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和汉景帝为什么那么短命?

1·遗传因素:汉文帝和汉景帝都是汉武帝的孙子,而汉武帝的儿子们大多数都早逝,因此他们可能继承了一些遗传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导致他们的寿命较短。

2.政治压力:作为当时的皇帝,汉文帝和汉景帝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他们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政治问题,如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发展经济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3.生活习惯:据史书记载,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生活习惯都不太健康。例如,他们喜欢饮酒、嗜好声色、饮食不规律等,这些习惯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4.医学水平:当时的医学水平相对落后,无法有效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汉文帝和汉景帝可能因为患上了一些当时无法治愈的疾病而导致早逝。

总之,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短命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他们的统治期间为中国历史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但他们的早逝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些反思。




汉文帝刘恒活了46岁,在位24年。

汉景帝刘启活了47岁,在位16年。

这两位皇帝加起来执政40年时间,创造了著名的文景之治,积累了大量财富,为汉武帝踏平匈奴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可是对于他们俩的寿命,很多人都觉得比较可惜,因为都是在知天命的年份之前,就驾崩了。那么为什么他们这么短命呢?

汉文帝非常勤政,是活活累死的。

汉文帝是历史上少有的好皇帝,因为他比较勤劳。之所以如此勤劳,是因为他要解决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他是22岁登基的,这个时候刚刚经历了剿灭吕后之乱,对吕家遗留下来的力量,汉文帝必须要采取各种手段打压消灭。

在这之后,汉文帝还要处理跟朝臣的关系。汉文帝在做代王的时候,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领导班子,按理说这些人应该会跟着汉文帝富贵发达。

可是在拥立汉文帝这件事上,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包括他们所代表的一帮力量,都是有很大功劳的。这就会产生一种矛盾,汉文帝到底要亲近哪一派成了头疼的问题。

其实他一直都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最终因为周勃和陈平是东道主,所以代地的那些臣子总是被他们打压。

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乃代王为帝后,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男最长,立为太子。---《汉书》

做皇帝当然没有做诸侯王那么轻松,汉文帝为此还要着手发展全国经济。这里又有一个问题,要想国家富有,就得剥削百姓,要想百姓富有,那就得减轻税赋。

汉文帝的理想是做到减轻赋税的情况下,使得国家也能富强起来。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单项的赋税减轻,势必就会导致全国税收减少。百姓在田地里的产量必须增加才能弥补国家的损失,这件事容易吗?当然不容易,汉文帝恨不得上天给他派一个袁隆平。

汉文帝还要应对诸侯王的叛乱,还要应付匈奴人的入侵,还要注重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还要想办法从权臣手里一点点夺回军权,而且还注重节俭,自己不胡乱花钱,从来不出宫微服私访一下,锻炼身体的机会都没有。这些都是非常伤神的事情。

古代帝王的寿命可能有长有短,但是能够安然做24年皇帝的,其实还真的不多。所以汉文帝虽然早逝,可是他做皇帝期间,所解决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汉景帝是被人际关系给烦死的。

有人一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我们来一起看看汉景帝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到底有多复杂,而汉景帝又是如何处理的。

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入宫跟刘启下棋,可是刘贤的性格骄纵傲慢,甚至对刘启都是好不尊重。结果刘琦就拿起键盘,哦不是棋盘,把刘贤给打死了。这可是一件大事,汉景帝立刻就不知道怎么处理了,所以就躲在了老爸汉文帝的背后。

汉文帝大手一挥,把刘贤的尸体给送回了吴国,也不说个一二三来,实在是霸气的很。汉景帝却始终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因为这件事导致了吴王刘濞和汉景帝之间的仇恨。后来吴王刘濞联合其他诸侯王发动了八王之乱,其实也有这件事的原因在里面。

