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杀嫂和石秀杀嫂有什么迥异?

武松杀嫂和石秀杀嫂是两个不同的故事,都发生在中国明朝时期,但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武松杀嫂的故事源自于《水浒传》一书,

而石秀杀嫂的故事则出自于《世说新语》一书。


其次,在故事中的情况也有很大的区别。武松是杀嫂因为他的嫂子金莲与西门庆通奸并害死了他哥哥,并企图色诱他


为了给哥哥报仇他才杀了自己的嫂嫂。而石秀则是因为误会妻子欺负了他的母亲,因此才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此外,两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也有很大的不同。武松为人正义、勇敢,并最终成为了宋江军中的头领。而石秀则被后世人认为是一个萎靡不振、容易受骗、缺乏主见的人,因此在故事中他也最终遭到了不幸的结局。


总的来说,尽管两个故事都涉及到夫妻之间的复杂关系,但它们所强调的主题和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比较和分析时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它们。




英雄和小人的区别!

武松杀嫂,是在法律缺席(县太爷被收买)的情况下,公开用私刑来伸张正义,为兄报仇,光明磊落。而石秀杀嫂——逼兄(杨雄)杀嫂,则是打着义的旗号,用私行来泄私愤,做得偷偷摸摸,十足的阴险狠毒小人行径,让人不寒而栗。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说,不对啊,石秀是《水浒》中为数不多的,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事迹的好汉,你怎么这么说他呢?况且,潘巧云确实是背着杨雄,跟那和尚裴如海行了苟且之事。事发后她还倒打一耙,诬陷石秀。石秀将实情告诉杨雄,杨雄在盛怒之下,才杀了潘巧云,石秀有啥错吗?

真的是这样吗?

我在初读《水浒》时,也对这拼命三郎石秀印象深刻:在杨雄被地痞们围殴时,石秀能够“路见不平一声吼”,为素不相识之人两肋插刀;在梁山劫法场,救卢俊义时,石秀在梁山人马未到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跳楼劫法场。这些事迹无不表明,石秀是一个真正奉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好汉。

然而,当我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看待人和事的角度,能够更加立体后,我突然发现石秀这个人真的是太阴了,太狠毒了。


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看看在翠屏山上发生了什么,你就知道了!

在“病关索大闹翠屏山,拼命三郎火烧祝家庄”这一回中,石秀教唆杨雄,以上香还愿为名,将潘巧云骗到了尽是乱坟岗的翠屏山上。

潘巧云一路坐着轿子,来到半山处后,杨雄打发了轿夫,就领着潘巧云和侍女迎儿,来到了一个古墓。

潘巧云有些奇怪,就问,“怎么没有香纸?”

这时候,早就藏在这里的石秀走了出来道,“嫂嫂拜揖!”

潘巧云看到石秀,非常吃惊,但仍旧强装镇定地问:“叔叔怎么也在这里?”

石秀道:“在此专等多时。”


杨雄对潘巧云说:“你前日对我说道:叔叔多遍把言语调戏你,又将手摸着你胸前,问你有孕也无。今日这里无人,你们两个对得明白。”

潘巧云自觉理亏,就开始打马虎眼,“哎呀,过去了的事,只顾说甚么?”

石秀干啥来的?哪肯轻易放过她,追问:“嫂嫂,你怎么说?这须不是闲话,正要哥哥面前对个明白。”

潘巧云就是不肯说,“叔叔,你没事自把儿提做甚么?”

石秀便道:“嫂嫂,你休要硬诤,教你看个证见。”便去包裹里,取出海阇黎并头陀的衣服来,撒放地下道:“你认得么?”


