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为什么对匈奴穷追猛打?为什么不以德服人?

汉朝对匈奴采取穷追猛打的战略是出于多种原因。

首先,匈奴是汉朝的威胁之一。匈奴是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经常进行掠夺和侵略行为,对汉朝的北方边境造成了威胁。汉朝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土和人民,采取了主动进攻的策略,以削弱匈奴的实力,减少对边境地区的威胁。

其次,汉朝认为通过军事手段打击匈奴可以达到更稳定的边境状况。汉朝的统治者希望通过军事力量来确保边境地区的安全,以维护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他们相信通过不断打击匈奴,可以减少匈奴的侵略性,并稳定边境地区的局势。

此外,汉朝也尝试过通过外交手段与匈奴和解。时至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达成过一些和平条约,试图通过外交手段维持与匈奴的关系。然而,这些尝试并不总是成功的,因为匈奴在很多时候并不信守协议,继续对汉朝边境进行袭扰。

在与匈奴的战争中,汉朝也意识到单纯的军事手段并不能解决匈奴问题,因此他们也尝试过以德服人的方式。汉朝曾通过婚姻联姻、赏识匈奴内部的亲汉派人物等手段,试图分化和削弱匈奴内部的统一力量。然而,由于匈奴的游牧民族特性和复杂的政治局势,这种策略的效果有限。

总而言之,汉朝对匈奴采取穷追猛打的战略是出于保卫边疆、稳定边境状况以及减少匈奴的侵略性威胁等多重原因。虽然汉朝也尝试过以德服人的方式,但在实际执行中遇到了许多困难。





春秋战国烽火连天,中原大地狼烟四起,几百年来战事不息,秦王朝昙花一现,在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下,很快土崩瓦解。西汉初年,百废待兴,国力衰弱,和亲政策也是出于无奈,白登山,一个让汉天子引以为耻,颜面扫尽的地方。

当年匈奴大举南下,气势汹汹,浩浩荡荡。不仅边关告急,就连首都长安也深受影响,严重威胁新生大汉王朝政权。放眼满朝文武,悠云惨淡万里宁,国内更是秋风萧瑟。紧急会议通宵达旦,开三天三夜,始终无退敌良策,再三天匈奴大军就兵临城下,边关战报哀鸿遍野,全是让人垂头丧气的惨败。高祖御驾亲征,部队西出二百里,被匈奴大军团团包围,在白登山上被困七天七夜,粮草断绝北风吹,漫天雪花衣裳单。高祖一夜愁白头,陈平献言,匈奴此番入境,不外乎多要金钱,粮草,美女。暂切答复他,留着青山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高祖拔出宝剑,一剑劈开碗口大悲树,我与匈奴势不量力,十年后匈奴如此树。匈奴单于收下十五万两银,三千马匹,粮五万担,民间少女无数。勉强答应放汉军一条生路,人困马乏,七万饥肠辘辘,衣冠不整的汉军,回到风高惨月的长安。

匈奴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世代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逐草而居,中原连年战事,无暇顾及到他,因此这些年,匈奴各部落得以快速的发展兴旺,人口爆增七倍,一直对中原大地有虎狼之心。特别是每年秋末初冬,狂风大作,枯草遍野,马匹牛羊无食料时,匈奴屡屡侵犯边关。今年尤甚。

汉朝几代帝王,铭记白登山之耻,卧心尝胆,发奋图强,武帝时,国家空前强大,卫青和霍去病越来越表现出卓著的军事天才,三军士气高涨,斗志昂扬。历史的天平倾向汉王朝,一雪前耻,宜将勇浪追穷寇,不可沽名作霸王。对匈奴穷追猛打揭开千里追袭的序幕。




什么叫“德”?如果仅仅把它理解为“品行”,难免肤浅,就不能洞悉汉匈战争的本质,更无法理解,汉武帝为何跟匈奴人打了四十年,既没有得到大漠一寸土地,还把富庶的大汉差点打亡了。

汉人大骂匈奴是强盗,似乎他们就是一个不开化的种,没办法跟他们讲“德”。那就讲一个反面的例子,南匈奴王室出了个伟人叫刘渊,西晋末年,他建立了一个叫“汉”的政权,史称“赵汉”。这位刘渊,汉学功底身后,儒家五经无所不通,他曾经批评周勃灌婴,说他俩不能帮助汉文帝创建教化。

刘渊的赵汉政权,虽有胡风遗存,但总的来说,完全是按中原汉民族的“德治”思想建立的。刘渊本人积极践行汉文化,比如他的孝行,一点不比汉人差,他母亲去世时,他“擗踊号叫,哀感旁邻”。

所以,匈奴也是人,也可以教化,“德教”对他们来说是行得通的。那么汉武帝为何不“以德服人”,教化的成本多低,何必劳命伤财呢?

