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和韩国、日本人同皮肤的人种结婚生的孩子是混血儿吗?和欧美混血儿相同吗?

混血儿是指不同人种的男女所生育的孩子。这是以人种作为划分标志的遗传生物学概念,而不是以国籍作为划分标准。在美国有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他们通婚所生育的后代在国籍上当然是美国公民,但他们的后代显然符合混血儿的定义。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就是一个典型的黑白混血儿:他的父亲是来自肯尼亚的黑人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他的母亲是堪萨斯州的白人安·邓纳姆。

不同种族的男女通婚所生育的孩子就是混血儿。这只与男女双方的种族有关,而与男女双方的国籍无关。混血是一个纯粹的遗传生物学概念,而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种族概念和国籍概念是不能混为一谈的。美国的黑人、白人、印第安人在国际上都属于美国公民,但你能说他们是一个种族吗?新加坡的华人祖上是从中国迁徙过去的。他们和我们在血统种族上是一致的,但你能说新加坡人是中国人吗?

不同国籍的男女如果属于同一种族,那么他们所生育的孩子就不是混血儿。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中国人和韩国人、日本人、越南人生育的孩子就不是混血儿呢?事实上这么说太过武断了。更确切地说混血与否只以种族作为参照标准,而不以国籍作为参考标准。笼统地说中国人和韩国人、日本人、越南人生育的孩子不是混血儿其实仍是把人种与国籍混淆的说法。这其实是先入为主假定中、韩、日、越等国为同一人种。

可能有人会说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越南人都是黄种人。这其实是一种相当笼统的说法。尽管全世界的人种一般分为黄、白、黑、棕四种,但由于历史上的人口迁徙和种族融合就衍生出若干介于四大人种之间的过渡人种。美洲的印第安人种通常和东亚人种一样被划为黄色人种,不过印第安人的肤色较东亚人种更浓重且具偏红色调,其血型特征也与东亚人种不同,所以同为黄色人种的印第安人与东亚人种仍存在明显不同的体貌特征。

南欧的白色人种在肤色、眼色上都比北欧人相对更深且多为黑发。这和金发碧眼的北欧日耳曼人种显然是存在差异性的。东非的埃塞俄比亚人在肤色上也没西非人黑,而像是介于黑人与白人之间的过渡性人种。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今中国的56个民族全都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产物。我国56个民族中绝大多数属于蒙古利亚人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黄种人。可如果把全体中国人定义为黄种人是不妥的。

事实上生活在中国新疆的塔吉克、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就和生活在内地的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有着明显不同的体貌特征。如果我们今天去到位于祖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仍能见到长相酷似外国人的塔吉克族解放军战士。再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新疆籍的迪丽热巴、古力娜扎等人和生活在内地的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也长得不一样啊。我国新疆地区以及邻近的中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繁衍生息相互融合的地方。

生活在中国新疆的塔吉克族就属于欧罗巴人种。中国的俄罗斯族则大多是俄罗斯移民与其他民族的混血后代。作为新疆第一大民族的维吾尔族则是由南疆地区的土著居民与古代羌人、塞人、汉人、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多个民族的混合形成的。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混合,而不是某一种民族的混合。因此维吾尔族名是汉语——“所谓维吾尔者以狭义言之而维持吾族之意也;以广义言之并含有维持吾国之义”。

维吾尔族作为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成为现代维吾尔民族。前者以蒙古利亚人种为主,后者以雅利安人种为主。由此可见维吾尔族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混血民族。这种民族融合现象并非只存在于少数民族当中。事实上作为我国主体民族的汉族也并非是单一来源。

秦始皇南征百越时如今的江南、岭南地区还是百越民族出没的蛮荒之地,可如今这些地区全都使用同样的方块字。那么这些地区的土著居民古越人去哪儿了呢?很显然如今南方汉人中有一部分祖上是有古越人血统的。事实上中国历史乃至全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的民族融合演变的历史,时至今日谁也无法保证自家祖上一定没其他种族的血统。像如今姓慕容、宇文的汉族人有可能祖先就是鲜卑人嘛。

不光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存在这种民族融合现象,即使是孤悬海上、国土面积比我们小得多的日本也存在类似的民族融合现象。日本的主体民族是占其总人口98%以上的和族,除此之外在北海道地区生活着大约2万多阿伊努族。阿伊努族的外貌与和族截然不同:眉突出,发稠密,眼圆而深陷,睫毛长而分歧,鼻垂直,脸和全身多毛。这具有明显的欧罗巴人种特征。不过如今阿伊努族在与和族长期融合之后白人特征正逐渐弱化。

在中国台湾地区少数民族的传说中也有关于祖先与外来族群斗争、交流、融合的故事。在台湾少数民族的传说提到最多的一个外来族群是矮黑人。矮黑人作为东南亚的古老人种如今零星分布于菲律宾的吕宋、内格罗斯、巴拉望、棉兰老等和马来半岛的泰马两国边境地区以及印度的安达曼群岛。矮黑人其实不是黑人,而是介于黑人与棕色人种之间的一个人种。矮黑人的深色皮肤和卷发体质特征与黑人相似,但他们与黑人的遗传分化系数很大。

