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酒驾,我们提出私了要了3.5W,会被认为敲诈勒索吗?

会被认为的,酒驾当场被抓才称之为酒驾,隔天酒精都检测不出来了,没有证据证明酒驾,但是你索要钱的证据是真真实实存在的,起码钱在你手里,就这一条你都没办法狡辩[灵光一闪]




给你一个模板,不然可能被对方反咬一口敲诈,现场你千万绝口不提赔偿的事,要求报警,直到他自己开口提赔偿,不要报警。只要金额不满意,一概回绝,当然你得兜着点,不能回绝太狠,他要是绝望了,会破罐子破摔!度的问题靠你自己判断对方开的啥车,你车的受损程度。按我的经验,10来万的车,在你大概车损的基础上加一两万可以了,对方也不富裕。二三十万的车,三万!四五十万的车,五万!百万豪车,八万起不封顶[泪奔],记住全程别录像啥的,除了拍一下事故照片。然后,重点来了,一式两份写一个协议,内容大致如下,就是你开了什么车与某某的车在几点于某地发生交通事故,经友好协商!!!友好协商!!!友好协商!!!重要的事说三遍。某某自愿支付XX元用于维修你的车辆,他自己的车由他自己维修,在你收到XX元后,协议生效,双方不得再追究对方任何责任!

手机手打不容易,点个赞呗[抠鼻]




没经验啊,兄弟!!!你头条上的太少了!很多老司机都教过处理方法!

一,坚持报警,对方如果问你多少钱可以私了,不要从你嘴里说出钱!不满意对方的赔偿金额,就继续说报警!适当的给点压力,拿出手机啊,或者和朋友沟通下这个车是不是要报废了之类。

二,如果对方给出的赔偿比较满意,那你也需要和警察报备,事故发生的情况,主体责任是谁,你们采取各种方法解决问题,警察会电话确认责任,只要确认了,那就OK!

三,不管是微信转账还是支付宝转账,一定要备注清楚!何时何地发生什么事的赔偿!

以上是我在头条里学到的,总结了下,情采纳[呲牙]


大家都热火朝天的讨论,我补充几点吧,

一、大家都说的很对,不建议私了,我也认同。一定要走法律程序。

二、大家的问题集中在费用和警察出警这块,我想集中解答一下。

1.费用这块我并不认同提问人所说的3w5,赔偿费用需要和车辆损坏程度、车辆本身价值挂钩。

2.超过一定的赔偿额度是没有办法走简易程序的,也就是我说的第二点,报警自己私了,警察是一定会出警的。警察不出警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主体责任清晰,费用不超出一定的额度,没有发生人身伤害,没有公共设施损坏等前提。之前没有表述清楚,引来大家的指正,万分抱歉!

3.前面大家都认同的话,关于转账还是现金那就不是特别重要了,只要备注清晰,他想反告,你当警察认定责任是假的吗?为什么一定需要第二步,那就是让警察给你做背书。就算打官司,他也需要推翻自己认定的主体责任,这个难度不用我多说了吧?

4.关于说我大聪明,还有坏事做多的朋友,谢谢你们,你们还保留着正义感,请继续保持[赞]




你这种情况,敲诈勒索不成立,但是未必没有麻烦,而且骗保是一定成立的。


一、敲诈法理上不能成立

听说过“黄静案”吗?也叫华硕维权案,法外狂徒张三,罗翔老师讲过的一个经典案例。06年,大三学生黄静购买华硕笔记本电脑,发现CPU是ES版,(即工程样品,绝对不允许装机销售的),这是明显的以次充好,货不对板。在进行多次谈判未果后,黄静委托代理律师提出了华硕年营业额0.05%的惩罚性赔偿,数额500万美元。华硕报警。警方对黄静刑事拘留,之后检察院批捕。

案子拖了一年多,最终检察院以证据不足为由,做出不起诉决定。

索赔500万美元,为什么不能算敲诈?其实法外狂徒张三早就说清楚了,你吃汉堡,里面吃出了一撮头发,你要一万,要十万都不算敲诈!当然,对方给不给是另外一回事了,拒绝赔偿,咱们走法律途径,你民事诉讼,索赔十万,最终法院判你多少钱就看结果了,肯定不算敲诈,要500万也不算!

可是,这头发如果是你塞进去的,回头找商家赔偿,这就是典型的敲诈,哪怕只要1000元,只要够立案,敲诈是肯定跑不掉的!

