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全是因为犯罪被和珅杀了吗?事实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的刘全,并非死在了和珅手里。

得益于电视剧的演绎,很多人对刘全这个人物十分熟悉,毕竟在电视剧中,刘全是一个相当合格的奴才。

基本上,哪里有和珅,哪里就会看到刘全在鞍前马后。

而对于刘全的结局,在电视剧《梦断紫禁城》中也有所演绎,当时刘全是因为惹恼了和珅,最终导致其被活活钉入棺材后沉湖而死。

当然,这只是电视剧中的情节,历史上的刘全,并非是死于和珅之手。

历史上真实的刘全,同样也是和珅的大管家,并且,主仆二人的感情,甚至比电视剧中演绎的还要深厚。

那么,既然作为和珅的大管家,在和珅被勒令自缢后,刘全又是什么结局呢?

简而言之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和珅都倒台了,其管家刘全的下场自然也不怎么好,算的上是相当凄惨。

当然,对于这个结局,刘全本人应该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在多年前,他就认准了要终身追随和珅,况且,也正是一直忠心于和珅,刘全的人生才能有过无限风光。

刘全与和珅的深厚感情,在许多年前就已经建立。

和珅出身于满洲正红旗,并且其父亲常保,曾担任过副都统一职,虽说官职不大,但也算官宦人家,加上旗人的身份,日子过的还算可以。

但不幸的是,和珅的生母在生老二和琳时,因难产去世,而此时和珅刚满三岁。

幼年丧母就够悲催的了,但这还不算完,等到和珅长到九岁,弟弟和琳长到六岁时,其父亲常保又因病去世。

一夜之间,年幼的兄弟二人成了无人照料的孤儿。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其家中的仆人纷纷做鸟兽散,但唯独一人留了下来,不仅没有嫌贫爱富,反而一直陪伴在和珅兄弟二人身边。

这个人,就是刘全。

刘全外号刘秃子,很早就在和珅家里当仆人,看到主子一一离世,留下两个孤儿后,没啥文化的刘全,却萌生出一股要与小主人患难与共的心思。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全就鞍前马后的伺候和珅、和琳二人,同时,到处奔走,去帮助和珅借贷度日。

这期间,刘全不知道遭受了多少白眼,也有不少人劝他离开,但他也是个死心眼,不管别人怎么说,反正就是铁了心的继续待在和珅身边。

终于,在和珅十五岁时,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能力,在料理完家中的杂事之后,感恩于刘全的忠心耿耿,就任命其为自家的大管家。

从此,这个职业,伴随了刘全的余生。

期间,刘全见证了和珅娶妻生子,更见证了和珅从默默无闻到发迹,最终大红大紫,成为了乾隆皇帝最宠信的人。

而在和珅权倾朝野之后,作为其大管家刘全,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除了地位水涨船高外,刘全也依靠和珅的庇护,摄取了大量的钱财,成为当时京城里,首屈一指的暴发户。

当然,比起他的主子和珅,刘全的财富只不过是九牛一毛,但与其他人相比,就相当可观了。

史料记载,当时刘全名下,仅房屋就拥有一百余间,另外,像当铺,药铺,账局这些产业刘全同样坐拥数家,至于银子,那更是不少。

更重要的是,借助和珅大管家这个旗号,刘全欺行霸市,而靠着这个,其名下的各个产业,生意那可谓是日进斗金,这些都为刘全带去了巨额的财富。

有了钱,同时也有了令人主动巴结的地位,刘全就开始飘了。

当时的刘全,在生活上是可劲的奢侈,一切都按照最高标准来,不仅如此,为了满足私欲,刘全更是干出了不少僭越之事。

除了营造不合乎身份的深宅大院之外,家里的吃穿用度,比起普通的朝廷大臣还要高档,至于出行,更是要多威风就有多威风。

总而言之,刘全仗着和珅的宠信,完全不把一些规定、规矩放在眼里,大行越级铺张行为。

当然,由于刘全是和珅的心腹,加上他的越级行为,自然就让让他被人盯上,当时的御史曹锡宝,就试图利用刘全来扳倒和珅。

但最终,曹锡宝不仅没能成功,反而自己被革职查办。

怎么回事呢?当时,曹锡宝一直就想扳倒和珅,但奈何和珅狡诈,加上其又深得乾隆信任,所以曹锡宝始终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之后,曹锡宝在不断的查访中,就发现了刘全不仅在宅子上有越级现象,同时还得知刘全出门时,不按规定乘坐本不该其乘坐的马车。