在被潘巧云诬陷后,杨雄一怒之下,就将石秀赶了出去。石秀非常愤怒,因此,他在杀裴如海和报更头陀的时候,不但把他们的尸首横在杨雄家门前,还特意扒光了他们的衣服,为的就是恶心他们,跟潘巧云当面对质时也有个证物。

由此可见,在被潘巧云诬陷后,如何洗刷自己的冤屈,如何跟杨雄解释,如何惩罚潘巧云,每一步石秀都提前想好了。

潘巧云也没料到石秀会来这一手,看了这些东西之后,飞红了脸,无言可对。

石秀见潘巧云无从狡辩后,飕地掣出腰刀,便与杨雄说道:“此事只问迎儿,便知端的。”

你看吧,为啥石秀在跟杨雄交待骗潘巧云到翠屏山的计划时,特意要他把潘巧云的侍女迎儿也给带上?他早就料定了潘巧云不肯开口,就让迎儿替她交待跟裴如海勾搭的经过。

其实,事情都到这种地步了,是非曲直,杨雄再怎么蠢,也早该明白了,石秀何必又让迎儿当着杨雄的面说一遍呢?此时的杨雄非常尴尬,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作为被戴绿帽的当事人,跟石秀这个外人去“分享”自己被戴绿帽的过程和细节,这感觉简直像是杀了他后,再鞭他的尸一样难受。

然而,这正是石秀想要的,并精心设计的效果。作为一个道德卫士,他就是要“高高在上”,去享受这一时刻,谁让你潘巧云伤风败俗的?你伤风败俗还不行,你还诬陷我!潘巧云诬陷我也就罢了,你杨雄竟然不相信我的解释,跟着她冤枉我?所以,就得这么惩罚你们,把你们的伤口扒开了撒盐。


杨雄心里面是不愿意听这些细枝末节的,他只要潘巧云承认出轨这个事实就够了。但是,石秀却用道德、义气、好汉气概等大词,将他架在了这里,他不上就是窝囊,就是对不起兄弟,就不配当好男儿。

所以,杨雄能怎么办呢?他只能硬着头皮将迎儿揪过来,大喝:“你快好好实说:怎地在和尚房里入奸,怎生约会把香桌儿为号,如何教头陀来敲木鱼。实对我说,饶你这条性命。但瞒了一句,先把你剁做肉泥。”

迎儿哪里见过杨雄有这么男人的时候,平时他都是一脸病态。面对杨雄的大喝,她怎敢不说呢?

迎儿说完,石秀觉得还不够详细,便道:“哥哥得知么?这般言语,须不是兄弟教她如此说。请哥哥去问嫂嫂备细缘由。”


你看迎儿把潘巧云和裴和尚什么时候勾搭的,怎么约定暗号偷情的,都交待了。但是石秀觉得还不够,他还要听潘巧云亲口说怎么跟和尚勾搭的,怎么上床的具体细节。这是对杨雄和潘巧云的二次鞭尸啊!

杨雄能怎么样呢?事已至此,他已经没有退路了,一把揪过潘巧云,喝道:“贼贱人,丫头已都招了,便你一些儿休赖,再把实情对我说了,饶了这贱人一条性命。”

潘巧云说道:“我的不是了。你看我旧日夫妻之面,饶恕了我这一遍。”

说这话时,潘巧云已经彻底承认出轨的事实了,她只想杨雄念及她俩做过夫妻,别再给她留些颜面。


石秀道:“哥哥含糊不得,须要问嫂嫂一个明白备细缘由。”

看到这里时,我彻底被石秀给惊愕到了,人家都已经承认了,还有什么含糊不得的?她跟裴如海具体是怎么勾搭的,怎么约会的,怎么上床的这些细节,到底是杨雄想听,还是你石秀想听?