同理,如果是你引诱对方喝酒,然后怂恿他开车,之后再制造交通事故以此为由索要赔偿,不管要多少钱,都算敲诈!而对方自己酒驾和你发生事故,你要多少钱都是你的自由,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这是谈判。我们换一个角度,正常交通事故,给你来个小剐蹭,你一辆普通车,要加八万六,算敲诈吗?不算吧?对方说滚,报警定损——走个流程,最后赔你860,完事。如果当时对方给你八万六,事后报警,说你敲诈,能成立吗?这是肯定不成立的。两者区别只是在于:对方因为喝酒,失去了谈判筹码,自己承担责任

二、敲诈在执行层面结果不好说


法律是法律,执行是执行。因为执法人员是人,是会犯错的。甚至法官,对法律的理解也不见得是百分百到位。前面提到的黄静案,如果所有执法人员都有极高的法律素养的话,那不会造成一年多的冤狱。类似的事情其实很多,包括北京的郭利案,孩子喝了毒奶粉造成严重肾结石,索赔300万,结果被定性为敲诈勒索,被判5年!因为郭利5年始终不认罪,没有获得一天减刑,直到7年后才翻案!(当时郭利年收入在200万左右,喝了毒奶粉,厂家同一赔偿2000元,而郭利当时买奶粉的钱都不止2000元)

从法律层面看,郭利肯定是无罪的!可是为什么他蹲了5年冤狱?你是否敲诈勒索,和是否会被认定为敲诈勒索,是两回事。我前面给了明确的答案——肯定不是敲诈勒索,但是你是否会被认定,会被追责,要看执法机关的执法水平和法律素养。另外,也要看你当时采取的措施和方案。


三、如何才能不被认定是敲诈勒索?

首先说,肯定不属于敲诈,哪怕你直接开口要价,哪怕你点明对方酒驾。最多只能被认定不当得利,退还超过合理程度的,但敲诈勒索肯定不能成立。

但是,如果基层执法机构的水平不高,你会非常被动。而且要赶上年底,破案率还没达标,那没准就拿你凑个数。即便日后你能平反,耽误的时间是回不来的。要避免这方面风险,要从两个方向入手,第一,让对方不找后账,第二,让对方即便找后账,警方也不会介入。

一、赔偿金额不宜过高:对方找后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你要的赔偿金额太高了!要知道,对方告你敲诈勒索的前提是,自首,认酒驾!所以,你索赔的金额,要明显高于对方认酒驾的损失。包括罚款2000元,12分并扣驾驶者6个月,甚至是醉酒驾驶,吊销驾照,5年不得重考加刑事处罚。注意,刑事处罚对于公务员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会留案底,甚至影响后代。

注意,如果对方主责,这是危险驾驶罪的从重情节。所以,如果在车损基础上多要个一两万,一般人是不会来找你鱼死网破的。而且车损这东西,高点低点,在一两万范围内浮动,很难认定是过高。反过来,如果你狮子大开口,要20万,即便不构成敲诈勒索,让你吃点苦头也活该,因为你心术不正。

二、赔偿金额可对应损失:你在4S店修车,4000就够了,为什么要14000?那一万元有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你说后备箱里有青花瓷,这显然是不成立的,别把警方当傻子,侦查员不是吃干饭的。可以说是车辆折旧费,可以说是有人受伤,清楚地写进赔偿协议里。新车加上一些折旧费用,于情于理都是能接受的,哪怕到法院都能得到支持。不过法院认为,半年内是新车,可是私了的话,你说三年内是新车都没问题。我车没出过事故,正准备卖二手车呢,现在维修成了事故车,造成贬值,索赔是合理的。

另外,人员受伤,也肯定不算敲诈,哪怕我脑袋撞个包,我就要一万,治疗费用是一方面,我疼谁能替我,索赔也是合理的,你同意就同意,不同意法院判,走流程。警方也不会认定为敲诈。

三、流程合法:你连个赔偿协议都不签,直接3万块打卡里了,这就很难说清楚。正常私了的和解协议书,赔偿细节都写清楚。最重要写上,一次性支付,双方不得反悔。

如果还不放心的话,还有一招,补签一个买卖协议,这是针对折旧费的。因事故造成车辆贬值,对方以市场价多少钱买下车辆——这里面的价格比市场价高一些是没人会追究的。因甲方现金不足,先行支付3万元定金。如后续甲方不能在约定时间内支付余额,则定金不退,转化为赔偿金归乙方所有。如规定时间内甲方支付余额,则车辆归甲方所有,买卖协议成立。