因此,曹锡宝就决定利用这一点,来对和珅发起弹劾。

搜集证据倒是简单,但是,曹锡宝在写完弹劾和珅的奏折后,千不该万不该去找自己的同乡吴省钦。

曹锡宝当时是想着找同乡商量一下,但他却不知道,这个同乡吴省钦,与和珅关系密切的很。

当初,吴省钦还不是进士,而他第一次参加科举考取进士时,那年正是和珅主考,而一番运作后,和珅就想办法点了吴省钦一个进士。

这么一来,吴省钦自然对和珅感恩戴德。

因此,在得知曹锡宝试图利用刘全弹劾和珅之后,吴省钦在第一时间就通知了和珅,并对其嘱托,一定要刘全“毁其室”,另外衣服、车马等有逾制的,“皆匿无迹”。

而和珅在得知后,连夜召见刘全,一顿训斥之后,遂令刘全一一照办。

如此一来,在不久后,曹锡宝上书弹劾,乾隆下令查办时,并没有找到曹锡宝所说的任何证据,这就让曹锡宝当时是相当的难堪。

为此,乾隆大为光火,对着曹锡宝是好一顿训斥。

最终,这个可怜的曹锡宝,被冠以“未察虚实,以书生拘迂之见,讬为正言陈奏”等罪名,并被革职查办。

不仅如此,被革职后的曹锡宝,也在郁郁中离世。

直到嘉庆皇帝亲政,在处治和珅完毕之后,查到了曹锡宝当年的相关奏折,认为此人是个难得的诤臣,这才为其平反,不仅追赠其为副都御史,同时还对其子赠官予荫。

那么,作为和珅的心腹官家,刘全最终又是什么结局呢?

在电视剧中演绎的,是刘全被人抓到把柄,而和珅为了自保,不得不将其弄死,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上,这种情节并不存在。

和珅这个人,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对家人不错,而刘全在他心里,基本上就等同于家人一样。

如果和珅是这种为了自保而不惜抛弃家人的话,那么当初在曹锡宝试图以刘全为突破口,来扳倒和珅时,那么和珅早就把刘全抛出去了。

而不是训斥之后,再想办法解决问题。

因此,刘全是一直跟着和珅狐假虎威,直到和珅倒台方才停止。

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刚刚亲政的嘉庆皇帝,第一时间就对和珅下了手,最终对其抄家,并命其在狱中自尽。

有道是树倒猢狲散,和珅都倒台了,自然刘全也跑不了。

就在嘉庆宣布和珅的二十大罪状之中,最后的一条,说的就是和珅管家刘全,言外之意,就是和珅包庇刘全贪贿。

查抄资产,竟至二十余万,并有大珠及珍珠手串。若非纵令需索,何得如此丰饶!其大罪二十。

因此,在抄完和珅的家之后,嘉庆马不停蹄的又对刘全家进行了查抄,而在刘全家中,嘉庆也“所得颇丰”。

史料记载,仅是在刘全家里,就查抄出大量金银,另有各类借据,以及钱铺、药铺、帐居等产权文书。

除了抄刘全本人家之外,嘉庆还抄了刘全的两个儿子的家,同样收获不小。

当然,嘉庆皇帝对于和珅一案,本着的目的就是“只诛元凶,不追余等”,也就是不搞株连,他这么做,也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影响。

因此,在查抄完刘全家之后,嘉庆并没有对刘全以及其家人赶尽杀绝,相反,还做了相应的宽大处理。

比如刘全本人,最早是以“僭用服物、诈财舞弊”等罪名,被判了绞监候,但嘉庆最终将其改判为发配黑龙江,算是留了刘全一命。

不过,考虑到刘全为虎作伥已久,嘉庆特意加上了“遇赦不赦”,意思是就算以后赶上了天下大赦,像刘全也不能享受此待遇。

所以,虽说史料里并没有记载刘全最终的结局,但大概率是死在了流放之地。

至于刘全的几个儿子,最早是被判流放三千里,但经过改判,则是被判为了流放广东、福建等地。

因此,像电视剧中演绎的,刘全死在了和珅之手的情节,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和珅得势时,不至于这么做,而失势后,反正难逃一死,所以也就没必要这么做。

