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评价崇祯皇帝?

大家好,我是见闻札记

谢谢邀请

崇祯皇帝,即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的统治期较短,仅18年,然而却经历了明朝的衰败、内忧外患和满清的入侵,因此综合评价崇祯皇帝时,需要对他的政治措施、治理能力以及历史背景进行考量。


首先,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努力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革税收制度和提高军队战斗力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加强明朝政府的权力和保障国家安全。


其次,崇祯皇帝在政治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决断力和勇气,他下令肃清多位权臣,以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但是也存在一些政策上的不足,如无法完全遏制官员贪污腐败等问题,并且在抗击满清的战争中,也出现了诸多失误。


再者,崇祯皇帝的统治时期,正处于明朝的衰落期,国内经济下滑,民变和农民起义不断,境外势力入侵,这些历史背景对他的治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综上所述,评价崇祯皇帝需要考虑到他的治理能力、政治措施以及历史背景的影响。虽然他努力推行改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既有功绩也有缺憾,是历史赋予他的特殊时代影响下的产物。




怎么说呢?崇祯其实是“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崇祯帝其实本来与皇位无缘,可有些事就是那么巧:他的哥就是天启帝突然死了,也没留下个什么后人。经过大臣的商议决定立崇祯,话说当皇帝是谁都想的,但是崇祯上位前可是万般无奈,因为那时大明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地步,大明帝国的大厦随时都可能垮塌。但他却仍想做个想尧舜禹一般的帝王。

崇祯帝登基之后还算勤勉执政,可是他的大明已经无药可救,无非就是强撑十来年。往远了说明朝在明英宗的土木堡之战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再加上嘉靖,万历,这些个奇葩皇帝以及朋党之争,满洲袭扰,援朝作战,农民起义已经掏空了大明精力。

可崇祯生性多疑,冲动激进。这些后来都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本来在对李自成的作战中已经将李自成打得剩下10几个人,崇祯偏偏又停止作战,后来李自成又起事,崇祯却急于求成,结果害得大明精锐损失殆尽,还搭上一员大将:孙承宗。

多疑。在袁崇焕守卫锦州一带时,打得皇太极恼火,后来皇太极想绕过锦州,绕道蒙古入关,结果被袁崇焕知道提前去了做好了准备,结果皇太极兵败受伤而死。后来满洲买通明朝大臣反诬袁崇焕有投敌之像。结果崇祯下令将其凌迟处死。




《走向共和》原著里,慈禧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如果连我的生日都办寒碜了,不但我的面子没地方搁,朝廷的面子也没地方搁!又怎么个体现我中国河晏海中国泰民安?


当时正值甲午战争时期,北洋水师因为没有军费而举步维艰,在这样的情况下,慈禧不想着为北洋水师募集军费,反而要把军费用来修园子来庆贺她的寿辰。

当时的户部尚书阎敬铭为国进言,希望慈禧为北洋水师考虑一下,谁曾想慈禧竟然冒出那样的一番话。

这番看似有点道理的话实则混账至极。。。把自己的体面放在国家利益的上面,这难道还能是对的?

慈禧难道就不明白,只有大清国强大了,她才能有体面;而不是反过来,她体面了,大清国才能强大!

她当然明白,只是她自私,自欺欺人罢了!

回到崇祯皇帝的问题上,其实,崇祯皇帝和慈禧太后犯了同一样的错误。

把个人的荣辱、体面看得比国家利益还重要!

崇祯皇帝最大的问题就是自视过高,而且好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而且特别喜欢意气用事。

谁要是惹他不痛快,他就让谁更不痛快!

他没有能力去折腾他的敌人,就只能去折腾他的手下。。。他手下很多大臣,就是被他的意气用事给害死的。

例如说陈新甲。

兵部尚书陈新甲向他建言暂时跟满清议和,好集中兵力剿灭国内大大小小的起义军。

这虽然是一个权宜之计,但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崇祯默许此事,但要陈新甲秘密行事,因为和满清议和的事一旦泄露了出去,必将引起内外的激烈反对,崇祯帝自己也会饱受非议。

等到陈新甲好不容易和满清谈判成功时,却好死不死一个不慎让下人把和议的内容当做报纸泄露了出去,一时之间举朝哗然,崇祯一气之下把陈新甲杀了,还撕毁了还不容易才谈成的和议。

