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出土过哪些让人震惊的文物?

扯淡碑:扯淡碑来自于明朝淇县,原本,这只是一座普通的石碑,并无出奇之处,可让人们看清碑文之后,却有些难以接受。

石碑最上方刻着6个大字:扯淡,再不来了!

这句话怎么看也不像是出自古人之口,更像是现代的网络流行语,可是考古发现,这块石碑的确来自于明朝,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很难想象,古人说话竟然也是这个调调。

石碑中间刻着六个大字:太极仙翁脱骨。

此人自称是太极仙翁,还说自己已经脱离了肉体凡胎,羽化飞升了,口气不小。

在扯淡碑后面,正中间刻着4个大字:为善最乐。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做好事最开心。

在扯淡碑后面,最左边刻着一句话: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有人问我修行的方法,其实,日常生活的吃喝拉撒就是修行,或者说,修行根本不存在。

在扯淡碑的后面,最右边刻着一句话: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谁都不亏欠。






感谢邀请!每天我会随机抽取10位关注我的小伙伴送出5元红包!



夏朝的一碗面条

在青海的喇家遗址上发现了一碗距今4000多年前的面条。没想到40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开始了吃面条了,由于地震,盛有面条的一只碗倒扣在地上,被泥石流掩埋,恰巧形成了密闭空间,从而才使这碗面条保存至今。



东汉的牙刷

谁说古人不刷牙的,历史资料记载,东汉《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中就提到了牙刷的这个概念,只不过在元朝才正式有“牙刷”一词,那时的牙刷外观和我们今天的牙刷外观基本一样。外国在1780年才发明出牙刷,要知道,在他们没发明出牙刷之前,他们都是用布擦牙齿,以达到清洁效果。考古发现,在1000年前的辽墓出土了两支骨质牙刷柄,比欧洲早了600多年。



明宣宗行乐图

你们猜猜图上的人物在干嘛?小编告诉你们图中的人物在打高尔夫,可能有人会比较惊讶了,高尔夫不是外国人发明的吗?其实高尔夫最早起源于宋代,元代时期大受上流社会欢迎,在明代成为流行运动。千万别以为高尔夫球是多么高端洋气的玩意儿,这是老祖宗从宋朝就玩剩下的了。



战国水晶杯

水晶杯,战国时期器具,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收藏于浙江杭州博物馆。



青铜“安卓君”

话不多说了,直接看图…安卓君,你穿越了吗?



青铜“路由器”

考古专家在安徽省屯溪市发现两座西周晚期的古墓,发掘出一个类似于“路由器”的青铜器,由于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最后专家把这件青铜器命名为“云纹五柱器”。



东汉桑乐画像砖

画像砖是用在墓室中构成壁画,或者用在宫室建筑上的砖块。而其中的这一块画像砖真是让人尽毁三观。好吧!你没有看错,砖上描绘的就是你想的那个事,未满18岁的请自觉捂眼。小编想说:东汉时代的人就这么开放了?光天化日之下,当着路人和孩子的面就.....值得一提的是这块“不太正经”的砖是国家一级文物。



裸人铜方奁

裸人铜方奁,年代是西周,出土地点在山东莒县。容器呈长方形,直壁稍内收,顶部有两扇可对开的小盖,每盖一纽,分别为男、女裸体人,呈面对面跽坐状。腹下部铸有六个人形器足,人形裸体,屈膝,双手在后背负器身。



专注于解密历史,分享历史趣闻,尽在李哥讲史,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关注、点赞或者评论!




西方音乐家一直质疑中国古代有七音阶吗?近代以来国内对此也一直争论不休,可直到河南省舞阳县考古出土了一支笛子,这一发现震惊了西方音乐和考古学界,七音阶的争议才彻底有了答案。那么让西方哑口无言的笛子,又有什么神奇之处?它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传奇?发现笛子为何意义重大?

要解答这几个问题,我们先得从笛子被发现时说起!

