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为什么一定要迎回玄宗,而不是留玄宗在蜀中养老?

对于唐肃宗来说,玄宗必须迎回来,因为玄宗回长安代表平叛的成功,同时也是安全放在自己身边才能安稳一些,否则自己别说皇位,就连性命都保不住。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安禄山起兵造反,安史之乱爆发。

由于安禄山准备已久,唐朝几十年没有大战,战备松懈,内地兵力空虚,再加上指挥不灵,安禄山的叛军很快打到长安。

唐玄宗迫于无奈只得逃往蜀中,在行至马嵬时,皇太子李亨和唐玄宗分道扬镳,北上灵武自立为帝,开始统一指挥平叛,唐玄宗在蜀中被尊为太上皇。

长安洛阳被收复后,肃宗李亨回到长安,他马上下令迎回唐玄宗。

按理说唐玄宗年纪已高,又是退位无权的太上皇,直接在蜀中养老不就完了,可是为什么要迎接玄宗回来。

实际上唐肃宗迎回父亲也是迫于无奈,要是玄宗死在蜀中就一切都好办了,可是玄宗活着,他就必须迎接玄宗归来,否则自己就要完了。

第一,恢复唐朝的权威。

安禄山造反,迫使唐玄宗出逃,这让唐朝的权威荡然无存。

唐肃宗称帝后积极平叛,由于唐朝的实力准备不足等问题,平叛并不顺利,历尽艰难收复了长安洛阳。

唐肃宗回到长安,第一件事迎回唐玄宗,就是向天下人表明安禄山的造反不能长久,大唐才是正统王朝,大唐皇帝没有抛弃子民,从而恢复大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争取民心,从而彻底平叛。

第二,皇位正统。

唐肃宗虽然是玄宗的儿子,之前是皇太子,但是他是利用战乱自立为帝的,虽然获得了玄宗的事后追认,可是依然有人反对他,例如他的弟弟永王同样自立,而在当时不满肃宗的人很多。

为此肃王必须接回玄宗,太上皇必须和皇帝在一起,这等于玄宗认可自己,自己的皇位是正统的。

第三,稳定皇位。

肃王的皇位并不稳定,其父玄宗是他最大的威胁。

肃王是利用战乱脱离玄宗自立为帝的,因此他最怕的就是玄宗夺回皇位。

而玄宗也不甘心失去皇位,可是安禄山的造反让他威信扫地,他也实在无法平定叛乱,为此他只能追认肃王的称帝,事后赐予传位诏书。

不过肃王自己知道玄宗让位是迫于无奈,父亲当了四十多年皇帝,根本不可能就这么心甘情愿让位,而且他的依然有自己的势力,蜀中又是历史上割据势力最容易出现的地方,因此肃王害怕玄宗反悔到时候割据自立重夺皇位,与其这样不如放到自己身边安全,至少自己能控制父亲的行动。

第四,保全性命。

肃王深知父亲的为人,那就是六亲不认,当年太子李瑛兄弟三人被武惠妃诬陷,玄宗不做调查,直接将三个儿子在同一天赐死。这个惨剧震惊了整个朝廷,同样让李亨担惊受怕二十多年。况且马嵬之变,杀死杨贵妃的事是肃宗一手策划,他能不怕玄宗报复吗?

肃王害怕玄宗留在蜀地利用旧部给自己反戈一击,到时候自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即使是儿子也不好使。

因此肃王认为还是迎回玄宗,把他放在自己身边才保险。




唐朝是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唐朝21个皇帝,除武则天外,每个人的溢号中都有一个孝字,不管他们自身做的怎么样,但这是他们统治人民的有到武器。

而肃宗得位不正,他只是皇太子,在安史之乱往四川逃难时,勾结陈玄礼等人发动兵变,诛杀了杨国忠一党。趁此机会与玄宗分道北上,在安禄山,史思明军队内乱时,重用郭子仪等人,初步平定了安史之乱,于是自立为皇帝,遥尊玄宗为太上皇。他的皇位实际上是自立的。