小结:

刘全此人,虽说是一个奴才出身,但是因为他与和珅的特殊关系,让他得以在历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而他的一生,算是见证了和珅的成长、发迹、大红大紫,以及和珅的败亡。

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全是和珅一生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与和珅的关系,丝毫不亚于和珅真正的家人。

至于刘全的结局,他并没有被和珅所杀,而是和珅倒台后,刘全也受到了惩治,最终被流放黑龙江,大概率死在了哪里。




刘全绰号刘秃子,又叫外刘,是和家的世代奴仆,打小就给和家赶车。

和珅九岁丧父,与弟弟和琳成为孤儿后,刘全没有嫌贫爱富,另寻出路,而是始终跟着和珅,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和珅贫寒潦倒时,经常四处借钱,而在世态炎凉下为和珅奔走借钱的,很多时候都是这个刘全。

其间,有一件事很能说明刘全对和珅的忠诚。

因为外人不肯雪中送炭,借一点钱,和珅无奈,只好派刘全到他做河道官员的外祖父嘉谟家去讨借。刚开始,嘉谟碍于亲情面子还能给一些银两,可次数多了,外祖父的脸色也就越来越难看了。

嘉谟有个叫郭大昌的属下,此人洞彻水性,是个治河奇才,当地官员遇到治理河道的事情,往往都要征求他的意见,因此很得嘉谟的信任。

刘全每次来借钱,都是郭大昌负责接待,有这个交道,一来二去,两人也就混熟了。有一次,刘全千里迢迢又赶到嘉谟府上借钱,结果只讨到五十两银子。

郭大昌为刘全送行时,为刘全叫屈说,自己向来识人很准,凭刘全的本事,如果在自己身边谋一个差使,很快就能发达起来,何苦在京城低三下四地做落魄人家的仆人,为五十两银子千里奔波?

但刘全却对郭大昌说,我家主人和珅是将门之后,绝非池中物,日后一定能够出人头地。我只要在京城再辛苦上两三年,将来一定能在主人身边奔出一个好前程。

郭大昌见刘全对和珅如此死心塌地,感叹不已。刘全走时,郭大昌自掏腰包,又赠了他一百两银子。赠完银子,郭大昌又对刘全说,难得你这么看准跟定一个人,往后你家主人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会尽力帮助。

和珅发迹,权倾朝野后,曾派刘全约郭大昌见面。

但郭大昌却对刘全说,我原来资助你家主人,是因为我看他是大才,日后能为朝廷效力。不承想你家主人发迹后,并非贤臣清官。在我看,将来难免遭受大祸,只求到时候不累及我就算万幸了,你自己也要好生思量。

但刘全却说,跟定主人,无须思量。

见刘全这个态度,郭大昌说,我们缘尽于此,望你好自为之。

从此之后,郭大昌避而不见,与刘全彻底断了交。

不弃不离并非正人君子间才有!由此可见,刘全对和珅的忠诚。

因为有这一份患难与共的忠诚,和珅发迹后,刘全不仅成了和府的大管家,而且有了狐假虎威的权势,最嚣张时崇文门关税的大权都掌握在刘全手里。

短短二十几年,和珅聚集起了惊人的巨额财富,刘全功不可没的同时,也发了大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刘全理财的能力也是一流,他利用和珅管家的身份捞了大量的银子,广置房产,经营各种店铺,并利用特殊身份,欺行霸市,赚取了大量的不义之财。

不仅如此,刘全的儿子也在和家做事,刘印、刘陔除了在崇文门关税当差外,他们也拥有大量的房产、土地,并且经营各种店铺,大发不义之财。

至于刘全究竟有多少钱?