历史上矮黑人曾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各地。他们的足迹甚至到达过中国台湾、日本列岛等地。如今的日本人实际上是由来自中国淮河下游及长江下游地区的汉族移民与来自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中南半岛的印支人、古代朝鲜人等多个族群融合形成的。这其中有的族群甚至本身就是融合多个不同族群所形成的混血族群。当时迁徙到日本的马来人、印支人中就混有一定的矮黑人血统。

简单把中、日、韩、越等东亚国家人种定义为黄种人进而得出中、日、韩、越等国人民通婚生育子女不是混血儿的结论是武断的。确切来说中、日、韩、越大部分人口是黄种人,所以他们通婚生育的子女确实不是混血儿。可如果一个中国汉族人和一个日本阿伊努族人通婚呢?一个越南人和中国维吾尔族、俄罗斯族通婚呢?混血与否只与种族有关,而和国籍并没必然的联系。

日本曾评选过”最可爱的混血女星“榜单:日德混血的特林德尔·玲奈、日加混血的吉布·奈月·玛格丽特、日意混血的加藤罗莎、日法混血的泷川雅美、日美混血的黑木明纱等人均入围其中。榜单中介绍这些女星时一般会通俗性使用日德混血、日法混血这样的说法。可实际上这还是因为她们的父母是不同人种。相比之下兼具中、日两国血统的搞笑艺人渡边直美则并不被视为混血儿。




中国人和韩国、日本人虽同皮肤同属亚系人种。但,从远古人种的分析都属蒙古利亚人种,特征是鼻子扁平、脸圆、身型不高、体毛稀疏、眼睛细长的特征。

不过,上述三国人种结婚,还是存在血统混血的。原因是,尽管三国人种都属蒙古利亚人种,可基因方面存在许多不同的区别。比如,这三国人种的血型中,还有南美血型、马来血型、北极血型、高加索血型。而日本人的血型混血性比很高,例如,日本人所谓的大和民族,则是典型的蒙古利亚人种。北海道的虾夷人则存在通古斯(阿努伊)人种。日本外岛上的种群还存在南亚巴布新几内亚人的血统。

韩国人虽纯血统为蒙古利亚人种,但其血型中存在通古斯血统的混血。

而中国人则是蒙古利亚人种的纯种,不存在许多混杂血型的混血。

由于上述血型的区别,这三国人类外型的区别存在肤色的区别和身高的区别。

日本人的肤色与中国人的肤色基本相同,但其遗传着多国血缘因素,由于日本人是亚洲第一批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人种,因此存在矮黑人种的外型也缘于地方水土关系,所以日本人虽同属黄种亚系人族,但还是可以同中国人的肤色存在区别的,日本人的眼间距比较接近,牙齿也不是挺好,有时会笑出虎牙来。另外,由于日本人的地理因素和遗传非洲人的血统关系,日本人的身高普遍显矮,平均身高是1.6米。

中国人种是纯黄色种群,存在典型的人种特征是古铜肤色。但与韩国人相同,存在欧巴型血缘。中国人的眼晴最大,身高平均1.70米。

韩国人种的肤色较白晰,滑润这与欧巴血缘存在很大关系。但韩国人的眼晴细长,显单眼皮。身高是亚系最高的种类,平均1.75米。

因此说,混血会产生差异。




大家好,本人是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博士,长期关注遗传基因科学和中日韩三国历史文化。

首先摆明我的观点,我认为中日韩三国通婚的孩子应该不算混血儿,与欧亚混血儿差异明显,因为中日韩三国都是东亚人种,血统很接近。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中日韩三国跨国婚姻的孩子,不管是在中国在韩国还是在日本,如果不他自己不讲,单单从外貌上看没有人会认为他是混血儿。

而东亚人和欧美人所生的混血儿则不同,从外貌上一眼就能看出与普通人的区别,旁人马上就会意识到此人血统上的特别之处。

比如说日本的搞笑艺人渡边直美就是中日混血。但是从外貌上看,没有人会感觉他是混血。同种族之间跨国家庭的孩子可以说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混血。


渡边直美拥有中日两国血统,但是她这样的外貌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就一个普通人


另外一个例子是好莱坞华裔女星汪可盈。他的爸爸是中国人,妈妈是美国人,一眼就能看出混血的特征。东亚人和与欧美人结合家庭的孩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种族混血。


汪可盈的外貌让人一看到就知道她是混血


我们再来看一下中日韩三国人的平均外貌对比,其实感觉都差不多。


电脑合成的中日韩三国平均外貌,其实差别不大


相对而言,日本人双眼皮的人会更多一些,而韩国人单眼皮更多一些。那么在中国呢,因为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所以日韩两种类型的人都有。北方人的单眼皮会多一些,南方人的双眼皮会多一些。

除了外貌,接下来再从遗传基因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中日韩三国的血统。

我们先看中日韩三国的母系线粒体DNA对比图。


中日韩母系线粒体基因对比图


三个国家的母系基因差别不大,都是以M系和系D为主。但是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那就是基因的多样性,从大陆往海岛呈递减的趋势。