这只笛子叫做“贾湖骨笛”,出土于贾湖遗址,这个遗址发现纯属偶然,在上世纪60年代,一个考古专家到田野考古,在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发现了许多别致的陶片,后来当地村民因为建设和发展,陆续在当地发现了一些陶壶、石铲等文物,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考古专家对贾湖村进行了大范围的勘探,确认这里存在新石器文化遗址,

试挖了50平方米后,就出土了大量的陶、石等十多件文物,并且还发现窖穴和墓葬等十多座。此后贾湖村成了一个重要的新石器文化研究基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013年,贾湖村共进行了大型的考古发掘八次,其中出土的文物之多,量之大,年代之久远,也是世界瞩目的。在贾湖遗址发掘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发现了27支大小不一的骨笛,其中让世界关注的,并且影响最大,就是其中的一支7孔骨笛。

骨笛出土后,曾一度让考古和历史专家疑惑?那么专家疑惑什么呢?

1986年4月中午,考古人员开始清理编号m278号古墓时,负责清理的考古人员发现有两个管状物体,长约20厘米,物体表面排列着7个小圆孔。其中一个坏了,一个完好无损。

这两个条管子一样的古物,目测是由动物骨管制成的。管子通体为土黄色,打磨得晶莹亮洁。当时的考古专家,因为不知道这是何物,只是猜测可能是一件乐器。可是在场的都是考古专业,懂音乐的人很少。就先将管子清理和保存起来。

骨笛渐渐差点被人遗忘,幸运的是当年中国乐协在河南召开会议,云集了许多各地的音乐家、其中还包括对音乐的历史有研究的专家。机会难得,负责考古研究的专家张居中带着疑惑,想去找专家鉴定,

哨子,笛、箫?

究竟不是乐器?张居中先生本来是有点疑惑:如果是哨子,制作上骨管可比哨子复杂得多、特别也完美得多,如果是管类的乐器的话,怎么演奏?

他携带着这根管子来到去到了会场,希望找到一些对音乐史有研究的专家鉴定。可是经过几个专家的研究,觉得这只是一根普通的哨子,演奏不了音乐。并且按照音乐的常理分类,西方认为只有能演奏一系列音符器具,才能称为是乐器,显然这个哨子却不能。

当时听了这些专家讲解,张居忠确实有点失望。不过,在后来的发掘中,又继续出土了,数条这样的管子,甚至还出现了8个孔的。相隔一年后,这类的骨管出现了27根。其中十余根是保存完整,没有任何破损。经张居忠自己就拿起来研究,觉得这管子肯定是乐器,并且可以演奏,但是却苦于自己不懂音乐。

后来,贾湖遗址考古研究结束后,张居忠仍然对这些骨笛念念不忘。他就约了几位考古专家一起,把最具代表性的骨笛之一,找到了其他的专家进行鉴定。

他们找到了萧兴华先生。当时在研究音乐的萧兴华教授,看到这根完美的骨管时吓了一跳。他认为骨管虽然没有气孔,但是仍然算是一种管乐器。因为在河南民间的吹奏器竹筹,就是用管端演奏的。

为了想知道,管子演奏音乐的效果,萧兴华带着张居中,立刻驱车找到了刘文金。刘文金当时是一个乐团的团长,他找来一个笛子演奏家,演奏家尝试了几次,终于掌握了演奏的技巧,演奏出了简单的几个音阶,管子可以吹奏所有的音列,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1987年秋冬,黄翔鹏先生和萧兴华教授,得知贾湖骨笛可以演奏后,组织了几位国内顶尖音乐专家来到河南,开始了对贾湖骨笛的音质研究。他们在保存完整的几支骨笛中,选出一件保存最完整的七孔骨笛进行演奏,音乐家们用这种骨笛演奏河北民歌《小白菜》。

一只距今接近8000年的骨笛,竟然还可以演奏出动听的民歌,这件事一下子就震惊了中外的音乐界,为什么世界各国的音乐家和考古学家会如此震撼?