与满清的和议靠不靠谱姑且不论,这个兵部尚书陈新甲可是当时明朝里为数不多的军事人才,仅仅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颜面,崇祯帝就能硬生生地把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给杀了。

例如说孙传庭。

“传庭死,明朝亡”,孙传庭是比陈新甲更加牛的人物,因为孙传庭可是能上前线打仗的,而陈新甲顶多在后方指挥调度。。。孙传庭曾经把李自成打得几乎全军覆没。

明朝灭亡前几个月,刚从牢里出来的孙传庭向崇祯夸下海口,说只需给他5000精兵,他就能剿灭李自成,崇祯就拨给了他5000精兵(事实上就是一班老弱残兵)。

可是等到孙传庭去到潼关时,才发现自己太过轻敌,短短几年间,李自成的军队已经发展到了几十万人,自己的五千“精兵”明显不够看,于是他赶紧向崇祯要求增援,谁曾想崇祯帝竟然不答应,还硬逼着孙传庭出关退敌。。。注意,那可是大明朝最后的机会,潼关一破,北京岌岌可危。

孙传庭被这样胡搅蛮缠的崇祯帝逼得无路可走,只能带着军队去送死。孙传庭死后没几个月,北京城就被攻破了。。。更可气的是,孙传庭死了之后,崇祯帝还以孙传庭临阵脱逃为由不给任何抚恤。

崇祯帝一生多次下“罪己诏”,几乎每一次战败都会来上一诏,但每一次下诏,他都要找理由杀一批官员。。。不管这些官员有罪没罪,有错没错,反正我不高兴,我心里有火,我就杀官员给自己出出气。。

杀到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北京城破之前,没有一个官员陪在崇祯帝身边(身边只有一个老太监王承恩);北京城破之后,崇祯帝和周皇后暴尸街头好几天,只有一个六品主事买了棺材替他们收殓。。。其他大小官员权当没看见。

上面说崇祯帝某些地方很像慈禧老妖婆,但某些地方也很不像,例如说崇祯帝不自私,很节俭,他不像慈禧那样喜欢乱花钱,更不像慈禧那么自私。。或者这么应该说,他事事都以儒家思想的圣君形象来要求自己,要求自己去做一个这样的圣君。

为此他平日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克勤克俭,经常熬夜加班,吃得少穿得破,让自己的私德达到无可挑剔的地步。。。他自己也为此沾沾自喜,引以为傲。

崇祯帝大言不惭地说唐太宗李世民比不上他,因为李世民弑兄屠弟,私德有亏。

也许崇祯帝在私德上确实是一个无可挑剔的人,问题是这样的人就一定能治理好国家了吗?

古往今来,私德有亏,却把国家经营得红红火火的皇帝多了去,弑兄屠弟的李世民算一个,杀戮功臣的朱元璋算一个,造反夺位的朱棣也算一个。。。

这些人当中那一个把“圣君形象”当做一回事?他们考虑的只是实际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荣辱。。。他们不会像崇祯帝那样,牺牲国家利益去维护自己的颜面。

我想崇祯皇帝大概没有搞明白好皇帝与治理国家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皇帝,只有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了,自己才会是个好皇帝;而不是自己必须是个好皇帝,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没有国泰民安的丰功伟绩,哪来的圣君形象?。

为了维护自己的颜面去逼死对国家而言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样的做法说白了死要面子活受罪。

崇祯皇帝也许是一个很敏感的人,很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更在乎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平日里生怕别人说他这不好那不好,说他不是好皇帝,所以他宁愿放弃掉国家利益也要去追求一个“圣君形象”,宁愿自欺欺人也要维护自己心中对自己的评价

我是一个好皇帝,无论如何都得是一个好皇帝,任何与我好皇帝形象的一切都必须抹杀掉,不管是不可多得的大臣还是忠心耿耿的部下,任何有损我好皇帝形象的臣子都必须弄死。。。。

像崇祯皇帝这样用伦理道德去治理国家,到了最后却搞得道德形象居然比国家更加重要。

这样的做法,就好像《西游记》里面的金池老僧,他身为佛门弟子,不去追求佛理上的大彻大悟,反而去大兴土木去建造美轮美奂的佛像,搞到最后佛像比佛理还要重要。。。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勤而不智,检而多疑。亦难持国也。

