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里面的哪些职业已经消失了?

1.货郎

小时候就喜欢听到货郎摇拨浪鼓的声音:谁家有旧鞋底儿、牙膏皮、老鳖壳、废铜、烂铁都可以拿来。听到这,我们小孩把老早准备好的东西就拿出来,围着货郎的车子转。我就爱吃两种东西,一种是薄荷糖,另一种是菱角糖。薄荷糖有一种薄荷味儿,凉凉的,怪怪的,清凉入口;菱角糖是甜的,就像焦酥糖一样入口即化,味道香醇。

2.换锅底、锔锅、锔盆的

七八十年代的厨房用品大多是铝质的,时间久了难免会破损漏水。大人只要听见“锔锅、锔盆、换锅底喽了”,就把家里残损的生活用品拿出来。到现在我还不得不说,他们的手艺话真是绝了,可以说隙缝严严实实,滴水不漏,不得不佩服。现在回想起来,听这些手艺人的口音,应该是光山的。

3.放电影的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根本没有什么娱乐方式。 一听说哪有电影,可谓十里八村的都闻风而动,老老小小,全家出动。就像赶庙会那样热闹。

还好,我家附近有两个厂矿,这两个单位是轮流放电影,每个单位一星期放一场。当时的确看了不少电影,现在很多还记忆犹新。我还清楚的记得《智斗美女蛇》、《云中落绣鞋》、《波斯猫在行动》、《滴水观音》、《咱们的牛百岁》、《喜盈门》……

虽说当时物质贫乏,人们手头都很紧。也有卖一些零食的,瓜子是用纸包的,一包也就五分或一角钱。还有冰棍,当时的冰棍挺好吃的,价位和瓜子差不多。就当时而言,这都是奢侈品。我三几岁的时候,手中拿着一分钱,就举在手里炫耀,那高兴劲儿甭说了。









大家好,我是豫宛小马,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现代化程度的越来越高,有许多职业会慢慢消失。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以下职业会消失。

第一,卖货郎,就是手里拿个拔郎鼓或锣,边走边敲,挑个挑子卖针头钱脑等等东西的。

第二,钉锅碗瓢盆的补锅匠,记得小时候经常听到补锅匠,到村子里喊:“钉锅碗瓢盆”,现在没有了。

第三,骟匠,就是走乡串户骟小猪的,现在农村每家每户养猪的很少,都是大型养猪场了。邻居有个叫二哥的会骟猪,我记得我上小学时,整天出去给别人骟小猪,骟一头二,三块钱,从早忙到晚,一天可以挣一二百块钱,现在整天在家闲着。

第四,烧砖,烧瓦的师傅。小时候农村人盖房子,都是自己用砖模子制砖,用我们家乡话叫脱砖胚,脱到万把块砖胚了就在砖窑里烧,就要请烧砖的师傅来烧窑。烧窑是个技术活,要烧一个星期左右,白天夜里都要烧,还要看火候,真是个辛苦活。现在都是卖的水泥砖,直接从砖场买的,也不用脱砖胚了。

第五,篾匠,就是编篮子,编簸箕的,现在都里收割机收庄稼了,有的就直接卖掉了,收小麦,玉米的收购点都有风筛,筛的非常干净。也不用买簸箕簸了,再说,现在的年轻人也不会用。

第六,金匠,就是打金耳环,金戒指的。小时候有人下乡打金耳环,金戒指。现在都到珠宝店里直接买。

还有一些象走乡串户弹棉花的,挑担子剃头的剃头匠,钉称的,戗剪子磨菜刀的,接生婆等等一些职业都早早已经消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有许多农村的职业就会慢慢的消失。同时,也会诞生许多新生的职业,象现在的电商,搞直播的播主,头条号的作者等等。总之,职业的消失是说明已经不适应这个社会了,被社会淘汰了,新兴职业的诞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上只是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点评,指正。





我国农村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所诞生的职业别说三十六行,细分起来三百六十行都有。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达,社会劳动成本的变化,农村人员流动到成里工作居住等原因,现在农村里有不少职业正慢慢地消失着。让人看着都觉得可惜。

有人说,农村里很多职业慢慢地消失,是由于赚不到钱的原因。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我发现有些农村里的职业,由于现在比较稀缺,是很赚钱的,结果还是没什么人去继承。

就拿我那边的情况来说吧。一些很赚钱,缺还是慢慢消失的职业。

1:红白事里,庙宇祈福,主持道场的道师。

道师,可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那是一种需要师父引领徒弟入门,然后师父带领徒弟学艺多年,才可以出师独当一面的职业。

