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村里卫生室有必要保留或补助吗?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出现的赤脚医生,弥补了农村医护人员缺乏,为广大农民提供医疗救治,对农村的卫生健康事业,挽救生命救治病人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曾经一段时间,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乡村赤脚医生。在当初国家、社会和农村医疗条件异常艰苦,医护人员异常缺乏的情况下,赤脚医生缓解了医疗困境,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医疗救助。得到了国家的表扬和肯定,也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

后来国家对农村的赤脚医生进行了培训和指导,并在有条件的乡村建立卫生所,成为集体生产队中重要的组织和机构,也解决农村医疗燃眉之急。同时在公社建立卫生院,安置具有丰富基层经验的医生,成为十里八乡农民社员十分信赖的医疗机构和场所。通过培训、学习和锻炼的赤脚医术也被选为卫生院的医生,得到了大家的欢迎,慕名而来。

乡村卫生所、卫生院的作用在六七十年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发挥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职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一些相对出名的专科医生也促使远方的病人慕名而来,也进行因地制宜的治疗一些疑难杂症。那个时候基本上小病小灾儿或者一些基层卫生院能治疗的病症都集中在基层医院治疗,很少到县级以上的医院去治疗。

当然,那个时候的医疗条件和设施都相对比较落后,治疗费用治疗成本非常的低,有些病症,几毛钱、几分钱就能够治好。那个时候农村相对的贫穷、落后、封闭,舍得花钱去治疗,这年龄大的老人得了病就忍受着不去治疗,甚至不知道什么病就去世。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是接触一些外科类的病症。

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医疗改革商业化、产业化的趋势发展,乡村卫生所、卫生院因资金人员问题难以维持下去,尤其是乡镇卫生院慢慢的撤销、倒闭、合并,人员的归属到大的医院。村里的卫生所虽然保留,也不再是集体或公家单位,成了私人的机构。主要是治疗一些头疼脑热的病人。

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对于治疗病症的意识也提升。县级以上的医院医疗设备、医疗水平大幅提升,稍微严重一点儿病症都要去大的医院治疗小的诊所还有大量涌现,弥补了乡村医疗缺乏的空白,乡村卫生所的作用下降,地位和影响力削弱,人们对其信任度下降。

应当采取措施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和人员配置,降低医疗成本,实行去产业化、去商业化的改革,推进乡村卫生所的发展,发挥基础作用,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能够从基层做起,从实际出发,为人民着想,解决基层医疗问题。不仅应当存在,而且需要大发展。




你觉得村里卫生室有必要保留和补助吗?

可以肯定地说,村卫生室完全有必要保留!

我用事实说话,昨天是星期天,我休假去看望因为今年春节期间上班,而没有去拜年的年迈的姑妈,老人家今年已是七十五高龄,原来和姑父老俩口生活,姑父三年前因病去世后,做为娘家的侄儿,我再三相劝,姑妈你现在已单身一人,且腰弯背驼、血糖、血压高,应该和儿子生活在一起,这样,下辈虽然早晚打工上班后回来好有个照顾。

姑妈对我的建议却不同意,用她老人家的话说,我居住交通便利条件好,除了阴雨天,几乎每天人来人往人流多,并且都是多年熟悉的老邻居,那怕是一些年轻人路过,有两、三人在一起闲聊,他们有时也停下来坐一会儿,搬到儿子家住,且不说生活不习惯,人流量少,没有人谈心,看电视年老眼花,那多寂寞和冷静啊,我虽说年老,生活也有自理能力,生活在老宅的热闹地方,对我身体健康也有好处啊,话已说明白了,做为下辈也理解并同意了她单独一人居住生活在老宅。

再接上面我看望姑妈的话题,我理解年老烧锅做饭的不便,在家吃过午饭十二点到姑妈那里,门锁着,向隔壁的邻居打听她的去向,最终在菜园里发现了姑妈,问起她为什么中午不休息,姑妈回答,前几天手指关节肿疼,走不动路去村卫生室,一个电话,村卫生室的医生就来诊治,前后来了三、四天打针、给药治疗,药费花了一百元开外,现在基本已好了,而这两天天气好,菜地里有草,乘中午好天气锄草,等一会儿说不定有人来玩呢。

通过这个事情,就可以看出,村卫生室由于贴近农村接地气,方便村民,特别是对年老的病人,还能出诊治疗,并且费用低,显然,村卫生室完全有保留的必要!

至于村卫生室医护人员医疗水平和工资低,我想,惟有国家重视和加强向农村合作医疗倾斜,培养乡村医生,提高他们的工作、工资待遇和补助,以此吸引他们扎根农村,为农民朋友有一个最基本的的身体健康服务。




农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对于生活在基层农民的我们来说,意义重大,他是农民看病就医的首要选择,方便了农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磕磕碰碰,那些说村医无用,卫生室应该取消的人,扪心自问你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吗?你生活在基层农村吗?别拿你生活的优越感,去敌视大多数农民的普通生活。

你觉得村里卫生室有必要保留或补助吗?