清廷抄刘全家时,有记录:金一百九两八钱,银一万五千九百二十四两;大制钱九十串,借出银一万二千七百七十两;借出大制钱九百五十串;自开恒义号钱铺一座,本银六千两(坐落通州);自开恒泽号钱铺一座,本银六千两(坐落通州);入本伙开同仁堂药铺一座,本银四千两(坐落正阳门外)入本伙开永义帐局一座,本银一万两(坐落厂桥)。

跟着和珅攀上富贵之后,刘全“小人得志”的嘴脸便迅速地显露了出来,他在和府附近建造了一座深宅大院,家中的吃穿用度甚至超过了朝中大员,出行的阵仗更是大到离谱。而和珅因为信任、器重以及主仆间的深厚情感,对刘全的高调招摇也很少加以制止。

朝中御史曹锡宝见不惯,想以参劾刘全的方式,从中打开缺口,攻一攻和珅,哪知道和珅依仗乾隆的宠信以及诡计多端,轻轻松松地就将一顶“诬陷”的帽子扣在了曹锡宝的头上,曹锡宝因此遭到革职查办。

《清史稿》中对这件事有过具体的记载:“御史曹锡宝劾和珅家奴刘全奢僣,造屋逾制,帝察其欲劾和珅,不敢明言,故以家人为由。命王大臣会同都察院传问锡宝,使直陈和珅私弊,卒不能指实。和珅亦预使刘全毁屋更造,察勘不得直,锡宝因获谴。”

说和珅因为刘全被人抓住了把柄,进而舍卒保帅,逼杀了刘全,这是电视剧中的演绎。和珅这个人虽然是个巨贪,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其人是有相当人格魅力的,尤其对自家人,他仁义,讲感情,并非无情无义之人,因为这种手狠腹黑的事,他是不会对自家人做的,而且凭着他握有的权势以及在乾隆面前八面玲珑的能力,他也无须这么做。

刘全被问罪,那是在嘉庆上台,和珅“跌倒”后。

嘉庆办和珅,特别讲究尺度,没有搞株连,大杀一片,因此刘全并没有被处死,而是以僭用服物、诈财舞弊的罪名被判了绞监候;其子刘印、刘陔和刘三儿,仗一百,流三千里。

后来因为和珅没有被凌迟处死,改赐自尽,刘全也跟着获得了宽大处理,改判发配黑龙江给索伦、达呼尔人做奴仆,并且“遇赦不赦”;其子刘印、刘陔和刘三儿以及和珅的其他几名家仆王平、方二等人一并发往广东、福建等省,给驻防兵丁为奴。

对刘全因忠得富,富后忘形,其母的苦心提醒很值得最后提一笔。

刘全发迹后,他那老母亲对刘全的所作所为很是看不惯,经常批评他,并且不接受刘全的任何财物,每天依旧用腐乳、豆豉下饭。

每当这时候,她总是苦口婆心地对刘全说:“昔日想吃此东西而不易得到,今天虽然豪富,怎么敢忘了旧日的苦日子呢!”

所以说,刘全的富贵日子是没有根的,像浮萍。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奴才,能够被载入煌煌正史的人寥寥无几。而和珅的家奴刘全恰好就是其中之一,不过他留下的却是遗臭万年的骂名。



关于和珅杀死刘全的故事,实际上出自于电视剧《梦断紫禁城》。当时和珅的政敌王杰发现了一处经营玉石的店铺,他以为是和珅的,于是就请了乾隆来调查,没成想店铺竟然是刘全的。

乾隆得知情况后并没有追查,只是让和珅看着办吧,于是和珅弃车保帅,把刘全交给了小妾长二姑处置。长二姑是和珅肚子里的蛔虫,明白他的意图,于是在骗刘全交出家产后狠心将他沉湖淹死了。



电视剧显然不能当真,大部分情节都是虚构的。真实历史中,刘全不仅仅是藏在和珅这只硕鼠背后的蛀虫,更是和珅非常倚重的管家,而且两人曾患难与共,结下很深厚的情谊。

当年和珅9岁时丧父,一瞬间,他和弟弟和琳成为了孤儿。此后和珅的日子过得非常困难,经常遭受族人的排挤,期间差点被赶出家门。在这一过程中,刘全一直陪伴在和珅身边,不离不弃的照顾着和珅以及年幼的和琳。

后来和珅发愤图强,通过夜以继日的学习考入了咸安宫官学。这期间,和珅由于生活拮据,被迫向父亲生前的好友、同僚借款。但人走茶凉,谁又愿意借给一个看不到希望的孩子。和珅饱尝世间冷暖后,知道了谁对自己是真心的,所以他把刘全的忠诚牢牢记在了心里。