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于是遣其丧归葬吴。吴王愠曰:“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是怨望,稍失籓臣礼,称疾不朝。---《汉书》
  1. 汉景帝的老妈窦太后,非常喜欢自己的三个孩子,所以她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至高无上的富贵。长女刘嫖是个女娃子,没办法做皇帝,所以窦太后在她丧夫以后,一直把她养在自己身边,享受富贵和地位。
  2. 长子汉景帝刘启已经是皇帝了,再也没有比他所拥有的还高的地位和富贵了。只剩下小儿子梁王刘武没有得到至高无上的富贵。所以窦太后总是要求汉景帝将来要把皇位传给她的小儿子刘武。
  3. 汉景帝是有一票儿子的,哪里轮得到刘武来继承皇位呢?但是他又不能公然忤逆自己的母亲,所以这一层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比较麻烦的。

再说立太子的事情,他也是烦躁的不行,他儿子众多,所以可以成为太子的人选也比较多。最初就立了个长子,也没多想什么。后来夺嫡之争愈演愈烈,长公主刘嫖又参与其中,最终在多人操控之下,刘彻才成为了太子。

还有就是杀晁错的事情,他明知道晁错是忠臣,为什么他还下手杀掉他呢?因为他惧怕诸侯王们的叛乱。晁错已经为汉景帝分析的非常清楚了,就算杀了晁错,诸侯王们也不会罢手。

结果汉景帝杀了晁错,依旧没有换来和平。只好再次带兵出征,但是这件事却缠绕了汉景帝一生,甚至于现在,大家对他杀晁错的事情,依旧耿耿于怀。所以可见这件事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汉景帝的人际关系实在是太复杂了,因为除了老爸早逝以外,其他亲人都还活着,如此庞大的一个交际圈,使得汉景帝难于应付,毕竟他的能力比不上他老子,更比不上他儿子。

总结:人还是不要自寻烦恼。

汉文帝的私生活是比较有节制的,他并没有太多的老婆,窦皇后的位置始终都没有动摇过。但是汉文帝这个人的心思太多,心思多了就烦恼。这就是他早逝最重要的原因。

汉景帝的私生活就没那么有节制了,他比父亲的处事能力差,但是其他方面却不比汉文帝差。所以汉景帝极有可能是操劳过度而死,当然他身边的烦恼也比较多。

所以两个人都是40多岁去世,我认为是因为自寻烦恼导致的。人应该还是想开点,该吃吃该喝喝,已经到了那个位置了,还想那么多干什么呢?做一个平庸的皇帝又会怎样?刘禅安安稳稳做了41年皇帝,到了曹魏那边依旧还能享受荣华富贵,他就是想的不多。

参考资料:《汉书》。




汉文帝活了46岁,汉景帝活了47岁。跟普通老百姓比,他们的寿命是短了点,可是,要与中国古代所有皇帝的平均寿命比,他们俩算是“高寿”了。跟西汉其他皇帝比,他们可以算是寿星佬了。



有人统计过,中国559位皇帝(包括草头皇),平均寿命只有38.2岁。其中皇帝平均寿命最长的是清朝,达到52.3岁,宋朝次之,46.6岁,唐朝再次,44.6岁。

西汉十一帝:太祖刘邦60岁,惠帝刘盈21岁,文帝刘恒45岁,景帝刘启46岁,武帝刘彻69岁,昭帝刘弗陵20岁,宣帝刘询43岁,元帝刘奭42岁,成帝刘骜44岁,哀帝刘欣24岁,平帝刘衎14岁,平均寿命39.2岁。

同为刘邦之后的东汉,皇帝们的受命更惨不忍睹,平均寿命只有29.9岁!