读到这里时,石秀的行径不禁让人想起他第一次见潘巧云时的情景,当时施耐庵是这么写的:

黑鬒鬒鬓儿,细弯弯眉儿,光溜溜眼儿,香喷喷口儿,直隆隆鼻儿,红乳乳腮儿,粉莹莹脸儿,轻袅袅身儿,玉纤纤手儿,一捻捻腰儿,软脓脓肚儿,翘尖尖脚儿,花簇簇鞋儿,肉奶奶胸儿,白生生腿儿。更有一件窄湫湫、紧掐掐、红鲜鲜、黑稠稠,正不知是甚么东西。

——《水浒传》第四十四回

你看石秀这眼光,将潘巧云由里到外看了个透。

作为对比,你看武松第一次见潘金莲时是怎么写的:

武松看那妇人时,但见: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武松的视线都放在了正常人该看的地方,绝没有像石秀一样,将嫂子看得如此透彻深入。所以,当石秀坚持要杨雄逼迫潘巧云说出偷情的细节时,我们不得不去怀疑石秀的心理动机。

当然,石秀对潘巧云到底有没有关于性方面的心理窥视动机不好说,但他坚持要杨雄逼迫潘巧云陈述偷情的细节,至少还有一个明显的目的:彻底激怒杨雄!

潘巧云无奈,只能将她跟裴和尚偷情的细节一一说来。

潘巧云说完后,石秀还不满意,说道:“你却怎地对哥哥倒说我来调戏你?”

潘巧云只能承认道:“前日他醉了骂我,我见他骂得跷蹊,我只猜是叔叔看见破绽,说与他。到五更里,又提起来问叔叔如何,我却把这段话来支吾,实是叔叔并不曾恁地。”

这才是石秀想要的,潘巧云将细节都说了,杨雄作为男人的面子,在自己面前彻底被碾碎了,石秀心中的恶气出了,该算总账了,他便对杨雄道:“今日三面说得明白了,任从哥哥心下如何措置。”

这下子,杨雄彻底被石秀逼到了墙角。


其实,杨雄从一开始根本就没打算杀人,要不他出门时也不会两手空空,没带任何金银细软。而且,在逼问潘巧云的时候,他也说了“把实情对我说了,饶了这贱人一条性命”,为的就是提前给自己留一个台阶。

然而,石秀一句话就将杨雄的这个台阶给砸了。

“任凭哥哥心下如何处置”,言外之意就是,潘巧云不仅给你戴了绿帽子,还诬陷了我,坏了我们的兄弟感情,你如果不给我个满意的交待,就不是真好汉!


杨雄无奈,只能说:“兄弟,你与我拔了这贱人的头面,剥了衣裳,我亲自服侍他。”此时,杨雄也只是拉开架势,没想杀人。

石秀便把潘巧云头面首饰衣服都剥了,杨雄割两条裙带来,亲自用手把妇人绑在树上。石秀这时将迎儿的首饰也都取了后,给杨雄递了一把刀来,说:“哥哥,这个贱人,留他做甚么?一发斩草除根。”

石秀有心啊,石秀狠啊,递刀杀人之前,还不忘摘掉迎儿身上的首饰,作为下一步投奔梁山的盘缠。由此可见,石秀不仅将怎么激怒杨雄杀潘巧云、杀迎儿,都提前盘算好了,就连杀人后他们去哪里,也早就谋划好了。

所以说,石秀这个人太可怕了,

这下子,杨雄彻底没有借口了,他不想杀人也得杀了。杨雄是专业的刽子手,所以,杀人的细节就可想而知了。

本来,等待潘巧云的充其量也就是一纸休书,但因为她得罪的是石秀,他只能变成翠屏山上的一堆模糊的血肉。


本来,休妻就能解决的一场婚姻危机,经过石秀的一番操作,杨雄就从吃喝不愁的小吏,变成了亡命天涯的杀人犯。

当然,这事儿也不能全怪石秀,翠屏山上的这场凶杀,毕竟是杨雄自己选择的。他不这么做,就得承认自己对于被戴绿帽这件事儿没有那么愤怒。

事实上,杨雄根本就没有愤怒到非得杀了潘巧云不可。他跟历史上很多杀妻的人一样,杀人根本不是出于单纯的愤怒,其实更多的是源自外部的压力。有时候男权就像一个魔咒,把女人困在了里面——不允许对丈夫有半点儿不忠,但有的时候它把男人也给束缚住了。


