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压力这么大,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来北京就业?

甘蔗没有两头甜。北京的压力大,但北京也有别的地方没有的好处。所以,别只看见北京压力大这一件事情,要整体来看事情。

中国现阶段的情况很实际,就业才是一切硬道理。现在中国的实际情况就是,就业岗位绝大多数只存在于大城市,越大的城市,就业岗位越多,省会的就业机会多过家乡三四线城市,而北京、上海的就业机会多过省会。

家乡确实也有好机会,但谁都知道家乡的好机会不是给没人脉、没资源的普通人预备的。所以,如果你只是上了一个普通的大学,家里的条件也普通到无法再普通,那你怎么能相信家乡的好机会会是你的好机会呢?

而大城市的机会多,好机会也更多一些,而大城市有人脉、有资源的人虽然多,但和小城市相比,机会和有背景的人的比例却是不一样的。所以结果就变成了,在家乡小城市里,普通人只能是看得见好机会,却吃不到。但到了大城市,虽然竞争更激烈了,但机会却变成了有一丝可能轮到自己,而且是越大的城市,这种轮到自己的可能性就越大,当然北京、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那么自然好机会轮到自己的可能就最大了 。

越是大城市,越是公平,即便是相对的“公平”,这你应该能明白。也就是为了追逐这个相对的“公平”,只有一身本事的普通人,也只有到大城市,比如北京,尝试仅仅凭借本事赚到饭钱。




网友咨询:

北京压力那么大,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来北京就业?

我的答复:

在我身边认识的朋友当中,有不少人都属于北漂一族,不少人大学毕业以后都选择去北京工作,这是一个比较吸引人的选择,在北京你能够得到很多公平的机会和资源。

在北京买房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因为现在北京的房价,基本上最便宜的地方都需要四五万块钱一平,稍微好一点的地方已经达到接近10万块钱一平,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想要在北京买房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针对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我建议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不少青年在北京读大学,毕业以后直接选择在北京就业

在北京工作确实会面对比较大的工作压力,但是很多青年还是愿意留在北京工作,因为他们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是在北京读大学,对于北京的情况也比较了解,熟悉的一座城市以后,就不太想再离开这一座城市。

北京属于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在北京也有很多大学,每年都有很多青年报考北京的大学,这些大学毕业以后的学生,他们在北京学习了四年时间,甚至更长时间,对于北京的一草一木都比较熟悉,这时候大学毕业选择一份北京的工作都很正常。

尤其是对于北方城市的青年来说,比如像东北或者是其他华北地区,在北京就是他们当地最好的城市,在北京也是这些青年最集中的地区。

但是从地域来看,北京对于周边省份青年的吸引力都比较强,这些年不管是否在北京读书,最后为了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都会选择去北京奋斗,北京也会给这些青年更多的机会。

二、在北京需要面对比较大的压力,但是也可以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在北京最大的压力就是买房,因为北京的房价非常高,在北京还会面对另外一个压力,就是落户,因为想要落户北京会存在比较难的难度。

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北京最便宜的地区房价都达到了四五万块钱一平,如果你要买比较好的地段,甚至需要10万块钱以上,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几乎就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

比如说你要在北京比较一般的地段,购买一套不算特别大的房子,最起码需要准备300万左右的首付,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很多家庭都拿不出这么多的钱,一些青年想要白手起家,那更需要奋斗很多年。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虽然说北京面对非常大的房价压力,但是去北京工作也能够让这些青年拿到更高的工资,得到更多的机会,享受更多的资源,这是北京市引人的一个重要因素。

像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是一个本科毕业生,按理说本科毕业生去北京很难找到特别高薪的工作,但是凭借着自己比较能吃苦的精神,比较过人的能力,最终在北京做到了年薪40万左右,虽然说最终没有选择在北京买房,但在石家庄已经买了三套房子。

三、对于高学历层次人才来说,只有一线城市才是真正展现能力的平台

北京之所以这么吸引青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对比一些学历比较高,能力比较强的青年,只有在一线城市才能够真正展现他们的能力,也只有在一线城市他们才能够拿到最高的薪水。

现在基本所有的高新企业,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都集中在几个一线城市,一些国外比较知名的企业,在几个一线城市都有自己的总部或者是工厂,对于这些高层次的青年来说,他们想要去这些企业工作,就必须要选择一线城市,北京就是一个很好的去向。

在前面的文章当中我提到过,我认识好几个在大学读书期间表现非常优秀,最终拿到博士研究生的朋友,这几个朋友没有一个人选择离开一线城市,基本上都在一线城市工作。

因为他们离开一线城市以后,尤其是对于在企业工作的人,很难再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只有在北京他们才能够不断地去更大的平台,才能够不断创造更高的年薪。