在西汉一朝,寿数比文帝、景帝高的,只有汉高祖刘邦和汉武帝刘彻。所以,从皇帝的职业来看,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受命不算短。

如果你拿寻常百姓比,他们过着吃喝不愁,营养丰富的生活,还有良好的医疗条件,确实不应该这么短寿。之所以人到中年就“跑路”,原因既有所有皇帝的共性,也有他们的个体原因。

其一、繁重的工作量

皇帝这种职业,除了开国之君,剩下的基本都是靠命,不是奋斗的来的位置,所以,自古蠢材皇帝一箩筐。没关系,他们再蠢,帝国照样运转,愿意干活的人有的是。所以,一辈子混吃等死的皇帝很多。


可是文景两代皇帝,把权力看得比命都重要。这就注定他们必须是勤奋敬业的一类,尤其是汉文帝,几乎事必躬亲,工作量超大。

西汉初年不像后期,开国之初民生凋敝,又缺乏治国良臣,皇帝基本上兼任了丞相的职务。这是帝制结构发展的初级阶段,所带来的弊端。后期的帝王们则要幸福得多,官僚机构日趋完善,朝政决策和执行监督的重任,已经不需要压在皇帝一人身上。

其二、巨大的精神压力


皇帝们普遍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文景两代皇帝也不例外,甚至比一般的皇帝要大得多。

汉文帝以藩王之身入主皇宫,在平定诸吕治乱中未有寸功,因此他的皇位始终遭到诸侯王们的质疑和挑战。汉景帝时期,诸侯王们直接集体反叛,发动了“七国之乱”,差点搞掉汉景帝的皇位。

除了内政,他们还要面临匈奴铁蹄的践踏,边关时时传来的报警,让他们寝食难安。

其三、不良的生活习俗

文景两代皇帝虽然是明君,但是身上依然有一般君王的好色本性。


景帝刘启只比父亲小十五岁,他前面其实还有四个哥哥,可见汉文帝初为人父的年龄有多小。汉文帝晚年宠幸慎夫人,礼遇常常与皇后平齐,遭到大臣们的诟病。

汉景帝的好色,可以排在西汉帝王的前前三位,他活到成年的儿子们就有十四个。我们发现,西汉末年,甚至东汉末年,刘姓子弟提到自己的祖上,都会论到汉景帝这里。比如新朝末年,当时先后有十个割据军阀称帝,其中七个或真或假,都是汉景帝的后人。

史书记载,汉景帝的姐姐刘嫖,隔三差五就替他寻访美女,以此派弟弟的马屁。


刘邦的子孙们还有一个不良嗜好——同性恋。汉文帝的男宠邓通,是当时最有名的富豪,他被汉文帝授予了铜矿开采和铸币权。汉景帝时期有个郎中令叫周仁,高度疑似是景帝的男宠。

当然,皇帝的寿命短还有其他很多原因,比如不规律的生活特性、享有过度优越的物质条件等等。总的说来,我觉得文景二帝的寿命,真的不算短,正常范围内。




这是西汉的“人口常态”,汉文帝和汉景帝皆是十岁出头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诞下子嗣,实话说,他们的寿命并不算短了,甚至要高于西汉的人均水平。

汉文帝和汉景帝是父子,对后世影响最深的便是他们两人执政期间的“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乃是自封建时代以来,第一个被明确记载的“王朝盛世”,他们父子二人花了近四十年的时间,来完成国内经济、社会盛况的打造。

而汉文帝自公元前180年登基到公元前157年驾崩,在位整整二十多年,他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文帝刘恒的在位时间,在古代皇帝的历史生涯中,并不算短,虽然刘恒一生仅活了46岁,可是放在西汉的人口年龄标准来说,刘恒的寿命已经算是不短了。

汉景帝刘启更是如此,在位时间虽然没有汉文帝那么长,仅有十六年的时间,可在历史长河中,也属于在位时间平均水平以上的皇帝。

而刘启其一生活了47岁,和父亲汉文帝相差无几,要说他特别长寿,那必然不算,可归根结底,这都是属于正常的范畴之内。

首先要知道,在先秦时代,还有秦汉时期,这个阶段的人口“健康率”是很低的。

西汉时期,人口呈现“增长”,甚至是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在实际的社会中,人口的生存率却不高,人口之所以能够快速爆发,得益于西汉的“人口政策”。