因为古代音乐考古史是相对冷门,在当时中国考古找到最早的,也就是在西安出土的半坡陶笛,可是陶笛只能奏音阶不多。贾湖骨笛却能演奏七个音阶。可见,贾湖骨笛比西安半坡陶笛要更先进。

同时在西方音乐考古史上,欧洲宣称考古发现了三万年前的穿孔骨,可是按照音乐的分类,因为只能发出音,不能演奏音列,所以不算是乐器。而贾湖骨笛在年份和音阶上,早于美索不达米亚出土的古笛,甚至比号称古埃及的笛子,都要早上了2000多年,后别世界考古界,和音乐界,不得不公认为,世界笛子的鼻祖,也是至今世界出土时间最早、保存最好,数量最大,至今依然能够演奏的乐器。

并且在后来的研究中,众多专家还有人惊人的发现,原来当时的骨笛的制作者,竟然还掌握了纠正声音本领!在其中的一根骨笛中,就不但出现了七个完整的演奏孔,甚至还有三个地方,是打算开口的痕迹。在旁边还有一个小孔,应该是制作过程中留下的,鉴定后,考古学家推测应该是校准用途,用了调整过和判断声音的校正。

这让专家非常疑惑?几千年前的人们,在没有任何调音器材,怎么能做出如此准确音阶的骨笛呢?他们掌握了什么技术或者仪器?

在众多出土的骨笛中,其中四根骨笛,画上了计算开口距离的尺度。由此可见,但是人们已经掌握了,管子开口的距离。并且在笛子制作完成后,还用其他的的方法来调整单个孔的音差。这种的笛子的制作方法和过程,完全和现在民族管乐器的制作方法是一脉相承。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高水平的音乐知识。

那么贾湖遗址是怎么掌握这门知识的,现在对于考古专家来说依然是个迷,特别是骨笛制作的材质,可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腐朽,中外的考古专家都觉得扑朔迷离,令人惊叹!

那么这支骨笛,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呢?

为了鉴定骨笛的性质,专家经过了专业的仪器,找来了对这方面的专家,通过骨笛两端,确认了是丹顶鹤的尺骨,在生产过程中锯断两端再经过精心的加工而成。经鉴定,贾湖骨笛的位置是在,丹顶鹤鸟翼前臂的一部分。专家也说,在中国古代,哪怕是现在,依然保留有利用用鸟尺骨做笛子的传统制作方法。

那么为什么选用的是丹顶鹤?

经过考古专家和一种动物学家的推断,当时这一带存因为环境适合,是但丹顶鹤的栖息地,或许是人们在狩猎的时候,发现了丹顶鹤的骨骼外坚中空,偶然的机会贾湖先民,发现了它是骨笛的绝佳制作材质。

并且在中国古代,古人将丹顶鹤描绘为,传统吉祥的飞禽,并且还出现在各种图案和图腾中,古代对丹顶鹤的描述还有“鹤骨为笛,其声清越”,元诗中也有一首《鹤骨笛》,里面提到的“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古人在数千年来,对丹顶鹤的赞誉,恰好和贾湖遗址的先民使用骨笛一致,它们使人们对遥远的古代笛声产生了一种向往,在当时的蓝天白云下骨笛音乐,到底有多动听,又是吹奏什么样的曲子呢?

那么骨笛出土的有何重大意义?改变了什么?

骨笛的发现能够震撼中外的音乐界,其意义可不仅限于对音乐史,还改写人类重要文明史,将人类的音乐历史推进2000多年。而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摆脱生存困境后的精神需要。它的直接表现就是对“礼乐”的尊重。

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突出特点是就是重视礼乐制度,同时不断地成熟和完善礼乐文化。贾湖骨笛的发现,用实物证明了中国先民已经在八千多年前,就对“礼乐”进行了探索和开启,意义重大在于也证明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相比其他三大文明古国,或者西方西考古发现的其他文明,骨笛给中国文文化有添加了重要的砝码。

但是这些骨笛,至今还留下的一连串的未解之谜?

多年来,考古学家和音乐界对贾湖骨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专家们仍然提出了许多惊人的谜团

1.贾湖古堤遗址距今9000年,属新石器时代。骨笛上的还找到了1毫米的小孔。当时在石器时代,古人用什么样的工具加工制作的?

2.几千年前中华先民,是如何掌握高超的音乐知识水平?先民们,是如何掌握鹤类的肢骨,并且在不规则管子上,找到准确的音高排列,贾湖人通过生何种办法计算位置,现在都是专家们研究课题

3.有如此高度文明的贾湖人,为什么要迁徙?