中国人因为生活在东亚大陆上,那么与周边其他地区交流会更多,所以基因的多样性是三国里面最高的。生活在朝鲜半岛的韩国人的基因多样性其次。生活在这个日本列岛的日本人由于环境闭塞,所以基因多样性是最低的。

接下来再看一看中日韩三国的父系Y-DNA对比。


中日韩父系Y-DNA对比图


很明显,中国以浅黄色O3类型基因为主,在中国该类型基因能占到差不多70%,可以称之为东亚大陆的主体基因。而在韩国O3也是数量最多的基因类型,有差不多45%左右的比例。

该基因在日本的比例却不高,只有差不多30%左右的比例。通过这个现象可以看出来自大陆的移民从朝鲜半岛向日本列岛方向呈现出递减的趋势。

接下来注意一下图中紫颜色的O2b类型基因,该基因是韩国和日本特有的基因,中国人中几乎没有。

科学家发现与日韩O2b类型最接近的基因被称为O2a类型基因,O2a最主要的分布范围是中国的南方和与中国相接壤的东南亚地区。

根据这个现象的推论出O2b类型的人曾经和O2a类型的人一同生活在中国的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后来O2b人群往北迁移,最终到达了韩国和日本。

大家可能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日本和韩国的纬度实际上是非常高的,这两个国家的纬度相当于中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但是呢,位置这么靠北的日本和韩国居然都是以稻作农业为主。


日本稻田(左)和韩国稻田(右)


而在中国北方主要是种植小麦和小米,只有南方地区才发展稻作农业。这个现象可以证明日本人和韩国人的南方起源。学者很可能就是来自中国南部的O2b类型人群将稻作农业可能就是由带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


最后我们来看图中深黄色的D系基因,这个基因可以说是日本特有的基因,在日本当中占到了40%左右的比例。

日本学者认为现代日本人由渡来人和绳文人两个族群混合而成。


渡来人和绳文人的外貌对比


所谓渡来人,顾名思义就是从大陆渡海而来的移民。而绳文人就是日本的土著,他们制作的陶器上有大量的绳文装饰,所以称其为绳文人。

前面提到的O3和O2b这两个基因类型的人都属于渡来人,都是从东亚大陆迁移到日本的。

那么这个D系基因刚好就是日本土著绳文人的特有的遗传基因。

现在在日本还有血统比较纯正的绳文人后裔留存到今天,那就是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人。


居住在北海道的阿依努人保留了比较纯正的土著绳文人血统


土著绳文人的外貌特征是高鼻深目,而且毛发比较多。在阿伊努人身上可以看到这个特点。现在日本的歌手平井坚就属于这种类型。日本人相对于中国人和韩国人的体发更多就是遗传自土著绳文人。


日本歌手平井坚高鼻深目多毛发的特征均来自绳文人血统


不过D系基因并不是日本所独有的,我大天朝的一个民族同样拥有此基因,那就是西部的藏族。我们来看看汉族与藏族的父系Y-DNA对比图:



由于汉族和藏族有共同的起源,所以都以蓝色的O3类型基因为主。但是请注意图中深红色的部分,这个部分就是D系基因。汉族和藏族最大的区别就是藏族拥有较多的此种基因,而无论是北方汉族还是南方汉族D系基因都非常少。


表现在外貌上我们就可以发现藏族的五官更加立体,但是和日本绳文人所不同的是藏族高鼻但是却没有深目特征。


拥有D系基因的藏族也拥有比较立体的五官,但是没有深目特征


综上所述,无论父系基因还是母系基因,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差异最大,韩国则位于中日之间。

之所以出现这个结果,其实和地理位置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距离是最遥远的,而且中间有海相隔。而韩国呢,一方面它与大陆相连,另外一方面又能通过不是很宽阔的海峡到达日本,所以韩国的情况是介于中日两者之间。



欢迎大家点赞留言,记得关注我@天可汗文化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私信,愿意与大家分析更多历史文化类的资讯。




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是一个人种,如果中国人和日本人、韩国人通婚是混血,那中国人和中国人结婚也是混血了。




是混血。

日本人有百分之三十五的印度矮黑人基因,也就是y染色体为d。韩国人有15%的y染色体为c,也就是矮棕人。所以日本韩国的人种只能说和我们接近,有大部分东亚血统,但是还是有比例不低的黑人血统。日韩并不是完全的东亚人种,日本人中有很多皮肤颜色比较深,和我们不一样,但和北印度混血黑人比较接近。它们的嘴往前拱,也像北印度人。所以中日韩婚姻仍然是跨越种族的婚姻,生下的小孩当然是混血儿。

欧美现在人种很混杂,各种类型的都有。如果单指北欧原住民,那生下的混血儿外观上比与日韩的混血儿差别更大。但是基因上却未必。因为我们和c , d黑人已经分离了七到二十万年,但是和北欧人种分离了四万年。和芬兰人只分离了两万年。

所以两种混血儿并不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6

标签:混血儿   韩国   人种   日本人   中国   土著   藏族   汉族   东亚   日本   血统   黑人   种族   基因   皮肤   民族   欧美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