石秀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没有他在旁边对杨雄步步紧逼,杨雄绝不会杀人。

所以,通过这件事儿可以看出,石秀这个人做事非常的阴毒,对比武松,他具有更强烈,更敏感的自尊心,一旦他的自尊心受挫,他就会迸发出极强的报复欲。

石秀之所以有这样的性格,其实跟他信奉的价值观有关。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这是石秀牢记在心的一句话。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将这种负面的话当人生信条。

类似的话还有“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未经他人苦,莫劝人向善”等。这些经验也好,人生总结也罢,其实大都是底层人在经历过挫折后,对自己的善、他人的善、世界的善,进行全盘的否定。


这是典型的“基本归因错误”,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认知偏见。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假如,世上人人都信奉这样教人时刻提防他人的人生哲学,那么,这个世界还会有“坦诚”可言?

所以孔子他老人家才说: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论语》·宪问篇

啥意思?就是说,我们在和别人打交道时,不要先怀疑别人的动机,不凭空臆想别人不诚信,却能先行察觉,这样的人才是贤者。君子就要坦坦荡荡的,内心光明的人,也会把别人想像成是一个好人——这就叫“不逆诈”。

试想一下啊,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他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总是用猜疑、防范的眼光。看谁都是坏人,看什么事都是盯着坏的一面。你会怎么看待这个人呢?

我想,这样的人会让大多数人感到反感。在生活中,这样的人不仅会让人反感,还会因此丢掉很多机会,失去很多朋友,更可怕的是,他充满负能量的心态会威胁到他的心理健康。

如果整个社会都是这种人会怎么样呢?

这样的社会中,如果人人自防,没有坦诚可言,那么,这个社会就会跟日本社会一样,充满虚假、客套,只说废话不说真话。那么,这样的社会在沟通、协作上的成本岂不是高的离谱?

一个人,如果多去捕捉这个世界的善意,那么,他的内心也必定阳光,做起事来也会坦坦荡荡。相反的,一个人如果总是以恶意去揣测这个世界,总是铭记自己遭遇的种种不幸,总是将他人预设为小人加以防范,那么久而久之,他的心理也会变得非常阴暗。

就像乌云总感叹大地一片灰暗,可曾想,遮住阳光的那人,正是它自己!石秀的心中,就有这么一片遮挡住阳光的乌云。


要说石秀结识杨雄,被杨雄带回家后,潘巧云的父亲——潘公那可真没把他当外人对待。

然而,由于潘公要请和尚来家里做法,石秀看到屠宰作坊收拾起案头和工具的时候,马上就怀疑是要赶他走。

石秀当时的心里动作,施耐庵是这样:

自心中忖道:“常言:‘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哥哥自出外去当官,不管家事,必然嫂嫂见我做了这些衣裳,一定背后有说话;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买卖。我休等他言语出来,我自先辞了回乡去休。自古道:‘那得长远心的人?’”


你看,石秀是真能臆想啊!看到屠宰作坊的案头和工具被收拾起来,他马上就脑补到,是自己没打招呼做了一身新衣服,惹潘巧云不高兴了!这一家人根本就没把自己当成他们自己人,潘巧云一定在杨雄耳边吹枕头风了,所以,杨雄、潘公、潘巧云一家人做了赶他走的决定。

石秀不经过调查,就能将他人想成坏人,甚至把全世界人都想象成随时会与自己为敌的人。这样的人,只相信自己,很难信任别人,对他人,尤其是伤害过他的人,更不会有半点儿宽厚仁慈之心。比如,诬陷过他的潘巧云,冤枉过他的杨雄。