小结:

贾湖骨笛对于中华文明不只是简单的一种乐器,他是被国内和国外专家们公认为世界最早的吹奏乐器。经过实验表明,贾湖骨笛能演奏传统的五声和七声调式音乐,能演奏变调丰富的少数民族外国音乐。它的发掘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个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它的发现堪称中国古代音乐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世界音乐文明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更是中国考古史上的最伟大奇迹之一。
















在我的家乡湖北省云梦县及邻近的随州市,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都出土震惊世界的珍贵文物。今天先说云梦县出土的云梦秦简。云梦秦简是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县城睡虎地秦墓群中出土发现的,共计1155枚当时震惊了世界。这些竹简长23、1厘米,宽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隶,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箸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在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节目中,撒贝宁就是云梦秦简的护宝人。云梦秦简现藏于云梦祥山博物馆,它的出土发现不仅填补了秦代法律文书记载的空白,对考证现有古文献真伪有着积极作用,在研究秦汉法律制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再说随州市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它是一九七八年在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发现的。曾侯乙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的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曾侯乙编钟共65件分为三层八组,上层三组为钮钟19件,中间三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甫钟,是中国出土最大的青铜编钟。曾侯乙编钟现存于湖北省博物馆,它的发现摒弃了所谓"中国的七声音阶是从欧洲传来的"说法,它比欧洲十二平均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近200O年,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下面这一桌饭菜不是栋子家请客完杯盘狼藉的照片,实际上这是一桌近一千年之久的饭菜。

这张餐桌出土于辽代张文藻夫妻合葬墓,大约在1094年入土,满满的酒菜摆在张氏夫妇棺前快一千年了。

我们可以看到,桌子上有盘有碗,有酒有杯,筷子碟子,丰盛满满,尤其是那把绿釉鸡腿瓶里的橘红色液体,据说是千年前的葡萄酒,打开墓葬时仍然香气扑鼻。

最瞩目的是照片正中央的那碗食物,看起来好像是紫不溜秋的葡萄,其实是板栗,不知道还能不能吃。

其实,考古学家挖掘出不少古代的食物,明清、唐宋,甚至是秦汉、史前的,都有出土。

如著名的面条,是考古人员在2002年于青海喇家遗址的20号房址地面发现的,当时是被陶碗盖在下面,极大可能是小米面的。

青海喇家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因为一场地震,引起了大洪水,瞬间摧毁了这里的一切。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当青海喇家居民做好“面条”准备吃饭时,洪水奔涌而来,冲垮了房屋,打翻了面条,埋葬了一切。

下面这几个干肉是烤羊排,不过是公元前800年左右(春秋早期)的烤羊排,出土于新疆且末扎滚鲁克墓葬。

有烤羊排,也会有干鱼。下面这个黑乎乎的鲫鱼干出土于湖北荆州夏家台战国楚墓,距今大约有2400年了。

说起出土的食物,怎么能少的了那罐著名的藕汤呢,出土于湖南马王堆西汉墓,是2000多年前辛追老夫人的陪葬品。

辛追老夫人可能是个“吃货”,也可能她那化成泥的丈夫或儿子是个“吃货”,墓葬里出土了好多瓜果蔬菜。

如看不出样子的梨子:

还有点样子的大枣:

极度萎缩的杨梅:

不过要说出土最多食物,且保存最好,必须离不开新疆,下面这几碟子都是文物,有核桃、葡萄、酸梅、月饼、馄饨等。

离近点儿看,下面这一串类似于葡萄干的东西,是一千多年前的葡萄,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

这三个饺子来自唐朝,皮薄馅大,只知道是小麦面的皮儿,馅料就不清楚了,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339号墓。

这两个像个土坷垃的文物,其实是馄饨,同样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

这个就不用说了,看这圆圆的形状、模子印出的花纹,不就是个月饼吗?不,准确来说,它是唐朝的月饼……


其实啊,栋子最好奇的,是墓葬出土的酒,如2003年出土于西安一座西汉古墓里的青绿色米酒。

都说“窖藏”,这窖藏了千年的酒,不知道滋味如何。不过,看到酒青绿色的颜色,栋子也不敢下嘴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云梦   中国   文物   丹顶鹤   音乐史   墓葬   笛子   牙刷   面条   遗址   乐器   发现   专家   财经   世界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