在安史之乱初步平定后,收复了长安,他为了把能巩固自己的正统地位,另外掩盖自己的自立为帝的事实,再者表示自己孝顺父亲,高调的从四川迎回唐玄宗,以换取孝顺之名。

实际上唐肃宗是个很昏庸的皇帝,重用太监李辅国和皇后张良娣。他们在不断说唐玄宗的坏话。

这时的玄宗已经75岁了,沒有政治野心了,而且李辅国把他的亲信高力士等人都起走了,唐玄宗晚年被店肃宗软禁在太极宫,凄凉的死去。

可笑的是唐肃宗的谥号中,也有孝字。




唐玄宗、唐肃宗这对父子的感情真是一言难尽。

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的第三子,生母杨贵嫔。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太子李瑛被废,一年后,唐玄宗将太子桂冠戴在了27岁的李亨头上。

事实上,以李林甫为代表,朝中有一股势力希望拥立的对象是寿王李琩。唐玄宗最终却选择了李亨,对此,李亨的心中充满了对父亲的感激。

然而,整整二十年,李亨的储君之路走得相当艰难。

李林甫并不甘心接受失败的现实,他一直在找机会掀翻李亨,为此他制造了两起事端。

天宝五载(746年)正月十五,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回京述职,夜游灯市时偶遇刑部尚书韦坚,两位好友相谈甚欢,于是便相约来到景龙观道小酌。

第二天,唐玄宗就接到李林甫的密报:韦坚私会边将,密谋拥立太子。

韦坚有个特殊的身份,他是太子妃韦氏的哥哥,李亨的大舅哥。作为外戚,与手握兵权的边将私会本来就犯了大忌,选择的地点偏偏还是让人充满遐想空间的道观。

李林甫一点都不隐瞒自己的意图,直接点明二人密探的内容就是想用李亨取代唐玄宗。

这条消息如同重磅炸弹一般,卷起一股惊涛骇浪,皇甫惟明和韦坚双双被杀,太子李亨惊恐之下请求与韦氏离婚,以撇清关系。

这年年底,波澜再起,有个叫柳勣的官员,状告杜友邻“妄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

杜友邻其实柳勣的岳父,他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李亨,位封“良娣”。柳勣明面上是冲着杜友邻来的,其实暗中剑指太子,假如查实,李亨一定在劫难逃。

当然,这件事背后的指使者又是李林甫。面对劫难,李亨只好再度请求离婚。

这两起事件,虽然唐玄宗都适时地按下了暂停键,让李林甫的阴谋没能得逞,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如果不是唐玄宗的纵容,李林甫哪来胆量将魔爪伸向太子?

唐玄宗为何要这么做?为了皇位的稳定呗。自古以来,皇帝和太子代表新旧两大阵营,皇帝对太子阵营从来就是一百个不放心,因此上演了数不清的父子相残事件。

唐玄宗不是不知道李林甫诬告太子,但他需要李林甫制衡太子,因此,他乐于见到李林甫不停敲打太子,哪怕儿子被搞得心力交瘁。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完美地继承了李林甫的事业,继续打压李亨。可怜李亨才四十岁就满头白发,走路岣嵝着腰,畏畏缩缩如同行将就木的老朽。

作为普通的王爷可以退,作为太子有退路吗?历史证明,太子只有两条路,要么接班,要么死。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带着李亨一行逃往蜀地,路经马嵬驿时,爆发了震惊天下的哗变事件。这场事件导致杨国忠全族,及其骨干成员被团灭,士兵们甚至逼迫唐玄宗缢杀了钟爱的杨贵妃。

第二天,李亨被当地父老挽留,于是父子俩不得不分道扬镳,唐玄宗继续西行,而李亨则去了灵武,组织平叛事宜。不久,李亨宣布登基称帝,并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事情发展到这儿,唐玄宗终于看清了李亨的嘴脸,原来他才是“马嵬驿之变”的幕后指使者。

唐玄宗能怎么办呢?宣布李亨非法登基?山河破碎的情况下,父子再反目,都不用安禄山出手,大唐就分裂了。况且是自己一手将大唐推进了深渊,天下还有多少人支持他呢?

于是唐玄宗委曲求全,装出一副父慈子孝的模样说,我早就想把皇位传给太子了,太子这是帮我完成恢复山河的心愿,孝顺孩儿。

就这样,一对父子各怀心思,却都不约而同地摆出一副亲密无间的模样,完成了政权交接。

至德二年(757年),唐军收复长安,李亨返回京城,他高兴地对李泌说:“朕已经发文成都,请太上皇回鸾了。”

李泌看完信,却摇头说:“太上皇是不会回来的。”

李亨吃了一惊,忙问缘故。李泌说,你在信中声称要请太上皇复位,自己退居东宫,这不明摆着让太上皇无所适从吗?