因此,当石秀抓住了潘巧云的道德污点后,抓住杨雄冤枉兄弟的不义后,他必定会站在制高点,挥起手中的“道德之鞭”,对他们进行最严厉的惩罚。

所以再看“病关索大闹翠屏山”这一回,与其说是石秀要“教杨雄做个好男子”,倒不如说石秀是想在翠屏山上主持一场道德审判。

在石秀杀了裴和尚和头陀,扒光衣服,抛尸在杨雄家门口,弄得满城闲言碎语后,杨雄知道自己先前错怪石秀了,就主动找到石秀,对他说:“兄弟,你休怪我。是我一时愚蠢,不是了。酒后失言,反被那婆娘瞒过了,怪兄弟相闹不得。我今特来寻贤弟,负荆请罪。”


石秀道:“哥哥,兄弟虽是个不才的小人,却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如何肯做这等之事?怕哥哥日后中了奸计,因此来寻哥哥,有表记教哥哥看。”而后将和尚、头陀的衣裳拿出来,“尽剥在此。”

杨雄看了,心头火起,便道:“兄弟休怪。我今夜碎割了这贱人,出这口恶气。”

杨雄说这狠话,其实跟普通人放狠话说“看我回去不打死她”一样,就是借此让石秀消消气。杨雄的意思很明显,他不想把事闹大,和尚已经死了,潘巧云也吓破了胆,他还想继续过自己的安逸日子。

然而,石秀怎么可能就这样善罢甘休呢?他笑道:“你又来了。你既是公门中勾当的人,如何不知法度?你又不曾拿得他真奸,如何杀得人?倘或是小弟胡说时,却不错杀了人。”

杨雄道:“似此怎生罢休得?”


石秀怎么说?他说:

“哥哥只依着兄弟的言语,教你做个好男子。”

杨雄道:“贤弟,你怎地教我做个好男子?”

石秀道:“此间东门外有一座翠屏山,好生僻静。哥哥到明日,只说道,我多时不曾烧香,我今来和大嫂同去,把那妇人赚将出来,就带了迎儿同到山上。小弟先在那里等候着,当头对面,把这是非都对得明白了,哥哥那时写与一纸休书,弃了这妇人,却不是上着?”

杨雄道:“兄弟,何必说得,你身上清洁,我已知了,都是那妇人谎说。”

石秀道:“不然,我也要哥哥知道他往来真实的事。”

杨雄道:“既然兄弟如此高见,必然不差,我明日准定和那贱人来,你却休要误了。”

石秀道:“小弟不来时,所言俱是虚谬。”

你看,石秀对杨雄张嘴就是,“教你做个好男子”,言外之意就是杨雄现在不是好男子喽!要知道,这在《水浒传》的好汉世界可是比被骂八辈祖宗还严重的事情。

很明显,这是石秀对杨雄不识好人,冤枉他的报复。石秀不仅报复杨雄,还要“教”他做事,目的就是控制他,操纵他,去报复潘巧云。石秀要以杨雄的名义,通过杨雄之手,替自己挥出他的道德之鞭。

我们都知道,潘巧云是以“烧香”的名义跟裴如海搭上的,石秀就让杨雄以“烧香”的名义,请潘巧云上翠屏山。石秀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让潘巧云以“烧香还愿开始,以烧香还愿结束”。他想让杨雄当他的刽子手,将潘巧云永远地留在翠屏山上。更狠的是,石秀甚至连迎儿这个侍女,他也不想放过——我管你是身不由己还是怎么着?谁让你在我被诬陷的时候不站出来呢?

想想吧,石秀的心思真的太可怕了。难怪就连金圣叹也说:“石秀其人,节节精细,节节狠毒,我畏此人!”


END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这二位嫂嫂,风流婉转,都是「红杏出墙体质」,与阎婆惜(宋江外宅),贾氏(卢俊义之妻),并称为水浒「四大淫妇」。武松石秀虽都诛杀嫂嫂,但其性质,手段与后果却有所不同。

亲嫂与义嫂

(潘金莲 剧照)

潘金莲与西门庆的故事,大家比较熟悉,这里补充一下石秀杀嫂的背景。

石秀,绰号「拼命三郎」。在蓟州与病关索杨雄结为兄弟,居住在杨雄家中。后杨雄之妻潘巧云与和尚裴如海通奸,被石秀发现,与扬雄并力杀之。

武松与武大郎乃亲兄弟,潘金莲即武松亲嫂。石秀和杨雄是结拜兄弟,潘巧云乃石秀义嫂。

力杀与智杀

(武松)

