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圣贤隐居深山而知天下事,如何解释?

他是个圣人,而之天下




谢邀问,回答,

古代的圣贤,为什么称之为圣贤?所谓的圣贤人他会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艰难和疾苦的,其目的就是让人们都过上舒心富裕的好日子。

这个问题怎么才能解决?所以他就会洞察人世间的艰难和疾苦,愚昧和弊端,从而在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妙药,他心里装的全是这些,他不分远近,亲疏,一律平等看待任何人。可能就是这样的人才算的上是圣贤之人吧。

具体古代圣贤隐居深山而知天下事,就是向上面说的,他为了解决人世间的艰难疾苦,让一世人过上舒心富裕的好日子,所以他就冥思苦想找方法,而这方法得需要他读更多的书,知更多的事,来学习前人在各方面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所以他即便是隐居在深山也会知天下的事。

因为只有了解了天下的事,才能会找出解决问题的良方妙药。这说明他临隐深山之前,对天下事,就胸有成竹。隐居深山的目的,也就是不受外界干扰,潜心寻找解决人世间的艰难疾苦的答案,要不怎能会称为圣贤呢。

供参考,谢谢!请多多指导!




人都有这种功能,这样的智慧。被人的自私而封闭,被人的愚痴和尘世俗气的常人束缚不能去挖掘探索。失去了宇宙中的高智慧的接受,只能学知识,不相信这种智慧的存在,不相信人的大脑就是一部完整的与自然空间相勾通呼应的接收器。




曾仕强国学智慧:

历史上运用潜龙勿用最成功的人就是诸葛亮。诸葛亮自号卧龙——我是龙,但是我卧在这里,我不急,你们来求我,我还要衡量衡量,琢磨琢磨,要我去求人,我不干。诸葛亮是非常了不起的,整整潜了27年。人家说曹操很好,让他去投曹操,他不去;孙权不错去投孙权,他也不去。他在等谁?他在等刘备,刘备三顾茅庐,就是他潜出来的。三顾茅庐,诸葛亮给了刘备整个未来的展望,告诉他天下的事情是怎样。刘备听得简直是叹为观止,然后就请诸葛亮下山帮忙。诸葛亮还是没有答应,他让刘备另请高明。这是最后一关考验了,他就想看看刘备怎么讲,如果刘备说“你不下山我怎么办呢”,那样诸葛亮绝对不会下山——你怎么办是你的事,我又没有欠你的。刘备也很了不起,他跪下来说:“你不下山,天下的苍生怎么办?我刘备无所谓,不成就不成了,可是天下的老百姓着实可怜。”诸葛亮是冲着这句话才答应的,不是刘备来看他三次他就下山了。

诸葛亮一下山,他就知道自己非现不可了,不现的话关公和张飞看不起他,而且自己准备了27年就是为了要好好表现,不表现一下,他下山来等于没有下山,所以第一次大战,就让曹军吃了很大的亏。一个人第一次做不好,人家对你就没有信心了。所以九二的爻辞写得很清楚: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古之圣贤,都是智量、知识高深切德行超凡脱俗之人。

他们的″隐居″深山,并非与人间社会切断任何往来关糸。俗语云:″物以类聚",他们与朝中执政的清官、社会贤达,都还是有联糸的。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天下重大要事,还都是有所耳闻的。并且,圣贤们可以根据某件大事,便可顺理成章地推算、预判出下一步的结果。加之这些古代高人们,大都深谙易经,有的推算准确度高得惊人,将这些山外信息进行归纳、类比、等演绎推理,即可预知一年后或几年后将发生什么重大事情。

为什么有些古代小说中,自己的徒弟在战场有险,隐居深山的师父会及时赶来搭救,就是有高人朋友及时将敌方将领的本事告诉了他,为师父的再根据自己徒儿的本领及性格以及周围的处境,加以分折对比,及时预判出吉凶祸福的。记得有句古话"门前少俗客,往来无白丁″。这俗客、白丁,都是指平常之人,隐居深山的圣贤们,也都是在深造、修炼自己,不愿意被俗人俗事打扰,高人之间也常互相拜访,而不是绝对封闭的。

个人的一点偏见,友们有何高论,也说一下。[祈祷][祈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圣贤   深山   舒心   古代   茅庐   妙药   目的   白丁   疾苦   良方   人世间   艰难   智慧   方法   财经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