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时,为什么护士极力劝你扎留置针?有什么猫腻吗?

在住院期间,我们可能会被护士劝说去扎留置针。留置针是一种医疗器械,它可以在静脉内留置多天,以便于输液、输血、化疗等治疗。然而,为什么护士会极力推荐我们去扎留置针呢?这里可能存在一些猫腻。

留置针是一种便利的治疗方式,可以减少反复扎针的疼痛和创伤。对于需要频繁输液或化疗的患者来说,留置针可以减少反复扎针的痛苦,同时也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因此,护士可能会极力推荐留置针。

留置针也是一种收费项目。在一些医疗机构中,留置针的费用是由患者自费的。因此,对于一些需要留置针的患者来说,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推荐留置针来增加收入。这也可能是护士极力推荐留置针的原因之一。

留置针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留置针在静脉内留置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感染、血栓等并发症。因此,对于一些不需要留置针的患者来说,护士也应该提供科学的建议,避免不必要的留置针。

在住院期间,护士极力推荐留置针,可能是出于治疗方便、增加收入等原因。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我们需要充分了解留置针的风险和必要性,做出明智的决策。同时,我们也应该相信医护人员的专业判断,避免因为一些不必要的担心而拒绝留置针,影响治疗效果。




护士不是极力劝你扎留置针,而是基本上都会直接给你扎留置针,如果非要说其中有猫腻的话,那就是等护士再给你打针的时候,少了很多的麻烦。而对于患者来说,还会少了很多的痛苦。

留置针的前世今生

留置针发明于1962年,是由德国贝朗公司发明的。

虽然发明的时间比较早,但到了80年代初,才进入部分亚洲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到了90年代,留置针才进入中国手术室。相比普通钢针减少多次穿刺的痛苦,在儿科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渐地影响到住院病房的其他科室。

对于护士的“猫腻”:少了很多麻烦,效率更快

一般情况,我们在输液时,基本上都是使用普通钢针,虽然护士的技术非常好,但因为患者多、数量大,如果每次都是用普通钢针,其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并且还会占用很多的时间。

并且对于儿童、肥胖群体,以及老年群体,因为血管非常不好找,每次扎针需要的时间会比较长,甚至还有可能把患者扎成“筛子眼”。

而使用留置针,仅需一次插针,以后每次在打针的时候,直接用普通钢针的输液管扎到留置针上就可以了,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个针对护士的“猫腻”,是科技发展带来的优势。

对患者的“猫腻”:减少痛苦,减轻焦躁情绪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血管比较明显,哪怕是刚刚实习的护士也可以非常轻松地找到血管,并准确地扎进去。

但有些人因为身体或者年龄的问题,血管非常不明显,哪怕是技术再好的护士长,也需要仔细、认真的查找,才能准确的找到血管。

对于这些难找血管的患者,每一次扎针都是一次痛苦,甚至还会让患者感觉到恐惧,甚至其家属产生焦躁情绪。

而在使用留置针之后,只要扎一次,后面每次输液直接用普通钢针的输液器扎到留置针上,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以上即是为什么住院时都会给扎留置针的“猫腻”。并且留置针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




首先我要说的是,留置针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有一部分患者血管其实都不太好,如果每天扎针,的确会加重我们的工作量,毕竟你要来回的找血管,好不容易扎上了,位置还不太好,不能乱动,一动就跑针了,各种情况。

但是有了留置针,每天扎针我们都不发愁了,病人也不用担心扎不上多来两针,尤其是那种特别恐惧扎针的,小儿患者,需要大量补液的,也是患者的福音吧。

所以留置针的发明,不仅对护理工作人员,对患者都是一项福音,对我们来说,减少了工作量,对患者来说不用担心每天两针三针的扎,并且现在大的医院都在无针理念,对钢针“零容忍”,也是对患者血管的一种保护。




首先这个针收费贵,可以财源广进。二是护士自己方便了给病人输液,不像每天扎针耽误时间,而且碰见不好扎的病人还惹麻烦。

我作为亲身经历者对留置针褒贬不一,这个针只能管二天,时间长了容易回血,而且留在身上不舒服,特别是洗脸刷牙都不带劲,连毛巾都不敢用力拧。所以我觉得如果血管好找,扎针容易不要打留置针。




我以前做治疗时,医院的护士非常好,也和我说过,让我留置针,我没有留。我都是去一次打一次。

我个人感觉应该没有多少猫腻,留置针只是让病人少戳几次,减少护士的麻烦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猫腻   护士   钢针   可能会   好找   焦躁   医疗机构   工作量   血管   病人   患者   麻烦   痛苦   担心   时间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