石秀号「天慧星」,是一个十分聪明机敏的人,与燕青类似。当他发现潘巧云与裴如海通奸时,先智杀裴如海,后将实情告诉杨雄。与杨雄定计,将潘巧云及丫鬟迎儿诱至城外翠屏山上,将其杀死。

武松是条好汉,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在酒楼上杀死西门庆,后回家杀死潘金莲,干净利索。

所以说,两位杀嫂,一个用计,一个用力,手段套路不同。

独杀与辅杀

(石秀 剧照)

武松为兄报仇,杀死潘金莲和西门庆,都是一己所为,自己独立完成。而石秀杀嫂,却是让杨雄将潘巧云诱至城外山上,由杨雄杀死,石秀从旁协助。

这也是石秀的聪明之处,虽然潘巧云与人通奸,但毕竟是杨雄的妻子。所以由杨雄亲自动手,极有分寸感。

自首与逃亡

(石秀 剧照)

武松杀死西门庆和潘金莲,为兄报仇之后,在街坊邻居的见证下投案自首,后刺配孟州。这是武松的性格,一人做事一人当,敢作敢当,光明磊落。

石秀与杨雄杀死潘巧云后,二人偶遇鼓上蚤时迁,一同逃亡。路过祝家庄时,时迁偷鸡,石秀火烧祝家店,又引发了梁山三打祝家庄的故事。后一同上梁山。

二人结局

梁山大聚义时,武松排第 14 位,号「天伤星」。石秀排第 33 位,号「天慧星」。在梁山均为「十大步军头领」,武松第二,石秀第八。

征方腊时,石秀战死,武松伤一臂,后出家归隐。




就《水浒传》里的潘金莲和潘巧云这两位都姓潘的女人来说,都属不守妇道的女人,潘金莲的丈夫武大郎丑陋无比,她的内心肯定是委屈至极,经不住风流西门庆的百般勾引,终与其通奸又与人合谋毒死丈夫,被武大郎的弟弟武松给杀了,武松为兄报仇雪恨是同胞情深,再说潘巧云的丈夫扬雄处于公务繁忙冷落了她,潘巧云不甘寂寞,竟与和尚通奸被丈夫的结义之弟石秀发觉,不但不知康羞,反而在丈夫扬雄面前说三道四,挑驳扬雄和石秀的关系,石秀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最后将和尚杀了,又抓了证据,和扬雄合伙将潘巧云在乱岗坟前杀了。武松杀嫂是亲兄之妻,石秀杀嫂是义兄之妻,武松替兄复仇,石秀为义兄和以示自已的清白而杀人,总的来说这两桩事情的意义还是有些区别,顺便在赘几句,潘金莲也罢,潘巧云也罢,这两个所谓的淫妇都姓潘,值得深思施耐庵的心意之笔!




武松杀嫂是报仇

石秀杀嫂是报复

先回答问题,武松杀嫂和石秀杀嫂有什么迥异?我的回答是武松杀嫂是给哥哥报仇,石秀杀嫂是报复嫂子,同时是拖哥哥下水,而且石秀比武松私心重的多。

武松刚刚见武大郎时,是阳谷县的都头,已经当上官了,既不缺钱,也有了社会地位,还有服侍自己的小兵跟班。

在武大郎武松这组兄弟组合里面,弟弟是占着强势的。弟弟武松钱也比哥哥多,地位也比哥哥高,还要负责保护哥哥不受欺负。所以,在后来武松知道了潘金莲不是个好女人之后,就直接明明白白警告自己的嫂子:嫂子你要守本分,别让狗钻了自己家里来。