很快,和珅平步青云,成为了清朝乾隆时期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巨星。短短五年的时间,和珅从一个普通侍卫做到了军机处大臣、户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九门提督。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全也从原来落魄的仆人变成了“相府”的管家。这时,来求和珅办事的人络绎不绝,刘全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和府把关的第一人。普通官员求见和珅时,如果没有刘全的同意,甚至连和珅的面都见不到。

就这样,刘全也跟着和珅发了财,成为了京城里有名的暴发户,名下拥有当铺、药铺、账局数座,而且还有各种房屋一百余间。

普通人一旦突然有了钱就会膨胀,很多时候难免飘飘然。刘全自然也是如此,他不仅过上了奢侈的生活,而且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逾制。



封建专制社会,等级森严,朝廷制定了每个阶层生活起居的标准,只要超过了这个标准,那就是逾制。这在古代可是杀头的大罪。

刘全逾制以后,被御史曹锡宝发现,于是曹锡宝以此弹劾刘全,把奏折送到了正在避暑山庄游玩的乾隆。

好巧不巧,这件事被吴省钦知道了。吴省钦本来是和珅的老师,后来和珅发达了之后,吴省钦又拜了和珅为老师。两个有师生之谊的人臭味相投,所以吴省钦连夜通知了和珅。



和珅收到吴省钦的书信后,迅速让刘全拆毁了逾制的马车和房屋。等到乾隆收到曹锡宝的奏折后派人调查,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现,曹锡宝也因此被免去了职务。

公元1799年正月,乾隆以89岁高龄卒于养心殿。乾隆死后,和珅失去了靠山,迅速被嘉庆处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和珅倒台之后,刘全的好日子也到头了,他也被嘉庆下旨抄家逮捕。

刘全资产虽然比不上和珅,但也从他家搜出109两黄金,15924两白银,大制钱90串,借出银两12770两。另有钱铺、药铺和宅院数座,共计合银20余万两。



和珅被下狱后,刘全被判处了斩立决。牢狱中的刘全又回到了那个任人欺辱的时候,仿佛一切都是一场空。最终在行刑前两天,狱卒泼了他一身冷水,当时还是正月,天气寒冷,加上此时的刘全已经将近70岁,最终他被活活冻死在狱中。




中国几千余年的历史中,能在史书中留名的大多皆为王侯将相,才子佳人,而普通人能在史书中留名的机会却是微乎其微的,但也有例外的,这其中就包括刘全这位和珅家的总管(名为总管,实际也就是奴仆)



刘全,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人物。在外,他是一个让人憎恨的恶仆,仗着和珅的权势,欺行霸市,贪污受贿,无恶不做;在内,他对于和家确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忠仆,当年和珅还在求学的时候,他的父亲常保却突然暴亡,为此孤苦无依的和珅为了自己和弟弟和琳的学业,只得向父亲的生前好友及同僚去借贷生活和学习的费用,而在这过程中刘全一直跟在和珅的身边,跟随和珅东奔西走一次又一次吃着闭门羹,在那样人走茶凉的形势下刘全这种不离不弃的行为足见他的忠诚。



当然,无论怎么说,在历史上,刘全的评价就是一个“恶奴”,他对和珅一人的忠诚,掩盖不了他犯下的错,他对当时百姓所造成的伤害,虽与和珅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但是却与其他的贪官污吏不相上下。

据《清史稿》所载,当年和珅被抄家后,刘全也随之被抄家,抄刘全家所得:“金一百九两八钱,银一万五千九百二十四两;大制钱九十串,借出银一万二千七百七十两;借出大制钱九百五十串;自开恒义号钱铺一座,本银六千两(坐落通州);自开恒泽号钱铺一座,本银六千两(坐落通州);入本伙开同仁堂药铺一座,本银四千两(坐落正阳门外)入本伙开永义帐局一座,本银一万两(坐落厂桥)”。



想想看,一个奴仆就拥有房屋一百余间,当铺,药铺,账局数座,白银过万两,这得掠夺多少百姓的血汗钱才能积累下这等家业,再加上刘全做生意向来是不按正规的来做,他开钱铺、当铺向来就是巧取豪夺,一旦普通平民到他的钱铺借钱,不但利息极高,且一旦还不上,就要逼的人家卖儿卖女,可以说当时有多少的百姓因为刘全妻离子散,更是家破人亡。