一个道师,如果没有师父引领入门和带领学艺多年,是不会被村里人认可的。

一般,一场红事或者白事,是由三个左右的道师主持的。一个主事的,两个随从辅助的。通常来说,主事道师收一半钱甚至六成的钱,剩余的随从分。

而庙宇祈福,通常是一个道师主持的,收费一千到三千,就看道师名气和具体道场了。

由于,现在道师稀缺。道师主持一场道场,收费在两千到八千多。不同的道场,收费是不同的。主要主持两三天的那种白事道场,收费都七八千以上。

像一些名气比较大的主事道事,一年收入十几万都是很容易的。

这收入,在农村肯定算很好了。但是就是没有年轻人愿意去拜师学艺。

因为,道师一般都是和非人类打交道的,没结婚的人去学,是很难娶老婆的。没有一个未婚的女孩子愿意嫁给道师。

道事,通常是晚上工作的,干一个晚上,说唱一个晚上,是很辛苦的职业。有时要连续工作一天一夜。休息是得不到保障的,白天睡觉晚上工作,是很伤身体的。

有些农村人会觉得道事身上阴森森的,不喜欢和道事打交道。

总之,道事虽然收入很高,但是却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拜师学艺。

2:骟鸡,骟猪的职业。

现在农村里,骟鸡骟猪的师父也很少了,特别稀缺。我那里附近几个镇,才有两三个骟鸡师父。他们骟鸡人工费加上卖鸡卵的钱,平均月入过万。

以前,因为有一段时期,大家喜欢用药物骟鸡,使得很多骟鸡师父改行了,或者到城里打工了。

当大家发现药物骟鸡没有人工骟鸡那么好,慢慢改为人工骟鸡时,骟鸡师父就变得稀缺了。

虽然现在骟鸡师父收入不错,但是还是没有多人年轻人愿意学。可能是因为骟鸡这门工作很辛苦吧。像给养殖场骟鸡时,从早骟到晚,是很辛苦的。一些年轻人吃不了那种苦。

3:拾骨人。这是别人迁坟时,帮别人收拾先人骸骨的职业。

在我们那边,拾骨人都是一些不结婚没后代的人做的。没有一个年轻人,会想着当个拾骨人,而打算不结婚了。

也没有一个女人愿意嫁给这样职业的人,因为忌讳。

拾骨人,帮别人一次,收费两三百块。一个月平均能有十天出活已经算很好的业绩了。所以,这个职业不是很暴利。自然没什么人愿意拜师学艺了。

其实,农村里还有很多职业,因各种原因,而慢慢地消失。比如木匠,因为买现成家具比找人做一个家具还便宜,于是就没人愿意木匠帮忙了。比如铁匠,现在买个农具很便宜,谁还愿意找铁匠去做。




农村锔锅锔盆锔碗的锔匠不见了。原因有两个,一是现在条件好了,破了换新的,不再锔着用;二是现在盆、碗都改用金属制品,经久耐用。这样,锔匠沒活干,自然消失。




农村曾经流传着“九佬十八匠”,一群靠着手艺活生存的职业,其中九佬指的是:阄猪、杀猪、骟牛、打墙、打榨、剃头、补锅、修脚、吹鼓手。十八匠中的十八已经是个虚数,泛指多,例如金匠,铁匠,木匠,篾匠,雕匠,画匠,弹匠以及泥瓦匠等等,其匠人数量远超十八个。

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原本流传在民间的匠人已经逐渐消失了,例如补锅,阉猪,铁匠,篾匠等等手艺活都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生产,这些手艺人的产品很多都被替代,已经成了农村人的回忆。

在众多匠人中,篾匠,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昨天恰好和一位老篾匠师傅闲聊了一下,今天就来谈谈这个职业为什么会慢慢消失,也许篾匠的消失,就是“九佬十八匠”消失的原因。

一、人力成本的增加,产品竞争力变小

昨天农村集市上,遇见了一位篾匠老师傅,听他说,每个赶集日他都会来出售自己的竹篓等竹制品,但这些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一个竹篮子,售价35!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35的价格确实贵了,因为普通塑料的篮子一个也就几块钱,实用性差不多。可对于老篾匠来说,做这么个竹篮子,得需要3-4小时,不算竹子成本,光卖手艺,也就10块钱一个小时。

这么低的价格,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学?一天8小时,一个月2400,还得吃住自己的,关键还不好卖,产品的竞争力太小,篾匠自然就慢慢消失了。

二、竹制品用到的地方减少



如上图是农村人小时候经常用来捉泥鳅,捉虾子的竹制工具,泥鳅和虾子只能进不能出,下雨天往水沟里一放,第二天就能收获满满的泥鳅。

早些年类似的竹制品不可替代,几乎家家户户三五个,后来田里没了泥鳅,这样的工具没了用武之地,也就渐渐被当作柴给烧了。

类似的还有下图这个特制的鱼篓,专门用来装泥鳅和青蛙,特别是青蛙,也是只能进,跳不出,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就有这一个,每次晚上去捉青蛙,总会有它的身影。

这些工具,因为用到的场合大大减少,捉泥鳅以及装泥鳅的竹篓,都已经没人买了,农人解说仔细看了一下,竹篓上都布满了蜘蛛网,已经有些年头没人细看了。

当时不知道脑子里哪根筋搭错了,问了下老板,这都卖不掉了咧,还做来干嘛?开门做生意,老板一听这话就不高兴了,等我回过神,只得不停道不是,但老板的敏感也反应出来,当下篾匠,日子非常难熬,已经处在消失的边缘。

三、年轻的篾匠已经不见,是九佬十八匠消失的一个缩影

目前市场上见到的篾匠师师傅,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几乎没有年轻人来传承,也许再过个十来年,老一辈篾匠消失后,篾匠也就真正只存在回忆里了。

年轻篾匠的消失,其实也是众多九佬十八匠的缩影,我们不用惋惜,因为这是时代进步的象征,也许当年鲁班大师知道“九佬十八匠”将来消失的命运,也会感叹人类的进步吧。

图上几种篾匠产品用过的,欢迎留言分享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篾匠   竹篓   货郎   农村   职业   匠人   泥鳅   道场   铁匠   块钱   手艺   师父   小时候   年轻人   社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