果然,当唐玄宗接到李亨的信后,心里五味杂陈:这孩子,心中的芥蒂太深了,生怕我跟他夺权,回去岂不是自找麻烦?

唐玄宗当然想回去,但涉及皇权归属问题他还能回去吗?这根刺不挑出去,父子相残依然无法避免,那还不如终老蜀地。

好在李泌亡羊补牢,又给唐玄宗发来第二封信,信中不再提皇位的问题,而是就说一件事:“天子思恋晨昏,请促还以就孝养”,儿子想念您了,您回来我给您尽孝道。

果然这封信药到病除,唐玄宗高高兴兴地回来了。一件本来很简单的家事,竟然夹杂了太多的权谋,您可见这对父子之间的恩怨有多深。

那么,唐肃宗为何要迎回唐玄宗呢?将他留在蜀地养老,父子不相见岂不是省了这些麻烦?

从感情上讲,他希望父亲回来

讲了这么多父子间的龃龉,但他们总归是父子。这一年唐玄宗已经72岁了,唐肃宗也46岁了,还有多少年留给这对父子享天伦之乐?

当剥离掉权力之争时,唐肃宗就会回到父慈子孝的一幕。想当年父亲能力排众议选中自己,你能说这不是特别的爱吗?

在遭受李林甫打压时,父亲多次回护,又多次亲往太子府,关照自己的生活起居,你能说这里没有拳拳父爱吗?

权力是尘埃,它虽遮掩本心,但始终无法摧毁人性。五年后,当唐玄宗即将走向人生终点时,唐肃宗竟然被这则消息伤心得一病不起,三天后他也追随父亲的足迹去了另一个世界。

直到此时人们才发现,真情是如此美丽。

从身份上讲,他不能不接回父亲

如果唐肃宗不接唐玄宗回京城,他必将遭到天下人的耻笑,甚至危及自己的皇位。

中国数千年历史,王朝更迭频繁,但无论哪一个王朝,都会秉持“以孝治天下”,这是农耕文明的精神核心,也是整个中华文明的价值认同。

虽然由于安史之乱,导致唐玄宗的威信尽失,但作为父亲,他有享受天伦之乐的权力。事实上,唐肃宗李亨为了凝聚人心,也一直宣称是在替父亲完成心愿,这会儿他不能打自己的脸。

作为皇帝,他是天下人的表率,孝道是必须恪守的天条。皇帝在京城,将父亲留在偏远的蜀地,除非李亨想被口水淹死。想想那位宋光宗,不就是因为孝道亏缺,最后“被太上皇”了吗?

从政治上讲,他不敢不接父亲回来

这一点估计很多人不以为然:一个失国皇帝,还能对现任皇帝有威胁吗?

当然有,甚至威胁不小!

唐玄宗当了四十五年天子,虽然被儿子干成了太上皇,却依然舍不得手中的权力,在同意禅位的同时,他明确表示:北方归你管,南方离我近,我来管。

唐玄宗的这个安排,让接近破产的大唐帝国形成了“权力二元结构”,直接导致永王李璘与李亨的反目,并引发“李璘谋反案”。

更让唐肃宗担心的是,由于自己的一系列失误,导致平叛并不顺利,陈涛斜之战损兵4万,相州之战30万大军折损大半,洛阳得而复失……直到唐肃宗驾崩,平叛大业依然看不到亮光。

这种情况下,李亨的皇位遭受了极大的挑战。稍有不慎,唐玄宗咸鱼翻身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正是这种忌惮心理,后来唐玄宗回到长安后,遭受了种种令人寒心的打压。处罚与太上皇有接触的官员、贬黜发配陈玄礼高力士、强行迁宫软禁,这一桩桩令人发指的事,哪里有半点尽孝的影子?

所以,李亨绝不敢将父亲留在成都,很容易失控。

我们以唐玄宗返京,父子俩重逢的场景结束本文,相信您一定能从中咂摸出一点滋味。

至德二年,600名禁军护送唐玄宗抵达凤翔,迎接他们的是李亨派来的3000精兵。为首的将领一声令下,缴了600禁军的武装,然后该由这3000人护送太上皇继续前行。

抵达咸阳后,李亨一身紫袍(三品以上官员的朝服)静候在那里。见到唐玄宗,他脱下外罩的黄袍,在望贤宫楼下一路小跑上前,给父亲行拜舞礼。

唐玄宗赶紧下楼,搂住李亨直掉眼泪,李亨抱住父亲的脚呜咽不止。

唐玄宗接过黄袍,亲自披在李亨身上,李亨赶紧伏地叩首推辞。

唐玄宗苦笑:“天命、人心都归于你,朕能颐养天年,就是你的大孝了。”李亨假模假样推辞一番,接受了黄袍。

从咸阳回京的那天,李亨亲自为唐玄宗牵马步行。行走数步,唐玄宗制止了,于是李亨乘马为前驱,却不敢占据驰道。

唐玄宗幸福地对左右说:“吾为天子五十年未为贵今为天子父乃贵耳!”