在西汉以前,为了快速发展人口,战国时代的诸侯国们纷纷想出了“降低婚嫁年龄”的办法,以此来推动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在秦国长平之战中,秦昭襄王召集秦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参加对赵国的围剿,这其实也反映了,当时客观的“成年”年龄,就是在十五岁这条年龄线。

事实上,无论是男女,只要超出国家制定的婚嫁年龄线还未成婚,就会触犯“法律”,受到一定程度的惩罚。

而为了鼓励人口增长,西汉皇室纷纷作出表率。

例如汉惠帝刘盈和皇后张嫣,张嫣嫁给刘盈之时,仅仅是十岁出头,连生育都无法完成,那些比张嫣幸运的,则是可以早早诞下子嗣,就是这样的婚嫁环境,决定了当时社会的“遗传”基础注定有些薄弱。

因为早生早育,必然伴随着大量的问题,这样的隐患,同样也在拉低人口的健康率。

虽然刘邦长寿,但在西汉的皇帝群体中,刘邦和汉武帝才是“另类”的,刘恒和刘启反而算是正常的、正常水平往上的那批人。

这种现象其实在古代中国一直都不能被改善,因为生产力发展并没有跨时代的建树,所以人口一直是推动古代中国进步的最大动力,那么后来的时代,依旧注重“早生早育”,即便到了清代,皇室内还是如此。

可后来的人却逐渐“长寿”了,这难道是基因变强了吗?

其实并不是,自汉代以后,古代中国的人口健康率提高,寿命更长了,根本原因是在于“医疗”的完善,也就是在后天的治疗手段中,杜绝了很多疾病对人的致命性。

再回到汉文帝、汉景帝当时的环境。

要知道,刘邦是死于“箭伤”,在平定英布之乱时,堂堂大汉开国皇帝刘邦被“射伤”,最后严重致死,这就意味着,刘邦当时的“医疗水平”有着一定的局限。

在后世,箭伤即便不能说百分百治愈,但起码鲜有皇帝因为中箭而驾崩。

对于汉文帝、汉景帝这么“年轻”就驾崩的原因,后世人众说纷纭,但是疾病还是正常死亡,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要说汉文帝的基因遗传就是“命短”,可他的孙子刘彻却又长寿无比。

当然啦,除了汉武帝以外,汉武帝之子刘弗陵年仅二十一岁,这个寿命简直比汉惠帝还要短。

所以也可能说明汉武帝是一个特例,而普遍“不长寿”,才是汉天子的生命常态。

除了“大环境”的因素以外,再者也需要从汉文帝、汉景帝二人的执政生涯出发来看待他们的寿命。

他们父子俩并不是那种“混吃等死”的休闲皇帝,反而是兢兢业业的“能君”,创造了文景之治,可以说是中兴之主。

而当中兴之主,本身就非常消耗精力。

在汉文帝登基的时候,大汉的环境没有那么好,当皇帝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因为当时的局面是,北有匈奴虎视眈眈,国内生产仍旧处于落后状态。

而朝堂上,因为铲除吕氏集团的势力,正属于元气大伤的状态,这一切交给汉文帝,对他而言不是简单的事情。

汉文帝本来就是一个“闲散”王爷,当年刘邦镇压动乱,把代地封给了汉文帝,虽然代地未必是什么“养老”的仙境,但起码还算安逸。

汉文帝当年还特别年幼,忽然当上皇帝,这对于他的人生跨度来说,是非常大的。

因为是被“选中”,而不是嫡传,汉文帝比任何人,都想要做好这一个皇帝的身份。

于是汉文帝时期,对待匈奴,他依旧忍辱负重,也培养将领御北,守卫边境。

最重要的是关于国内政治的构造和国内生产的重视,这是汉文帝成为“太宗皇帝”最重要根源,那就是汉文帝打开了刘邦、吕后都没有打开的良好局面。

可想而知,如此巨大的转变,是对其本人的一种“损耗”。

汉文帝不是太子,不是按照储君的模版来培养的,所以他做起一切来,要比当年的太子刘盈更难。

在看到大汉良好局面的同时,也要考虑在刘邦当年一众“开国大臣”逐渐凋零后,汉文帝所要付出的努力。

就这点而言,对于汉文帝的“寿命”必然是有着影响的,正所谓能君不寿,乃是千古奇巧,后世的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也同样是因为劳累过度,积劳成疾,最终五十多岁驾崩。

