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人才济济,明成祖为何会派宦官郑和七下西洋呢?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治时期,人才辈出。但是在明成祖时期,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和提高国家的声望,明成祖朱棣发动了多次征服异域的战争,但是这些战争却耗费了大量的国家资源,并且几乎没有使中国实现真正的扩张。因此,与其继续进行战争,明成祖决定通过和平手段来扩大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和地位。

而在那个时代,中国的官员往往会受到贿赂而不能出使。宦官们则不会受到官员的贿赂,因此成为了明成祖选派外交代表的理想人选,而郑和作为尚方宝剑的司礼太监,便是最为著名的一位。

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率领大船队七次下西洋,每次旨在威慑、交流、贸易和拓展国际影响力。这七次远航期间,郑和所率领的船队在印度洋和东非海岸建立了许多贸易站点,增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了解,通过外交使中国得到了更多的国际支持。同时,郑和的七次远航也让中国的海上活动得到了大力扩展,整个东南亚和印度洋都成为了中国和其他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交通枢纽。

虽然有人认为,如果威猛的海军舰队和天才的将领被派往印度洋和东非海岸,明朝可以更快速地征服那些地区。但是在当时中国的国力有限,国内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扩大海外贸易和外交往来,从长远来看对中国来说更为有益。因此,明成祖选择派出郑和七次下西洋,扩大中国的海外影响力,成为了整个历史时期的一项重大决策。




我们知道,太监都不是正常人。尤其在明朝,太监的地位是非常低的。朱元璋在建国的时候,就严禁太监干政,并且还在宫门前立下一块不准太监干政的牌子。显然,这就是要着力打击太监。

事实上虽说明朝的太监,最终成了明朝最有权势的集团之一,但是在朱棣的时候,太监的地位还是比较低的。把朱元璋的牌子拔了,提高太监地位的皇帝是朱祁镇。朱棣掌权的时候,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

朱棣七次派郑和下西洋,目的是对外宣示国威。那么,既然是宣示国威,照理说,就应该派国内地位比较高的人去做这件事情,可是为什么,朱棣没有派地位比较高的人,反而派一个太监去做这件事情呢?

一、从国家层面考虑。

在中国古代人的眼里,中原国家的地位是要高一等的。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地位是要低一等的。司马迁写匈奴的时候,把匈奴放进列传里。由此可见,匈奴主在司马迁的眼里,连一个王都算不上,更别说皇帝了。

这种观念一直持续到近代。尽管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已经大力发展起来,科学技术与文化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中国人眼里,依然认为西洋人属于少数民族,就像中国古代周边的那些少数民族一样。那时候,中国人都把西洋列强称为“夷”。这个一字,就是古代中国对周边少数民族的一种蔑称。所以,在明朝的时候,对西洋的那些国家,依然只是把他们放在一个比较低的地位。

放在一个比较低的地位,其实也是一种宣示国威的表现。所以,朱棣才会派一个地位不高的太监去出使西洋。如果朱棣派一个地位很高的朝廷命官去做这件事情,那么体现的就是对西洋诸国的重视,也是抬高西洋诸国地位的做法。显然,在明朝人看来,这是不恰当的。

二、从皇家层面考虑。

朱棣之所以派郑和去下西洋,而不是派一个朝中的大臣,也是一种从皇家层面来考虑的表现

对于古代皇权社会来说,维护皇权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维护皇权的稳定,也就是要确保没有人造反,不可能对皇家的统治地位构成威胁。

朱元璋想宣示国威,但如果他不是派一个太监去,而是派一个大臣去。那么这个大臣很有可能就在外国建立一个国家,不回来了。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还别说是派大臣,秦始皇派徐福这样一个方士出国去找仙丹,结果徐福都没有回来。可见,派人出去实在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毕竟权力太大了,这些人都想打江山,建立不朽基业。在国外,天高皇帝远,就算造反,皇帝也把他没有办法。可以说,只要有权力变大的机会,就一定要让这个权力变大。

但如果派出去的人是太监,情况就不一样了。毕竟太监是没有生育能力的,太监当皇帝的情况,是并不多见的。就算太监当了皇帝,他也不可能在他的子孙后代中传承下去。当然了,也不能说绝对没有太监当皇帝,权力欲望是每个人都有的,太监也是人,当然不会例外。但肯定的是,太监当皇帝,几率要小得多。

三、从自家层面考虑。

朱棣派郑和下西洋,除了宣示国威以外,其实还有其他一些目的。

很多历史研究者都认为,朱棣派郑和下西洋,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不找到朱允炆,朱棣当皇帝,寝食难安。这种说法,虽然并没有得到证明,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

不管怎么说,朱棣派郑和去下西洋,肯定是带着自己私人目的的。这些目的,也许是不能够让别人知道的,只能让自己最亲近的人知道。对于皇帝来说,朝中的任何一个大臣,都不能算是最亲近的人。最亲近的人,只可能是太监,而且是自己的贴身太监。

总之,郑和下西洋,他还带着很多,我们不太明白的秘密使命,这些秘密使命,只能是朱棣和郑和两人知道。

总之,无论从国家层面,从皇家层面,还是从自家层面来说,派一个太监去出使西洋,显然是非常恰当的,是朱棣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参考资料:《明史》等)




郑和本是明军的俘虏,被俘时还是个小孩,后来阉割进宫当了太监,侍候后来成为明成祖的朱棣,成为朱棣的心腹。

朱元璋死后,因太子已逝,所以皇太孙即位,是为建文帝。1399年,朱棣起兵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后来朱棣攻破南京,宫室起火,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随即即位称帝。

郑和也参与了靖难之役,朱棣由此知道郑和有军事指挥才能和训练部队的手段,于是对其委以重任。朱棣武力夺权,总归不是名正言顺,他疑心建文帝流亡到了海外,于是便准备派人去海外追寻,顺便扬威海外,耀兵异域,以示中国之富强。但派谁出海呢?

