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年羹尧被定为92宗大罪后,按大清律法应诛其九族,雍正为何只杀他一人?

因为雍正不是朱元璋,雍正是太平天子,即使经过九子夺嫡竞争上位,也是生而富贵,本身有着极高的容忍度,其杀年羹尧,固然有其功高震主的原因在内,但更多的是其行为有失偏颇所致,但凡这位其有一点收敛,落个清闲散人不是难事。

即使雍正是过河拆桥,但和朱元璋的恩将仇报相比还是差别太大,明朝四大案,牵连再牵连,能杀多少杀多少,那些功臣想躲也躲不掉,而是都是诛灭九族,那完全不是战友,是世仇的待遇。

杀一人而保全家,那是有其政治考虑不得已为之,或者人格正常没必要赶尽杀绝,嘉庆皇帝办理何坤虽然也是二十大罪状,最终也仅限其一人。

朱皇帝杀功臣全家是怕皇权不稳,真不认同,那些大臣都干掉了,剩下塔恩的老婆孩子,就干嘛了?




年羹尧犯了92条大罪,按大清律法应诛其九族,但雍正念其有功,故只杀了他自己。

年羹尧最早受到康熙的赏识,因功升为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可谓高官显爵集于一身。

历朝历代,为臣子居功自傲,功高盖主被杀的不计其数。比如汉时韩信、明之蓝玉、清之鳌拜……等。

年羹尧就是其中的一个,当康熙死后,他渐渐露出骄横跋扈的真面目,甚至不把雍正放在眼里。

年羹尧的失宠和作死始于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十月第二次进京的时候,在戍边时,他管辖范围内所有的官员见到年羹尧必须跪拜。在赴京途中,他令迎接他的官员在郊外跪着,自己骑着马态度傲慢的走过。看都不看他们一眼。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而已。更有甚者,他见到雍正,态度竟也十分骄横,“无人臣之礼”。

慢慢京中传言,皇帝雍正就是傀儡,凡事都有年羹尧说了算。雍正听到这些话,大伤自尊心。

是可忍孰不可忍,年羹尧不作不死,他的专横跋扈惹脑了雍正,雍正也是一个铁腕人物,立即把年羹尧调职,他的职务由别人代替,剥夺其军政大权。

朝中官员看的清清楚楚,纷纷揣摩圣意,揭发年羹尧的罪行。雍正以群臣激愤,接受大臣所请,尽削年羹尧官职,并于当年九月下令缉拿年羹尧,押送北京会审。

十二月,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审判结果,列举年羹尧92款大罪,请求立即执行。其罪状分别是:

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忌刻罪6条,残忍罪4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 共92条。


雍正说,按大清律法,这92款中应服极刑及立斩的就有30多条,你年羹尧死十次都不多。但念及年羹尧功勋卓著,雍正决定法外开恩,赐其狱中自裁。 年遐龄及年羹尧兄年希尧夺官,免其罪;斩其子年富;诸子年十五以上皆戍极边。

【我是春秋君,欢迎点赞和留言评论,加关注了解更多~】




谢谢邀请!年羹尧和雍正皇帝不是一般的君臣关系,雍正皇帝的爱妃敦肃皇贵妃,是年羹尧的妹妹,也就是说年羹尧是雍正皇帝的国舅。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是,雍正皇帝能在九子夺嫡中获胜,成功即位,年羹尧和隆科多这两人帮了大忙,使雍正皇帝感激不尽。为此,年羹尧晋升为抚远大将军、云贵总督;隆科多晋升为吏部尚书,从此,两人的地位比以前可不一样了。

正因为年羹尧和隆科多得宠,于是这两人就开始居功自傲起来,目中无人,贪赃枉法,卖官鬻爵,使雍正皇帝很有意见,开始,考虑年羹尧和隆科多对自己有恩,就做一些暗示,可是年羹尧和隆科多当作耳旁风。

雍正三年五月,群臣列举一些罪状,上书雍正皇帝,希望处死年羹尧。雍正皇帝一看这些罪状,多条都是死罪,想处死年羹尧,又内心不忍:年羹尧的家族并非一般家族,其父年遐龄是康熙朝的礼部侍郎、湖广总督,其哥哥年希尧乃广东巡抚、其妹是敦肃皇贵妃,现在杀了他,肯定会出现杀死功臣的议论。于是就削去年羹尧的官职,让他到杭州闲居,可是,群臣又列举诸多罪状,和前面的罪状加在一起,共92条罪状。这些罪状,不仅要杀年羹尧,而且还要灭族,雍正皇帝就把年羹尧打进大牢,下诏赐死,年底,年羹尧自缢身亡。对于年羹尧的家人,雍正皇帝留情了。

雍正六年,隆科多和年羹尧是一样的结局。

年羹尧确实是功臣,可是他有死罪,雍正皇帝想袒护他,也袒护不了,若袒护他,其他大臣有罪就不好办了。如果说雍正皇帝本心想杀年羹尧,因为年羹尧知道雍正皇帝的事多,获得皇位的经过,知根知底,杀了起到灭口的作用,我看这也未必,雍正皇帝获得的皇位本来就是光明正大的,康熙皇帝看中了雍正皇帝的弘历,才把皇位给了他。关键是雍正皇帝即位时,两个关键人物都有罪死了,才出现这些不必要的多想。