您品品,这是幸福之语吗?




唐肃宗把唐玄宗从蜀中迎回长安,心情是很复杂的。有几种原因,一,他必须这样做,二,他又不想这样,三,他不得不这样做。

一,唐肃宗必须这样做。虽然,唐肃宗明面上己经是大唐的皇帝,但是,有些事他要向天下人说明白,要让天下人明白。这一切都需要唐玄宗这个招牌。

安史之乱爆发,由其是潼关的失守,让唐玄宗方寸大乱,在杨国忠的鼓动下,唐玄宗和太子,杨贵妃,杨国忠等人一路西行,向蜀逃去。

到了陕西马嵬坡后,禁军兵变杀死了杨贵妃,杨国忠等人,准备继续西行入蜀。这时,发生了众百姓把他们围起来,要求他们留下来。太子李亨在他的长子李俶和宧官李辅国的力争下,趁此机会,和唐玄宗分开北上。

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也就是在李亨和唐玄宗分开一个月后,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

虽然,在八月十六日,唐玄宗在蜀中宣称承认了李亨登基的明正言顺,并且派人带传国玉玺和传位诏书前往灵武,正式册封李亨为皇帝。但是,毕竟,李亨即位在先,这一点,无论怎样都不能自圆其说。

如果,在大局安定下来时,不尽快把唐玄宗从蜀中接回来,就更显得有点尴尬了。所以,李亨必须把这个招牌拿回来,以显的他得位的合法性。

二,其实,唐肃宗打心理不愿见到唐玄宗。他们父子间己经谈不上什么感情了。

安史之乱爆发这一年,太子李亨己经四十六岁了,当太子己经十八年了。

这十八年的太子,李亨当的是胆颤心惊,如履薄冰。唐玄宗并不欣赏李亨,如果,前太子李瑛不是因谋反罪和其它两个王子一日之间被废被杀,如果,不是在各方势力争执不下时,高力士进言:立年长者为太子。恐怕,李亨到死也就是一个王爷的身份了。

其后,在李林甫掀起的针对他的两起谋反案中,李亨明智地废掉了两位妃子。李亨也恐怕会步前太子李瑛的后尘了。

安史之乱爆发时,七十多岁的唐玄宗准备御驾亲征,让李亨监国,又被杨国忠搅皇了。没有马嵬坡之变这个突如其来的事变,李亨的太子之位何时是个头还真是未可知。

所以,唐肃宗真的不愿见这个人,但是,又不得不见,至少,从孝道上来讲,他也的把他从蜀地接回来,以堵天下人的嘴。毕竞,唐玄宗是他的父亲。

三,从大局势来看,唐肃宗不得不把唐玄宗接回来。

唐玄宗不是一个轻言放弃权力的皇帝,而且,他又极具魄力,很难说,将来有一天大局安定了,从混乱中安定下来的唐玄宗是否还会想以前那样热衷于权力。

到那时,唐肃宗能否有把握和他抗衡,心里还真没有个底。

再一个,永王李璘的叛乱,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说明,他的这些亲王弟弟们并没有从心底里把他认做皇帝。也说明,他的位子并不稳固。

万全之计,就是把唐玄宗从蜀地接回来,放到长安,放到自己的眼皮之下。

虽然,唐肃宗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但这件事的处理还是非常明智的。




他爹被安贼打的抱头鼠窜,他儿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带领三军将士先株杀了祸国的奸党,又平了安贼之乱,收复了長安,稳定了国基,三軍和百姓拥载太子就王位,无什不妥,三军和百姓不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也无什错,天下又定,儿子接老子回家也是大仁大孝之举,又有何不妥?谁有能耐,谁当皇帝,至于他后耒干的不出色,那是另一吗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灵武   西行   太上皇   大唐   安史之乱   长安   皇位   自立   唐朝   太子   父子   皇帝   权力   父亲   财经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