但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此等恶奴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不过刘全的结局却并非是如同《梦断紫禁城》中是被和珅塞进棺材中放在水中活活淹死的,而是冻死于狱中。

嘉庆三年,乾隆驾崩,嘉庆亲政。此时手握皇权的嘉庆再也忍受不了和珅,乾隆一去世,嘉庆就开始清算和珅,最终和府被抄,和珅自杀于狱中。和珅死后,作为和珅最忠实的奴仆,刘全亦不幸免,他被嘉庆帝宣布和珅二十大罪的第二十大罪之首犯,其言:“伊家人刘全,不过下贱家奴,而查抄资产,竟至二十余万,并有大珠及珍珠手串。若非纵令需索,何得如此丰饶!其大罪二十。”。



而后,嘉庆判其斩立决,但是在行刑前两天刘全因穿着单薄,然后又被狱卒泼了冷水,如此在饥寒交迫下,刘全就这样被冻死在狱中。




前言:六全是谁?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要是直接说刘全,估计很多人一时想不起他是谁,要是把他和和珅联系起来,很多人就会恍然大悟,不就是那个对和珅点头哈腰,而在外狗仗人势的和珅大管家吗?在影视剧里是这样,但有些影视剧瞎编乱造,未必真实。历史上真有其人。


《清史列传·和珅传》记载,乾隆二十四年,和珅之父常保病故,其母亦早病亡,故而彼时的和珅与弟和琳相依为命,家中后母处处为难,兄弟俩一度衣食无着。家中的随从侍者也人走茶凉,唯独刘全忠心不二,为了使二位小主人读书,刘全四处奔波借钱,寸步不离的照护着和珅。

《清仁宗睿皇帝实录》中有记载:“伊家人刘全,不过下贱家奴,而查抄赀产,竟至二十余万,并有大珠及珍珠手串。若非纵令需索,何得如此丰饶!其大罪二十。”


通过以上的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刘全其人确实是存在的。而且进入和家很早,那时候和珅家里发生变故,母亲早亡,父亲也随后去世,后母又对他们极其苛刻,和珅只能与弟弟和琳相依为命。其他仆人都离开了,唯有刘全不离不弃,服侍在和坤左右。正是这种忠诚,既让和珅感动,又得到了他十二分的信任。


后来和珅考取了官学,又娶了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孙女,从此他的人生进入了快车道。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刘全也很快正式成了和府的大总管。有了和珅的庇护,刘全一下抖起来了,他有样学样,和珅大贪他小贪。

据传给和珅行贿的人,要是上贡的少了,顶多也就能见见他的管家刘全,连和珅本人的面都见不着。以致很多事情刘全都成了和珅的代言人,刘全一生虽然无官无衔,但在其他官员的眼里,他可是个厉害角色,出行和住的规格,都超过了有些王公大臣的,御史曹锡宝,把这一情况上报给乾隆,结果在和珅的周旋下,却把自己的官给搞丢了了。


一,很多人要问了刘全真是和珅杀的吗?

这当然不是真的,又是影视剧惹的祸。这故事出自《梦断紫禁城》,我就不详述故事内容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

刘全很会察言观色,办事能力又强,处处都能领会和珅的意思,俨然和和珅成了亦仆亦友的关系。很多事情和珅都离不开他,除了乾隆动真格的,别人根本把他没办法,打狗还得看主人不是?和珅根本不可能干自断臂膀的事儿。

二,刘全是怎么死的?真相是什么?

嘉庆四年的时候,和珅被嘉庆拿下了。8亿多两的黄金白银,真的是和珅被扳倒嘉庆就吃饱。唇亡齿寒,刘全自然是躲不过。在宣判和珅的20条大罪时,其中一条就是他的管家刘全的贪污之罪,这个刘全胃口也不小,足足贪了20万两黄金白银,虽然比不上他的主子,但也绝非小数,放到现在也足有几千万了吧。


结束语:这肯定也是死罪难逃,但是没等杀他,在狱中就死了。怎么回事?墙倒众人推嘛,和珅在的时候没人敢惹他,现在这些狱卒们也要发泄一下不满,他们把刘全的棉衣给扒了,然后给其身上泼冷水,就这么着,刘全被活活冻死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嘉庆   紫禁城   制钱   乾隆   通州   药铺   奴仆   御史   狱中   剧中   管家   忠诚   真相   家人   事实   主人   自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