而刘启所面临的局面,也未必是好。

刘启是被当成太子培养的,但刘启继承的,是一个快速上升的大汉。

刘启要考虑的问题更多,以前是考虑外患,到了他这里,还要考虑到“内患”。

最耗费刘启心神的,必然是“七国之乱”。

削藩,这一个在后世大明才在世界流行的命题,刘启早早行动了。但是削藩就意味着“分裂”的风险存在,于是“吴楚七国之乱”,让汉景帝头疼不已,也因此下定决心一改以往的混乱。

虽然七国之乱被平定,但这种宗室之间的“自相残杀”,对汉景帝的打击极大,再者来说,汉景帝也同样承受着来自于匈奴给予的压力,而国内的经济还要发展,还要修复内乱带来的倒退。

汉景帝的工作不仅不比汉文帝轻松,甚至更重。

所以汉武帝,在后世人眼中看来,他是享受了祖父和父亲的“红利”的,汉武中兴,本质上是文景之治的延伸。

汉文帝也好,汉景帝也好,他们从未想过逃避苟且,而是选择隐忍,最后通过三代人的努力,将匈奴赶出漠北,完成千古壮举。

汉武帝也属于“雄主”,但比起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多了享受。

纵观汉武帝一生,他并不是祖父、父亲那样节俭的人,而汉武帝还有些随心所欲,比不上父辈的克制,所以汉武帝的生活条件更好,这也是他长寿的一大根源,再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把“寿命”省了出来,让汉武帝享受。

总的来说,汉文帝、汉景帝的寿命,还是属于汉代正常的范围之内,比起后世朱棣这一脉的皇帝,那可是正常得太多了。

而为何不能更加地长寿,这是他们的时代和人生轨迹所决定的,或许没有肆意地过着皇帝的生活,这就是他们“短命”的原因吧。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汉文帝后背长了一个大脓疮,宠臣邓通趴在他背上把脓吸了出来。为此汉文帝奖励给邓通一座铜矿,让他随意铸币。没想到邓通却因穷困而死。

在现代社会,得了脓疮是个小病,做个小手术,用点抗生素应该就能解决了。

可是在汉朝,没有这个医疗条件。汉文帝的脓疮发作时,非常痛苦。

邓通吸脓只能暂时减轻汉文帝的疼痛,并不能缓解病情。这都让汉文帝感激地赠与他一座铜矿和铸币权,可见汉文帝的痛苦是多么地深重!

后来,汉文帝的脓疮再度发作时,太子刘启过来问安,汉文帝想试一下他的孝心,就让刘启过来给自己吸脓。

这下可把刘启给恶心坏了,但又不能流露出不开心,只好强忍着吸了几口。

刘启事后一打听,知道这事和邓通有关,心里恨死了邓通。他继位后,将邓通的财产全部没收。邓通变得一贫如洗,在饥寒交迫中去世了 。

一、汉文帝和汉景帝短命吗?

汉文帝驾崩时只有46岁。刘启继位,即汉景帝。

汉景帝比父亲寿命长了仅仅一年,因病死于47岁。到底是什么病,史书上没有记载。

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强劲,老百姓安居乐业,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46岁和47岁,在现代社会绝对是英年早逝。可是在2000多年前,这个年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西汉15位皇帝,超过50岁的只有两人。

汉文帝和汉景帝比西汉绝大多数皇帝,活得时间都要长。

可是按照遗传基因来说,他们的寿命确实没有达到预期。

汉文帝的父亲刘邦活了62岁。母亲薄太后生年不详,但是比汉文帝还多活了两年,推算一下,她至少活到了68岁。

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在汉景帝去世后,还活了6年,如果窦太后15岁就生了汉景帝,那么她也至少活了69岁。

这样看来,汉文帝至少要活到60岁以上,汉景帝也应该活到55岁以上才符合常理。

可是,他们为什么都比预期寿命短了很多呢?