四、对于学历一般的青年,在北京也能够拿到更高的工资

高学历人才毕竟是少数,不可能所有人都拿到博士研究生的学历,但是对于一些一般学历的青年,他们也愿意去北京工作,因为这些一般学历的青年,如果不选择去北京工作,想要实现白手期间的梦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北京工作,对于这些学历层次一般的青年来说,也许他们拿不到特别高的工资,但是只要勤勤恳恳,只要能力不差,最终月薪一两万不会太大的问题。

在北京工作,虽然会面对比较高的房租,也会面对比较高的生活成本,但对于这些月薪一两万的青年,去掉这些生活成本以后,每个月存下来的钱还是要比在老家小地方工作好很多。

这些青年在北京打工赚到的钱比较多,最后存下来就会在老家购置房地产,购置车辆等等,在老家能够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也能够实现比老家更快发家致富的目标。

总体来说,北京是一座非常有活力的城市,也是一座非常吸引青年人的城市,每年都会有很多青年选择留在北京工作,也有很多青年涌进北京工作,北京也是这几座一线城市当中包容性比较强的城市。

本文由岭南通途原创,点击关注不迷路,我们下期再见。




我在北京待过十多年,简单说一下。

我如果在东北小城市,私企顶多3000多元,想买房压力很大。

我在北京回来后,轻松在东北小城市买了三套房。

这就是本质区别!!!




十年前刚毕业的时候,我也直接就去了北京,当了一段时间的“北漂”。

实话实说,北京不是生活压力大,而是生存压力大,简直就不是一般人能待的地方。

不管是乌泱乌泱的早高峰地铁,还是只能容下一副肉身的租住环境,都只能用“残酷”二字来形容。



但就算这样,我也没后悔去当那一遭“北漂”,反倒经常后悔当年没能咬牙坚持、留在北京,也特别理解刚毕业学生明知北京苦,偏向北京行”的原因和想法。

年少轻狂,都有一颗想要闯荡的心

刚毕业的年轻人,不光有最好的身体、最好的脑袋,还有最多的想法、最大的胆子,正是人生中最好的时候,肯定都有想有想出去闯荡一番的想法。

啥叫闯荡?

在村里能叫闯荡吗?在县里能叫闯荡吗?肯定不能。

符合年轻人闯荡设想的地方,就只有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大都市。



家乡没有刚毕业大学生的容身之所

小地方也有人才市场,但你逛两圈就能发现,里面根本没啥正经的工作。

工资待遇低、各项福利几乎全无也就算了,连街边的小门脸儿都在里面招人。

我刚毕业的时候,也在县里找过工作,还顺利通过了一个家居公司的面试,但办完入职我差点就哭了出来。

他们把我分到了我们镇上的一个门店,店长还是我们村儿的一个嫂子……

虽说大学生早就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儿了,但这多少还是有点儿“欺负人”的意思在里面。



北京要比小地方更公平

小地方是人情社会,也是关系型社会,除了机会少之外,它就是有着很多不公平的因素在里面。

我们当年毕业、凑一堆儿“谋划未来”的时候,就经常有人大爆粗口:“卧嘈,那么好的单位,那个傻子咋就进了……卧嘈,这都还没毕业利索,那傻子咋就把公司给开起来了……”

这就是小地方的现实。

你除了爆几句粗口、骂几句娘之外,根本就没有别的招儿。

北京是残酷,竞争也确实激烈,但它至少是公平的,你有多大的能耐,它就会给你多大的回报,不讲关系,不讲人情。

这一点儿,小地方根本比不了。





不只是来北京,也会往上海、广州奔。我在北京生活,去别的城市也主要是旅游为主,所以我就拿随问题里的城市北京举例,来说下我个人的几个观点吧。

1、北京是国内的超一流城市,而且在北方来说,是最大的一个城市了,大就意味着机会多,选择也多,这也是大多数来京工作的原因;

2、明面上同岗位上的工资相对来说比较高,不一定是行业最高,但工资水平也算国内靠前的了,但因为各种因素,消费也随之上涨,所以,到手的净资金未必会比老家好,所以,又回到第一点,机会多很多,岗位很多,工作也好找;

3、的确有些高校毕业生,从大学就开始规划报考北京公务员了,这也是解决北京户口相对而言最简单的一个方法,这样以后孩子上学会接触的面多很多,老人医疗看病要方便一些。

4、最后一点,很多毕业生会来北京,尤其是搞一些研究的毕业生。更愿意到北京、上海这类城市,这些搞研究的话,北京、上海这些城市,跟国外接触会很多,大学及各种实验室也会相对多一些。

以上几点就是我个人觉得来北京的几个主要原因。谢谢邀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1

标签:北京   压力   上海   大城市   家乡   公平   学历   能力   青年   机会   地方   城市   财经   工作   大学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