这就是警告潘金莲,武松是有这个硬气的资本的,因为他比他哥哥嫂子实在强出太多了。

 石秀刚刚见到杨雄时,却只是个砍柴的,穷的不行。

石秀穷到什么地步呢?穷到张保骂他是:【冻不死饿不死的乞丐】。石秀混的很惨很惨,在外人来看,跟乞丐也没什么分别了。

杨雄是当官的,有钱有势,石秀却只是个砍柴的,没钱没势。所以,在杨雄石秀这组兄弟组合里面,哥哥才是占着强势的!弟弟进了哥哥家之后,吃也是吃哥哥家的,喝也是喝哥哥家的。就算后来开了个猪肉店,所有资本也都是哥哥家投的。

 最关键的是,武松跟武大郎,是有亲情存在的,血浓于水,跟杨雄石秀这种前一秒还是陌生人,后一秒就拜了把子认了干兄弟的脆弱关系,是没法比的。

杨雄根本就没把石秀当什么亲弟弟看待,杨雄只是看石秀和自己一样是个江湖好汉,比较顺眼,两人就混在一快玩玩而已。后来杨雄一看他不顺眼了,就立刻把他赶走了。并说道:【他又不是我亲兄弟,赶走他便罢!】

杨雄石秀的关系,其实相当之脆弱,根本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兄弟情深的样子。在书中,总是一个劲的误导我们,让我们以为杨雄石秀都是江湖好汉,从而忽略了他们身份地位上的差异。

石秀也很敏感:自己跟杨雄非亲非故的,自身背景和金钱又和杨雄差那么远,杨雄究竟会不会真心拿自己当兄弟?后来杨雄家要做法事,猪肉店要关门两天,这就跟老板有喜,饭店暂时关门两天一样,是很正常的事情。可石秀就立刻敏感得不行,以为杨雄要赶自己滚蛋了,主动提议不行我就先走吧!不在你家住了。

石秀又自卑又敏感,在杨雄石秀这一组兄弟里面,石秀完全没有任何硬气的资本。所以,当后来石秀知道了潘巧云不是个好女人之后,他压根没敢像武松一样,去警告自己的嫂子——那是自己亲嫂子吗?自己跟杨雄又没什么关系,杨雄是信自己这个朋友的,还是信自己老婆的?

武松碰上哥哥武大郎,石秀碰上哥哥杨雄之后,哥哥就带着弟弟去拜自己嫂子。

 石秀见了嫂子潘巧云,立刻【推金山,倒玉柱,拜了四拜。】

潘巧云见了,就很礼貌的说不敢当。从这之后,潘巧云和石秀,就再也没接触过。潘巧云对石秀很冷淡,也没任何看上石秀,想要勾引石秀的意思。在水浒传原著里面,潘巧云对石秀根本就没有半点意思!因为潘巧云目前的三个男人,一个是当官的杨雄,一个是很有钱的和尚裴如海,不管是哪个,就算是已经死了的前夫王押司,都要比石秀的条件要强上太多!潘巧云完全没可能看的上石秀。

 潘金莲对武松就完全不一样了。

写道:武松见了潘金莲,立刻【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

潘金莲是什么反应呢?潘金莲的反应是:【连忙向前扶住武松,道:叔叔,折杀奴家!奴家听得间壁王干娘说,有个打虎的好汉迎到县前来,原来却是叔叔。且请叔叔到楼上去坐。三个人同到楼上坐了。那妇人看著武大,道:我陪侍著叔叔坐地。你去安排些酒食来管待叔叔。武大应道:最好。二哥,你且坐一坐,我便来也。武大下楼去了。】

【那妇人在楼上看了武松这表人物,自心里寻思道:武松与他是嫡亲一母兄弟,他又生得这般长大。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树皮,三分像人,七分似鬼,我直恁地晦气!据著武松,大虫也吃他打倒了,他必然好气力。说他又未曾婚娶,何不叫他搬来我家里住?不想这段姻缘却在这里!那妇人脸上堆下笑来问武松道:叔叔,在那里安歇?武松道:胡乱权在县衙里安歇。那妇人道:叔叔,恁地时却不便当。武松道:独自一身,容易料理。早晚自有士兵服侍。妇人道:那等人服侍叔叔,怎地顾管得到。何不搬来一家里住?早晚要些汤水吃时,奴家亲自安排与叔叔吃,】