二、文景二帝的寿命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

从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直接死因可以看出,他们都是生病死的。

医疗技术落后是古代人寿命不长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在现代社会看上去并不严重的小病,在古代都可能是不治之症。

比如汉文帝背上的脓疮,也叫做背疽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明朝的徐达,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等等名人,都是因为背上生疮而死,这个病相当凶险。

这种用消炎药就可以轻易解决的疮口感染问题在古代是个大难题。其他例如肺结核、糖尿病等等,更是无药可解。

在医疗水平不高的时代,除了意外,一个人的寿命长短主要取决于体质

体质不强,抵抗力弱,更容易被病毒和细菌感染。

汉文帝和汉景帝都没有活过预期寿命,与他们的体质不够强壮息息相关。而造成他们体质弱的因素很多。

1】过早结婚生子,男女之事过于频繁

古代皇帝除了治国安邦,最主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延续皇室血脉

因此,他们常常年纪很小,尚处于发育期就匆匆结婚生子。

汉文帝出生于公元前203年,汉景帝出生于公元前188年。

汉文帝在15岁就生下了汉景帝,再加上怀胎十月,汉文帝14岁就和窦漪房发生了关系。

更让人吃惊的是,在窦漪房之前,汉文帝原本还有一个王妃和四个儿子。

四个儿子中不止一个比汉景帝年纪大,那么汉文帝应该在12、13岁的时候就开始了夫妻生活。

12岁在现代社会来说,还是刚上初中的年龄。身体刚刚开始发育,虽然理论上可以生育,但是尚未成熟,过早地结婚生子会影响身体健康。

更何况,汉文帝的妻妾还不仅仅只有王妃和窦漪房两人。

汉文帝登基后,妃嫔更多,他共生了8个儿子和2个女儿。

相比汉文帝来说,汉景帝更是钟爱美女。

《史记》中,不止一处隐晦地写着汉景帝的后宫生活非常淫靡。

司马迁曾经写道:“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景帝。”

这里说的是,汉景帝的宠妃栗姬心里特别生长公主刘嫖的气,因为汉景帝身边的美人都是长公主拉线搭桥介绍的。

“得贵幸,皆过栗姬”,这些美人受到汉景帝宠爱,都超过了栗姬。

他还写到过一位叫做周仁的“精通医术”的大臣。“景帝入卧内,于后宫秘戏,仁常在旁。”

汉景帝进入卧室和妃嫔们行床第之事时,周仁常常在旁边陪侍。

在这些隐藏的线索中,可以发现汉景帝是个“好色之徒”,后宫生活相当风流。

他的生育能力更强,有14个儿子和3个女儿。

2】为国事操劳,压力过大

刘邦死后,太后吕雉的儿子刘盈登基为帝。

此时汉文帝刘恒远在偏僻的代国,与世无争,只想安稳度过一生,对皇位从来没有过奢想。

他是刘邦心血来潮,为了发泄欲望,偶尔临幸了母亲薄姬才得到的附赠品。

在刘邦眼中,看不到隐忍内敛的薄姬,也把她所生的皇子视若草芥。

刘恒从小接受母亲的教诲,低调不张扬,从不与人相争。

刘邦瞧不上他,将他他早早地打发到贫瘠的代国,自生自灭。

没想到这样却因祸得福,当朝廷中为了皇位和权力,斗得你死我活时,他却守住一方岁月静好。

特别是刘邦死后,吕太后大权独揽。心狠手辣地除去一个又一个可能对她的权力有威胁的皇子。

吕太后去世后,群臣诛杀吕氏家族,除掉了傀儡皇帝。想另立新君时,刘邦的八个儿子中,六个死于非命,只有四子刘恒和七子刘长幸存人世。

群臣都觉得刘恒是一个合适的人选,拿捏刘恒应该轻而易举。

有人提出无可辩驳的理由:薄姬是个清心寡欲的人,没有强大的外戚胡作非为,所以不会再出现吕后把持朝政的局面。

各方都感觉不到刘恒的威胁,因此都同意拥立刘恒为帝。

远在代国的刘恒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个大馅饼会掉在他的头上,直到京城的使者来到了他的面前,他还不敢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