定金两个字都明白吧?哪怕没有事故,没有酒驾,写上这两个字,交了定金,也是不退的。这个措施不仅仅能避免所谓的敲诈勒索,还能避免不当得利的追回。


四、走保险一定会构成骗保


维修走保险,走谁的保险?对方酒驾,保险是不赔的,你帮助隐瞒酒驾的事实,属于合谋骗保!走你的保险,那么是谁的责任呢?你的责任才能走你的保险,可是你的主责或者全责,对方的赔偿又是怎么回事?你拿着对方给的赔偿金,走自己的保险,更是典型的骗保。

五、该不该报警?


首先说,报不报警都是你的权利,你可以选择警方介入,也可以选择私下和解,都不违法。对方酒驾问题,相当于你是否举报。你不是警方,没有追求他责任的权力,也没有一定要举报他的义务!有人说必须报警——这是道德绑架,如果对方公务员,因为这件事丢了工作,恨你之后报复,你不怕吗?所以,报警不报警,没有对错之分,就是一个选择而已。

多要点钱可不可以?可以!正常交通事故,对方误判,疏忽给你造成了损失,只需要针对你的损失进行赔偿,因为对方没有主观过错。他也不希望这样的结果发生,你被撞了,也只能认倒霉,比如说因此受伤,你只能让对方赔偿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什么的,但是疼你得自己疼。但是对方喝酒,显然是存在主观过错的,你可以主张一些惩罚性赔偿。

这就好像对方把你打了,不是赔你医药费什么的就完了,多要三五万绝不是敲诈勒索,也是在法律范畴内的和解。构成轻伤,刑事也支持谅解协议。

有人会提出异议的是,打人,对方的危害只针对你,你有资格和解。但是酒驾,危害的是公共安全,你没有权利代表不特定的多数人来和解。这话有一定道理,不过对方这次酒驾,直接造成损失的是当事人,和解是没问题的。而处罚它是警方的事,当事人是没有执法权的。还是那句话,警方不能和犯罪行为和解,但是受害者是可以的。你坚持报警,其实是一种举报行为,这种举报行为可以值得鼓励,但是不能强制。我举报,而且相当于是实名举报,本身就是有风险的。再加上对方提出可以高额赔偿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举报,这属于不留余地了,更容易被人记恨。

法律层面聊完了,最后聊聊我个人在道德层面的看法。

酒驾,我可以原谅,因为这是小过错,可以不报警,主张一些惩罚性赔偿没问题。一样可以起到惩罚警示的作用。而醉驾,我不主张原谅,这是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当儿戏,这种人就应该吊销他驾照!但是,这是我个人的态度,依然不做道德绑架。你报警,我给你故障,你这算是为民除害了,你和解,我也理解,人非圣贤。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责他人。




对方极大可能会反咬一口,称咱们敲诈勒索,甚至还会以此相威胁,要求返还私了的费用。记住了,要拿捏好分寸,学会运用技巧,否则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在今年,我的当事人就经历过此事。下面以他作为例子,给大家普普法,对方酒驾私了是否构成敲诈勒索?如何才能不吃亏?学会之后,相信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能从容面对,避免损失。

废话不多说,直接开讲。

一、酒驾私了真实事件

2021年5月1日,事情发生在上海,生活在上海的小王,晚上参加完朋友的婚礼后,驾车行使在回家的高架路上。此时导航提示,前方500米右转下高架。小王随即打开右转向灯,拨动方向准备下高架。在离闸道口50米的地方,左侧一辆小轿车突然高速切入,小王猛打方向避让,躲避不及,仍然与该轿车发生侧面碰撞,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小王的左侧车门因为擦碰造成划伤和轻微的凹陷。小王下车后立即拍摄了现场视频和照片,为了不影响交通,双方将车子停到闸道的右侧。

这起事故的责任很清楚,小车因为错过闸道口,紧急变道,造成车辆碰撞,负这起事故的全部责任,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小王下车想要和司机沟通,司机坐在车内纹丝不动并捂着头部表现出特别痛苦,同时紧闭车玻璃。小王见状拿出手机准备报警和拨打120。

小车司机见小王准备报警,立即打开车门劝阻,并用手勾搭着小王的胳膊,表示可以私了,愿意赔偿一切损失。瞬间一股浓烈的酒味扑面而来,小王明白了,对方司机酒驾。还没有等小王开口,司机明确表示愿意赔偿3000元。对方司机见小王没有回应,直接说3万元私了。小王心动了,看着车身损伤不大,还能赚一些,所以就答应了。酒驾的司机较为爽快,立即转账,并互相留了联系方式,随即驾车离去。

问题来了,第二天的下午,酒驾司机发来了信息。要求小王返还2万元,否则就去报案,称小王敲诈勒索。小王越想越慌,所以委托我来处理这件事,下面给大家分析下小王是否构成敲诈勒索。

二、酒驾私了,构成敲诈勒索吗?

