨嗣昌与皇太极的议和、崇祯十五年兵部尚书陈新甲与皇太极的议和等,都有其藏在议和背后的真实战略动机。而实际上,除了与袁崇焕时的议和,皇太极的确处于万般艰难之中,议和意愿比较强烈之外。其余的议和,皇太极已无十足的议和“必要性”,其主要目的或为一直存在的经济问题,或是一时的战略需求。总之,皇太极议和,居心不良。

如果您觉得我正好说到了点子上,请您不吝点赞哦!期待与您的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明朝   太极   贝勒   努尔哈赤   宁远   崇祯   山海关   辽东   大明   蒙古   朝鲜   居心   汉人   皇帝   条件   战争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