郑和下西洋,扬中华之威

当时英国公张辅推举尚书骞义担任此项众任,但朱棣不是很满意,所以未置可否,只是说以后再说吧,实际上否定了这个建议;后来朱棣又召集大臣讨论,道教国师张天师举荐了郑和,朱棣早有此意,张天师的推荐正中其意。

当时郑和的职务是司礼太监,实际上就是宫里的太监总管。因为出海,所以朱棣任命他为大明国统兵大元帅,一切事宜由郑和便宜行事,包括宣抚、征讨甚至杀人。所以郑和所到之处,老百姓都称他是钦差大臣,说他有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

在这里再插一段闲话,郑和七下西洋中的西洋其实并非后人所说之西洋当时大明王朝以京师为中心,京城以东就叫东洋,京城以西就叫西洋,所以郑和出海到东南亚一带,就叫做下西洋。

事实上朱棣眼力的确不错,他的这个任命,成就了郑和,也让大明帝国扬名世界。






明成祖之所以派郑和下西洋,这个女问题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明成祖为什么要派人去下西洋;而来是为什么派遣的人居然是作为宦官的郑和。那么,在此不妨将两个问题分开来分析一番。

首先,明成祖为什么要派遣军队下西洋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

这是《明史》里头的说法,按照其说法,朱棣下西洋有两个目的,其一是听说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流亡海外,所以想要找到他;再者是为了显示明朝的强大,出去宣扬国威。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之所以说有一定的可信度,是因为第一种原因完全不可信。试想,建文帝既然已经流亡海外,已经对于朱棣造不成威胁,那么朱棣为何还要去找到他?至于建文帝在海外借兵,更是无稽之谈,郑和所到达的那些地方,与明朝相比,可以说是弹丸小国,连远航的能力都没有,如何远征明朝?即使到了明朝,也不过是送命而已。

所以,寻找建文帝这一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唯一可能的说法,就是去宣扬国威。朱棣想要恢复元朝时期那种万国来朝的盛况。众所周知,元朝的疆域辽阔,其朝贡国甚多,尤其是西域诸国。而到了明朝之后,西域的朝贡国减少,所以明成祖为了营造万国来朝的景象,所以去海外寻找朝贡国。

郑和下西洋,事实上除了在短时间内为明朝增加了大量的朝贡国之外,并没有其他更大的作用,其走过的路程,也不过是将南宋时期民间贸易的海路再走了一遍而已。


接下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下西洋者要选择郑和这个宦官

这个问题,也可以分两个方面来看待。一是为什么要派一个宦官,二是为什么不派别的宦官而非要派遣郑和。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明史》里头对于郑和的描述,第一句话就是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

累擢太监,这个表述很重要。事实上,宦官并不等于太监(清朝之前),太监这个词在辽时出现,后来渐渐指高级别的宦官。也就是说,太监,是国家正规的有品级的官员,是可以代表国家的,而太监被分配行政军事事务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比如宋朝的窦神宝,从年轻时期,作为太监跟随宋太宗赵光义出征,屡立战功,身先士卒,在灵州多次击败来犯的党项人李继迁。所以说,太监被授予重任,并不奇怪。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

在前文所列的第一句话也可以看出来,郑和其实也是一名军事太监。从起兵有功,证明其一,他在朱棣身边的时间很久;第二,他有一定的军事能力。还有一点,就是郑和家族有航海的传统,所以郑和对于航海来说,可以算是一个内行。

基于以上原因,明成祖朱棣派遣三宝太监郑和去下西洋。




明成祖以靖难之役,叔夺侄皇位,可谓“得位不正”,所以方孝儒有“燕贼篡位”之骂。此外,明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抗击蒙元余孽,开创所谓“天子守国门”的局面。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明成祖数派太监开展航海事业。诉求一:宣威四海,万邦来朝,这是一种政治诉求,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朱棣的自心理治疗,他希望通过万邦来朝塑造天命在我的政治合法性包装。诉求二:海外贸易,充实国库,这是领先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但这个诉求极其微弱。另外,野史有所谓搜寻建文帝下落的说法。这里面衍生而来的问题是:为什么是宦官带队,而不是其他要员?这是因为明成祖夺帝位的过程中,宦官立了大功,由此洪武所立“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的铁律打破,视宦官为心腹,并用以钳制外臣,明宣宗甚至设立“内书堂”加以悉心栽培,明朝被讥笑为“最大的太监帝国”。郑和七下西洋之后,国力衰退,这种政治形象工程也就无以为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明朝   宦官   印度洋   西洋   目的   人才济济   国威   大臣   太监   中国   层面   皇帝   说法   地位   海外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