刘恒犹豫不定后,小心翼翼地向长安进发。

群臣以臣礼拜见刘恒,跪着送上天子玉玺。刘恒西向两次辞让、南向三次辞让,在五让天下后,终于同意即皇帝位,史称汉文帝。

这样登基的汉文帝不但没有强大的靠山可以依靠,而且周围很多有权势的人认为他非常好拿捏,各怀鬼胎,对他虎视眈眈。

这些拥立汉文帝登基的大臣们虽然是他的恩人,却也是想利用和摆布他的人。

汉文帝当然不想受他们的气,要摆脱大臣们的控制,没有靠山的汉文帝殚精竭虑,花费了不少心思。

汉文帝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表现出了卓越的能力,迅速掌握了军队。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该镇压的镇压,很快就巩固了皇权,将汉朝从诸吕之乱的泥潭中拉出来。

随后他又大力推行自己的治国理念,在位期间奉行无为而治,厉行节俭、兴修水利、轻薄赋,营造了一种休养生息的局面,国家得以富强。

同时,汉文帝对自己颇为苛刻,从不以奢靡为喜,而是崇尚节俭。特别是对待自己和妃嫔们,俭朴到有些抠门的程度。

他曾经想要修一个露台,算一算需要花费一百金,于是立即取消了这个想法,说:“一百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现在有先帝的宫室,还修建露台干什么呢?”

对于自己的陵墓,汉文帝下令不准使用金银装饰,随葬品中全部使用瓦器,甚至不准修建高大的坟丘。

除了对内费尽心思治理国家,汉文帝还要想办法防御边疆,对外抗击匈奴的入侵。

汉文帝统治期间,虽然汉朝和匈奴之间没有大的战争,可是匈奴单于隔三岔五骚扰汉朝边界,动不动就掳掠汉朝财物。

此时汉朝的国力不允许进行大规模的攻击战,只能采取防御战为主,汉文帝心里憋屈,烦不胜烦。

汉景帝登基后,所面临的局面并没有汉文帝时期那么复杂。

他继续沿用汉文帝“休养生息”的策略,让汉朝的经济得以有机会繁荣发展。

不过,汉景帝时期,各地的诸侯蠢蠢欲动,谋反之心越来越显而易见。

于是,汉景帝下决心削藩。

吴楚七个诸侯国不愿意束手就擒,联合起来叛乱,非要把汉景帝赶下台不可。

这件事让汉景帝很头疼,幸好大将军周亚夫比较争气,平定了“七国之乱”,让汉景帝迈过了这个坎。

以汉文帝和汉景帝的能力,种种内忧外患都得到了解决。

可是,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一个诺大的国家,大事小事此起彼伏,都需要一国之主来处理,可想而知,压力有多么大。

三、结束语

做皇帝虽然掌握天下生杀予夺的权力,却也要操着普通人几辈子也操不完的心。

所以中国3000年历史中,虽然皇帝拥有当时条件下最好的医疗资源,生活环境也是顶级的,可是长命的并不多。

作为汉文帝、汉景帝这样的明君,更是殚精竭虑地考虑民生经济,体力脑力都消耗巨大,很容易就处于亚健康状态。

这么看来,还是做个普通人,只操心自己一小片天地更为快乐和健康!

你怎么看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吴王   文景之治   长寿   汉武帝   短命   汉朝   刘邦   匈奴   西汉   太后   诸侯   太子   寿命   皇帝   人口   儿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