当时千疮百孔的大明需要一位能足够力挽狂澜的人带着它沿着历史的车辙继续前行,很可惜崇祯不是这样的君王。也可以说在经历了很多荒唐帝王的统治,朝政腐败还有农民起义军还有满清鞑子的虎视眈眈加上小冰河时代的到来。终于在历史的尘埃中大明王朝这座三百多年的大厦轰然倒塌。取而代之的是李自成的兵败,满清入关,剃头令,扬州十日 嘉定三屠 湘潭屠城等等之后无数的汉人奋起抗争,但均被镇压。 整个神州大地尸横遍地血流漂杵。

入主中原后清朝政权以极其冷血的方式杀了数以万计的汉人坐稳了江山。少数民族得了天下后似乎都很排斥汉人,总是把汉人作为下等人(声明一下并不是挑拨民族关系,包括元朝,五胡乱华也是一样)旗人自视高人一等享有很多的特权,不用劳作就可以衣食无忧,加上闭关锁国和满清政府的狂妄自大。天朝大国的美梦最后被英国人用船舰利炮轰碎了!又引发了中国数十年的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但崇祯皇帝和满清统治者面对国破家亡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崇祯帝比较有骨气严格的执行了明朝的国策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国策。最后的遗诏:朕死无面目见列祖列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可也,切毋伤百姓一人。反观慈禧太后:尽天朝之物力结大国之欢心!




谢邀。

崇祯帝朱由检是统一明朝的末代皇帝,在农民军和后金政权的双重打击下,他最终不得不在煤山自缢。

一般来说,悦史君对末代君王,都持否定态度,但面对崇祯帝,情感上要复杂很多。

第一,勤政富于进取

明朝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驾崩,因没有子嗣,皇位留给了异母弟信王朱由检,也就是后世的崇祯帝。

崇祯帝即位后,采用先拉后打的方式,迅速铲除了大太监魏忠贤及其党羽,大快人心。

崇祯帝有远大抱负,想让大明在自己手上中兴,事必亲躬非常勤政,“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第二,应对天灾失策

明末灾祸不断,先是连年旱灾、蝗灾,接着又是瘟疫爆发,造成“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的惨剧。

由于北方后金政权不断入侵,崇祯帝不仅无法对苦难的百姓进行赈灾,反而加征赋税,导致有了“重征”之名。

更可怕的是,大量无法生存的农民组成了多股反明势力,迫使崇祯帝在多线作战中,陷入穷于应付的境地。

第三,君臣关系紧张

崇祯帝的性格很复杂,“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

崇祯帝想尽快整顿朝纲,却求治心切,17年更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对文武百官严重不信任,最终重新起用大批太监。

崇祯帝高估了袁崇焕,误信他“五年复辽”狂言,结果后金军绕过宁锦防线直逼京师,崇祯帝也只能痛杀袁崇焕,造成更大危机。

第四,犹豫错失良机

崇祯帝在长期多线作战过程中,也知道无法继续苦撑,而京师的第一线危机,更是非常严重,很早就有了南迁的想法。

但大部分朝臣鉴于南宋教训,不肯与后金政权接触,崇祯帝也一直摇摆不定,无法下定决心,最终只能以身殉国,失去了重整旧山河的机会。

而从后来的多个南明政权可以看出,反清复明的势力很强大,如果崇祯帝能够顺利南迁,历史改写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第五,后世普遍同情

崇祯帝虽然没能挽救危局,也有不少资金的硬伤,但他悲剧般的人生,让后世充满了同情。

南明礼部尚书余煜曾言:“先帝(崇祯帝)英明神武,人所共钦,而内无声色狗马之好,外无神仙土木之营,临难慷慨,合国君死社稷之义。千古未有之圣主,宜尊以千古未有之徽称。”

《明史》对崇祯帝也有总评:“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

悦史君认为,崇祯帝绝非无能之辈,在朝野纷扰、狼烟四起的复杂局面下,他苦心焦虑,进退失据,铸就千古遗憾。

悲哉,崇祯帝!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多平台签约作者,观止读书会发起人,书评人,文学专栏主编 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崇祯   北洋   北京城   私德   大明   皇帝   明朝   汉人   多疑   尚书   满清   慈禧   官员   形象   评价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