 潘金莲和武松一见面,潘金莲就表示出对武松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并且,潘金莲立刻就在心里盘算起了勾引武松的计划。

接着,她就邀请武松搬过来,跟自己一起住。并且在日后的日子里,潘金莲总是故意找机会和武松接触,和武松互动,试图勾引武松。

为什么潘金莲这么想要勾引武松呢?书上也写得很明白了,主要原因,就是潘金莲的老公武大郎实在是太差了!潘金莲实在忍受不了嫁给武大郎这种悲剧,所以一看见长相帅气的武松,潘金莲就立刻盘算起来要怎么勾引他了。

 潘巧云则完全不一样,从头到尾,她都没想过要勾引石秀。 

当武松知道自己的嫂子不是一个好女人之后,他立刻对嫂子大怒了一场,猛地一推,差点把嫂子推到。但当他的哥哥武大郎问起他这个问题的时候,武松却哑口无言了,决定什么都不说,跟哥哥说:哥哥别问了,反正我要走,你就别问为什么了。

这就证明:武松并不惧怕潘金莲,也不怕得罪她,但武松却不想告诉哥哥真相,因为他怕伤了哥哥的心。毕竟是亲兄弟。

当石秀知道了自己的嫂子不是一个好女人之后,石秀的做法,竟然跟武松完全相反!石秀并没有警告自己嫂子,瞒着自己哥哥。而是瞒着自己嫂子,去警告了自己哥哥!

石秀很怕潘巧云,自己毕竟是个外人,又不是真兄弟,真有什么事,杨雄是听自己的,还是听他老婆的?石秀不敢去警告潘巧云。

不敢去警告潘巧云,并不代表石秀胆小,而是代表石秀聪明!在人屋檐下,说话做事确实要小心一点,石秀这么做,是绝对正确的做法。

警告完自己的嫂子后,武松就暂时不和他们联系了。后来武松要出差,就再次警告了自己的嫂子。不过,武松似乎还是相信人性本善的,警告自己嫂子的时候,语气柔和,已经看不出生气的意思了。说道:【嫂嫂是个精细的人,不必武松多说。我哥哥为人质朴,全靠嫂嫂看觑他。】

 武松已经不记恨自己嫂子背着自己哥哥勾引自己了。

石秀则是被杨雄给赶走了,重新过上了【冻不死饿不杀的乞丐】日子,临走的时候,石秀也没说什么,只是藏了一把匕首,就走了。

就是石秀已经恨上自己嫂子了,并且恨得很深。潘金莲的死,武松是没有预谋的,武松只是出差去了,并没有想杀潘金莲。后来武松一回家,看见哥哥被嫂子害死了,才起的杀人之心。

 而石秀则刚好相反,潘巧云的死,石秀从被赶出家门的一瞬间起,就开始密谋了。

石秀根本就没有杀嫂的必要!他的哥哥还活的好好的!只是被戴了绿帽子而已,石秀杀了和尚裴如海,也就算了,根本没必要杀嫂子,还把自己的哥哥也牵扯进来。

石秀杀嫂,完全不是为他哥哥报仇,也不是为他哥哥雪耻。石秀杀嫂,其实就是为了给自己复仇!石秀要报复潘巧云!

其实杨雄的性格,本来是没想杀潘巧云的,只是想教训她和建夫而已。但杨雄千不该万不该,竟不防备石秀阴他,导致自己中了石秀的奸计,一步一步地走入圈套,最后,竟替石秀出了这口恶气,杀了潘巧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水浒传   梁山   翠屏山   头陀   嫂嫂   贱人   嫂子   好汉   妇人   和尚   叔叔   说道   细节   哥哥   兄弟   财经   武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