首先我们要把握“德”本质,“品行”只是“德”的表征之一,是很少的一部分。“德”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治国理念,简单来说,它规定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不好理解,你可以对照“法制”,这是两种不同的理念罢了。

再举个具体一点的例子。比如“德治”讲究“仁义礼智信”,四书五经都围绕它,告诉你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法制”不管这个抽象的东西,你可以不仁不义,但是如果你的不仁不义损害了他人的利益,那就办你,以具体的条款约束你。

事实上,中国古代也有法制,因为越是到后期,“德治”越失去了效用,“德”慢慢成了高不可攀的自我修养目标,法就出现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德”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以家庭伦理结构为代表的统治秩序。“法制”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以商业资本统领的社会治理模式。农耕文明社会结构简单,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集少,相互依赖性差。这种模式不适应工业文明,所以必须重建。

再回到题干,匈奴人是什么模式呢?他们是落后的游牧文明,他们是“道”的社会结构,“德”不适合于他们。

“德治”的基础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匈奴人做不到,他们狩猎为生,不会种地,不会纺织,不会盖房子。气候好,水草丰美,牛肥羊壮,他们就活得逍遥自在,遇上天灾就喝西北风。

即便遇上好收成,他想用牛羊、皮毛跟汉人交还,还处于“不平等”状态,因为汉人对这些东西可有可无,汉人所拥有的东西却是匈奴人的必需品。这种不平衡,就带来“贸易逆差”。

请问以上两个问题,靠“德”能解决吗?

民以食为天,游牧文明的天然缺陷,决定了他们生存的艰难,所以对他们来,掠夺就是上天赋予他们的权利。这就是他们的“道”,原始的人类生存法则,弱肉强食。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我们会对牛羊鱼虾讲“德”吗?吃他们就是我们的生存之“道”,匈奴人就是这么认为的。不是人种问题,而是环境决定的,假如他牛羊肉永远吃不完,他也不会去掠夺你。

匈奴人也想通过贸易解决自身的不足,可惜汉人不买账,你那玩意不是必需品,没有议价权,跟你交易是给你面子,惹你大爷我生气,不跟你交换,饿死你!

这就是中原政权,经常跟游牧民族发生边贸冲突的原因。他急需,我们不给,给了也“压榨”他,人家把牛羊卖光,都换不来急需,不抢你才见鬼!

这种冲突其实跟“德”一点关系都没有,汉人也委屈,我也不是故意刁难你啊,市场供需就是这么个情况,大家谈不来就不做生意呗。匈奴急了,这不是生意,是我们的命。

对匈奴人来说,你掐着人家的命,跟人家谈“德”,这不很滑稽吗?

所以,从根子上将,汉匈的矛盾,不是“以德服人”的事,它是两种不同经济模式冲突的必然结果。清末西防入侵中国,其实跟这个是一回事。

南匈奴后来就变温顺乐呢?刘渊怎么就“德”了呢?因为南匈奴投降汉政权后,被定居在河套地区,这地方胡汉杂居,已经不是纯粹的游牧地区,农业文明发达。在汉人的影响下,匈奴人也拿起锄头,跨上织布机,他们也自给自足了。

汉武帝能做到“以德服人”吗?理论上可以,实际操作做不到。

当我们了解了“德”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一种生存模式时,我们就应知道,如果想让对方被“德”折服,那就要让他过上“德”的生活,让匈奴集体进入农业文明。

能做到吗?太难了!

漠北大草原,它就种不了庄稼,土质、气候都不行。中原平原是上天赐给汉人生存的宝,大草原上的人只能游牧,汉武帝能解决得了吗?

把匈奴人全部迁徙到汉地呢?你愿意,人家还不一定愿意。愿意的匈奴人也有,比如刘渊等,后来鲜卑等少数民族都迁过来了,最后都成了汉人。这个过程相当漫长,涉及到他们自身的裂变,以及与汉民族的关系变迁,汉武帝可以影响他们,靠他这一代人,根本承担不了这项工作。

这些都行不通,只剩下一条路:发展边贸,而且以“白求恩”的精神,打破供需,强迫汉民做“赔本买卖”,或者国家资助匈奴。你觉得汉武帝会这么干吗?有病啊,锤他丫的!




匈奴就如当今美国,他们尊从丛林法则,不讲诚信唯利是图胡言乱语,匈奴也是胡人,我们今天用语表达不诚实叫“胡说、胡来、胡扯、胡搞”,对他们用德用善能改变他们吗,一个字就是打,要打的他怕要打服他还不能心软,要一路追着打直到不再碰面为止。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就出自汉臣之口。匈奴居漠北苦寒之地,本是游牧之民,善骑射。遇天灾牛羊多被冻死,故四处掳掠,肆无忌惮。汉初,败高祖于白登,陈平以财货美女贿赂方才脱困;因不能敌其兵锋,故以和亲之策以羁绊。至汉武,国库充盈,故励训兵马,以雪前耻;遂倾国为,征兵遣将几十年,击破匈奴,扫荡胡尘。汉军踏破阴山,封狼居胥后,匈奴元气大伤,自然宾服,年年遣使汉廷朝贡,不敢兴风作浪。这叫恩威并施,怀柔万方,文武之道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以德服人   穷追猛打   汉朝   匈奴   汉民   中原   德治   汉军   高祖   汉武帝   汉人   边境   政权   模式   社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