村里的卫生室当然有必要保存,他存在的意义是方便了普通老百姓的头疼发热,小病小恙的,基本看病问题,倘若是农村没有卫生室乡村医生,半夜三更,老人孩子有个小毛病的应该去找谁?并不是所有的人农民都生活在乡镇附近,也并不是每个村子里面的公路都四通八达的的修到城市。

农村的卫生室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方便快捷,不管是深更半夜,还是风雨交加,一个村子里面很快就可以就诊,这对于农村的孤寡老人,留守妇女是一个非常便利的就医条件,你要知道老人孩子有病的时间,往往发生在四下无人的夜晚,如果村里没有卫生室,你让他们作何处理。

农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大都是本村里面的人,遇到个什么紧急情况,或者是家属不方便的时候,一般只要你打个电话,他们都是会随叫随到的,而且根本不会给你收取出诊费的,试问一下乡镇城市的医院能做到这样的服务吗?你不能要求农民一个肚子疼、小感冒就拨打救护车的电话吧。

乡村卫生室虽然没有多么高深莫测的医疗机器,但是乡村医生多年行医看病的经验,是那些一味的只是依靠书本知识,和电子仪器的专业学生所不能比拟的,当然他们在看待大毛病大问题的时候,肯定有高人一等的地方,但是对于普通的小毛病,就治疗效果而言远远不如乡村医生看的更加透彻明白,乡村医生身上所具有的那些不怕脏不怕累的品德也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农村老人大都对于卫生不太重视,但是村医在检查就诊的一样一视同仁,不会给老人摆脸子,漏出不屑一顾的表情。

农村的卫生室收费的价格都是非常低廉的,绝对不会一点小问题就让你输液住院,在我们村里面感冒发烧打一针的价格是3到五元,一般三针就可以打好了,在城市在乡镇医院你想都不要想,一些医生不管你什么毛病,给你的回答就是检查、检查、一味的做检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往往来源于此吧。

一个家有车有成年人的家庭,感觉不到农村卫生室的重要性,他们的经济条件或许会让他们对于农村的卫生所,乡村医生不屑一顾,但是我们要考虑的是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水平、经济条件以及日常的生活需要啊。对于乡村医生问题,你们是怎么看待的那?欢迎你的评论。

我是农村小小李,如果你对我的回答有些许满意,希望你能给我一个点赞关注,你的小手一挥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这个问题,不管你是城市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巩固加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9亿多农民,不可能有一点头痛、发热就往大医院里挤,一、大医院的医疗资源有限,二、农民的经济条件有限,一个在村卫生室十几元能够解决的病,上大医院不是要花几百元才能看好,那些高档的检查,一个普通的小感冒,一到医院,医生要你化验血、化验小便、心电图、B超检查、X光检查等等,检查结果出来之后,一个普通感冒开药也是那些高档药、进口药,还美其名曰,高档药效果好,那些普通的、价格低的、疗效可靠的,医院的医生根本就不会开,医院也不卖低价药。

在偏避的山区,交通没有改善,那些老人,留守妇女、儿童,一旦发病,村医随叫随到,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半夜三更,毫不推迟,并且收费很低,那些乡镇医院、县城里的医院那家医院能做到呢?从看病、检查、拿药、打针那家医院的医生一个人能做呢?农村里的病人,由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精神科、中医科、西医科那家医院的医生能一个人全能看呢?

现在国家政策好,人人享有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0一6岁儿童管理、孕产妇的管理、卫生协管、健康教育、传染病报告等一系列工作都由乡村医生一个人完成,医院里那一位公卫医能做到呢?

今年的新冠肺炎,村头巷尾、每家每户地毯式的排查,湖北返乡人员、医院治愈的返乡病人,村医零巨离接触,14天的检查和观察都是由村医去完成,上级医院从未派人参与。

村卫生室是国家三级卫生网底,网底不坚固,那上面不是山动地遥,目前村医还没有任何补助,希望国家统一出台一个好的惠民政策,把每一位村医个个有待遇,人人有保障。如果网友有什么看法,请留言讨论。




乡村诊所,其实是我们农民看病的中坚力量,虽然看上去它没有医院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但作为农民,可能世代都是在乡村诊所看病的,虽然乡村医生并没有大医院医生那么高学历,但同样经验丰富,并且服务态度优于正规医院医生。

随着有些符合条件的乡村诊所也纳入医保后,对于农民看病也更是方便了,它实际上弥补了医院许多不足,比如灵活性和快捷性,尤其是在我们山区,家里有个老人生病,想要去趟大医院可谓是难上加难,除非是大病,小病一般都是直接去乡村诊所,随看随治。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乡村医生都是可以提供上门服务的,他们的敬业态度并不亚于医院的医生。

我认为,乡村诊所是应该保留的,而且应该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看病难不仅仅体现在医疗价格上,更体现在空间距离上,人生病了得不到及时救治,小病也会转化成大病。近几年来,医疗体系不断改革,确实许多东西都给革没了,有些乡村医生干脆干起了副业,因为他们也要生存。相关部门在进行相关调整的时候,建议也更多考虑一下乡村诊所和医生的利益,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有利条件,我认为,医疗机构决不能像垄断企业,它的存在目的很单纯,就是救人治病,如果乡村诊所在医疗设备和条件上能够得到有力支持,我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农村人得到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村里   赤脚医生   卫生   卫生所   姑妈   卫生院   诊所   基层   乡村   条件   医生   农民   农村   医疗   医院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