敲诈勒索这个词总会让人毛骨悚然,因为这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受到刑事处罚。其实不用害怕,法律有具体的规定,只要不触碰红线,不会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大家好好听哦,大炮给您讲讲什么是敲诈勒索。了解之后遇到上述的酒驾私了就能从容面的,内心不慌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4条规定,敲诈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

虽然法律有规定,但是咱普通百姓一听就迷糊,根本听不懂呀。没关系,大炮给您通俗的讲一下。行为人必须要有采用威胁、要挟、恐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这么一说大家明白了吧?也就是说要有威胁,恐吓的行为。例如口头恐吓对方说:我知道你喝酒开车的,你给我3万块钱,如果不给我就报警。这才是符合敲诈勒索的行为。当然,这只是第一个构成要件。除此之外还要满足数额巨大或多次敲诈的行为。数额大到什么程度呢?达到2000元-5000元以上符合数额较大,才能承担刑事责任。

我们回过头来分析下我的当事人这个案例,很简单。对方给了3万元,确实数额巨大。但是有威胁和恐吓的行为吗?没有,对方酒驾的司机自己主动说的数,并不是我当事人索要,更没有言语的威胁和恐吓,所以不构成敲诈勒索。

我的做法很简单,告诉对方,我的当事人行为不够成敲诈勒索,法律有具体规定。另外告知对方,我的当事人行车记录仪有录音功能,证据充分,当然这只是一种施压的方式。

那么酒驾私了,在什么情况下构成敲诈勒索呢?下面再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三、酒驾私了构成敲诈勒索的真实事件

2018年9月份,广州市,小李开车回家,因为在实习期内不熟练,所以开车速度较慢,正常实行在慢车道里,突然车身往前一震,发出剧烈的声响。小李随即停车,并下车查看,原来后车速度较快,与小李的车发生追尾。双方下车查看,小李闻到了对方一身酒气,断定是酒后卡车。随后小李脑筋一转,决定和司机私了,谈谈赔偿的事。

小李直接开门见山的说:我知道你是喝酒了,你也知道酒后驾车要承担刑事责任。我的是新车,虽然只是磕碰掉漆,但是很晦气,我要4万的修车费和折旧费。对方酒驾司机犹豫了一会,说自己只有3万元,是否可以少给些。最终商谈的价格在3.5万元,当时就完成了支付。

随后报警并报了保险,交警到了现场之后,酒驾司机让副驾顶包,此事就隐瞒了过去。过了几天,酒驾司机越想越来气,要求小李退还部分费用,但多次商谈无果,一气之下投案自首。最终经过警方的调查和法院的审判,认定小李构成敲诈勒索罪,司机构成危险驾驶罪,顶包的副驾构成包庇罪。

我们来分析下这个事件,小李为什么构成敲诈勒索罪呢?

小李知道对方酒驾,不敢声张。抓住了对方的把柄,采用言语威胁和恐吓,同时获得了3.5万的欠款,数额巨大,显然构成敲诈勒索。与前面案例不同的是,前面的案例中酒驾的司机是为了寻求逃避处罚,而主动提出私了和支付钱款,满满的求生欲。

最后再回答下题目的问题,从客观情况上判断显然有敲诈勒索的嫌疑,虽然有录视频,录音,照片。但是如果对方真的如同第二个案例一样同归于尽,自己也会很受伤。所以你要注意,这3.5万元并不完全是修车的费用,包括车子的折旧费,精神损失费,以及误工费等等。敲诈勒索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你主张的是合理的维修费用,并不是非法占有。这么说明白了吧?

酒驾私了有风险,要时刻克制住贪念,否则容易惹上刑事责任。


关注大炮,每日为您分析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敲诈勒索   后账   小王   折旧费   华硕   警方   司机   事故   费用   车辆   警察   协议   发生   法律   责任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