年羹尧无罪,昏君伤天害理。




提到年羹尧之死,就不能不提置他于死地的雍正皇帝。史载,雍正原名爱新觉罗·胤禛,号破尘居士。他是圣祖康熙第四子。胤禛于1709年被封雍亲王,康熙末年得隆科多、年羹尧襄助,阴谋攫取帝位,年号雍正。即位后不久,他开始残酷打击异己,并大兴文字狱,幽死允祀、允禟,处死拥立有功的年羹尧,囚死另一位扶自己上位的大功臣——国舅隆科多。

雍正年间所兴年羹尧、隆科多狱案简述:年羹尧是雍正府里的旧人,他的妹妹被雍正纳为妃子。康熙在位时,年任川陕总督 ,替征西大军办理后勤,并领有暗中牵制和监视征西大将军、皇十四子胤禵的重任。而这胤禵,正是与胤禛竞争皇位的最强有力之对手 。在胤禛抢位夺权的斗争中,正是年羹尧掐住了胤禵的软肋,使他无法兴风作浪,只得束手认命。隆科多是康熙朝要臣、一等公佟国维之子,胤禛舅父,康熙帝患病后唯一一位顾命大臣,时任步军统领,掌握拱卫帝都和保卫畅春园之兵权。他原本挺的是另外一位阿哥,在康熙驾崩后的关键时刻, 才突然倒向了皇四子胤禛那边。 雍正即位时所谓的康熙“遗诏” 就是经他之口传达的。身为国舅的他为雍正登极立下了头功,由此备受雍正的荣宠与敬重。

雍正之所以能在“九龙夺嫡”中胜出, 可以说是外得力于年羹尧,内得力于隆科多。即位之初,雍正对两位大功之臣感激不尽。《清史稿》载:他褒奖隆科多为“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稀有大臣” ,并肉麻地说要和年羹尧“做个千古君臣知遇的榜样,令天下后世钦慕流涎”,并对二人大加封赏,任隆科多为吏部尚书,兼管理藩院事(外交),将年羹尧攫为抚远大将军,兼云贵总督,对二人可谓荣宠备至。

不料,之后隆 、年二人居功自傲,恃宠生娇,擅作威福,贪赃纳贿,大开奔竞之门,大肆卖官鬻爵,不守臣道。其实,这些都是官修正史里的说辞,主要原因是他二人知道太多秘密,早成了令雍正帝寝食难安的一块心病。一年后,雍正以“怠玩昏聩······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为由将年羹尧严厉斥责一番 。圣谕一出,落井下石者纷至沓来。年羹尧往日的政敌为谄媚主子,同时乘机挟私报复,纷纷上书揭发、弹劾年的种种不轨行为 ,此举正中雍正下怀。

雍正三年(1725年)5月,雍正下诏勒令年羹尧自裁。6月,将年羹尧的子侄、亲信一网打尽,并加以严惩。7月,众大臣奏请将年羹尧正法,雍正假惺惺不允,只命革去他大将军一职,以闲散章京虚职赴杭州谪居。9月,大学士、九卿再次上奏请求惩年,雍正遂以遵从群臣所请的名义再次下令将年逮捕下狱。12月,议政大臣罗织了年羹尧的92大罪状,请求将其明正典刑。雍正表示格外开恩,令其自裁,不久后,年羹尧就在狱中绝望的自缢身亡。

在处置年羹尧的同时,针对隆科多的打击行动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雍正三年5月 ,隆科多被革除太子太保、公爵显位, 同时罢去吏部尚书的官职。 之后,将年羹尧和隆科多并提,指斥为“ 年隆奸党” ,并怒斥其奸:结党营私,遍植党羽,独揽大权,祸乱朝纲。雍正五年(1727年)3月,负责办案的大臣揭露出隆科多私藏“玉牒”底本事件,6月,以大不敬罪将他逮捕 。雍正以此大做文章,在舆论上置隆科多于不利。10月,诸王、诸大臣议上隆科多41大罪。雍正下令将隆科多永远圈禁 ,并抄家追赃。雍正六年(1728年),抑郁成疾的隆科多突然死于畅春园禁所。

年羹尧、隆科多事件,震动一时,也引来众说纷纭。雍正兴此大案 ,表面似乎有过河拆桥、杀人灭口之意,实则是君臣间权力分配的一场激烈斗争。

其实,年、隆二人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一朝得志,就完全忘记了孔子“事君数,斯辱矣” 的箴言,只顾为自己进入权力最高核心圈子而沾沾自喜,于是得意忘形,滥用职权,骄狂的不可一世 。史载,他俩随意任用官员,经常自作主张,不奏请雍正,自然引起雍正极大反感,加上他俩肚里藏了那么多雍正卡位的秘密,因此,被逐出权力核心圈子甚至身死族灭, 都只是早晚之事。至于雍正为何杀年留隆?或许隆科多毕竟是他舅舅,擅杀国舅 的名声可不好听,于是判了个终身监禁,不过让他多苟延残喘几日而已。最终,隆科多这位拥立雍正登基的头号大功臣,还是不明不白的死在畅春园圈禁所里。他只不过比年大将军多活了3年而已。



原创问答 转载请注明出处 剽窃必究

插图源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清律   雍正   大将军   居功自傲   抚远   国舅   雍正皇帝   吏部   群臣   皇位   罪状   总督   功臣   大臣   康熙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